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表妹小惠跟男友相恋3年了,却迟迟不敢走进婚姻。因为在她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每天除了争吵,还是争吵。直到她12岁那年,父亲出轨离婚,“战火纷飞”的日子才终结。

或许是父母失败的婚姻,给她留下了阴影,小惠对结婚是排斥的。虽然她知道,男友对她是真的好,总是处处让着她,宠着她的任性,包容她的小脾气。但是,一提到结婚的事情,她就紧张。因为,她害怕结了婚,爱情就被撕成一地鸡毛。

那天,小惠没事翻看男友的朋友圈,有一条是转发的。是男友的爸爸过生日那天,男友的妈妈发了一条朋友圈:“今老伴生日,余包饺子以示庆祝。吃罢,老伴曰:饺子很好吃,不腻。余顿愕然,瞠目片刻,曰:陷(馅)里没放油。”小惠看着看着,就笑出了泪。原来,婚姻也可以如此美好!然后,她给男友发了一条微信:我想结婚了!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父母不一定是“爱情导师”,但会是一本生动的教材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婚姻态度和相处模式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一个父母恩爱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自带阳光,性格、三观都很正。而在一个冷漠、抱怨和相杀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敏感、急躁,很难有健康豁达的人格。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父母恩爱,是孩子成长的“良药”,反之,则是慢性“毒药”。 父母恩爱的家庭,总是洋溢欢声笑语,孩子看到的是婚姻的美好,自然对婚姻充满向往。而父母关系糟糕的家庭,孩子看到的是两个人的痛苦和折磨,很可能会对婚姻充满恐惧,排斥婚姻。即便是结了婚,也大多不会懂得如何经营婚姻,不由自主地复制父母的婚姻模式。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黄晓明和Angelababy是娱乐圈里公认的模范夫妻。黄晓明在接受鲁豫采访时透露,baby选择他,是因为他爸爸。黄晓明的爸爸曾经是个电力工程师,妈妈也只是普通的文职工作者,虽然家庭背景很普通,但是一家人幸福满满。baby发现黄晓明的爸爸,不管在外面吃什么好吃的,都要打包回来给他妈妈。因此,baby觉得黄晓明耳熏目染,应该也有这个好习惯,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事实证明,baby的眼光没错,黄晓明果然是“宠妻狂魔”。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再来看民国才女张爱玲,她的人生可谓是坎坷而崎岖,两段婚姻也是备受争议。她年仅4岁,母亲扔下她独自去欧洲留学。10岁那一年,父母离婚,她跟着父亲。父亲吃喝嫖赌一应俱全,经常打她、关她,继母也待她非常不好。从小在缺爱的家庭里长大,造成了她孤傲、冷漠的性格。她的两段婚姻也深受其害,先是爱上了有妇之夫的大汉奸胡兰成,婚姻仅维持了两年,后又跟穷困潦倒的美国作家赖雅结婚。第一任丈夫大她15岁,第二任丈夫大她30岁,幼年父爱的缺失,导致她有浓重的恋父情结,不懂得什么是好的感情。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在婚恋的课堂里,父母不一定是“爱情导师”,但会是一本生动的教材。父母婚姻的样子,就是绝佳的示范。恩爱的父母是正面教材,传递给孩子的是婚姻幸福的智慧;而感情不好的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是婚姻不幸的魔咒。

幸福是可以“遗传”的,父母的感情温度,决定了孩子婚姻的幸福指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有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意思是说,父母什么样,孩子也就什么样。

在婚姻里,父母关系的好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爸爸和妈妈的婚姻状态,往往会投射到下一代的婚姻里。一个尊重老婆、宠爱老婆的好男人,一般会教育出另外一个好男人,而一个欣赏老公、体贴老公的好女人,一般也会教育出另外一个好女人。儿子往往从爸爸身上习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另一半,而女儿往往从妈妈身上学会怎么跟自己的另一半相处。

民国的文坛,才子才女的婚姻,能够幸福美满的不多。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被公认为是世间最好的爱情,他们的相濡以沫的婚姻,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杨绛出嫁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名门闺秀,而钱钟书是四体不勤的大少爷。结婚后的杨绛,从大小姐到老妈子,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钱钟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台灯砸坏了,门轴弄坏了,墨水打翻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面对屡次闯祸“做坏事”的钱钟书,杨绛从不去责怪,总是说:“不要紧,我会修!”

