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傣族和泰國傣族是一個民族嗎?

非常男人10386797


我國的傣族同泰國的傣族並非同一個民族,相比之下,我國的傣族人口要比泰國的傣族人在成分組成上覆雜的多。

由於歷史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分佈情況,傣族大多數分佈在距離泰國比較近的雲南省,加上兩個民族名字相同。

所以,很容易給人們帶來誤解,認為我國的傣族和泰國的傣族就是處於不同國家的完全相同的兩個民族。

總的來說,我國南方的大多數少數民族,特別是分佈在雲南、廣西等地的少數民族,在語言、習俗、文化上大體相似,除了很多少數民族在服裝上的文化差異非常大之外,對於外人來講,想要從其他的方面區分他們屬於不同的民族是非常困難的。

而在南方眾多的少數民族中,包括傣族在內,他們的祖先是春秋戰國時期百越人,當年百越人就聚居在廣西境內。

百越這個民族在我國曆史上的經歷一直都非常不順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就開始展露苗頭,但是,當年他們備受中原各國的打壓,甚至在後來的很長時間他們都是相同的命運。

直到宋朝中期,特別是在宋朝初期的時候,百越才開始壯大起來。

自從百越人崛起之後,他們開始大量向著四面八方遷移,很多人去了我國的雲南,甚至有些人還去了緬甸、老撾等地,當然了,其中我不缺少前往泰國境內的百越人。

當這些百越人遷移到了雲南之後,本來雲南就有很多土著人,這些百越人同這裡的土著們,通婚,漸漸的形成了一個民族,就是以雲南地區為主體的傣族,在宋代和元代的雲南地區,傣族還有一種稱號叫“水傣族”。

到了明朝的時候,廣西百越人又經歷了一波崛起,這一次他們又向著四面八方遷移,這次遷移和宋朝初期的類似,來到雲南地區之後,他們又一次融入了當地人民之中,成為了傣族人,不過,明朝遷移過來的這些百越人被稱之為“旱傣族”。

在外人眼中,他們屬於同一個民族,但是,在他們自己心中,“旱傣族”的之前的“水傣族”有很多不同,在語言文字上也有很多區別。而且相比之下,“旱傣族”要比“水傣族”更加勇武善戰。

隨著歷史的發展,兩個“傣族”也開始融為一體,形成了現在狀態。

總的來說,我國的傣族其實是廣西地區百越人的一和分支,雖然現在“旱傣族”和“水傣族”融為了一體,但是他們內部保存下來的差異還是有很多的。

所以,這也證明了我國的傣族同泰國的傣族並不是同一個民族。

我國現在的傣族人,同泰國的傣族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更多,泰國的傣族很早之前的文化融合性就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別是在宋代時期。

而那個時候,我國的百越人才剛剛完成遷移不久。從時間上來看,泰國的傣族形成時間要遠遠早於我國的傣族形成的時間。


夏目歷史君


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因其風俗相似,語言相近,宗教信仰相同,所以人們一直習慣性的認為,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是同一個民族。事實真的如此嗎?中國傣族和泰國泰族真的是同一民族嗎?如果這兩個民族同根同源,那麼傣族到底是發源於中國還是發源於泰國?如果這兩個地處不同地域的民族不是同一個民族,那麼又是何原因使得這兩個民族如此相似呢?帶著這一困擾讀者多年的問題,讓我們進一步梳理傣、泰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一探究竟。

傣族分佈圖

從兩個民族的歷史淵源來看,傣、泰同源。據《史記》《漢書》等漢文史籍記載,早在公元前一世紀,與傣族有關的記載就在中國歷史中出現。這個時候的“傣族”先民,在史書中被稱之為“滇越”;在《後漢書》中,又將傣族先民稱為“撣”,同時又將華南各個民族合稱為“百越”,由這一稱呼可以看出,傣族與中國古代的百越有著濃厚的族屬淵源。唐朝史書中將傣族稱之為“黑齒”、“茫蠻”、“白衣”,宋朝史書仍然沿用了這些稱呼,清朝直接以“擺夷”稱呼傣族,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傣族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成份。

傣族姑娘

對於泰國泰族的歷史起源地,自初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和文化遺蹟。但是在泰國早期的文化、歷史發展軌跡中,泰族族源流傳著幾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認為泰族起源於中國北部。許多歷史學家推測,由於居住在中國北部的傣族受到漢族的壓迫,只能南遷至中南半島,這才形成了生活在泰國的泰族。

