《紅樓夢》尤三姐為什麼會自刎?

黑夜-酒-哃荇


尤二姐和尤三姐貌美如花,只不過尤二姐性情柔弱,尤三姐卻剛烈異常。

尤二姐嫁給了賈璉,便請賈璉幫忙,想把三姐嫁給有才情、有品質的柳湘蓮。柳湘蓮答應了這樁婚事,並把自己的鴛鴦劍作為信物送給尤三姐。尤三姐滿心歡喜以為自己的終身有了依靠。

可柳湘蓮從寶玉那,聽說了尤氏姐妹的來歷。他以為尤三姐是不潔淨的女人,直接要解除婚約。這件事不僅讓尤三姐對終身大事的美好希望全部落空,而且在當時又是女子把貞潔看的比性命還重的年代,試問剛烈的尤三姐能不自刎嗎?





詩詞愛好


首先要承認,尤三姐之死轟轟烈烈,令人敬佩!

我認為她選擇自刎,絕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衝動,而是她要以死捍衛自己的尊嚴,結束對柳湘蓮的愛情。

往細講,當時柳湘蓮因為懷疑她不乾不淨,淫穢下流,所以提出退婚,不娶三姐為妻。三姐但求速死,以證明自己潔身自好,並非淫亂女子,死都不懼,更絕對沒有屈服於賈珍賈蓉賈璉的淫威。

同時,應該說三姐對柳湘蓮痴情一片,感天動地,為他願意空置時光,痴等五年,並且假如柳最終不來,已經做好遁入空門訣別紅塵的準備。如此深情厚誼,卻被對方懷疑貞操有虧,冷面冷心相待,所以只能以死結束自己的痴戀,以死祭奠自己的愛情。

當時尤三姐用柳湘蓮下定的鴛鴦劍自刎,也是在無聲痛罵對方的愚昧,指責他的無情。同時也自怨託人無珠,把一腔熱情竟輕付如此不堪的男子。

在事情結束時我們也看到,柳湘蓮見三姐如此剛烈自盡,幡然醒悟,悔恨不已,終於醒悟,跟隨一個跛腿道人走了。相信他這一生,都不會忘記貞烈的三姐,這一定程度上是三姐在他心中獲得永生!





李龘Lida


尤三姐為什麼會自刎?那是因為她唯一活著的希望被破滅了,唯一可以打撈他上岸的那個人不僅沒救她,又把她推向了深淵。羞憤之下的尤三姐,只有死路一條,而她的一死,卻換來了柳湘蓮的敬重。在你身邊時不懂珍惜,離開後才追悔莫及,世間的很多情,大抵都是如此吧。




老白醉裡挑燈看劍


紅樓夢裡的尤二姐尤三姐兩個女子,是一對尤物,她們在賈敬死後忽然出現,一下子把讀者的目光從寶黛釵身上吸引到了她們身上,尤其尤三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尤氏姐妹最後的結局都是夭亡,自然也是薄命女,一個吞金自逝,一個拔劍自刎。很多人想得通尤二姐因什麼而死,因為賈璉不再愛她,唯一的孩子也掉了,她沒有任何再活下去的希望。

那麼性情剛烈的尤三姐,為什麼會自殺呢?難道她也是因為柳湘蓮的退婚,對人生絕望了嗎?其實遠不止這些。

我們知道,尤二姐尤三姐姐妹倆跟尤氏既非同父,又非同母,她們出身貧寒,因為尤氏的關係,從小在賈府走動,跟賈珍賈蓉父子不清不楚,尤三姐曾託夢跟尤二姐說“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

由此可知,尤氏姐妹都曾德行有虧,是沒有守住貞節的女子,但尤三姐自從遇到柳湘蓮以後,似乎完全改變了之前的種種不良品行。

五年前,她對柳湘蓮一見鍾情,暗許終身,原文有一段尤三姐明志的描寫:

