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調漂問題:是否可以帶子線帶搓餌直接重鉛找底,然後漂下拉子線長度剪鉛調到漂目數?

honeyyyhh


調漂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你弄懂了調釣原理,怎麼調?取決個人的喜好。

題主調漂方法,是直接重鉛找底,在找底的同時雙鉤掛餌,然後下拉子線長度。再修剪皮至釣目。很顯然,題主的調漂方式是半水帶餌調漂,或類似半水調漂法。


釣底時,在已知鎖定了水深的基礎上,可以根浮漂所露的目數,可以大致了了解鉤餌在水下的狀態。一種是上啊觸底,下鉤躺底,子線彎曲,彎曲程度取決於鉤距大小。另一種是上鉤懸浮,下鉤輕觸底。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取決於鉤餌的比重大小。和浮標吃鉛量的大小。和漂尾露出目數有關聯。可以通過漂訊的反應和魚口的真實情況,可以做適當調整。有信號打不著,空竿率多等,那就是釣靈了。當出現上頂居多,吃口較深等情況,那麼就可能是釣鈍了。


釣浮時,下拉浮漂的距離應為浮漂與子線的總長,也是說實現半水帶餌調漂,漂尾露出的目數即為調目,也是釣目。除了餌團散剝落,浮漂上升外,其它漂訊,即漁訊。可根據經驗對信號的研判,和對魚口的把控來進行擇口。


魚不開口咋整


首先題中說的這種方式不建議使用!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掛子線帶搓餌找底

在找底階段,使用搓餌是沒有問題的,我也經常使用這種方式,搓餌找底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就是因為反覆掛餌,上下拉動浮漂,就有了一個類似於用餌料打窩的過程,一舉兩得。但是有個前提,浮漂浮力不能太大,正常的搓餌重量有限(搓太大附鉤性差),需要將浮漂完全拉入水中才行。

漂下拉子線長度找調目

1、主要問題就出在這個步驟了,理論上是沒問題的,但是,千萬別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餌在水中的霧化以及吸水後重量的變化,這兩個因素都具有不可控性,是一個變量,我們在調整的時候無法準確瞭解餌的狀態及重量變化情況。舉個很極端的例子,掛餌下拉找調目時,餌霧化完或者脫鉤了,此時水下重量減少了,浮漂就會上升。

2、還有一個問題也不能忽略,就算不考慮餌料霧化和吸水重量變化,我們修剪鉛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次提出水面修剪都需要重新搓餌,如何保證每次搓餌的大小、重量一致呢?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正確的用餌調漂方式

1、半水修剪鉛皮確定調目;

2、掛搓餌,搓的略大找底,原則只有一個,就是餌足夠重,萬一脫落就當打窩;

3、下拉浮漂一個子線長度加5釐米,上餌根據浮漂狀態精找底。

結束語

調漂本身是有一定難度,很多人都想簡化這個過程,但是為了更加精確,有些關鍵步驟是不能走捷徑的。用搓餌找底是個不錯的做法,可以借鑑,確定釣目屬於精找底,根據浮漂目數變化確定鉤餌狀態,這樣就知道是靈是鈍了。


工作之漁


最簡單的方法,我有一個,自己常用。

配好線組後,取一塊鉛皮(鉛絲什麼的都行,有一定分量、能方便包裹到鉛皮座外面就行),直接包裹在鉛皮座外面,拋竿到想要的釣點位置,調整浮標,直到露出水面半目到一目為止。這個位置就是標準的鉛墜到底水深。

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調整好的目數,用子線長度減去調整好的懸垂目數長度,把浮標往下調整這個距離,就是魚餌輕觸水的位置。或者根據自己需要自由把握調整浮標位置就行。


野釣小二


答:理論上這樣調漂是可以的,但是在浮漂的靈敏度上不好掌握。調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針對釣什麼魚,來調整浮漂的狀態。下面我們說說關於調漂的幾種方法。



1、釣鯉魚一般都是調7—10目左右釣2—3目這樣靈敏度還是比較高的適合釣生口鯉魚,如果要釣一些滑口魚就應該釣鈍一些可以調4釣2。當然也要考慮餌重的問題,如果餌重比較輕不足以壓下浮漂,顯然上面兩種方法就不適合了比如掛玉米粒,就要調平水釣2目。



2、釣鯽魚首先要看用什麼餌。拉餌可以調2目釣2目。搓餌可以適當的調高一點,調4釣2目就可以。冬季鯽魚的活性較差可根據魚情做出微調。



3、釣草魚、青魚這些大個體的魚浮漂要選擇吃鉛量大的浮漂,易於拋投。草魚、青魚的警惕性也比像鯉魚、鯽魚高很多,所以釣鈍一些,濾掉小魚鬧窩,減少提竿次數以免驚窩。調漂直接空鉤調平水釣2到4目即可,餌料重量可以忽略掉。如果要釣浮就要掛餌調漂,調幾目釣幾目即可。



以上是有針對性的幾種調漂方式,對於其它的魚類,也可以參考這些方法。總之不管釣什麼魚,選擇合適的線組、浮漂,長而久之就會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調漂方法,去適應各種魚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