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以下的孩子偷大人的錢去買東西,怎麼教育?

一隻虞vlog


6歲以下的孩子偷大人的錢買東西,這件事該怎麼辦?

6歲以下的孩子,這個時候估計還談不上偷,他們想買一些東西,大人沒有給他們買,這個時候他們拿一些錢自己去買。

這個時候大人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對於孩子管得太嚴,尤其是他們喜歡的東西是不是每次他們提要求的時候自己都不去給他們買,這使他們心裡很不平衡,總想自己拿錢去買東西。

而這個時候的小孩子自己出去買東西是比較危險的,大人對於這方面的監管也是需要注意的。

另外家裡的錢放置在一定的位置,這個時候最好不要讓小孩子碰到,因為他們對於這個金錢現在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只知道拿著這個東西可以買到他想要的東西。

既然已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其次要好好的教育孩子,不要給孩子定性偷錢成為小偷之類的話孩子心裡會很不舒服,而且這種標籤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是要告訴孩子自己想要什麼東西的話可以和家長溝通家長允許的情況下,會給孩子適當的滿足他們的要求。

另外既然孩子已經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適當的懲罰肯定是有必要的,因為他們做了一些家長不允許的事,做的事情,沒有經過家長的允許,私自拿家長的錢,這也是不好的行為,所以適當的扣扣他們的零用錢。還是有一定的,知道自己做錯了以後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

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每個月或者是每個星期適當的給他們一些零花錢,這些零花錢他們自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這樣就涉及不到孩子偷錢這個問題了。


親子成長手冊


我是96年尾生的 今年將要滿20歲

在我十一二歲的時候 大概五年級

適逢我家裝修 我媽包裡經常有兩三千元

自己也不知道從哪次開始 也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家裡有給我零花錢 但我就是起了邪念

最開始應該是一次拿五元十元 沒被發現

嚐到甜頭後來就膽大了 一次拿一百

最後拿了應該有五六次 終於敗露了

因為我媽剛從銀行取的三千整塞錢包裡

回家放下包炒個菜 數一數就只剩兩千九了

然後她就逼問我 我就交代了

她也沒打我沒罵我

就跟我說以後想買什麼跟她說 不要偷拿錢

她說的我一直覺得很有道理

大概意思就是

現在偷拿自己家裡人錢還是小事

只是如果萬一養成習慣

以後忍不住偷拿別人的錢才是更糟糕的

想要錢不是壞事 但是不能犯罪

我拿了錢主要是去買路邊攤小零食

買很多刮刮樂 買幼稚的言情小說看

還有去網吧打遊戲(性別女 只是愛打遊戲)

事情敗露之後雖然沒被打 但是我很羞恥

加上後來給我的零花錢變多了

而且也長大了 對自己的錢更有掌控權

就沒有再拿過家裡人的錢

但是我有想過 如果再回到那時候

我還會不會再選擇偷拿錢

深思熟慮後的答案是 會的

之前我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麼我想偷拿錢

直到今天看到這個提問 我想我懂了

插個事 我有一個06年出生的親弟弟

前年他三年級的時候 也開始偷拿家裡的錢

他拿的比我少 一次就十幾二十吧

但是他比我當年賊 一是屢教不改

二是他拿了錢順便把大人褲子口袋給剪了

製造是口袋破洞了所以錢掉了的假象

然而剪的太明顯 所以……

我說這個是想表達

家裡兩個小孩 都在差不多的年齡偷拿錢

我覺得這不是偶然了

肯定是我們家庭教育有問題

我越長大越覺得我家的教育從小就很不正確

但是我說不太明白具體是哪裡出問題

我只說自己的感受

我之所以偷拿錢最開始其實不是因為錢不夠

而是因為家裡對我的私房錢管的太嚴

尤其我的奶奶 她是典型的封建迂腐的老太太

並不懂得何為隱私 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比如我有零花錢五元 我花掉三元剩兩元放抽屜

基本她隔天就會來問我:"我記得上次你媽給你五元,可是剛剛翻你抽屜只看到兩塊錢,還有三元你花哪去了"