第二種,根據目前泰國北部地區泰族考古發掘資料顯示,生活在泰國的撣系民族,甚至還有生活在越南的京族,其實都是由中國南方原有的百越群體居住逐步演化而來。當今歷史資料推測可知,傣、泰兩族實屬同根同源,則泰族發源於中國傣族的可能性較大。

傣族小和尚

除此之外,相似的宗教信仰、文字、語言、節日,從側面印證了這兩個民族實為同一族的說法。無論是泰族還是傣族,二者均信仰南傳小乘佛教,無論是泰族還是傣族的男子,一生之中必須剃度出家一次,這種極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習俗一直保留至今。

再來了解兩個民族的文字,皆是由古印度梵文字母演變而來,傣族人書寫的傣文,泰族人書寫的“泰可素文”,皆要按照從左到右的繼續書寫,同時在書寫過程中不存在標點符號,二者字體的形態結構有所差異,但是文字符號的確屬於同一語系。

潑水節

文化相似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潑水節”。傣族人將潑水節稱之為浴佛節,泰國泰族將這一節日稱之為宋干節。雖說在本土叫法不同,但是這兩個名字都來源於古印度梵語,而且潑水節都在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舉行。這一天人們相互潑水,都是表達祝福之意,而且都將濃重的潑水節視為民族的新年。

綜合以上幾點分析對比,二者所屬國家不同,雖不能將傣、泰兩族視為同一個民族,但其民族族源來講,在古代當屬同一民族,它們都是同一民族在歷史人文不斷髮展、進步中推進演變而來。


鳶飛九天2018


是同一個祖先。

(泰族)

泰國的泰族不叫傣族,泰國的泰族是其主體民族,是泰國中部人。

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字,泰國的泰族分三支,北部山區的叫大泰 ,湄公河和湄南河的泰族叫小泰,泰國的主體太族人為小泰人,因為他們是混血的泰族人,他們混合了大量的高棉族孟族,所以他們身材更矮,膚色更黑。

所以他們是和純種的傣族人系出同脈的親兄弟,但是隨著後來的地域和血緣分歧,他們算是遠房親戚。

因為泰族人混合了新的血統,所以就離得越來越遠了。

所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同族人。

但在歷史上還是系出同源的。

傣族

泰族和傣族都源自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的哀勞人,同時和他們系出一脈的,還有緬甸的撣族,坎底傣,老撾的主體民族老族和印度的阿薩姆地區的阿豪姆人,都是一脈同祖的……

他們在古代歷史上和百越中的滇越有很大的關係。

後世的歷史上,由於不斷的戰爭衝突,包括中原王朝的戰爭,他們是曾經歸屬於中原王朝,後來因為又因為戰爭分裂出去。

這些人分散成各種分支,他們建立過當時以傣族為主的南詔國,經歷過大理國,甚至還有的一部分去了印度,建立了阿薩姆國。

有的去了緬甸,建立了新的部落撣族割據勢力,泰國則是因為蒙古滅了大理之後,一部分傣族人到了泰國這個地方建立政權,並和當地人進行了混血,形成小泰人。

後來在緬甸,老撾,泰國,印度阿薩姆,均有歷史上的哀牢人血統分佈,形成新的地方種族。

最後分佈在中南半島的很多地區,但是由於有很多的分支,最終也就慢慢的把原本的文化意識給地域化了。

傣族和泰國的泰國人是同一個祖先下的一脈相傳的兄弟,但是並不是同族人,因為有混血,有差異的文化。

正如傣族人和泰國的一些地方的泰人溝通說的話,完全就不一樣了。

但是傣族的文字和老撾文泰文,緬甸文高明文屬於同一體系,都是從左向右傾斜,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差異。

比如說:老撾話謝謝為,考災。泰國人有時也會說,考災,說考昆卡的多些,。

同時傣族和泰族在文化傳統節日方面也有所不同,傣族人我們都知道是著名的潑水節,但是泰國人著名的節日則是祈求風調雨順的鬼面節。

是向本地的靈魂守護者獻祭,會得到靈魂守護者的祝福。

目前傣族人口只有有1,261,311人,

泰族人口高達6500萬……,是泰國主體民族。

緬甸的撣族分為兩支,傣痕,說傣痕語。 人口10餘萬,分佈於景棟。 傣那,說傣那語。 在撣邦有10萬人。

老撾的佬族人口是300萬左右,佔該國人口的50.3%左右。


歷史好奇怪


傣族在泰國被稱為“泰族”,與我國的傣族出於同源,廣義上同屬泰老民族。

除了中泰兩國的傣族和泰族外,還有老撾的佬族,緬甸的撣族,印度的阿薩姆族,越南的傣擔及柬埔寨泰族,都同屬泰老民族。無論在各民族的歷史淵源上,還是在其文化語言及習俗上,都可印證為同一民族。

