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常恨將軍,魏國的開國元老,你們知道是誰嗎?

曹操的常恨將軍,魏國的開國元老,你們知道是誰嗎?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中,曹操和劉備這兩位宿敵最後一次以“品酒論英雄”的方式坐下來好好聊天。無論是曹操的鋒芒畢露、唯我獨尊的霸氣,還是劉備的韜光養晦、機敏應變,都十足地體現出了他們那種亂世奸雄的特質。尤其是他們對各路英雄的品頭論足,就像是整部三國曆史的微縮預告一樣,那種對人性的洞察、對時事的把握堪稱經典。

  可能由於曹和劉的光芒太過耀眼,其他任何同臺的角色除非有一定氣場,否則都難免被掩蓋。緊接著登場是的朱靈。

當時,劉備為掙脫曹操控制,以討伐袁術為理由從曹操處借兵後出走。為監視劉備,曹操遣朱靈、路昭一併“協助”。但當劉備擊潰袁術後,便用玉璽將朱、路二人打發回許都了,逼得曹連夜急書徐州太守車胄。由於準備倉促,車胄被殺、徐州失守。

朱靈第二次在演義中出現是在曹操與馬超的戰鬥中。當時朱靈是與曹手下另一員著名猛將徐晃並肩行動,對馬超的河西大營進行襲擾。由於出現次數屈指可數,而且每次出現都是配角,所以朱靈一直沒能在讀者的心中

“建功立業”,最終造成一代名將“名落孫山”,只在歷史的背景充當了打醬油的角色。

  其實歷史中的朱靈不僅戰功卓著、深受士兵愛戴,而且還具有識人的智慧和舍私為公的高風亮節,頗有名將之風。陳壽在《三國志》中也將朱靈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一併立傳,看得出後世之人對朱靈還是非常認可的。

曹操的常恨將軍,魏國的開國元老,你們知道是誰嗎?

《三國志》中記載朱靈最早是袁紹的部下,後在曹操討伐陶謙的時候被借調入曹營,戰鬥結束後朱靈看出曹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老闆,因此毅然從祖上“四世三公”並且事業如日中天的袁紹跳槽到正處於創業期的曹操,由於深受士兵愛戴,還將自己的團隊帶到了曹操的麾下。而後面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他獨特的眼光。

  初,清河人朱靈為袁紹將。太祖之徵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紹所遣諸將各罷歸,靈曰:"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遂留不去。所將士卒慕之,皆隨靈留。

  讓朱靈能夠與張遼、徐晃等名將同列的除了異於常人的眼光外,更重要的恐怕是他能夠在關鍵時刻經得起私情的考驗,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在朱靈還在袁紹陣營效力的時候,清河的季雍叛降公孫瓚。袁紹派遣朱靈討伐,公孫瓚也派兵協防,兩軍在“鄃城”交戰。交戰中,公孫瓚將朱靈一家從城中抓出來誘降朱靈。朱靈悲憤不已,但依然擲地有聲地說出

“丈夫一出身與人,豈復顧家耶!”,然後力戰拔城,活捉季雍,但此時朱靈全家已遭殺害。在“孝悌”觀念十分濃厚的東漢,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實非易事,這也是朱靈異於常人之處。

  初,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紹而降公孫瓚,瓚遣兵衛之。紹遣靈攻之。靈家在城中,瓚將靈母弟置城上,誘呼靈。靈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與人,豈復顧家耶!”遂力戰拔之,生禽雍,而靈家皆死。

曹操的常恨將軍,魏國的開國元老,你們知道是誰嗎?

  但諸如朱靈如此,卻遭曹操常恨,並且收其部曲,降為于禁部下?

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老毛病,持功至傲。從南下荊州開始到奪取漢中,朱靈作為偏將一直活躍於戰場之上,並且屢立戰功,特別是奪取漢中一戰。

太祖徵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十六年秋七月,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

十七年,太祖乃還鄴,以淵行護軍將軍,督朱靈、路招等屯長安,擊破南山賊劉雄,降其眾。

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張魯,至陳倉,將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張郃、朱靈等攻破之。

從此朱靈再無領兵打仗的記載。直到曹丕繼位,朱靈才沉冤昭雪。

文帝即位,封靈鄃侯,增其戶邑。詔曰:"將軍佐命先帝,典兵歷年,威過方、邵,功逾絳、灌。圖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內,元功之將,社稷之臣,皆朕所與同福共慶,傳之無窮者也。今封隃侯。富貴不歸故鄉,如夜行衣繡。若平常所志,願勿難言。"靈謝曰:"高唐,宿所原。"於是更封高唐侯。

並且從曹丕的話看來,對朱靈的評價極高,高到不知如何嘉獎朱靈,稱朱靈為元功之將、社稷之臣,而且還遵從朱靈的請求,改封朱靈為高唐侯(高唐是朱靈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