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衍做過秦國大良造,為什麼後來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

一夜黃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公孫衍這個人。

公孫衍(生卒年不詳),名衍,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稱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縱橫家,和張儀同時,於秦國為官,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

公孫衍歷仕秦國、魏國、韓國。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張諸國合縱抗秦。

首先他是個魏國人,但去秦國入仕為大良造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魏國,盡取河西這個戰略資源要地,而後魏惠王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他又給秦惠王謀劃趁秦魏和好攻打其他國家!

也是在這時他一生的宿敵張儀到了秦國,並告訴秦惠王現在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為一己私利,而讓秦國攻打西面的遊牧民族是誤國之舉。而且魏國有霸主根基,一旦緩過勁,只怕很難對付了,秦惠王立即醒悟過來,重用張儀,疏遠公孫衍!遭到排擠後,公孫衍到了魏國開始了一生的伐秦大業!

首先他聯齊伐趙,小試牛刀,合縱初嘗戰果。

魏相惠施也贊同合縱,但遭到張儀的破壞。

而後公孫衍聯合韓、趙、燕、中山發起五國相王,遭到齊楚反對,秦國也是大加破壞,失敗

趁秦國遠伐齊國失敗後,聯合韓、趙、魏、燕、楚五國伐秦,合縱達到頂峰,但大軍到達函谷卻不堪一擊,合縱失敗

而後出任韓相,打算再起合縱,引得秦國攻韓,韓大敗,公孫衍無力迴天!

所以可以看出公孫衍所做的這些事,看上去帶有很強的個人功利性色彩,在秦時被張儀揭露,而後與之博弈,都帶有很強的針對性。因為秦王偏向張儀,於是合縱各國伐秦,而伐秦更像是要找回在秦國時丟失的尊嚴,以及報復張儀而為之!





老胡家先生


公孫衍是比較悲催的,長期都被人們認為是個小角色,事蹟不為人知,因為《史記》和《戰國策》等史書都記載蘇秦和張儀互為政敵,分別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彼此關係相熟,卻相互攻擊,是同時代的棋逢對手。

直到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了《戰國縱橫家書》帛書,其中16章不見於任何史書,是失傳已久的古佚書,根據其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張儀在秦國為相時,蘇秦還是個沒有登上政壇的年輕人,張儀的對手應該是公孫衍。

仕秦攻魏

公孫衍的職業是縱橫家,並且是主張合縱抗秦的縱橫家,張儀則是主張連橫親秦的縱橫家,而縱橫家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博取政治權力,這就註定兩人將激烈對立,然而在張儀入秦之前,公孫衍反而是秦國的頂級智囊。

公孫衍和張儀一樣都是魏人,但縱橫家一般都是沒什麼家國情懷,只信奉投機主義,哪國能夠施展抱負,他們就去哪國,公孫衍和張儀都是如此。

公孫衍是魏國陰晉人,陰晉位於河西,正是秦魏兩國爭取的重點區域,在歷史上有時屬於秦國,有時屬於魏國,所以生長在這裡的人對國家歸屬感不是很強烈,畢竟指不定哪天就換了。

公孫衍頭腦裡也沒有什麼祖國的概念,沒有任何資料記載他的生平,他第一次出現在史冊是在秦惠文王殺商鞅之後,可以推測公孫衍是在商鞅變法時期看到秦國國力大振,繼而西行,意欲一展抱負。

秦惠文王繼位後很快就誅殺了商鞅,公孫衍應該在之前幾年就在軍界、政界聲名鵲起,所以被任命為大良造,積極謀劃進攻魏國。

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正日益強大,反而是曾經強大的魏國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南辱於楚,實力大為衰弱。年輕的秦惠文王志在奪回被魏國佔據數十年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率秦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攻佔河西雕陰城,並有繼續進兵的意圖,魏國無奈求和,割讓陰晉等地與秦國修好。

陰晉到手,秦國進入中原的通道開了一角,秦惠文王興奮莫名,立即把"陰晉"這個帶有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之後,公孫衍還曾進攻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佔據整個河西之地,魏惠王便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

合縱仕魏

魏惠王割讓河西之後,重金賄賂公孫衍,公孫衍拿人的手短,就建議秦惠文王與魏和好,先進攻西戎。

這個把柄很適時地被公孫衍的死敵張儀抓住了,這個時候張儀剛剛來到秦國,就向秦惠文王建議不能讓魏國緩過這個四面受敵的危急時刻,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實屬誤國之舉。

秦惠文王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公孫衍則遭到排斥,不得不離開秦國,到魏國做了將軍。

在張儀的建議下,秦國接連打擊魏國,魏國已經千瘡百孔,國力嚴重衰退,無力獨抗秦國,公孫衍於是開創了合縱之法,尋求列國聯盟合縱。

公孫衍首先找齊國合縱打趙國,結果趙國被聯軍打得大敗,合縱首嘗勝果。

合縱的出現也引起了秦國的注意,張儀為此制定了連橫的策略,極力破壞公孫衍的合縱,最為主要的就是防止齊楚魏,尤其是齊楚兩個大國,對秦國是巨大的威脅,絕對不能讓他們走到一起。

張儀親自率兵攻打魏國,迫使魏國依附秦國,又與齊楚兩國大臣相會,拉攏齊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國合縱。

公孫衍繼位轉向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發起了“五國相王”,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稱王。不料卻遭到了齊、楚國等國的反對,秦國更是極力破壞,“五國相王”以失敗而告終。