她的問話已經有兩點讓我很不爽了

一是她管我錢的去向 二是她隨便翻我抽屜

但是她完全不覺得她有任何錯 她都是為我好

如果我那三元是拿去買文具那還好說

可是總有時候是去買在她眼裡不正經的東西

只要跟學習無關就是不正經的東西反正

所以只要拿去買了壞東西我就等著被說吧

而且她還不是直接罵我 而是去跟我媽告狀

所以最開始我是想偷拿了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不被發現 如果動用零花錢就要被發現

至於我弟的屢教不改 我也覺得是我奶奶的錯

因為我弟五六歲的時候我媽就去世了

我爸外省打工 我上學

後來我弟的教育都是我爺爺奶奶在管

我直覺肯定是他們教育方式很不對造成的

現在回頭看家庭教育給我的影響 深埋在骨子裡

包括我奶奶的言行以及我媽去世的一些事

造成現在這副模樣的自己

我現在只要是在家 絕對不會把錢放抽屜

無論多少錢 都是裝口袋裡隨身帶著 放心

還有我會放頭髮絲在抽屜夾縫裡

如果發現出去一趟回來頭髮絲沒了

那肯定是他們動過我的抽屜了

那我就以今天要剩很多飯的方式懲罰他們

(因為他們怕我不吃飯 其實自己這樣非常幼稚)

還有現在我變得不會跟我奶奶交流了

比如有時候跟同學出去吃飯

她問我跟誰 我說沒跟誰

她問我去哪吃 我說隨便吃吃

就是非常煩她問七問八

上大學之後就儘量少回家了

回家也是除了吃飯就在自己房間裡關上門

無論她說啥我都儘快結束話題或者當做沒聽見

在學校也絕對不會主動往家裡打電話

我知道這樣的相處模式挺不正常的

只希望以後如果自己有了孩子

(無論親生還是領養)

我跟我的另一半(無論男女)都可以

讓他(她)能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





歡喜剪影




孩子對“偷”這個字的概念認識不清晰

我家孩子剛剛6歲,在她的概念中,對偷還沒有很清晰的認知,她理解的“偷”和咱們大人眼中的“偷”可能不是一回事。

有一次,老公拿我的勺子用,孩子屁顛屁顛跑過來沒心沒肺地說:“媽媽,爸爸偷了你的勺子。”她把“偷”用在這裡,顯然和“借用”這個詞混淆了。

但是,她晚上怕黑,說害怕小偷進來,就對“偷”這個字理解的很準確。

還有一個可能是,孩子對家人的東西,沒有界限感,她認為是咱們家的,可以拿來用。

如果經過溝通了解,孩子是因為概念上混淆,有了“偷”的行為,那倒是好事,可以藉此機會交給孩子什麼是“偷”,什麼是“界限”,不能不經允許私自拿別人的東西。



孩子“明知故犯”

最壞的可能就是,她很清楚“偷”的概念,但是太想要某個東西,因為大人不給買,於是鋌而走險。

我小時候也偷拿過大人的錢,現在想想是深層次的虛榮心在作怪,看見別人有的東西也想買,擔心家人不同意。後來被媽媽發現,沒有大肆批評,她的包容反而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從此再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這時候家長要重視。建議家長私下跟孩子坦誠溝通,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傾聽孩子心聲,明確表示認可他太想要的感受和心情,但是不贊成這種行為。

引導孩子思考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該如何面的解決。從根本上杜絕孩子不經同意拿大人錢的行為。


不贊成不分青紅皂白,反應過度,上綱上線,因處理不當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人鏡


很正常啊,我記得我姐小時也拿過,我小時候也拿過,都拿去花在學校小賣部了。現在我外甥女也拿我姐的錢,我們說起來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笑,這是成長路上的一些小插曲吧,只要好好引導,告訴她,要錢可以跟大人拿,或者平時生活中給她任務,完成就可以拿到零花錢,我外甥女就是這樣,最後再也沒拿過她媽的錢了