傣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戰國時期,雲貴高原一帶的傣族部落建立聯盟國家哀牢國,又名勐達光。這便是傣族的原始先民,在公元69年,哀牢國歸附東漢。七年後哀牢國反叛漢,被漢軍打敗後四散。

有一部分哀牢國人歸附東漢,一部分西遷建立撣國,後來撣國被南部的驃國所滅。撣國的殘留勢力組建了果佔壁王國,歸附東漢的一支名為蒙舍的小邦,建立了以傣族為主的政權南詔國,與唐和吐蕃都有衝突。

南詔國後被鄭買嗣所滅,白族段氏在洱海一帶建立了大理國,南詔殘留的傣族勢力建立了後果佔壁和勐泐聯盟國。之後又有一支傣族西遷至印度建立了阿薩姆國,大理被蒙古滅亡後,傣族勢力被迫西遷和南遷。

泰國的泰族就此形成,清朝乾隆年間,緬甸的傣族勢力更替不斷,之後的蘭納國和瀾滄國趁機脫離緬族獨立。後來泰人在曼谷建立暹羅國,二戰時期與日本佔領撣聯邦,這個撣聯邦是由緬北數十個傣族勐組成。

由勐瀾滄分裂出來的琅勃拉邦也宣佈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治下的傣族獨立,恢復以前的老撾王國。二戰結束後,撣聯邦各傣族勐與緬甸的緬族聯合組建了緬甸聯邦。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區的傣族人被印度所統治。

原勐卯弄分離出來的傣族“勐”和“勐泐”則成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各級地方自治政府。暹羅國在1949年改名為泰國,從歷史淵源來看,這幾個國家中的傣族都是來自哀牢國先民。

泰國泰族與雲南的傣族同屬於世界範圍內的泰老民族,早期的泰族起源於長江中上游及雲貴高原一帶的濮人,在西漢末年吸收越人文化後,形成了現在泰族的雛形。由於地理文化差異,泰族產生了很多的分支。

從語言方面來講,泰族與傣族語言同屬屬漢藏語系,有泰語和傣語方言,還有蘭納、暹羅及紅河方言。我國的傣語方言主要以其中大泰方言和蘭納方言為主,而泰國泰族是以暹羅方言及一部分蘭納方言構成的。

從信仰和民俗方面來講,傣族和泰族都是信仰南傳佛教。泰國的泰族與雲南傣族都有在泰歷新年潑水的習俗,在民俗信仰方面幾乎沒有區別。在飲食上,泰族和傣族因地理和氣候的不同,飲食也存在一些差異。

泰族和傣族歷史比較悠久,地域跨度也很大,雖然兩族起於同源,但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特點。在大的一些傳統習俗方面,還是保持一致的。近年來,有部分的學者研究發現,泰國的泰族與我國的壯族出於同源。

綜上所述,中國的傣族和泰國傣族確實是同一個民族。


野史也是史


傣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在中國的雲南居住,大約有160萬人左右。在我國的雲南,還有一個傣族的自治州,就是大名鼎鼎的西雙版納。傣族所聚集的地方,在中國的西南邊陲,和緬甸,老撾還有泰國,都隔得非常的近。

無獨有偶,泰國也有類似的傣族,不過泰國叫泰族,而且傣族在中國是少數民族,但是到了泰國那可是主體人口,並且在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有很多。現在,傣族除了在中國有一部分人口之外,在泰國,老撾還有印度,都有大量的分佈。泰國就是主體民族泰族,而在老撾則是第二大民族,在印度則主要分佈在東北部的阿薩姆邦。

說起兩國這個民族的生活習慣還真比較相似,他們用的文字至少是比較相同的,據說這種文字的起源發至於印度的梵文的一個分支。還有看過一些電視劇的就知道西雙版納的傣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一樣,一生都要出過一次家。還有一箇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潑水節都是非常有名的,雖然在兩地的叫法有所不同,但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眾多的遊客。

傣族在古代的時候,也是經歷了很多變遷,在漢朝的時候叫做哀牢國,然後到了唐朝的時候叫做南詔國。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傣族主體南下到泰國建立了新的王朝。由於傣族和漢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在泰國的國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漢族血統。