合縱再次失敗後,魏國開始全面倒向秦國,罷免了支持合縱的惠施,以張儀為相。

秦國雖然在名義上免去了張儀的相職,但這只是名義上,身為魏相的張儀替秦國謀劃,使得秦軍可以直指中原,直接威脅各國。

秦惠文王躍躍欲試,很快派軍跟齊國一教高下,結果大敗,魏國內部親齊勢力抬頭,齊楚要求驅逐張儀,連橫遭受挫折。

前319年,張儀被逐回秦國,公孫衍成為魏相,再次拉攏合縱聯軍。

前318年,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出兵攻打秦國。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後,秦軍出兵迎戰,聯軍誰也不賣力打仗,戰爭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多國聯軍輕而易舉地被擊敗了。

秦軍隨後追擊,魏國損失很大,向秦國講和,而沒有講和的趙國成了秦國的下一個目標,齊國也落井下石進攻趙國,趙國慘敗,五國攻秦以失敗告終。

不過公孫衍也不是一無所獲,在戰前他曾策反義渠部落,在函谷關戰役的同時,義渠突然發難,出兵進攻秦國。

此時秦國的主力兵團都彙集到了函谷關,秦惠文王臨時拼湊了一支軍隊迎戰義渠軍,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還。在未來數十年裡,秦國一直未能消滅義渠,直到宣太后色誘義渠王,才消滅義渠。

仕韓隱退

五國攻秦失敗後,公孫衍不再受到信任,只得離開魏國,到韓國為相。

公孫衍在韓國又掀起合縱浪潮,此時魏相田文就是公孫衍推薦的,齊相田嬰又是田文他老爹,合縱形勢大好。

秦惠文王為此感到不安,發兵攻打韓國,韓國自然不是對手,其他盟國卻也作壁上觀,韓國慘敗,公孫衍罷相,從此離開波瀾壯闊的列國舞臺。

總的來說,公孫衍的合縱戰略仍然給秦國予沉重的壓力,他的名氣不如張儀和蘇秦大,成就也不及張儀,但仍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平沙趣說歷史


什麼大良造?

什麼是大良造?大良造,是大上造之良者。掌握軍政大權,是當時秦國最高的官職。後期秦惠文王改革官職,位列二十等軍功爵制的第十六位。不過在此之前,大良造還是秦國最高的官職,公孫衍的前列就是帶領秦國走向富強的商鞅。

公孫衍的生平?

公孫衍活動的時期,秦國在秦惠文王嬴駟的統治之下。他是戰國時期的魏國人,曾經在魏國當過官,任犀首之官,所以當時人都稱呼他叫“犀首”,秦國當時的相國張儀就稱呼公孫衍“犀首”以尊敬、亦是挖苦。

公孫衍作為當時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諸國合縱,與張儀曾是官僚同事,但更多的是敵國對手。

河西之殤

公孫衍是魏國人,在遊仕秦國的時候,正逢秦國朝堂變化,商鞅被賜死,公孫衍憑藉其才能得到秦惠文王嬴駟的信任,被接任為大良造,積極謀劃,向魏國發起攻擊。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日益強大。魏國與齊國的馬陵之戰,讓魏國失去了龐涓、失去了精兵良將,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強大攻勢,只好割地求和。所割讓的陰晉,位於兩國交界之處,正好是公孫衍的家鄉。

河西是秦魏兩國之間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中原是當時的商品集散地,控制著各國的糧食命脈,只有先攻佔河西,才能進一步走向中原。之後,公孫衍再次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經此一役,秦國實際上佔據了河西之地,魏國也將河西割讓給秦國以求和。

離開秦國

魏惠王割讓河西之後,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公孫衍到底是魏國人,於心不忍。就向秦慧文提出,趁秦魏和好之機,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這個時候,剛好張儀來到秦國,對就是那個一張嘴能懟天懟地懟死你的張儀。他告訴秦惠王,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魏國有霸主的根基,緩過勁來秦國就很難對付了。

秦惠文王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做客卿,公孫衍則自然而然的遭到排斥,不得不離開秦國,後來到魏國做了將軍。

張儀曾對公孫衍說:你雖為秦臣,卻是魏骨。

合縱抗秦

公孫衍到魏國後,魏國已經國力衰微,但以秦國為第一敵人,抗衡崛起中的秦國。公孫衍主導“五國相王”,成為東方合縱運動的開始,但是遭到了秦國和其他諸侯國的破壞,導致失敗。之後又說服五個國家聯合攻秦,聯軍攻到函谷關,被秦國一戰而潰,“五國伐秦”宣告失敗。公孫衍後來到韓國任相,更是被秦國打的大敗,公孫衍無力迴天。

為何抗秦、反秦?