留守小胡


首先告訴他偷錢的行為是不對的,要改正俗話說的好小,小時候偷針,大的時候偷金!這種行為要扼制,這是原則問題不能夠妥協。

其次,從兒童教育心理學去分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或者是從原生家庭裡面找原因!他大多數是某種慾望沒有得到滿足。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小王他老愛偷別人的零食,別的東西不偷,偷不成的就拿筆和同學交換後來我調查他父母的背景,發現他們家挺富裕的,不至於缺吃的。父母說罵了打了也改不過來,後來我問小王,你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好喜歡吃這些零食。我說你可以叫爸爸媽媽買,他說媽媽不讓買,媽媽說那些都是垃圾食品,吃了會生病。他這方面的強烈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就會問題了。

還有一種情況,小李除了偷吃的還偷錢,和她父母溝通發現,她在家裡也偷,從來不好好吃飯,家裡零食不斷,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在家也寵孩子。孩子也營養不良瘦小瘦小的!爺爺說我管教她不聽。

再次要孩子反思怎麼改正!偷了別人東西怎麼處理,和別人說聲對不起,並賠償給他們,同時告訴孩子們想要什麼可以跟父母說,讓父母買!孩子很多時候會說,說了他們不買。

所以,我給兩位家長們也提出了建議,適當的可以滿足孩子們的這方面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責罵孩子!也可以給孩子們一點零用錢由他們自由支配!而對於後者要注意家裡零食不能太多,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父母也要對管教孩子,外出打工也要多參與管教!

經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們都慢慢改正過來了!綜上所述,6歲以下的孩子偷大人的錢去買東西該怎麼教育,你可以用以上方法對號入座。


子步京涵


我親身見過這個例子,我妹妹就是揹著大人拿錢出去買一些吃的,我媽就拿小棍子敲他手,讓他記住這是不對的,然後訓了他一頓,後來我妹妹就再也沒有過了,我覺得有時候直說不行,必須讓他知道他錯了,要不還是不會改的


小楊阿妞


首先不能直接把他定義成偷,因為孩子還小,沒有這些概念,也不能太著急,孩子還小,3-6歲是養成良好品質的關鍵時期。孩子自己拿錢並不能說出是偷的行為。他想要的東西,父母沒有滿足,而且是經常沒有滿足他,才會有這個想法。還在於父母平常的教育,對錯,生活中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對的,慢慢培養。對的一定要表揚,錯的讓他下次改正。我小時候也拿過家裡的零錢,我不知道大人有沒有發現,因為從來沒聽大人說起過,後來我慢慢大了,懂事了,知道這樣做不對,心裡有愧疚感。到現在仍然愧疚,所以現在做事都很光明磊落。


海寅


第一,假若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行竊:孩子必須向別人歸還所物品。 如果孩子在商店或者鄰居家裡偷竊,在事發之後家長必須監督他歸還物品。要求孩子進行道歉並表明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在道歉時,家長應陪同孩子前往,這樣他更容易改正錯誤。

第二,如果孩子從家長那裡偷錢:估計一下他到底拿走了多少錢,並向他說清楚這些錢必須償還。 孩子可以通過幫忙做家務來還錢。家長給孩子的“工資”應足夠讓他在一個月內還清這筆錢。告訴孩子家長知道他需要更多的零花錢,並給他一些錢或者增加零花錢的數目。

第三,隱藏物質方面的誘惑:不要把錢放到孩子能夠輕易找到的地方。 告訴孩子的兄弟姐妹,你要暫時看管他們的零花錢,但不要向他們說明具體原因。不要讓孩子拿著大面額鈔票去商店替你買東西,因為這樣營業員會找他一大堆零錢。

第四,已經發生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找出孩子偷竊行為的根本原因。 如果孩子需要更多關注,家長就要更加關心他。如果孩子渴望控制自己的生活,家長需要給他更多零花錢以及更大的支配自由。如果孩子需要藉助某件東西來融入自己周圍的同齡人,那麼就買給他吧。

第五,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偷竊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質不好或行為不端。 家長不會希望自己對事情的過激反應令孩子走向極端。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對他們的期望。倘使家長把孩子看成喜歡小偷小摸、行為不端或經常撒謊的人,孩子極有可能如其所願,變成這樣家長所形容的這種人。

第六,家長要擔當誠實楷模:兒童是通過觀察家長的一舉一動來學習做人的。 家長應該注意保護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假使家長總是把辦公室的辦公用品拿回家私用,或者經常因為超市收銀臺算錯了帳而沾沾自喜,孩子也會覺得誠實與否是無所謂的。




