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中蜂上脾少,堵槽門,砂蓋或箱底很多蜂是怎麼回事呢?

感悟人生175579349


蜂群檢查,有箱外觀察和開箱檢查兩種方法。

箱外觀察:可根據工蜂出勤不積極、歸巢不帶花粉、巢門前平翅震動、進出混亂,可初步判斷蜂群失王。若是巢門附近有拖出的半截死蛹,表明有巢蟲危害;拖出的如果是幼蟲,蜂群有可能患幼蟲病;巢門前如果有體色深諳、腹部膨大、飛行困難、行動遲緩的工蜂爬動,蜂箱周邊有稀薄糞便,蜂群可能患了微孢子蟲病。

開箱檢查:若是邊脾有蜜,甚至封蓋,中央巢脾上部有2-3指蜜線,說明飼料充足;反之,應及時飼餵補充。若是封蓋出現線裝走向的“白頭蛹”,巢脾凹凸不平,箱底蠟屑多,可判斷為巢蟲病;幼蟲尖頭直立,封蓋子脾表面有一些不規則小孔,可判斷為囊狀幼蟲病。

小提醒:每次開箱應有明確目的,如無必要或天氣不適宜,切勿盲目、頻繁開箱。

第三招 巢脾處理

若是巢脾表面發白,巢框出現蠟點後,可以加脾,加巢框的邊二脾位置,一次一張,同時淘汰舊脾。巢脾的擺放一般規則是卵、蟲、子脾和新脾擺中間,老、蜜、粉脾擺兩邊。距離蜂路則在8毫米,加速繁殖時縮小為6毫米,高溫通風時蜂路拉寬到10毫米。

小提醒:視情況還需要進行調脾、補脾處理。

第四招 蜜蜂飼餵

蜜蜂的飼餵主要有喂糖、喂花粉、喂水、鹽等。

喂糖:白糖無氣味,不易引起盜蜂;糖漿濃度通常為2:1,即兩斤白糖一斤水,也可以1:1。如果使用蜂蜜,則3斤蜂蜜1斤水。

喂花粉:花粉通常在春繁期、長期低溫下雨季節、外界蜜源缺乏時飼餵。可使用花粉脾直接插入蜂群補充,也可使用天然花粉和人工花粉飼餵。

喂水、鹽:天氣炎熱乾燥時,蜂場可設立飲水器或飲水槽。喂水時可以適當喂鹽,比例是在淨水中加0.1-0.5%食鹽。

第五招 蜂群合併

蜂群合併是指將兩個蜂群合併成為一個蜂群的過程。春繁和晚秋時,弱群、蜂王衰老群、失王群都可以進行蜂群合併。並群方法分為直接合並和間接合並。

小提醒:直接合並時,滴4-5滴香水或10來滴白酒在框樑上,效果會更好。

第六招 育王

育王分為人工育王和交尾群組織。人工育王,包括培育雄蜂、組織哺育群培育蜂王、組織處女王交尾三個主要環節。交尾群則是誘入成熟王臺或處女王,供新王或處女王交尾而組織的蜂群。交尾群既可以使用專用交尾箱,也可以是無王的分出群。

第七招 分蜂

分蜂分為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兩種。人工分蜂又有單群均等分蜂、單群不均等分蜂兩種。

單群均等分蜂一般在大流蜜後進行。原群挪開半個箱位,另外並排增設一個空箱,將原蜜脾、子脾一分為二,放入兩個蜂箱。左群開左巢門,右群開右巢門,一群是老王,沒有蜂王的群在分蜂第二天介紹一個成熟王臺做交尾群。

單群不均等分蜂則發生在大流蜜期。已產生分蜂熱的蜂群,將老王和兩框帶蜂、帶蜜封蓋子脾抽出,另選新址做繁殖群。原群中保留一個大而端正的王臺,或介紹一個成熟人工王臺。

第八招 蜂群異常處理

蜂群異常處理,主要包括提前預防和工蜂產卵處理兩種。提前預防應加強飼餵,防止缺蜜;檢查、飼餵時不要漏撒在箱外;缺蜜期關小巢門,合併弱群。蜂群失王以後,急造王臺又沒有成功,如果不及時誘入蜂王、王臺或並群,就會發生工蜂產卵。這時可灌濃鹽水殺死卵蟲,清水沖洗,脫水後移入別的蜂群使用。







曉春故事63923915


蜜蜂散熱的三種方式

蜜蜂的巢門溫度向相對恆定的,不管外界溫度變化有多大,只要蜜蜂還能正常生活,蜂巢內的溫度都是恆定的,而蜜蜂保持蜂箱內溫度恆定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扇風

這是我們最常見的蜜蜂扇熱方式,一般蜜蜂成排的排列在蜂箱門口,對著巢門進行扇風,一般意蜂扇風的方式是頭巢內、使用抽風的方式,而中蜂扇熱的方式是頭朝外,採用的收送風方式,雖然兩種蜜蜂採用的方式不一樣,但是目的都是增大蜂箱內的通風,降低蜂箱內的溫度。