1. 他曾在秦國擔任要職,知道秦國正在崛起,已經有取代魏國成為天下霸主的能力,所以在發芽階段一定要盡力打壓;

2. 秦國攻佔河西之地,是公孫衍的故鄉,抗秦是為了能夠魏國能夠收復故土,自己繼續是魏人,保留一份魏人的驕傲;

3. 受張儀的排擠,公孫衍先在秦國的廟堂經營,卻被後來的張儀取而代之,也是為了心中報仇張儀,展現自己能力更強;

4. 張儀和公孫衍分別是連橫和合縱的首倡者,在天下大勢中攪動風雲決一勝負為了青史留名。


不務齋


大清帝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事實,以前一直認為,蘇秦、張儀是屬於同一時代。
事實上,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真正和張儀合縱連橫較量不是蘇秦,而是公孫衍。
公孫衍有不少的綽號,比如犀首,犀首實際上是一個官名,證明這個人確實有無與倫比的大才。
有關公孫衍的為官經歷,是首先在秦國,然後才在魏國。
而在秦國之前,公孫衍幾乎毫無名氣,有關他如何進入秦國的情況,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公元前333年,任秦國大良造,並率領大軍進攻魏國,攻佔了河西之地,並迫使魏國割讓陰晉。
打完河西之戰以後,有關公孫衍離開秦國,有這麼幾個記載。
第一、魏惠王派人賄賂公孫衍,使得公孫衍離開秦國。
第二、張儀抹黑公孫衍,使得秦惠王不再信任公孫衍。
魏惠王賄賂公孫衍,目的是除了是公孫衍這個人外,還想要做的就是保全魏國,畢竟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損失過大,加上損失了河西之地,如果秦國繼續攻打,魏國很有可能也擋不住。
公孫衍因此而遊說秦惠王,放棄攻打魏國,去攻打其他國家。
不過由於張儀的出現,使得這個計劃並未獲得成功,張儀認為進攻魏國正是良機,也由此公孫衍沒有得到信任,離開了秦國,回到了魏國。
其實從這個過程也能看出,張儀比公孫衍來秦國還要稍晚一些,史書上記載,秦惠王任用張儀是在公元前328年,比河西之戰還稍晚四年。
張儀誣告公孫衍,是為了給自己上位提供機會,但是也公孫衍屁股上未必真乾淨。
張儀、公孫衍雖然兩人同為魏國人,兩人性格不一樣。
張儀本身是為了功名利祿,尤其是在投身秦國前,曾往趙國、楚國,一直受不到重用,在當時各國都被貴族勢力把持,只有秦國才有出路。
公孫衍不一樣,他有很深的鄉土情結,這一點和天下大多數人都一樣,雖然他幫助秦國打仗,目的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受到各國,尤其是魏國的重視。
況且,秦國雖然通過變法逐漸強大,但六國卑秦的思想並未完全消除,公孫衍也不例外,骨子裡有可能也看不上秦國。
公孫衍不是不知道收受賄賂會見惡於秦國,但是他仍然這麼做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打響名氣以後,離開秦國,這樣一旦他到了魏國或者是別的國家,立刻就能受到重用。
畢竟即便是天才,也是需要進身的本錢的。

漫步史書


戰國時期與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如秦、漢等,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獨立國家,而更像是諸侯主的私人財產,諸侯國之內的所有卿大夫、士、平民百姓首先效忠的是諸侯主,而不是周天子,所有的諸侯國共同組建立一個鬆散制國家聯盟,共同以周天子為名義上的共主。

正因為戰國時期這種沒有國家觀念的意識,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斷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流動,只要人才能在某個國家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獲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質財富,這個人才就會效忠哪個諸侯主。

比如吳起,先是以殺妻獲得在魯國效忠的職務,當在魯國因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時,白起去了魏國,為魏國奉獻20多年,後來由於受到同僚的陷害和魏武侯的猜忌,在魏國待不下去時,又去了楚國效忠,吳起並不是不忠,效忠不同的諸侯也只是因為在原來的諸侯國待不下去了,吳起輾轉多個諸侯主也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同時獲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質財富。

同樣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孫衍身上,公孫衍是魏國人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這個地方就是戰國時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國東進的戰略要地,是秦、魏兩國爭奪的焦點地區,魏國強大時陰晉屬於魏國,秦國強大時陰晉屬於秦國,所以這個地方的人更回沒有歸屬感。

公孫衍之所以來到秦國,是秦國對於外來人才的重視和重用,在一個唯出身論的貴族政治社會中,普通人或者下層社會的人,想要獲得上升的通道,秦國是最好的機會,公孫衍憑藉才能逐漸成為秦國的大良造,大良造這個官職在秦惠文王之前相當於相國,屬於主管一國軍政大權的高官,公孫衍能做到這個位置憑藉的就是自身的才能,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公孫衍為秦國做出何等貢獻才被封為大良造,但在以軍功爵位製為主的秦國,公孫衍以一個外來人員做到大良造這樣的高官,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能力與貢獻絕對不低。

公孫衍成為大良造之後為秦國立下的重大功勞就是率領秦軍奪取他的家鄉陰晉,將陰晉之地併入秦國版圖,並佔據了整個河西之地,而在50多年前,魏國大將吳起以5萬魏武卒在河西大破秦國50萬軍隊,而在8年前,商鞅則率領秦國新軍在河西誘捕魏國公子卬,大敗魏軍。

公孫衍在秦國居高位原本一帆風順,直到另一個魏國人張儀的到來,公孫衍才徹底地失去了他在秦國的高位,也失去了實現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的平臺,張儀比公孫衍能力更強,更加能說會道,因此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寵信,公孫衍則被排斥。

關於公孫衍在秦國被排斥的原因有一種說法是公孫衍接受了魏國的重金受賄,向秦惠文王提出攻打西南的遊牧民族,而張儀的觀點是繼續攻打魏國,不能讓魏國緩過勁來,因為魏國是戰國首霸,現在看來,已經很難說得清是公孫衍的觀點正確還是張儀的觀點正確,因為無法瞭解當時的秦國邊境局勢,而只正在於公孫衍和張儀誰說得更有道理而已。