所以說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原先可謂是一個民族,有著相同的祖先和血統。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其實國內的很多民族在國外都有著“親戚”,這些親戚的身上和他們流淌著相同的血液、是有著同一個祖先的相同民族。


比如國內人口只有幾萬人的京族,就和越南的主體民族、擁有著8000多萬人口的越族是有著共同祖先的民族。

還有,哈薩克族、俄羅斯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一看就知道跟哪些國家有淵源的民族也是如此。

而除了以上所說這些民族之外,以潑水節聞名全國的傣族在國外也有著自己的親戚。

他們這些親戚分佈在東南亞的不少國家,在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的國家都有其廣泛分佈,在泰國他們被稱為泰族、在印度他們被稱為阿薩姆族、在緬甸他們被稱為撣族、在老撾他們被稱為佬族。

在這些國家的分佈中,泰國泰族的人口數量是最為龐大的,佔據到了泰國近7000萬人口40%多的比例,是泰國的主體民族。





傣族、泰族的兩種來源

關於國內的傣族以及泰國的泰族,一直有著兩種不同的歷史說法。

其中一種說法就是傣族、泰族都起源於我國北方或者靠近哈薩克斯坦一帶的中亞地區。

在這種說法裡,傣族、泰族的祖先在歷史遷移中先是來到了我國的雲南定居,後來隨著歷史的演變,他們才開始慢慢向東南亞遷移,漸漸在東南亞各國發展出了或大或小的分支。


另一種說法則是傣族、泰族並不起源於外地,說傣族、泰族最開始的發源地是東南亞或者我國的雲南地區,這些人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我們先秦時期的百越人或者東南亞本土的憚族人,後來隨著歷史的遷移發展,才發展成瞭如今那麼龐大的規模。

種種相似性

不過無論他們的起源如何,都改變不了他們擁有共同祖先、共同民族文化的事實。

就比如潑水節,不僅是傣族的盛大節日,也是泰國泰族人最盛大、最為熱鬧的一個節日,堪比我們國內的新年。


在泰國,一般男人在七、八歲時都要進入到寺廟中過一段僧人生活才算是有一段“完整”生活的開啟,而在國內的傣族人生活區,狀況同樣如此,男孩同樣需要進入到寺廟中生活一段時間。

在語言方面,他們也有著極大的類似,很多傣族人到了泰國之後,都能基本聽得懂泰國話,雖然在不少發音上會有所不同,但是這裡面的區別就如同東北話和四川話一樣,因分隔多年有些發音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還有如果大家去過泰國和傣族人居住的西雙版納,那麼大家也會發現這兩個地方的建築有著驚人的相似,比如一些寺廟就幾乎“長”得差不多。


另外在一些傳統服飾上,泰國人和傣族也有著很大的相似性。


孤客生


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是同一個民族,血緣關係較近,都使用泰語,文化和生活習慣也是類似的,甚至在地域上也有連續性。

西雙版納向南是緬甸的撣邦和老撾,然後是泰國。而撣邦的撣族也屬於泰族,老撾的主體人口老龍族也是泰族。

泰國美女

老撾美女

傣族美女

全世界的泰族大約有7000萬人,主要分佈在泰國、緬甸、老撾、中國雲南。

嚴格來說,傣族和泰族的主體祖先是中國古代百越民族的西甌人。

泰族在不斷南遷的過程中,和當地南島人種和印度人種混血更多一些。

1,泰語和傣語是一種語言。

泰語有三大方言:

1)大泰方言,分佈在中國雲南西部、緬甸中北部、印度東北部、泰國夜豐頌;

2)蘭納方言,中國雲南南部、緬甸撣邦東北部、泰國北部、老撾北部、越南西北部;

3)暹羅方言,泰國中南部、老撾南部、柬埔寨西北部。

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只是方言不同,十句裡面有七八是差不多的,雙方基本上可以相互交流。

泰語方言字母略有差異,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泰語字母,但都來源於印度的婆羅米文。

傣文字母有七種:暹羅泰文(泰國文)、瀾滄泰文(老撾文)、蘭納泰文(傣泐文)、越南泰文(傣端文)、南方大泰文(傣繃文)、北方大泰文(傣哪文)、阿薩姆泰文(古阿薩姆文)。

