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什麼時候復工最合適?

盛世風格


1.有的公司企業可以線上上班,那自然什麼時候開工他們自己定

2.不能線上工作的,最少要等到鍾南山說能動再動

3.如果一個區域,到現在一個發病的都沒有,他們的那個區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復工

4.儘量等到疫情結束


李雪松i


我現在在家辦公,什麼時候復工對我來說都行,不影響工作,每個月的工資照樣發。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不能復工就不能賺錢養家,我看最近濟南這邊挺嚴的,復工的需要公司開證明,小區物業才讓你出去,沒有證明的只能在家裡老實的待著,沒辦法,疫情還沒過去,自己不能搗亂。


木頭人de生活


向題主彙報下,我今天收到了公司的復工通知。宅在家裡近一個月,我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和我一樣盼望著復工,一來實在太無聊了,每天都在房間裡圍著二個房間轉。二來,咱錢包傷不起啊,坐吃山空的節奏。

其實國家一直在有序的復工,只不過不是我們的行業,我們沒有感覺而已。比如超市,菜場,這些民生領域;還有生產口罩,消毒材料的單位。他們是最早復工的。其他一些單位也按重要程度,陸續的復工了。從現在的情況看,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復工的速度也在加快,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多數夥伴都會收到復工通知。不過有些行業,像ktv,足療,浴室這類的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他們屬於公共場所,也不是最必須需要復工的行業。

站在我們個人的角度來看,在國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並且,做好足夠防護。不在疫情重災區,有了這些前提,現在就可以復工了。

以上為我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題主。謝謝!



愛無聊


以我的經驗,我覺得眼下復工還不是時候,畢竟我們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假如我們沒有了生命,還去創造什麼價值?復工的真實意義也就被扭曲了。可是,一直這樣緊閉房門,足不出戶,也不是個辦法,畢竟我們都長著一張嘴,不吃不喝怎麼成?故此,這就是個矛盾,既然有了矛盾,那就要想方設法去解決矛盾,這才是關鍵。

眼下我們受疫情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次序被打亂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工人無法正常上班,學生不能到校學習,店鋪商家無法正常營業做生意,說實話,這都是因為新冠狀病毒惹的禍。那麼,悟空問答問的是什麼時候復工最合適,我就直接來回答這個問題好了。

如果按正常邏輯說,應該是徹底解決了疫情後復工最為安全。可是,中國這麼大,這麼多的人,不復工,工人不創造價值,農民不種地,我們吃什麼,喝什麼?所以,我覺得應該儘快復工最為合適,只要我們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把該隔離的人隔離起來,把病毒感染的渠道徹底截斷,讓醫務工作者和醫學方面的頂尖人物趕快研發新冠狀病毒疫苗,或是研發抑制新冠狀病毒的有效藥物,這樣就能減少損失,讓我們走出困境。

按理說,古代也發生過瘟疫,他們當時不也是火急火燎,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嗎?我覺得世間萬物,有生必有滅,這種病毒我們不指望它自行滅絕,但是,憑著我們現代人高超的技術,對付新冠狀病毒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畢竟老話說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不壓正,正必勝邪。

這裡高手如雲,我自然不敢信口雌黃,更不敢班門弄斧。但是,憑我的經驗,應該一週後除湖北外必將趨於穩定,全面復工指日可待,也是天意使然。





鄭州梁國彥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認為什麼時候復工最合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自春節開始,我們“被迫”延長了假期。雖然有部分(關乎民生)企業得以復工復產,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仍然有1個多億的務工人員在家“待業”中!

我相信,大部分小夥伴都跟我一樣:每日在家吃喝玩樂,看似安逸自在的狀態下掩藏著諸多的焦慮與無奈:疫情期間,我們禁足在家。不能復工上班,暫停了收入來源。生活開支卻從不會遲到,房貸,車貸,日常消費…眼見銀行餘額日漸不足,我們急切盼望能早日復工!

儘管如此,但目前疫情仍然處於防控的關鍵時期;鍾南山院士也曾判斷,2月的中下旬會有一個高峰,疫情最快4月結束。我相信他專業的判斷。雖然有些地方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但是,全國延遲復工再次升級。有些特殊的地區和企業在疫情解除之前不得復工,有的還可能要延遲到3月16日。(江蘇省最早2月20日可以復工,浙江省最晚2月29日可以復工,山西省最早3月1日可以復工,山東省最早2月24日可以復工,鄭州市最晚3月16日可以復工。)

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聽從國家的號召:安心呆在家中。繼續堅持做好自我防護,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做好消毒,再堅持一段時間,等待國家、政府的指令,下好全國防疫這盤棋。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是嗎?