從後來的情況看,公孫衍五國伐秦時,秦國西邊的義渠趁機攻打秦國,大敗秦軍,差一點就滅亡秦國來看,公孫衍的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而當時的魏國正處於魏武侯的統治之下,魏國經過數次齊魏之戰和河西之戰,國力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國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魏國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實力。

所以秦惠文王重用張儀而捨棄公孫衍的原因,在於張儀能力更強,更加能說會道,而不是公孫衍提出了錯誤的戰略計策,公孫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還是稍弱於張儀。

在秦國被排斥後,公孫衍失去一切,包括官職,地位,權力,財富,只能離開秦國,來到魏國,公孫衍在秦國的失勢,如同當年吳起在魏國的失勢一樣,換了誰也知道應該離開,去尋找新的上升機會。

那為何從公孫衍離開秦國回到魏國之後的時間裡都在與秦國為敵,都在反秦、抗秦?難道公孫衍是為了報仇,報復秦國不用他?報復張儀詆譭他嗎?

公孫衍與秦國為敵,是有報復秦國的心態,報復張儀的仇恨,但更多的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獲得政治地位與物質財富。

不要用道德水準去衡量當時的人物,尤其是公孫衍、張儀這樣的縱橫家,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效忠自己的主公,從而實現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獲得政治地位與物質財富,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但並不能判定公孫衍就是報復心重的小人,要說道德,張儀比公孫衍更差,張儀以秦國相國身份數次出爾反爾戲弄楚懷王於股掌之間,欺騙對於張儀來說如同家常便飯,張儀即使對秦國來說,也是褒貶不一。

公孫衍終身與秦國為敵還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1、魏國對秦國的國策是敵對關係。

魏國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地理上,必然維持與秦國敵對的關係,就算是魏國的前身晉國也是一樣,是封堵秦國東進的主要國家,秦國一旦東進,魏國首當其中,魏國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堵住秦國東進的道路,兩國就得維持敵對關係。

兩國都是敵對關係,公孫衍能對秦國友善嗎?再說了,公孫衍原本就效忠秦國,現在來到新效忠國家魏國還對老東家秦國維持友好的態度,那不是讓魏王起疑心這是否秦國的反間計呢?

公孫衍在魏國為官,就必然要與秦國打交道,秦魏兩國多戰少和,如果魏國對秦國親善,公孫衍就必須要與張儀和秦惠文王合作,公孫衍和張儀就像現在的職業經理人一樣,被原公司開除了,還能與原公司合作嗎?

所以於公於私公孫衍必須對秦國敵視,才能在新東家魏國更好地發展下去,以示自己效忠魏國的忠心。

2、公孫衍是戰國時期為數不多認為只有東方五國或六國聯合起來才能抵抗秦國的人。

正因為公孫衍在秦國為官多年,所以對秦國非常瞭解,離開秦國效忠魏國後,公孫衍同樣認識到秦國的強大,認為只有東方五國或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對付秦國,公孫衍也就成為合縱的代表人物之一。

合縱就是將東方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如果東方六國單獨與秦國爭霸,無一例外全部要失敗,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抗秦,這是公孫衍一生的追求的理想,可是合縱的難度遠遠大於連橫的難度,要把五六個有著不同利益訴求點的諸侯國聯合起來,攻打一個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是多麼的艱難,而張儀的連橫只需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去挑撥離間就行了,相對來說,連橫容易多了。

說白了,東方六國的魏國、韓國、趙國、楚國、齊國、燕國都是各懷鬼胎的,真正的聯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共同聯合出兵攻秦,恐怕誰也不會真正的賣力又賣命,如同公孫衍在公元前318年組織的魏國、韓國、趙國、楚國、燕國五國伐秦一樣,誰也不賣力打仗,被秦國阻在函谷關不得前進,不過由於義渠部落在西邊攻打秦國,才最終導致了秦國兩線作戰,而全面潰敗,如果東方五國齊心的話,秦國基本上就要滅國了,這次秦國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免去滅亡的命運,這也是歷史上對秦國最有威脅的一次合縱,就發生在公孫衍身上,可見公孫衍也是相當有能力的了。

正是因為公孫衍意識到東方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對抗秦國這個正確的戰略,所以公孫衍終身聯合六國對抗秦國以實現正確政治抱負和理想,也就顯得有可能,同時正是因為六國合縱攻秦才能產生巨大的震憾效應,讓公孫衍個人的威望更崇高,事實上公孫衍不僅在魏國擔任過相國,也在韓國擔任過相國。

公孫衍所創的合縱比蘇秦早了幾十年,同時合縱抗秦也是戰國時期唯一有效抵禦秦國崛起的政治手段,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六國國君的失敗,東方六國國君短淺的目光沒有意識到這是抗秦唯一正確的方法,因而公孫衍終身在反秦和抗秦,很大意義上不是仇恨,而是一種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的實現。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孫衍曾在秦國任大良造,還率軍大敗魏國助秦國奪回了河西之地,後來離秦之後先後在魏、韓等國為相,致力於合縱抗秦,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有私心而遭秦惠文王排斥,憤而離秦就魏。

公孫衍是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因在魏國之時任犀首之職,故得名“犀首”。在早期的時候,公孫衍在秦國入仕,待商鞅死後,他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被任命為大良造。

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積極謀劃,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猛烈進攻。彼時的魏國缺兵少將,無力抵擋秦軍的凌厲攻勢,只好割地求和。此次魏國割讓的地方便是公孫衍的家鄉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位於魏國與秦國的交界之處。五十多年前,魏國名將吳起曾經在此以五萬魏武卒打敗了秦國的幾十萬大軍,從而長期佔據河西之地。此次從新佔領陰晉,算是報了當年之仇。秦惠文王喜不自勝,便將“陰晉”這個帶有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公孫衍率秦軍奪取河西之地)

