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承其重,必有其器: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產品研發線公佈

一場新冠肺炎戰役,使人們再度深刻體會到,生命之不可承受之重。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家全球化公司,拜耳當即宣佈,捐贈總價值

1100萬元人民幣的急需醫療物資及資金,包括拜耳作物科學100萬元人民幣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疫情防控。

農業,為人類解決溫飽、輸送營養,同樣承載著生命之重。欲承其重,必有其器。拜耳作物科學以創新為基因,源源不斷驅動新分子和作用方式的發現,豐富和健全產品研發線,持續從研發到產品的轉化。

2月13日,拜耳公佈了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產品研發線和專項研發線的相關進展。2019年,拜耳產品研發線取得逾55項主要項目和配方進展,為全球種植者提供逾450種全新玉米、大豆、棉花和蔬菜商業雜交品種及新品種。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研發投資達23億歐元,是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研發經費的約兩倍,力爭兼顧種植者、消費者和環境需求,銷售峰值預計可達300億歐元


雜草防控——處於早期開發階段的新型除草劑分子

自然界中約有3萬種雜草與農作物爭奪寶貴的養分、陽光和空間。雜草對作物保護產品的抗性是現代農業主要關注的問題之一。由於雜草已經對絕大多數已知的除草劑作用方式產生了抗性,種植者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來控制這些“超級雜草”。發現新除草劑作用方式,是一項行業挑戰。拜耳持續研發投入,運用領先的化合物庫和先進的篩選能力,終於在除草劑作用方式發現方面取得了突破——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除草劑分子,現處於早期研發第2階段,是30年來首款新型大田苗後除草作用方式。

早期研發表明,該分子能有效控制主要雜草,是拜耳“今後十年投資約50億歐元研發多種雜草對抗方法” 長期承諾的重要進展。與該化合物的研發密切相關的是一項與其對應的抗除草劑生物技術性狀研發項目,初步方向目前正在評估中。

欲承其重,必有其器: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產品研發線公佈

全新耕種方法——革命性的矮稈玉米

60年前,遺傳學家和植物病理學家諾曼·博洛格博士(Norman Borlaug)開啟了一場“綠色革命”的農業運動,使多達10億人免於飢餓。諾曼·博洛格博士的團隊開發的矮稈小麥不僅重新定義了全球小麥的產量,而且其科學和方法論也應用到大米和其他穀物中。

幾十年的今天,秉承同樣的理念,拜耳研究和開發了矮稈玉米,並有望改善玉米產量。由於該品種比現有雜交大田玉米矮几英尺,它以讓種植者為應季作物種植進行精準投入為理念,例如,可以在作物需求時節施撒氮肥。一些矮稈玉米雜交品種的種植間距還可以縮短,從而能在同樣的土地面積上提高玉米產量,還可能降低土地和用水需求。矮稈玉米還有助於提高莖稈抗倒伏能力,有助於降低極端氣候下大風等惡劣環境條件造成的作物損失。


欲承其重,必有其器: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產品研發線公佈

為地球家園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拜耳,每一項創新投入,也是對構建下一代可持續農業的投資。拜耳為種植者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提高生產率,還有助於減少農業對環境的影響,為優化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XtendFlex大豆採用新一代大豆雜草控制方式(以Roundup Ready 2 Xtend大豆為基礎,並增加了對於另一種除草劑——草銨膦的耐受性),計劃2020年春天上市,目前正在等待美國監管部門的批准。通過ThryvOn技術,即棉花中一種新的害蟲控制性狀,有助於降低葉面殺蟲劑的施撒需求。此外,Climate FieldView數字化農業平臺,能夠使種植者基於數據做出決策,提高生產率。同時,全新的穀物殺菌劑iblon技術,將為穀物種植者提供一種新的強大工具,全方面提高其經營效率和可持續性。


欲承其重,必有其器: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產品研發線公佈

欲承其重,必有其器

拜耳努力的方向,就是將研發成果轉化為交付到種植者手中的解決方案,提高生產率,創造新價值,優化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憑藉在各技術平臺的領先優勢,拜耳充分發現、組合並定製農業解決方案,服務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承生命之重,行未行之路。我們,構想嶄新的途徑和舉措,使種植者、消費者和地球家園互惠共贏。

2020拜耳作物科學研發線公佈:https://www.bayer.com.cn/index.php/NewsCenter/newsDetail/id/5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