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鎮一線戰“疫”日記(0220)-唐鎮這位轉業軍人,拿起“配槍”又上戰場了

唐鎮一線戰“疫”日記(0220)-唐鎮這位轉業軍人,拿起“配槍”又上戰場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唐鎮村居一線及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萬眾一心,共同努力抗擊疫情。有這麼一位轉業軍人,在這個非常時期依然展現著軍人本色,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軍人品質。

他就是唐鎮人大辦主任李雪君,李主任1999年退役轉業,是一名有著34年黨齡的老黨員。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初心,當得知阻擊“新冠肺炎”的戰役打響時,他第一時間前往結對單位大豐虹一村與大家一起戰“疫”。此次戰役是沒有硝煙的戰役,拿的武器也不是步槍,而是“新型武器”——測溫槍!

唐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唐镇这位转业军人,拿起“配枪”又上战场了

他是大夥兒口中的“老認真”

村居作為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李主任深知:重點在一線,難點也在一線,“守好門,看好人”是屬地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他每天8點不到就到大豐虹一村,主動和村委工作人員一起封路口、搭架子、貼警示語等。每天他拿著“配槍”在道口執勤,對來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嚴格車輛進出管控工作。有些村民嫌煩會牢騷幾句:“哎,怎麼每次進來就測溫度?!”李主任總會很耐心的進行勸說:“為了大家的安全嘛,只要進村每次都要測量體溫哦,謝謝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樣每天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週末也不曾休息。前幾日的寒潮雨夜,李主任的戰疫熱度也不曾“降溫”,反而來的更早,走的更晚。儘管凍得瑟瑟發抖,他還是毅然開啟“值守模式”。堅守一線,不畏艱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著村口的防疫“大門”,為村民們築牢安全防線。大夥兒都稱他為“老認真”,從防控防疫工作開始,他從未缺席過。總是衝鋒在前,默默地做著大豐虹一村的“守門人”。

唐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唐镇这位转业军人,拿起“配枪”又上战场了

他是大夥兒眼中的“老熟悉”

每天道口的執勤,讓李主任對大豐虹一村內的每戶村民情況都瞭如指掌。這個進出的人是哪戶人家的、叫什麼名字、是租客還是房東、家庭情況等都瞭解的非常熟悉,大夥兒都開玩笑稱他為“老熟悉”。在道口測體溫放行過程中,李主任還了解到有些村民是從事廢品回收工作的,他便會提醒該村民注意衛生安全防護工作,並把相關信息報備給村委工作人員共同監督監管,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之處。李主任總是默默無聞地堅守在一線,參過軍的他做事永遠帶著雷厲風行的軍人風範,疫情當前,更顯軍人本色。但他總是低調地說:“村居的工作人員最辛苦,我做的很平常,只是幫忙分擔點。”

唐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唐镇这位转业军人,拿起“配枪”又上战场了

作為退役轉業多年的軍人,李雪君依舊保持著軍人的血性,參加防疫工作在一線,充分發揮著退役軍人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疫情的考驗還在繼續,讓我們一起同心戰“疫”!

通訊員:杜靜芬

2020-0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