沒過多久,公孫衍再度率領秦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了魏國主將龍賈,斬首魏軍八萬人。經此一戰,魏國被打的喘不過氣,只好秦國將整個河西之地拱手割讓,以向秦國求和。自此,秦國佔領了通往中原的門戶。

魏惠王在喪權辱國、旦夕存亡之際,便派人潛入秦國用重金賄賂公孫衍。所謂收人錢財,替人消災,公孫衍於是便向秦惠文王建議,趁秦魏和好之機,調轉兵鋒進攻義渠等西部義渠、第戎等周邊政權。

當此時,張儀來到秦國見了秦惠文王,他指出:當前魏國四面受敵,無力抗衡,此乃繼續伐魏之最佳時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聽到此言,秦惠文王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

此後,公孫衍失去秦惠文王的信任而遭到了排斥,最後憤而離秦就魏。魏惠王如獲至寶,並委其為將。公元前319年,公孫衍被委以魏國相國。就魏後的多年裡,公孫衍一直致力於合縱攻秦。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就是,公元前318年,在公孫衍的四處遊說之下,魏、趙、韓、燕、齊、楚等山東六國終於組成了合縱聯軍,並由楚懷王為合縱長。聯軍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不過,由於聯軍組織不嚴密,且各國各懷鬼胎,故而被秦軍擊敗。次年,秦派庶長樗裡疾在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把參加聯軍的韓、趙、魏3國軍隊打得大敗,斬首8萬餘人。至此,“合縱”攻秦的計劃正式宣告失敗。

綜上,公孫衍正因為自己的私心收受賄賂,而致秦國利益不顧的行為讓秦惠文王對其失去信任,最後憤而離秦。可以想見,在公孫衍的心裡,一定是對秦國有所怨恨的,畢竟是他幫助秦國成功收復了河西之地,打通秦國東出的重要咽喉,結果就因為收了點錢財便被棄之如敝履,想想必然心裡很是不爽。

二是,與張儀之間的連橫和合縱的較量。

歷史關於蘇秦,一直有人質疑其存在的真實性,倒是這個公孫衍倒是卻有其人,而其一直致力的合縱事業,與張儀所致力的連橫事業,是當世的一把矛與盾的較量。

(公孫衍影視劇照)

公孫衍在秦國的位置被張儀取代之後,必然會與其一較高低的想法。這也是他在東方六國間不斷周旋以合縱攻秦的一個重要目的所在。

三是,戰國時期士階層的文化造成的各為其主。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於出仕之國即君國的認同感比較強,而對於自己的鄉國的概念並不深。周王室雖然不強,但是畢竟還在,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諸侯國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省份而已,都是一個國家、一個天下。因此他們心中的“忠君愛國”便表現為:在哪裡能夠施展抱負,就在哪裡落地生根,既而為其國甘願赴死。例如吳起為讓楚國變法順利延續伏屍而亡,伍子胥挖雙眼以待亡國,百里奚七十而入秦輔佐秦穆公,蘇秦更是為了燕國而去齊國做間諜以至身死,商鞅為了不破壞自己開創的秦法而甘願伏死,如此等等,皆是那個時期仕人的主流思想。

因此,公孫衍離開秦國之後,先後在魏國和韓國為相,擺在他面前的唯一可以與秦國抗衡的辦法就是合六國之力以達到一種均勢平衡,這樣才能讓六國繼續抱團存國而不被各個擊破。這是公孫衍在他國就相之後必然要採取的策略。


九州歷史雜談


唐朝韓愈曾在上宰相書中說: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遍佈全國,有志向的讀書人如果在一國求仕不得志,就可以去其他國家,如可去齊、楚、燕、趙、韓、魏、秦等國再求仕,今天下一家,求仕一旦不能得成,就無所適從,只能老死山林了。的確戰國時期對士子們有很大的活動空間,一國不遂志,就可去其他國家尋找可接收自己的國家。戰國時期的公孫衍也是這樣做的。

公孫衍(生卒年不詳),名衍,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稱之。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和張儀同時,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人們通常認為,蘇秦和張儀為政敵,分別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擊,為同時之人。《史記》和《戰國策》都是這樣記載的。但是,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比張儀晚死26年。有學者依據此書考證認為,張儀在前,蘇秦在後,當張儀在秦國當宰相時。蘇秦還是沒有登上政壇的年輕人,根本沒有和張儀打過交道。張儀的真正對手是公孫衍,公孫衍才是合縱策略的倡始者。戰國初期,魏國經過魏文侯的精心治理,國力強盛,稱霸各諸侯國。名將吳起到魏國為將後,精於治軍,曾帶領五萬魏軍大敗秦軍50萬,佔據了秦國通往中原的唯一之路,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對糧食的控制都很嚴,經常利用糧食問題來卡對方的脖子。魏國佔據河西之地,死死地壓制著秦國,卡死了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國只能與魏國作生意。秦國不甘心受到魏國的盤剝,不甘心就此失去交通重地,就多次進攻河西,但都沒有能夠打通中原通道。機會終於來了,秦國經過商秧變法後,綜合國力大增,秦惠文王雖然殺了商秧,卻依舊推行商秧新法。而魏國這時正是魏惠王時期,國家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敗。經過魏國與齊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後,魏國精銳盡失,國勢日弱。這時的秦惠文王,也是很英明的,他也很注重招徠人才,就從魏國招來了公孫衍,任命公孫衍為大良造。公孫衍不但很有政治才能,也很有軍事才能,他自然明白,中原是當時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著各國的糧食命脈。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擁有充足的糧食補給,才能在戰略上處於主動。但是,對於秦國來說,只有佔據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因此他多次率秦軍攻打魏國,讓魏國無力抵抗,最終魏國被逼無奈,只好割陰晉(在河西之地)與秦國修好,秦國東進中原的一顆釘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立即把“陰晉”這個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此後,公孫衍再度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經此一役,秦國已實際佔據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順水推舟,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魏惠王割讓河西之後,派人用重金賄賂公孫衍。於是公孫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暫時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就在這時,張儀來到了秦國。他告訴秦惠文王說:“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秦惠王被說得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免去了公孫衍大良造之職,公孫衍再不受重用,又遭到排斥,就不得不離開了秦國,到了魏國。

