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人生十字路口,法務與律師如何選擇,十五年企業法務經歷?

直通彼岸


不建議重新選擇,法務轉做律師,與重新選擇職業區別不大。做法務時接觸律師,往往看到的只是律師光鮮的一面,卻未曾體會到背後的辛勞。轉行先得過心裡觀,放下身段,重頭學起,與新人差別不大。莫說法務轉行,很多法官辭職也不一定適應。


郭暉律師


看得出來題主幹了多年法務在考慮轉律師的可能性。法務與律師看起來都是法律工作者,但兩者工作內容雖有聯繫,但實質存在很多的區別。

01

法務和律師的區別和聯繫

法務工作人員,就是單位內部從事法律事務處理的內部員工。

律師,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取得執業證書,從事法律執業的專門人員。

法務工作人員和律師的相同之處就是都是法律工作者。但是兩者存在很多區別:

①法律地位不同

法務是企業根據自身需求設立的內部崗位,在企業內有一定的職責權限和工作範圍,是受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管理員工;而律師是國家司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一份子,國家法律規定訴訟中的很多環節都必須要律師參與。可以這樣說,法務可有可無,而律師不可少。

②服務對象不同

法務服務對象是企業內部,主要針對的是企業內部的法律事務;而律師的服務對象是多樣化的,沒有明確的界限。法務主要和內部法律事務相關的人打交道,而律師打交道的人包括原被告、法院、檢察院、司法鑑定機構等等。

③收入方式不一樣

法務的經濟收入主要靠企業發工資,而律師收入主要靠案源,一般是按照案源標的百分比收費。法務的薪酬比較固定,而且一般不會很高;而律師的收入是下無保底上不封頂,根據個人能力決定收入。

④職業發展路徑不一樣

法務的職業發展路徑主要取決於企業內部的崗位設置,一般的發展路徑就是法務助理、法務專員、法務主管、法務部負責人、法務總監,也有很突出的法務人士走入公司更高層的例子;而律師的職業發展路徑與法務不同,其根據所在律所的設置有所區別。大多就是律師助理、正式律師、資深律師、合夥人等。

02

法務轉向律師不得不跨過的四道門檻

根據以上分析的法務和律師的區別和聯繫,如果想從企業的法務工作人員走向律師行業,以下這四道門檻不得不跨越:

首先是資質門檻。企業法務人員通常不考慮是否需要律師執業資格證,只要能夠協調處理企業的法務問題,發生案子時法務的作用是協助律師處理;而如果是轉向做律師的話,律師執業資格證是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坎。我相信對於題主這樣做了10幾年法務的人來說,應該是有證在手。

其次是案源門檻。做法務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接觸的案子也基本上是企業內部的,案子類型比較單一,在專精方面可能比較有優勢,但接觸的案件數量和律師相比肯定比較少。

再其次是思維門檻。法務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律師處理公司內部的案件,主要側重點在風險控制;而律師主要是在處理案子中解決矛盾。基於出發點不同,需要法務人員先要轉變法律思維習慣。

最後是人脈關係的門檻。法務人員接觸的人主要方向有兩個,一是企業內部人員,一是企業聘請的法律顧問單位,與案件最密切相關的法院、檢察院和原被告相對接觸很少。沒有強大的人脈就缺少更多的案源,對於想轉向律師,肯定是很大的障礙,可能面臨很長一段時間都接不到案子,養活不了自己。

03

走在職場的十字路口的法務人員應該怎麼辦

法務人員與律師相比,有一個很好的優勢:那就是在企業內部的職業發展有更廣的拓展空間。

法務人員可以通過學習財務、企業管理、產品營銷和營運、人力資源等企業核心業務,又懂法律又懂營運,將自己培養成綜合型的企業管理人才,從而在企業內獲得更好的發展。

那麼,如果還想在法務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還有什麼途徑呢?

第一條途徑:轉任公司法律顧問,在自己單位內部可以搞一些法律諮詢,幫企業和個人診斷法律問題和風險防控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渠道。

第二條途徑:開展法務培訓。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實景和網絡的法律知識培訓,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利用自媒體其實也是比較好的法子。

第三條途徑:漸進式轉律行。利用自己目前工作穩定的優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辦案能力,比如參加培訓、多參與旁聽,多渠道接觸外在的人脈關係,等條件成熟再考慮轉律行。


以上分享供參考,如果你還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我是@之舟職讀,致力於職場有價值思維、知識、經驗分享,用理性穿越迷霧,用感悟陪你成長,歡迎點擊關注。


之舟職讀


這兩個行業都沒有容易兩字啊。

  • 除非你自帶資源,否則會有一段沒有收入空窗期,像實習就要一年半。而這段空窗期對以前一直工作的人會特別痛苦,心理生理都是。

  • 法務有穩定收入,律師收入不固定,比如最近我因疫情半失業狀態了,這個對突然來做律師上有老下有小更不會是不件容易的事。

  • 律師與法務實際差別很大的,除去法律專業外,律師主要是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服務行業,法務接觸的人相對簡單一點。


宣律師


我今年也四十,我雖然不學法律,但有些想法可以共勉,這個年齡就算業務能力精通,也不合適在基層全力打拼了,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你的年齡所需要的社會認可度,是否允許?工作內容一定要有管人帶人指導人的部分,提升管理能力,用經驗帶很多年輕人效力,才是提高,你看看那個真的能帶給你這些那才真是該選擇的方向


符號坊主


律師都有證,都能去做法務,法務必須有證才能當律師,但大部分法務沒律師證。

明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