第二:稀釋蜜蜂

由於溫度過高,蜜蜂不會緊緊擠在一起,而是分散在蜂箱中,這樣可以降低蜂箱內的溫度。

第三:增加採水

蜜蜂在溫度過高的時候,為了降低蜂箱內的溫度,一般蜂箱內的採水蜂數量會大大增加,這些採水蜂把水採來以後塗抹在蜂箱壁上,達到降低蜂箱內溫度的目的。

從上面三點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蜜蜂為什麼會堵巢門、為什麼上脾少和分散在蜂箱中的各個位置。

解決辦法

第一:擴大巢門

巢門是我們能夠調節蜂箱溫度的一個最關鍵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擴大巢門的大小來增大蜂群內的通風,降低蜂群內的溫度。

第二:採用透氣的覆布

除了巢門之外,覆布也是我們可以調節蜂箱內部溫度的一個關鍵地方,我們可以通過採用輕薄的覆布來降低蜂箱內溫度,增大通風。

第三:調整蜂脾關係

一般中蜂養殖我們常用的方式是蜂多於脾,對於夏季來說,由於溫度過高,可以短時間的適當擴寬蜂路,讓蜂略少脾,達到降低巢溫的目的。

第四:給蜜蜂提供充足的水源

由於外界溫度高,我們可以在蜂場內給蜜蜂提供充足的飲水點,同時如果蜂箱內有飼餵器,可以在飼餵器中裝水,水是不會引發盜蜂的,這樣的好處有兩個,一是解決了蜜蜂口渴的問題,二是水在蜂箱中的蒸發可以降低蜂群內的溫度。


蜂部落


晚上蜜蜂在巢門口大量集聚堵巢門的原因

蜜蜂晚上在巢門口大量聚集,可能有很多蜂友說是巢內悶熱或防敵害所至。如果是氣溫高,巢內悶熱,通氣不好,為什麼白天溫度比晚上更高又沒有蜜蜂在巢門口大量聚集呢?

出現這種現象蜂友們應該高興和放心。其實晚上巢門口蜜蜂大量聚集是強群的表現, 絕大部分是外勤蜂, 新出房的蜜蜂體內含有大 量的卵黃蛋白原, 出房後會大量吃進花粉製造蜂糧哺育大幼蟲, 稍大一些能夠分泌王漿來哺育小幼蟲和蜂王, 等它轉變為外勤後,體內的卵黃蛋白原降低到一定程度, 血液中的血糖提高到一定程度, 有利於蜜蜂進行採集等高負荷的活動 ,血糖高,心臟跳動快,產熱也多。

當它們白天從事外勤工作回來後雖然心跳程度有所降低,但是比內勤還是高, 所以這些蜂更怕熱, 在夜裡,怕熱的外勤蜂會集中在邊脾以及巢門外等溫度較低的位置, 這樣有利於延長它們的壽命。 外勤蜂和內勤蜂需要的溫度是不同的。

簡單點說,蜜蜂是變溫動物,有國外資料揭示,蜜蜂身體施放的溫度在13~38度之間,施放高溫以維持巢內溫度以護子,施放低溫減少體內消耗以延壽。也就是內勤蜂需要34度左右在巢內恆溫以護子,外勤蜂需要15~25度涼快休息以延壽。

大家都知道,越冬蜂壽命延長,那是因為蜜蜂維持的是較低的溫度,因而壽命得到延長,像越冬蜂那種,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

還有蜂群的代償機制在下雨天就明顯了, 連續下雨七八天後突然放晴。 蜜蜂的出勤量會非常多。 這就是因為那些本來壽命快到的蜜蜂因雨水的阻隔沒有出去採集,壽命有所延長,加上巢內還有不少內勤變外勤 ,放晴後外勤蜂數量會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峰值, 這時候蜜蜂出勤量大增並不是因為外面有大量的粉蜜! 而是外勤蜂積攢到一定數量後集中釋放出來的結果。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出現巢門口集聚, 那就是蜂箱內的蜂蜜已經很多了或者滿了,也就是說箱內檢查如蜜確實很多,我們應該搖蜜了。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工蜂聚集在巢門口,而且不斷往蜂箱中扇風,蜂群中發出刺耳的聲音,這說明蜂群中的溫度過高或是正在釀蜜,如是溫度過高就需要養蜂人進行降溫處理了。

如果白天和晚上巢門口都有很多蜂集聚,檢查巢內有王臺時,那是巢內擁擠,應該分蜂了。


武陵源9


箱內溫度過高,外界蜜源不足。建議在飼餵槽內加水,有條件的話箱外灑水或把蜂箱移至樹下或掛遮陰網。


山野養蜂人1878814739


高溫天氣的反應,象這樣飛蛾最容易上脾產卵,事後成片小棉蟲,特到晚上工蜂回家,巢脾溫度超常,在蜂箱外撒水降溫,有些說新脾新箱也被巢蟲侵害,就從這起根的,晚上不要照燈最容易吸引飛蛾,我是做好事的啊!





良民大大的好544


-.,...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