氣急敗壞的公孫衍離開秦國,跑回魏國,魏惠王重用了他。為了抗衡崛起中的秦國與齊國,公孫衍主導“五國相王”,即魏、韓、趙、燕、中山五個國家聯合起來,互相承認對方的王號,這也是東方合縱運動的開始,後在齊、楚、秦的打擊和張儀連橫之術的破壞下,五國相王以失敗告終。“合縱”成了東方諸侯抵抗秦國的不二法寶。後來秦伐齊遭到失敗,合縱再次被各諸侯國重視,在公孫衍的努力下,他身兼魏、韓等國宰相。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達成協議,組建一支多國部隊,共同出兵,討伐秦國。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後,秦軍出兵迎戰,聯軍誰也不賣力打仗,戰爭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多國聯軍輕而易舉地被擊敗了。但是,公孫衍並不是一無所獲。“東方不亮西方亮”,東方五國聯合伐秦失敗,公孫衍仍舊導演了一出傑作,策反義渠部落。義渠是西方遊牧民族政權,多年來始終與秦國為敵。在公孫衍積極組織合縱之際,義渠的國君恰好來到魏國。公孫衍求見義渠君,告訴他,秦國和東方各國交戰時,就會奉上重禮討好義渠;與各國和平時,就會掠奪義渠。他希望義渠國君警惕這一點,不要被秦國所矇蔽。在函谷關戰役時,秦國為減輕西方壓力,就獻上“文繡千匹、好女百人”與義渠修好。義渠君很佩服公孫衍的判斷,就突然在秦國背後發難,出兵進攻秦國。義渠王宣佈獨立,率軍隊襲擊秦國。此時秦國的主力兵團都彙集到了函谷關,狗急跳牆的秦惠文王臨時拼湊了一支軍隊迎戰義渠軍,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還。由於本土遭到破壞,秦國不得不暫時放棄對六國的戰爭。在未來數十年裡,秦國一直未能消滅義渠,直到秦宣太后色誘義渠王,才消滅義渠。因此,總的來說,公孫衍的合縱戰略仍然給秦國以沉重的壓力。

縱觀戰國局勢,實力雄厚的,向來靠拳頭說話;實力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孫衍首創的合縱策略,是當時弱小國家對抗強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辦法。如果各國能夠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團結起來,共同抗秦,那麼天下局勢就會發生改變,歷史也會改寫。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各國君主的失敗。當時,已經無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淺、形形色色的君主們凝聚到一起,他們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孫衍傾盡心血,也是無力迴天。從史籍記載來看,公孫衍在韓國擔任宰相,率軍與秦國作戰失敗後,再次回到了魏國。但魏國朝廷勾心鬥角,公孫衍沒有能重新登上歷史舞臺。據《韓非子》記載,他與大臣張壽有積怨,宰相田需對他也懷恨在心,於是田需派人殺掉張壽嫁禍於他。魏王誤以為是他殺的,就把他殺掉了。然而,作為一代風雲人物,公孫衍的歷史功績是永不磨滅的。在戰國中後期,正是因為他,東方各國對強秦才有了幾次有較大影響的進攻,歷史才變得更加波瀾壯觀。當時就有人曾說他和張儀“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聲勢都足以傾動天下。在他去世後,他所開創的合縱大業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絕倫的外交大戰仍在繼續上演。


sunjin72976689


在戰國時期,有兩個很著名的縱橫家,那就是張儀和蘇秦,據說兩個人是師兄弟,都是鬼谷子的弟子,而張儀主張連橫,而蘇秦主張合縱,兩個人是對手。

但有人認為,張儀與蘇秦的時代不對,張儀比蘇秦早死二十多年,兩個人不應該處於同一時代,所以與張儀對抗的並非是蘇秦,而是比蘇秦更早的公孫衍,只是大家對公孫衍比較不熟悉。

公孫衍是魏國人,魏國其實有很多人才,比如商鞅,張儀,範睢,但後來都因為魏國不重視,所以都跑到了秦國去了。

商鞅死後,公孫衍成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率秦軍攻打魏國,魏國將陰晉割給秦國,之後,公孫衍再一次率秦軍攻打魏軍,滅魏軍八萬,魏國將河西之地割給秦國。

魏王重金賄賂公孫衍,讓公孫衍說服秦王不要再打魏國,而此時張儀來到秦國,跟秦王說這才是伐魏的好時機,秦王覺得有道理,就將公孫衍給排斥了,公孫衍不得不離開秦國,而來到魏國。