只見尤三姐走來說道:“姐夫,你只放心。我們不是那心口兩樣人,說什麼是什麼。若有了姓柳的來,我便嫁他。從今日起,我吃齋唸佛,只伏侍母親,等他來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來,我自己修行去了。”說著,將一根玉簪,擊作兩段,“一句不真,就如這簪子!”說著,回房去了,真個竟非禮不動,非禮不言起來。

從尤三姐的這段起誓明志的剛烈和果決態度來看,她這次認真了,而且是非柳湘蓮不嫁的。換句話說,柳湘蓮是她認定的丈夫,如果柳湘蓮不來,她寧願自己去做姑子。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柳湘蓮先是用祖傳的鴛鴦劍下了聘定,後來在寶玉那裡對寧府和尤氏姐妹做了一番瞭解後,決定退婚。

柳湘蓮退婚的原因非常簡單,他認為:寧府除了門口的兩個石獅子,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那麼從小跟著尤老孃在寧府走動的尤氏姐妹,自然也不會是什麼貞潔烈女。

於是,柳湘蓮的退婚,成了尤三姐自殺的導火索,但這並非主要原因,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在尤三姐的心中,她是先被男方下了聘定,又被對方悔婚的女子,這在古代來說,是有損閨譽的大事。

雖然尤三姐曾經德行有虧,不算是純潔的女子,但見到柳湘蓮後,她已下定決心痛改前非,要好好過正經人的日子,曾經柳湘蓮的聘定讓尤三姐覺得終身有靠。

尤三姐從賈璉那裡收到了柳湘蓮的聘定後,她的表現是:三姐喜出望外,連忙收了,掛在自己繡房床上,每日望著劍,自笑終身有靠。

她怎麼也沒想到,事情會突然反轉,樂極生悲,聽聞柳湘蓮要悔婚,性情剛烈的她,如何受得了這種屈辱?那麼尤三姐有哪些屈辱呢?她的心裡至少有兩層屈辱。

第一層,她曾德行有虧的自卑心理,讓她覺得柳湘蓮的悔婚一定是聽信了什麼人的言語,因而心內嫌棄她;第二層,在過去,女子被下了聘定後再被退婚,往往這一生都很難再抬起頭來的,尤其是受了程朱理學影響的明清時期。

當時,有很多女子因為訂婚後被退婚而尋死的,因為閨譽一旦被毀,在女子沒有任何地位的男權社會,意味著她這一生也就毀了。所以,當她得知柳湘蓮執意要退婚時,她的心理活動是:

好容易等了他來,今忽見反悔,便知他在賈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淫奔無恥之流,不屑為妻。今若容他出去和賈璉說退親,料那賈璉必無法可處,自己豈不無趣。

原文中的這段話,已經明確交代了尤三姐的死因,也就是我前面分析的,她受到屈辱的兩層心理。

曾為了生存失身於人的尤三姐,只是想要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想跳出寧府這個骯髒不堪的泥潭,柳湘蓮是她默默給自己選定的夫婿,是可以把她救出泥潭的那個真命天子,但她千算萬算,沒有想到柳湘蓮會悔婚。

性情剛烈的尤三姐,如何能夠忍受這樣被誤解,被無端地折辱?於是她想到了死,想到了用生命和鮮血來洗刷自己的冤屈,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來明確自己的心志。當她聽到賈璉和柳湘蓮要出去後,原文有這樣的文字:

(尤三姐)連忙摘下劍來,將一股雌鋒隱在肘內,出來便說:“你們不必出去再議,還你的定禮。”一面淚如雨下,左手將劍並鞘送與湘蓮,右手回肘只往項上一橫。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芳靈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邊去了。

現實沒有給尤三姐改過自新的機會,柳湘蓮也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她只有用死來換回這樣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綜上來看,尤三姐的死,就像被父母退了婚的張金哥一樣,在那個時代,是偶然,也是必然,尤其對於張金哥、尤三姐這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烈女子來說,更是如此,當她們對愛情所有的美好期盼都幻滅後,當她們的未來之路被堵死後,當她們付出所有努力,依然無法走出泥潭,等待她們的,唯有一死。