2,泰族人從廣西到雲南再到泰國的遷徙過程

泰族的祖先是居住在廣西的百越的一支,與壯族、布依族、侗族血緣最近,他們的祖先曾經在先秦時期建立了西甌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50萬大軍征服南越,西甌瓦解。

南部受到強大的駱越(京族祖先)的壓力,無法南遷。

一部分西甌人西遷,沿著哀牢山的南緣,到達雲南南部、老撾一帶,成為傣族的祖先。

唐朝時期,泰族在雲南、老撾一帶的祖先,受到南詔國的壓力,沿著湄公河等河流繼續南遷到泰國北部的山區一帶。

而留在雲南的人成為了傣族的祖先。

大理國和北宋時期,因為廣西的儂智高之亂(1055年去世),又有一批泰族的祖先西遷到泰國北部一帶。

從此泰國北部的泰族逐漸強大起來,從山區開始佔領高棉人的平原地區。

1238年,相當於中國南宋末年,泰國人擺脫高棉人的統治,建立了第一個泰族王朝素可泰王國建立。


3,泰族(傣族)Y染色體DNA單倍群O基因組基本類似。

對泰族(傣族)的基因抽樣研究發現,泰族的基因,大部分是東亞O2a基因,其次是南島(馬來)基因,然後是印度基因。

因為混血的緣故,泰族比傣族有更多的馬來基因。

O2a基因,主要是泰族、苗瑤、高棉等民族。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傣族在中國是個少數民族,在中國境內的總人口不到160萬,雲南省有個傣族自治州,就是西雙版納,該州主要民族就是傣族。除此之外,還有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周圍一些縣,傣族人口也佔不小的比例,這些地區屬於中國的西南邊陲,和緬甸、老撾和越南接壤,距離泰國北部其實也很近。

泰國的主體民族叫泰族,跟中國的傣族有沒有關係呢?

嚴格來說,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其實是同一個民族,傣族在中國雖然是少數民族,但在東南亞各國可是一個大民族。

傣族除了中國的雲南,在泰國、緬甸、老撾和印度都有分佈。只不過各國的名稱有所不同而已。

中國叫傣族,在泰國叫泰族、到了緬甸把他們叫撣族、而在老撾則稱他們是佬族,印度的傣族人主要居住在阿薩姆邦,在這裡傣族的名字跟前面的叫法又不一樣,印度人把他們叫阿薩姆族或者阿洪族。

傣族在泰國和漢族在中國一樣,都是第一大民族;而在緬甸,傣族則是第二大民族,上述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傣族,都是泰國泰族的一個分支。

中國的傣族跟泰國的泰族,他們都使用同一種文字,這種文字都是印度的梵文的分支,不管是書寫順序,還是標點習慣和文字符號都特別相近,差異不大。

再看兩個民族的信仰也驚人的相似,他們都信仰南傳小乘佛教;兩個民族的男子,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在一生中都要剃度出家一次。

兩地傣族最明顯的相同點就是民族節日 "潑水節",雖然這個被傣族人稱之為潑水節的浴佛節日,在泰國泰族那裡被叫做宋干節。可是兩個節日開始和結束都是一致的,都是每年的4月13日開始,到15日結束。都把這個節日過得跟漢族的春節一樣隆重。

而且雲南的傣族原來也叫泰族,50年代周總理到雲南視察,跟當地泰族人民聯歡,還參加了當地的民族節日潑水節。

看到這個民族生機勃勃,自由活潑,就創造了一個字,在泰字旁邊加了個"人",把泰族叫傣族。

周總理說,傣是自由向上的意思,傣族人民在新中國這個大家庭一定幸福、自由。

傣族雖然在中國是少數民族,但歷史上傣族曾經是中國漢朝的臣民,不過那時候大漢把他們叫哀牢人。因為傣族人建立起的第一個王國——達光王國就叫哀牢國。

哀牢王國看到漢朝繁榮昌盛,大樹底下好乘涼,他們叫派出使節拜見大漢天子,願意緊密團結在漢朝天子周圍。漢朝皇帝聽了當然非常開心,就同意他們歸附中國,設立了永昌郡進行管理。

不過雖然名義上歸漢朝中央政府管轄,但皇帝給了哀牢人很大程度的自治權,跟現在的自治州和自治縣有異曲同工之處。

哀牢領導歸附漢朝確實是非常英明的決定,因為在接受了漢朝的領導後,他們等於實行了改革開放,把一個閉塞落後的地方變成了開放的地區,吸收了相對先進的中華文明,很多科學技術也被引進過來。哀牢人的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生產力也得到跨越式發展。