公孫衍說服齊國大將田朌,魏齊一起攻打趙國,趙國大敗。公孫衍合縱,而張儀連橫,公孫衍讓韓國,趙國、燕國,魏國,中山國,五個諸侯國互相承認稱王,也就是著名的五國相王,以對抗秦國,但受到了齊國、楚國、秦國的反對,最終五國相王失敗。

魏國任張儀為魏相,秦國借道魏國、韓國道,攻打齊國,但被齊國打敗,魏國將張儀罷免,公孫衍被任命為魏相,公孫衍說服趙國、燕國、韓國、楚國,再加上魏國,一起攻打秦國,但是失敗。

公孫衍在魏國呆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韓國,當上了韓相,公孫衍再次合縱,秦王攻打韓國,韓國大敗。


歷史簡單說


第一眼看到"大良造"這個官名,是不是覺得很有點日本味?這就對了,第一批到日本的中國人徐福就是秦始皇的全權大使,只能說日本的官銜有大秦味。

不過大良造可不是管織造的,它是秦國最大的軍事長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性質。

你也許不知道,在秦國當大官的公孫衍是魏國人。對此,你一定會迷惑不解,魏國人在秦國當大官,是不是有點太“魏奸”了?

其實在戰國時代,沒有什麼狹隘的祖國觀念,哪裡能重用我,哪裡能實現我的抱負,展示我的才華,我就為誰效力。

一,公孫衍在秦國如魚得水,向自己的祖國開火。

公孫衍在秦國得到重用,士為知己者死,公孫衍也不遺餘力為秦王效力。

那時候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日漸強盛,公孫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後,總想找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秦王對來自魏國的公孫衍並不放心,就讓他指揮攻打魏國以考驗他的忠心。

公孫衍也不是傻子,當然明白秦王的用意。公孫衍就拿出了渾身本領,在公元前333年打敗魏國。奪取了秦王夢想得到的魏國土地河西。

所以說公孫衍也不是一輩子都在反秦,在秦國擔任大良造,人家也是肝腦塗地為秦國服務的,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之所以改換門庭那是事出有因。

在秦國擔任大良造之時,真的可以說是沒有一點私心,即使是秦國跟魏國作戰,公孫衍也是態度堅定,氣質鮮明,指揮秦軍把魏國打得磕頭求饒。

按照公孫衍的表現,又有才華、又忠心耿耿,在秦國一定是要雨得雨、要風得風,平步青雲的。可為什麼說他後來反秦了呢?

二、公孫衍心慈手軟,對祖國網開一面。

公孫衍指揮秦軍大勝魏國,魏國人驚恐萬狀,生怕秦國乘勝追擊滅了魏國。魏國國君得知公孫衍在秦國深受重用,就託公孫衍的同窗去遊說公孫衍,讓其利用自己的影響對魏國手下留情。

公孫衍好歹也是魏國人,魏國的土地養育了自己,親不親故鄉人,一向心狠手辣的公孫衍被老同學的一番話打動了。公孫衍心想先打誰都一樣,就給魏國使者一個面子,反正遲早要滅掉魏國的,就做了個順水人情。

三、 道不同不相為謀,公孫衍跳槽。

公孫衍看著老同學面子決心勸告秦王放魏國一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誰知道秦王狡詐的很,在公孫衍身邊安插有耳目,公孫衍為魏國求情的事被秦王發現,秦王不再信任公孫衍,而公孫衍得知秦王暗中監視自己,也非常傷心。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公孫衍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魏王見公孫衍為了自己丟了官職,而公孫衍又那麼有才華,自然是喜出望外,馬上重用他。

四、以秦為敵,聯盟抗秦。

公孫衍回到祖國後,朝野一片歡呼,魏王自然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封公孫衍為將軍。公孫衍出走秦國,秦王又重用了公孫衍的對頭、主張連橫的政治家張儀。公孫衍心裡憋著一口氣,決心一定要給秦國點顏色看看,順便也殺一殺張儀的威風。

於是公孫衍冥思苦想,想到了一個妙招,秦國不是強大嗎?我一個魏國打不過你,但我聯合那些曾經被秦國欺負過的國家,或者那些害怕秦國吃掉自己的國家,大家聯合起來握緊拳頭跟秦國幹;就不信打不過你。

公孫衍說幹就幹,到處訪問,先去齊國、再去楚國,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曉以利害,讓他們未雨綢繆組成聯盟,一起對付秦國。按說當時的楚國和齊國都是戰國七雄,國力還可以,如果三家聯盟對抗衡秦國,秦國還真夠嗆。

可是誰曾想秦國那邊早就得知了消息,立刻派張儀前去兩國遊說。張儀天生就是個遊說家,就是耍嘴皮子出身,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齊國和楚國人說轉軸了,公孫衍的結盟計劃破產了。

齊國和楚國不但不跟魏國結盟對付秦國,反而跟秦國結盟調轉槍口對準了魏。

五、五國聯盟、功敗垂成。

形勢萬分危急,公孫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遂發起"五國相王",也就是拉攏那些更小的諸侯趙國、韓國、燕國和中山國合起手來抗衡秦國。眼看這件事就要搞成了,但張儀慫恿秦國、齊國和楚國再次出來攪局,五國聯盟又被攪黃了。

六、五國伐秦、無功而返。

公孫衍出師不利,魏王對公孫衍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這時候張儀受秦王派遣打入魏國,魏國重用張儀,冷落了公孫衍。