钱钟书在写《围城》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杨绛包揽了家里所有的事情。杨绛的手是握笔的,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服这些粗活,对她来说都是外行。她经常被煤烟染成花脸,熏得满眼是泪,被滚烫的油烫出水泡,被刀切破了手指……但是,她都不在乎,她说“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在钱钟书口中,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 保全了丈夫的纯真与痴气,成全了丈夫的辉煌,也成就了幸福的婚姻。而杨绛对钱钟书的牺牲和付出,从未放在心上,她说:

“我们姐妹几个对丈夫都很好,可是都比不上我母亲对我父亲的好。”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出身富贵人家,少时曾在上海著名的学务本女中读书,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位女性知识分子。父亲杨荫杭,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律师。他们虽是旧式包办婚姻,但夫妻俩伉俪情深,一辈子从未拌过嘴。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唐须嫈是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家里虽有佣人,但她喜欢亲手为家人缝制衣物。她虽是家庭主妇,但不会把自己淹没在柴米油盐里,不做家务时就喜欢看小说。在支持丈夫的事业上,唐须嫈也是不遗余力。杨荫杭喜欢给他讲工作上的事情,她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一起分析、一起讨论。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曾提到:

“他们谈的话真多,多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有关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他们有时嘲笑,有时感慨,有时自我检讨,有时总结经验。两人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

杨荫杭曾生过一场大病,连续几个星期高烧不退,陷入昏迷。医生束手无策,不愿再给开药方,但唐须嫈不愿放弃。后来,她费力请来了当时有名的中医华实甫先生,华先生说“死马当活马医”,给了个药方。唐须嫈拼尽全力照顾丈夫,最后把丈夫从鬼门关拉回来。医生说这是个奇迹,而杨绛却觉得,父亲能挺过来, “都归功于母亲的护理”。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唐须嫈和杨荫杭恩爱一生,养育了8个子女,杨绛兄妹几人都有着不错的婚姻。这不禁让人感叹,幸福是可以“遗传”的,感情好的父母,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教育了孩子。杨绛能够和钱钟书的爱情能成为旷世之恋,这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父母好好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情商教育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幸福稳定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快乐成长的阳光和雨露。爸爸疼爱妈妈,妈妈体贴爸爸,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情商教育。一个夫妻关系紧张,互相抱怨和指责的家庭,培养不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孩子不懂爱与被爱,很难收获幸福的婚姻。


看到准婆婆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决定结婚了

为了让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让孩子生活更加幸福,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从做一对恩爱的夫妻做起。用你们的一言一行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相爱。

1、夫妻之间少指责、多赞美。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夫妻之间要用欣赏的眼光,多看对方的优点,不要盯着缺点抓住不放。夫妻闹矛盾时,要避免相互吐槽,相互诋毁。

2、夫妻之间少抱怨,多分担。婚姻是利益共同体,夫妻要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不能一方在付出,另一方在坐享其成。尤其是在做家务上,夫妻之间少些抱怨、多些分担,让孩子看到你们为这个家一起在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夫妻之间少独断、多分享。夫妻两人共同撑起一个家,女人也是“半边天”,家里大小事最好有商有量,不能独断专行。交流可以消除误解,分享可以增进感情,这可以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4、夫妻之间少板脸、多恩爱。中国父母大多比较内敛,有的喜欢板着脸,不苟言笑,在孩子面前总是“冷冰冰”,不好意思表达爱意。而事实上,夫妻秀恩爱是很美好的事情,多些拥抱、多些幽默,家里的空气都是快乐的。孩子沐浴在爱里成长,内心都充满了阳光。

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才能教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父母婚姻的质量, 就是孩子眼中爱的最初模样。愿爸爸妈妈们做最好的榜样,给孩子传递爱,传递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