牧之文化


《紅樓夢》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內部錯綜複雜的矛盾,展示了極其廣闊的生活空間,反映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沒落和崩潰的歷史趨勢。這賈府的女子個個都具有鮮明的性格,在賈敬死後,尤三姐和尤二姐開始出場了,妖嬈身段,清俊模樣,心裡自然也是聰明的。為了生活她們不得不在賈珍父子身邊周旋。然而尤三姐是個厲害人,她潑辣,性情剛烈,自從愛上了柳湘蓮後,更是決定重新開始,她保護了自己的貞操,也守住著自己內心的貞操。

她對劉湘蓮是一見鍾情。她說“若有姓柳的來,我便嫁他。從今日起,我吃齋唸佛,服侍母親。等來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來我自己修行去。”她堅貞不渝,一心一意。許是見多了這賈府中的虛情假意和烏煙瘴氣,她更向往一種平等的,乾淨的感情。而柳湘蓮無疑就是能帶她出泥沼,給她一方乾淨心土的人。

柳湘蓮,出身世家,自然風度翩翩,只是他親眼見證了家道的衰落,養成了我行我素,任意自我的性格。從他喜歡去客串風花雪月的戲文,別人都以為他是優伶看來,他自在灑脫的性格。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背景下,人們是看不起戲子的認為那是供人享樂,地位低下的卑賤之人,二柳湘蓮卻認為那是一種愛好,一種追求,也同時是對封建禮教一種莫大的諷刺。

他嫉惡如仇也俠骨柔情,暴揍薛蟠後又不計前嫌,救他於危難之中。他說“我本有願,定要一個絕色的女子。”他理想中的伴侶也是一個容貌絕色乾乾淨淨的妙人兒。在賈連的撮合下,柳香蓮將自己祖傳的鴛鴦劍送給了尤三姐。細細想來他二人的悲劇也許從這裡開始的。二人其實並沒有通過很深的交往和了解,都是從別人口中瞭解。所以他們最缺的是一種對彼此的信任。

後來劉湘蓮進了京,拜見過薛姨媽又遇見過薛蟠後。便來見好友寶玉。將路上所有之事一概告知寶玉。寶玉笑道:“大喜,大喜!難得這個標誌人,果然是個古今角色,看配你這為人。”

他對那是賈璉所說之事,心中頗有疑慮。於是便問寶玉到“既是這樣,他那少了人物,如何只想到我?況且我又素日不甚與他相厚,也不關切不至於此。路上忙忙的,就那樣再三要求定下。難道女家反趕著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來,後悔不該留下這劍作定。所以後來想起你來,可以細細問了底才好。”可見他想要的是一個知根知底,身家清白的女子。

於是,當她聽寶玉說了,他是珍大嫂子的繼母帶來的兩位妹妹時,頓時傻眼了。在他看來賈府裡的女人都是不乾淨的。那些個齷齪事,他多少是曉得的。他說:“這事不好,斷乎做不得,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罷了。”

他便跑去與三姐退婚。雖有理由有說辭,可有尤三姐一聽便知他在賈府中聽了什麼話?把自己也當作淫奔無恥之流,不屑為妻。

心頭的悲憤和自卑感讓她淚如雨下,便摘下劍來:“還你的定禮!”隨後自刎而死。真真是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柳湘蓮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種結果,拭淚道:“我並不知是這等剛烈人。真真可敬,是我無福消受。”其實他也並非“冷心冷面”,撫棺大哭,內疚痛苦。也是一種對尤三姐愛情的回應。料理完後事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尤三姐自刎的原因有二,一則在封建社會,女子被人退婚,是再難抬頭做人的,名譽會受到很大損害,公然被退婚,是一種赤裸裸的羞辱。其次,在心愛的人的面前,自己曾經為了生存在賈珍身邊周旋的汙點被暴露無遺,讓她自卑羞憤,悔不當初,所有的愛情憧憬在這一刻幻滅,於是唯有一死,可表清白,可言真心。