後來,張儀吃裡扒外被魏王察覺,魏國驅逐張儀重新啟用公孫衍,公孫衍被任命為宰相。

公孫衍屢敗屢戰,又一次組成五國聯盟攻打秦國,這五個國家是韓、趙、魏、燕、楚。

但這次聯盟也不牢靠,大家並沒有同仇敵愾,都在想著怎樣保存自己的實力;因此來勢洶洶的五國聯盟其實是各懷鬼胎,不堪一擊,到了函谷關就潰散了。

五國伐秦又搞砸了,魏國對公孫衍徹底失望。公孫衍就到韓國做了丞相,怎奈秦國已經成了氣候,公孫衍獨木難支,自己的主張得不到響應,不得不再次品嚐失敗苦果。

公孫衍生不逢時,半生伐秦,屢戰屢敗;不過公孫衍矢志不渝、精神可嘉。


歷來現實


公孫衍很倒黴,生前和張儀是死對頭,政治主張得不到實現,死後功勞又大部分歸了蘇秦。

其實,公孫衍是合縱創始人,張儀是連橫創始人。兩人的影響力用當時人的話來評價最合適: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我們先來看看公孫衍都做了什麼?

為秦國收復河西之地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起來,秦惠文王繼位後,為了立威也為了給貴族們一個交代,商鞅被處以五馬分屍。後來,秦惠文王找到了魏國的公孫衍做大良造。

公孫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後,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自己的祖國魏國,為秦國奪取河西之地,河西之地對秦國和魏國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歷來都成為兩國的必爭之地,今天成了秦國的,明天又被魏國奪取。

公元前409年,在吳起的帶領下,魏國奪取了河西之地,並設西河郡。以後秦國再攻,一直沒有攻下來,到了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誓要奪取河西之地。

公孫衍第一次攻打魏國,很順利的就贏了,魏國割讓陰晉之地,秦國向東的門戶開始打開,之後,公孫衍繼續東進,進攻河西要塞,斬殺八萬魏軍,魏軍將領龍賈被俘,魏惠王不得不把整個河西之地都割給了秦國。

公孫衍為秦國立了一大功。

合縱攻秦

倘若秦國乘勝繼續東進,魏國危已,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賄賂公孫衍,希望秦國不要再攻打魏國,於是公孫衍就勸說秦惠文王攻打西戎。

公孫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使得公孫衍後來走上了與以前截然相反的道路。

公孫衍生命裡註定的對手出現了,他就是張儀,張儀對秦惠文王說現在正是攻打魏國的好時機,公孫衍收受賄賂想放過魏國,魏國一旦獲得喘息的機會,肯定又是秦國的一大勁敵。

秦惠文王一尋思確實如此,就重用了張儀,疏遠了公孫衍。

公孫衍不得不離開了秦國,回到魏國做了將軍,面對強秦,公孫衍首創合眾弱以攻強秦的策略,聯合齊國攻打趙國,然後欲促成齊楚魏結盟,但張儀知道後,進行破壞,先攻打魏國,又積極拉攏齊楚,致使公孫衍的合縱三國的目的失敗。

五國相王

公元前323年,在張儀連橫策略下,秦齊楚相會欲商量結盟以攻打魏國。為了達到合縱目的對抗連橫,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即魏國、趙國、韓國、燕國和中山國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稱王,此舉抬高了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的地位(魏韓早已稱王),但這次事件遭到了秦齊楚等大國的一致反對。

齊楚秦分別出手阻撓五國結盟,最後五國不歡而散。

五國伐秦

這次合縱的失敗,直接導致張儀成了魏國的宰相,但公孫衍不甘心失敗,終於在319年,魏國驅逐張儀,公孫衍成為魏國宰相,舉起了合縱大旗,這次的五國為:韓、趙、魏、燕、楚。五國組成五國聯軍攻打秦國。

但五國並不同心,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小算盤,實際出兵攻打秦國的只有韓趙魏,即便這三個國家,到了函谷關,一面對秦軍,便瞬間潰散,根本就是不堪一擊,魏國再次依附秦國,五國伐秦徹底失敗。而在遙遠的秦國的西北部,義渠國卻取得了對秦作戰的勝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公孫衍飽經滄桑的心。

指點義渠

義渠國位於秦國的西北部,雖不算強大,卻一直沒有被秦國滅掉,並時不時跑出來騷擾一下秦國,秦國深以為患。

義渠君有次去了魏國,公孫衍請求面見義渠君,對他說:“如果秦國和東方各國有戰事,秦國就會籠絡義渠;如果秦國和東方沒有戰事,就會掠奪義渠。”

義渠君將公孫衍的話記在了心裡,後來秦國面對東方五國的攻打,害怕腹背受敵,就給義渠送去了大量的綢緞、美女。義渠君會意,直到攻打秦國的機會來了,就領兵攻打秦國,果然收服了部分土地。

五國伐秦的失敗,使得公孫衍被排擠出魏國。又去了韓國做相,繼續他的合縱抗秦,然而東方六國,目光短淺,始終做不到真正的貫徹公孫衍的主張。公孫衍註定會失敗。公孫衍曾在秦國做大良造,為秦國奪下河西之地,卻又收受魏國賄賂,斷了在秦國的政治生涯,後來到了魏國,致力於合縱抗秦。

他抗秦並非出於報私仇,而是出於政治考量:

  •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 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合縱抗秦的策略凝聚力他的心血。
  • 出人頭地,功成名就。

戰國時期崛起的士之一族,沒有祖國的概念,他們只是要發揮自己的才能,爭得一方君主的信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從而功成名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