鄒孟3


關於復工你怎麼看?

這次疫情給大多數企業,工廠等部門帶來了一個復工難,什麼時間可以復工,在不影響疫情擴散的情況下復工?這樣的種種問題。下面我說幾點個人看法:

1,疫情頭部部門需要儘早復工(如:醫院,藥店,口罩生產工廠等)

2,民生工程需要有部份先復工(如:超市,菜市場,糧油批發等)

3,不是生產型企業單位,有辦法家裡上班的儘可能的安排家裡上班(如:網張銷售,電話營銷等)

4,跟據疫情情況分批覆工,邊看情況邊增加復工進度。

我們很肯定的說,疫情一定會過去。至於復工的進度是多少天完成全面復工。這個要看整個疫情的控制時間。我們不能因為復工影響到疫情控制進度和效果。要有序的復工才是比較科學的做法。

總結:頭部工程和民生工程不能斷,其它生產製適企業可以分散在家上班的儘量在家上班,不可以的分批覆工。





馬萊夫運動戶外


做好預防措施和工作環境適合什麼時間復工都是可以的,如果沒有任何措施或環境不適合疫情未解除前都是不適合的。

一般考慮的問題包括:

一.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什麼?是否要乘坐公交車或地鐵,如果是,你就必須要有自我保護的防疫物品。如果有私家車第一個問題就不需要考慮了。

二.公司是否有做預防措施?

1.是否對所有上班人員做前14天的健康調查,

2.嚴禁湖北地區或重點疫區的人員上班,感冒或咳嗽人員上班。

3.進公司前是否進行體溫測量、鞋底消毒

4.公司是否有預防措施:包括公共場所消毒、避免人員過度集中、辦公環境要通風、配套足夠的口罩、就餐時如何管理等

三、工作環境如何?

如果公司人本來不多,空間大,人流低,那本因素也不需要考慮。如果是要接觸很多不認識的人員,或和很多人在不通風的環境下工作那就不適合了。

可參考以下公開的具體步驟:


80後的老古董


現在就可以復工了!看第三配圖,1000多名復工的人分別被100家企業當晚接走。







阿鼎AD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是成都城投集團官方頭條號,旗下承建的重大建設項目已經陸續復工。對於何時復工,應該辯證來看。

首先,第一批覆工的肯定是關乎民生、國家及城市形象的重點在建項目。比如,鳳凰山體育公園、大運村、東盟藝術學院、天府錦城尋香道、天府大道北延線、成簡快速路等。這些項目,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經當地相關部門檢驗合格併發放《復工通知書》後,應當在保障後期疫情防控基礎上,積極投入復工復產。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靈活安排工作的通知》,通知也明確要求:重點項目建設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應當積極採取防護措施,保證企業正常生產和營業。

其次,對於寫字樓等辦公室,如果不是特殊必須到崗的崗位,可以採取輪流制和網絡辦公制,減少不必要的接觸,預防疫情傳播。

隔離是暫時,我們總要繼續前行,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見,歡迎交流!


成都城投集團


今天是2月6日,正月十三,2020年第37天。從武漢封城算起,潛伏期最長14天的話,那麼第一波傳染源已經接近尾聲。根據截止2月5日晚24時的官方衛健委數據來分析:

湖北省疑似病例大量上升,推測武漢加大了排查力度所致;

全國(除湖北省)疑似病例溫和上升,新增確診增速下降,說明全國總體疫情趨勢還算穩定,沒有繼續惡化;

上海疑似病例昨日保持穩定,新增確診略有下降,趨勢尚好;

浙江雖然新增確診病例增速持續下降,但疑似病例繼續快速上升,疫情不樂觀;

廣東確診病例增速平穩,防控重點應該在外來人口集中的深圳;

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加起來看,新增確診的峰值在1月31日,從2月1日增速開始回落,推測是第一波湖北輸入病例發病峰值在1月31日,距離武漢封城正好7天。

我的分析數據全部來自各地衛健委官方微信,由於各地報告的數據標準不一樣,我統一用三個指標來衡量疫情發展趨勢:

現有疑似:當前疑似患者總數,所有確診患者都會從疑似患者中來,可以提前預測確診病例的發展速度;