淮安軍子


尤三姐與尤二姐雖然是姐妹,但兩個人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尤二姐相信賈璉,也相信王熙鳳,他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他看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善良的,把鳳姐他們想的太好,但這也導致了自己的下場,最終是最壞的,有二姐的悲慘結局,在尤三姐的身上,是不同的,尤三姐的性格剛烈,說一是一,他喜歡上柳湘蓮,然而,柳湘蓮卻看不上他,嫌棄她是賈家的親戚,賈家有關聯的人,柳湘蓮認為,除了門口的兩個大石獅子是乾淨的,裡面的人沒有一個是乾淨的,所以他從內心認為尤三姐是一個不守婦道,不規矩,不清白的女孩子,但是尤三姐其實不是這樣的,柳湘蓮經過賈璉的說道 ,把定情信物,鴛鴦祖傳劍,給了尤三姐,但事後又後悔了,想找三姐要回來,三姐滿心期待,以為有了依靠,但卻得知柳湘蓮並不當真,也知道柳湘蓮內心的想法,以死以證清白,三姐是一個性格剛烈勇敢直言的女孩子,得不到喜歡人的愛,不如一死,走的轟轟烈烈,令人可親可嘆,謝謝


玲lu


紅樓夢裡的尤二姐尤三姐兩個女子,是一對尤物,她們在賈敬死後忽然出現,一下子把讀者的目光從寶黛釵身上吸引到了她們身上,尤其尤三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尤氏姐妹最後的結局都是夭亡,自然也是薄命女,一個吞金自逝,一個拔劍自刎。很多人想得通尤二姐因什麼而死,因為賈璉不再愛她,唯一的孩子也掉了,她沒有任何再活下去的希望。  那麼性情剛烈的尤三姐,為什麼會自殺呢?難道她也是因為柳湘蓮的退婚,對人生絕望了嗎?其實遠不止這些。  我們知道,尤二姐尤三姐姐妹倆跟尤氏既非同父,又非同母,她們出身貧寒,因為尤氏的關係,從小在賈府走動,跟賈珍賈蓉父子不清不楚,尤三姐曾託夢跟尤二姐說“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  由此可知,尤氏姐妹都曾德行有虧,是沒有守住貞節的女子,但尤三姐自從遇到柳湘蓮以後,似乎完全改變了之前的種種不良品行。  五年前,她對柳湘蓮一見鍾情,暗許終身, 只見尤三姐走來說道:“姐夫,你只放心。我們不是那心口兩樣人,說什麼是什麼。若有了姓柳的來,我便嫁他。從今日起,我吃齋唸佛,只伏侍母親,等他來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來,我自己修行去了。”說著,將一根玉簪,擊作兩段,“一句不真,就如這簪子!”說著,回房去了,真個竟非禮不動,非禮不言起來。  從尤三姐的這段起誓明志的剛烈和果決態度來看,她這次認真了,而且是非柳湘蓮不嫁的。換句話說,柳湘蓮是她認定的丈夫,如果柳湘蓮不來,她寧願自己去做姑子。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柳湘蓮先是用祖傳的鴛鴦劍下了聘定,後來在寶玉那裡對寧府和尤氏姐妹做了一番瞭解後,決定退婚。  柳湘蓮退婚的原因非常簡單,他認為:寧府除了門口的兩個石獅子,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那麼從小跟著尤老孃在寧府走動的尤氏姐妹,自然也不會是什麼貞潔烈女。  於是,柳湘蓮的退婚,成了尤三姐自殺的導火索,但這並非主要原因,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在尤三姐的心中,她是先被男方下了聘定,又被對方悔婚的女子,這在古代來說,是有損閨譽的大事。  雖然尤三姐曾經德行有虧,不算是純潔的女子,但見到柳湘蓮後,她已下定決心痛改前非,要好好過正經人的日子,曾經柳湘蓮的聘定讓尤三姐覺得終身有靠。  尤三姐從賈璉那裡收到了柳湘蓮的聘定後,她的表現是:三姐喜出望外,連忙收了,掛在自己繡房床上,每日望著劍,自笑終身有靠。  她怎麼也沒想到,事情會突然反轉,樂極生悲,聽聞柳湘蓮要悔婚,性情剛烈的她,如何受得了這種屈辱?那麼尤三姐有哪些屈辱呢?她的心裡至少有兩層屈辱。  第一層,她曾德行有虧的自卑心理,讓她覺得柳湘蓮的悔婚一定是聽信了什麼人的言語,因而心內嫌棄她;第二層,在過去,女子被下了聘定後再被退婚,往往這一生都很難再抬起頭來的,尤其是受了程朱理學影響的明清時期。

