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我,中年大叔,俯臥撐可以做40個,是什麼的水平?

我就是不想起床


聽到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說能夠做40個俯臥撐,這當然是相當不錯的一個運動表現。然而如果不在現場看一下,這個中年大叔到底是怎麼完成俯臥撐的,我們是很難從一個數字上準確地判斷,鍛鍊者的力量、耐力或動作質量到底如何。搞清楚了具體情況,每個中年大叔都可以自主判斷自己的俯臥撐水平到底如何。

若保證俯臥撐的動作質量,次數可能被“腰斬”

俯臥撐動作的質量,應關注各動作要領是否標準到位、動作的幅度是否足夠、動作的速度又如何。所以我們先複習一下俯臥撐的動作要點:

第1個要點: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身體必須始終成一直線。即,頸、肩、臀、大小腿、踝都應該呈一條直線始終不變。不允許出現聳肩、塌腰、弓背、曲腿這些動作。

第2個要點:有足夠的身體起落幅度。身體撐到最高位時,手臂肘關節微屈即可。降到低位時,應該使胸部向乎貼到地面。如果在一組動作中,你的前半程能夠做到全幅起落,而在後半程只能做到半程起落,那麼說明俯臥撐動作質量有欠缺。

第3個要點:非常關鍵,即俯臥撐的動作速度。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地動員到更多的胸部發力單位,所以,和大多數人做俯臥撐動作的姿勢起點不同,起點應從身體處於最低位(胸口貼近地面)開始,達到最高位時不能夠停頓,直接回落身體,這是為了避免在最高位雙肘鎖死進行休息(也有安全考慮)。降到最低位時,應該有所停頓,以徹底消除慣性借力的可能。

如果你想通過俯臥撐加強胸部力量,那麼御行君建議,每次動作的速度保持在“上升一秒、下降用1~2秒,最低處停頓一秒”。整個俯臥撐過程中,速度應該是平穩而有節奏的,不應該“前慢後快”或“前快後慢”或表現得毫無節奏。

事實上,在經過上述三個要點的規範後,大多數人的俯臥撐次數都將大幅縮水,數字腰斬也很正常,但訓練效果將得到保證。

俯臥撐的動作數量,並非越多越好!

俯臥撐的動作數量也很有講究。是不是一次做得越多就表示越好,或者說更有效果呢?顯然並非如此。

當我們用較快的速度、短間歇、每組次數較多的方式做俯臥撐時,我們可以更好地訓練耐力。如果我們想更強烈地刺激到胸大肌,則用較慢的速度、每組相對少一些的次數,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則效果更好,對發展胸部肌群的力量、塑造胸型、增加“塊”的大小也就越有利。由於自身體重有限,有些訓練者還會在背上放一些重物,或藉助彈力增加阻力,來做俯臥撐,次數可能更少,但訓練效果卻更好。

因此,俯臥撐的數量和你的想要的訓練效果之間,是有直接關係的。只有在保證質量,明確訓練目標和俯臥撐訓練方式相匹配的前提下,討論俯臥撐數量的多少才具有實質性的意義。特別是新手,更不應追求數量,而是應在保證動作質量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提升俯臥撐的訓練組數或每組次數,才更為穩妥和有效。

當然,在平時單純的娛樂、嬉戲或朋友圈曬圖、曬視頻需要,因為不需要考慮訓練效果、也不要求動作的規範性,那麼純追求俯臥撐的數字也無可厚非,因為這些場合下的俯臥撐,本來就不是為了健身,而是娛樂。

不過,御行君在這裡還是貼出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指南》中關於俯臥撐測試的標準(適合中國20至39歲男性),供各位不同年齡段的朋友參考:

《全民健身指南》中國20至39歲男性俯臥撐評分表

俯臥撐只是俯臥撐,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整體身體素質如何

俯臥撐發力,主要依靠胸大肌以及手臂上的肱三頭肌。所以,它無法反映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和耐力情況。

而力量大、肌耐力好,也並不表示有氧耐力就好。如果平時只是做一些俯臥撐,不進行有氧運動鍛鍊,比如去跑5公里,多數情況下也會跑得很費勁。即,俯臥撐也解決不了有氧耐力的問題。

如果你還想獲得一個漂亮的體形,那麼有氧、力量、飲食各方面的綜合考慮,並堅持長期刻苦訓練才可能達到目標。俯臥撐本身只是一個普通的力量訓練動作,頂多能說明一個人的胸大肌和肱三頭肌的力量和耐力還行,但肯定無法只靠它來練出一個好身材。

實際上,一個人的身體素質除了力量、耐力,還包括了靈敏度、反應能力、協調整性、柔韌性等多個維度。單純執著於俯臥撐的數量,就和執著於平板支撐的時長一樣,並無多少實際意義。俯臥撐只是一個衡量指標,反映身體素質的能力很有限。

御行君的意思是,俯臥撐本身當然是一個很好的力量訓練動作,也很適合中年人將它設計到自己的健身方案中去。但不要神化俯臥撐,也不要過度執著於一次能完成多少個,平常心待之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