艾皮皮857


每一個父母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了這個問題,都會震驚,憤怒,猶如夢幻破碎。其實“偷竊”的行為在10歲以下的孩子中普遍存在,有的偷家裡的,也有的偷拿商店的東西,但我們並不能就因此說他們是可恥的,因為每個人都要經過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教育才能具有誠實的品格。

1.採取平靜,沉穩的方式教育。家長髮現問題後,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儘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一是是非問題。聯繫實際,給孩子講清楚如何對待金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展下去,會鑄成大錯。二.總想花錢應該怎麼辦。告訴孩子,想買什麼跟家長說,家長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孩子偷拿錢怎麼辦?,父母怎麼..查看廣告

2.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孩子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根本不給,這是不妥當的。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而日.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

3.在家裡專門準備一個抽屜或匣子,放上十幾元或幾十元錢,急需時取用。裡邊放一個本做記錄用。明確告訴孩子,這裡的錢在急需時可以拿去花,不過拿多少,找回多少,買什麼東西要記下來,還要寫明時間。這樣,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覺得家長信任自己,反而不會亂花錢。

4.讓孩子學會存錢。壓歲錢和剩餘的零花錢給孩子儲存起來,開一個活期存摺,陸續存入,真正需要時,用多少取多少。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積累資金的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其最人為出的好習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愛追劇小晴


六歲前即學齡前的孩子常常有一種偷竊的衝動。這並非是他們道德敗壞,想要做壞事,而是他們過於忠實自己的慾望,難以控制自己。

學齡前孩子的順手牽羊源於慾望和無法自控

家長也不用想得太糟糕,這並不代表他是個壞孩子。要認識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本質,引導孩子遠離小偷小摸。

實際上,上幼兒園之後,孩子就會開始明白什麼是歸屬權,明白什麼是別人的東西。

但是他們實在不善於控制自己,尤其無法控制想要得到這件東西的慾望。

所以,家長要適時地教育孩子,樹立基本的道德意識和紀律,幫助他們戰勝自己的慾望。

教孩子分辨哪些行為屬於偷竊,鼓勵孩子以正確的方式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明白偷竊這件事兒是錯誤的。

當然,和學齡前的孩子解釋這個概念,往往需要一些小技巧。你可以和孩子看偷盜題材的童書或電影,比如《神偷奶爸》,然後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詢問孩子:“寶寶,你覺得男主角這樣做好不好呀?為什麼呀?”

你也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闡述偷東西的後果,讓孩子意識到偷東西是一件壞事兒。例如和孩子討論如果有人不徵求他的同意,就把他喜歡的玩具拿走了,那他會怎麼想?是不是會很傷心?

其次,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如何通過正確的方式獲得他想要的。

孩子偷拿東西有很多種可能,也許是他不敢和別人說話,或者不知道怎麼去索取想要東西,所以需要家長給他示範和引導。

舉個例子,孩子想要朋友的筆,你可以教他要怎麼有禮貌地向朋友詢問,怎麼表達借這支筆的想法。平時在家中,你也要養成孩子的這種習慣,讓他在拿東西前先詢問你。

最後,家長要注意自身對孩子的影響,幫他分辨哪些屬於偷竊行為,避免孩子的誤解。

有時候,家長在超市裡試吃了一顆葡萄。這可能就讓孩子產生誤會,以為超市裡的東西能隨便吃,不屬於偷竊。反之,家長在借閱圖書時,孩子也可能會誤會你在偷書。

這要怎麼辦呢?

別怕,一個簡單的解釋就能搞定。你可以直接說明情況,比如我正在試吃免費的東西,我正在用電子卡借書。

日常生活中,家長則可以利用新聞、動畫片或者角色扮演遊戲,考考孩子,讓他分辨哪些是偷竊行為,加強他對偷竊這個概念的認識。

面對孩子的偷竊舉動,你要糾正、思考和善後三管齊下

萬一家長真的發現孩子偷東西,要怎麼辦呢?

你應該第一時間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錯誤的,並給他解釋為什麼是錯的。不過注意,千萬別用警察、法律等話題嚇唬孩子,免得叫孩子成天提心吊膽。

其次,家長最好幫孩子換一個角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