當時,有很多女子因為訂婚後被退婚而尋死的,因為閨譽一旦被毀,在女子沒有任何地位的男權社會,意味著她這一生也就毀了。所以,當她得知柳湘蓮執意要退婚時,她的心理活動是:  好容易等了他來,今忽見反悔,便知他在賈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淫奔無恥之流,不屑為妻。今若容他出去和賈璉說退親,料那賈璉必無法可處,自己豈不無趣。已經明確交代了尤三姐的死因,也就是我前面分析的,她受到屈辱的兩層心理。  曾為了生存失身於人的尤三姐,只是想要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想跳出寧府這個骯髒不堪的泥潭,柳湘蓮是她默默給自己選定的夫婿,是可以把她救出泥潭的那個真命天子,但她千算萬算,沒有想到柳湘蓮會悔婚。  性情剛烈的尤三姐,如何能夠忍受這樣被誤解,被無端地折辱?於是她想到了死,想到了用生命和鮮血來洗刷自己的冤屈,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來明確自己的心志。當她聽到賈璉和柳湘蓮要出去後,

(尤三姐)連忙摘下劍來,將一股雌鋒隱在肘內,出來便說:“你們不必出去再議,還你的定禮。”一面淚如雨下,左手將劍並鞘送與湘蓮,右手回肘只往項上一橫。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芳靈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邊去了。  現實沒有給尤三姐改過自新的機會,柳湘蓮也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她只有用死來換回這樣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綜上來看,尤三姐的死,就像被父母退了婚的張金哥一樣,在那個時代,是偶然,也是必然,尤其對於張金哥、尤三姐這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烈女子來說,更是如此,當她們對愛情所有的美好期盼都幻滅後,當她們的未來之路被堵死後,當她們付出所有努力,依然無法走出泥潭,等待她們的,唯有一死。


觀影視小杰


尤三姐性格的剛烈。尤三姐提出要嫁給柳湘蓮後,曾說過:“這姓柳的來了,我便嫁他,若他一百年不來,我吃齋今佛,只伺候老孃,自己修行去。”尤三姐說到做到,從此就非禮勿視,非禮勿動。尤三姐決絕地和過去那個德行有虧的自己徹底決裂,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三姐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被花花世界誘惑的姑娘。當她看清了世界的真相,開始後悔時,卻並沒有收斂。反而是放縱自己,進行激烈的對抗和報復。等到她最終想要悔悟,獲得新生時,可惜沒有機會了。在最後的幻想破滅後,她毅然選擇自殺,徹底離開。


國學讀史


這段是根據作者生活的時代人們的道德觀念寫的。尤三姐生性風流眾人皆知唯柳湘蓮不知。她暗戀柳湘蓮五年有餘,為了得到柳湘蓮才假裝淑女。靠她姐的相好幫忙得到了柳湘蓮的定情物——鴛鴦劍並公開婚約。柳湘蓮得知尤三姐的風流韻事便來索取鴛鴦劍悔婚。尤三姐迫於道德壓力只好自刎。


楠溪易1997


三姐自殺,除了羞憤,可能更多的是懊悔,後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生生斷送了自己的好姻緣。某種程度上來說,尤三姐的悲劇結局完全是她咎由自取。她自以為自己很專情,只是表面上逢場作戲。看看她的所作所為,試想哪一個男子可以接受自己的心上人如此放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