新增疑似:每天會發現多少可疑的病人,表明了當前排查力度,並可以預測傳播的趨勢;

新增確診:每天新增加了多少確診病人,新增確診的趨勢可以衡量疫情發展的嚴重程度;

全國疫情趨勢分析

全國疫情要區分湖北省,和非湖北省。因為湖北省就佔了大概65%的確診病例,其中武漢市佔了湖北省60%左右。所以單純看全國疫情不如區分非湖北省的數據。

以上是全國疫情數據表格,主要看疑似病例,新增疑似和新增確診三項指標變化。我們看排除湖北省的數據:

疑似病例總數持續2天溫和上升,新增確診病例的增速持續2天下滑。說明雖然疫情目前穩定,但是未來還是有擴散風險的,仍然需要持續嚴厲管控,嚴防死守。

湖北特別是武漢,超乎想象的重災區

今天看新聞,武漢市除了體育館和展覽館,開始徵集多所小學建立臨時的「方艙醫院」,集中收治輕症患者,並擬挨家挨戶排查感染者。這個排查力度對於一千多萬人口的大城市來說,簡直不可想象。武漢的情況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

湖北省現有疑似患者接近2萬人,且仍然在持續攀升當中,一條陡峭的上升折線,最近一天的攀升可能和武漢加大了疑似患者的排查力度有關。

上海,疫情尚可,需要防控返程人流

上海前日疫情趨勢有上升,但是昨日又略下降,保持了平穩的態勢。但是當前疑似患者數量還是到了最高點。

疑似患者雖然一直保持了平穩的趨勢,但是昨日196人已經是最高點了。有湖北省之外其他地方旅遊或居住史的病例從2月1日後逐漸上升,有可能是返程復工人流帶來的病例。

上海疫情趨勢目前比較穩定,但需要警惕返程人流量帶來的第二波疫情擴散。

如上圖所示,有湖北旅遊或者居住史的病例,從武漢封城算起來,潛伏期接近尾聲了,所以未來主要防範其他外地輸入病例了。

浙江疫情可能還會增加,防控措施會再升級

浙江雖然新增確診增速有下降,但是連續4天現有疑似病例總數在快速上升,預示未來確診病例可能還會增加不少。目前溫州,台州,杭州的防控措施已經一步一步升級,杭州每戶家庭每兩天只能有一人次出門,效果究竟如何,要再觀察幾天才能得知。

上海和浙江都是長三角返程人口流入地區,未來一段時間,我推測防控措施只會逐漸升級,而非放鬆,2月10日大面積復工是不太可能的。長三角都市圈的疫情防控任重而道遠。

廣東疫情比較平穩

廣東有兩個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但是疫情數據總體看起來比較平穩。目前深圳的確診病例更多,也和深圳的外來人口比例比較高有關係。另外,2003年SARS時期,廣東也是重災區,也許積累了更豐富的防疫經驗吧。

最後我們看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疫情對比數據:

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加起來看,新增確診的峰值在1月31日,從2月1日增速開始回落,推測是第一波湖北輸入病例發病峰值在1月31日,距離武漢封城正好7天。目前四大一線城市累計病例1097人,深圳最多,其次是北京,上海和廣州最少。

對疫情的個人觀點

目前全國的疫情防控措施是空前嚴厲的,雖然臨近復工,但是措施不但沒有放鬆,反而逐步加碼。特別是浙江很多城市已經出臺措施:每戶人家兩天才能出門一人次,復工根本不可能。

在這樣史無前例的人類災難面前,就不要談什麼經濟損失了,持續一段時間,恐怕生活物資都會越來越緊缺。但是我們看到代價如此之大的防控,疫情仍然沒有出現拐點,全國(除湖北省)範圍看仍然在溫和上漲,沿海發達地區還面臨著極大的返程復工人流的疫情壓力。更不要說湖北省的武漢市,前所未有的慘烈。

我判斷政府這次可能會持續嚴厲管控到2月底,這樣的高壓管控不能洩氣,一洩氣就前功盡棄了。大家咬牙頂一個月,雖然經濟會受很大影響,但屆時湖北之外的大部分地區進入尾聲,就是最好的結果。否則,在疫苗沒有批量生產出來之前,任何管控放鬆導致的反彈都會導致之前的投入成本全部打水漂。

當然,無論代價是1個月,還是3個月,這場災難終將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