後來建立起的南詔國,主體就是傣族人,泰國的傣族人說是他們才是南詔國的締造者,南詔國後來被唐朝收復,成為唐朝的屬地,

到了元朝,蒙古大軍南下,開始了對各民族的瘋狂征服,雲南大理國和緬甸的蒲甘王朝也被蒙古大軍的鐵蹄踐踏,國破家亡。

覆巢之下無完卵,殘暴的蒙古騎兵,對傣族人也進行了血腥的殺戮,無家可歸的傣族人開始了向南大逃亡。

在元朝的統治滅亡後,傣族人因禍得福,在南亞東南亞迅速崛起,發展壯大。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

不過最有成就的還是泰國的泰族,他們13世紀就建立了泰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王朝——素可泰王朝,後來不斷髮展壯大,先後建立起更加強大的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一直髮展下去,建立起曼谷王朝。

不過由於上述原因,泰中兩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吞武裡王朝的建立者鄭信就有中國血統,他父親就是中國商人,母親是和當地的泰族女子,現在的泰國王室也都有一個漢姓“鄭”。

在雲南一帶的傣族人向南大遷徙的時候,有一部分人留了下來,頑強地生活著。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雲南傣族人。

認真講來,中國的傣族與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也有微妙的區別,在中國的傣族人,相比之下,血統是最純正的,因為南遷之後,也就是東南亞的傣族人都跟當地高棉人融合,身上具有了其它民族的基因。

因此說,中國的傣族跟泰國的泰族,基本屬於同一個民族,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


歷來現實


你想說的應該是泰國的泰族(Thai)吧。

我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並不是一個民族。如果大家聽說過20世紀的泛泰主義(Pan-Thaism),就會知道這種觀點的問題所在。

何為泛泰主義?

傣族和泰族為同一民族的論調,就是源自泛泰主義。

泛泰主義,其實是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在暹羅(泰國)內部流行的一種民族主義思潮。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

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與中國境內的傣族都屬於同一民族。

這種同源的關係,是歷史造成的影響。這是由於唐宋時期的南詔、大理政權,都是“泰人國家”。也就是說,雲南自古以來就是泰國的領土。

泛泰主義的政治主張不言自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國受到日本的啟發或慫恿,以泛泰主義作為理論內核,提起對西雙版納等泰族的同源民族生活地區的主權主張。

泛泰主義的問題是什麼呢?

這種觀點極其注重強調壯侗語族(Tai–Kadai languages)的語言學共性。但是,從屬於同一語族,並不意味著彼此就是同一民族。這有太多反例可以舉出來了。民族的標準並不是像語言這樣的表面文化因素。

除此以外,有關泰族的祖先是否在南詔建國的問題,過去也有許多歷史學者提出過反對意見。

總而言之, 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並不是同一民族。



HuiNanHistory


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廣義上其實屬於同一個民族,廣義上中國的傣族、泰國的泰族、緬甸的撣族、老撾的佬族和印度阿薩姆邦的阿薩姆族都屬於傣泰民族。

一般而言傣泰民族被認為是起源於中國歷史上漢朝時期的哀牢人,他們建立了傣泰民族歷史上第一政權達光王國也是中國史書記載的哀牢國,後來哀牢國歸附了漢朝於是漢朝在其地設立永昌郡進行統治。


在接受漢朝統治後通過吸收中原王朝先進文明傣泰民族的文明發展獲得長足進步,有種說法認為中國歷史上的南詔政權也是傣泰民族建立的,不過白族和彝族則認為南詔是他們建立的三個民族為此爭論不休。

再後來傣泰民族從13世紀開始大規模向周邊地區遷徙,而蒙古大軍征服大理王國和緬甸蒲甘王朝等政權後,造成的大動亂又產生擠壓效果加速了這一進程。於是更多的傣泰民族部落往東南亞地區遷徙,他們和當地土著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諸多的傣泰民族,而留在中國的就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傣族。


在諸多的傣泰民族中最成功的無疑就是今天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了,他們在13世紀建立了泰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後來先後建立了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今天的曼谷王朝,其實吞武裡王朝的建立者鄭信還是中國商人和當地泰族女子結婚所生之子。

所以關於上中國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被認為是同一個民族,因為泰國的影響力國際上將他們都稱為了泰族,但是泰族實際上混入了大量的孟高棉人血統,而中國的傣族則相對來說傣泰民族血統更純正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