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科學?

地理老師在旅行


當人類遭遇災難,幾近滅絕之時,人類終會領悟到,科學對人類的守護是有限的,特別是西醫,卻是促進人類降低了適應地球環境的能力。中醫相對萬有引力而言,對人類的幫助更有利。況且,萬有引力理論不是絕對正確,甚至是錯誤的。但我們不能放棄對科學的探索,以更好服務於人類。


甲午後1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科學?

牛頓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並不是說他發現的萬有引力或者說是光學或者微積分這些成就,而是他整理總結一整套科學的認識與方法,科學就是從牛頓時代開始的,在牛頓之前科學被稱為自然哲學,那麼在和牛頓同時代的中國,當時又在有哪些科學成就呢?

牛頓的偉大成就

牛頓的偉大發現要從1665年倫敦的一場大瘟疫說起,1665年牛頓在英國劍橋三院就讀期間,倫敦發生了大瘟疫造成了上萬人死亡,因此牛頓避走向下躲避瘟疫,至於有沒有采取現代人那種自我隔離我們就不知道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牛頓在鄉下並沒有閒著,而是靜心的搞著他的研究!

他廣泛涉獵了包括光學,力學以及數學與天文學,兩年的時間裡他思考了大量此前從未有人考慮過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牛頓在後期的研究方向,最重要的發現就是關於萬有引力的數學表現形式,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與質量之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成反比,當然不僅僅是這些意義,牛頓將天上和地下的力統一在了一起,這可能是科學史上第一次大一統理論。

光學上最矚目的成就是光的色散實驗,將一束太陽光通過小孔後照射到三稜鏡上,在其後方被分解成了七種顏色,彩虹的秘密被發現了,當然這正是光的波動的證據之一,但牛頓仍然支持微粒說,當然這並不是牛頓的錯誤,因為波動和微粒說一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年代量子論成形才解決。

當然耳熟能詳的還有三大運動定律、發明反射望遠鏡與廣義二項式定理,還有和萊布尼茨分享的微積分,對科學上的多個名詞作了詳細的規範,科學的範式就是當時牛頓定下來的,所以說牛頓是科學的鼻祖完全沒有問題。

與牛頓同時代的中國科學家又在幹什麼呢?

牛頓的生卒時間是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中國對應的時代是明末清初:

明朝:1368年~1644年

清朝:1636年~1912年

所以牛頓做出偉大發現的1666年開始,距離大清立國已經過去了30年,社會也逐漸穩定,1662年康熙帝玄燁即位,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並規定所圈土地退還給農民。從1671年起,陸續放寬墾荒起科年限,並規定墾荒有成績,這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為康熙盛世奠定了基礎。

  • 王錫闡和清代天文學發展

王錫闡(1628-1682),清代天文學家,對天文曆法有獨到的理解。著有《曉庵新法》和《五星行度解》等十幾種天文學方面的著作,《曉庵新法》是從天文入門到進階的一部天文學著作,第一二卷介紹了天文計算基礎的三角函數以及基本天文數據,第三卷講述了各種節氣的行星位置計算,第四卷則討論晝夜與晨昏線,與內行星盈虧的現象以及五大行星的視直徑,第五卷則主要討論日食計算,第六卷則是日食月食預測與金星凌日計算。

王錫闡命名的小行星的軌道

整體上來看主要是三角函數為主,仍然非常初級,但對於清代絕大部分只是飽讀四書五經的教育來說無疑是天書。

  • 梅文鼎和清代數學貢獻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是清代“歷算第一名家”,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不過這是地方人物宣傳中的描述,儘管梅文鼎確實貢獻不小,但如此定義筆者不敢苟同。

梅文鼎

梅文鼎一生著書超過80餘部,數量極大,大部分是天文、歷算和數學著作,其著作《中西數學通》,幾乎包括了當時數學的全部知識,達到當時中國數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幾何補偏》中則介紹了西方球面三角學,並對西洋立體幾何作出論述和發展。

清朝時期比較著名的還有數學家明安圖與李善嵐,還有技術類專家龔振麟,著有《鑄炮鐵模圖說》。

  • 疫苗的初期發展

大家都知道第一支疫苗是英國醫生詹納1796年發明的,但其實中國的醫生早就有了這種想法,具體表現為以毒攻毒的方式上,第一種是“痘衣法”(取天花患者的內衣給沒有患過天花的孩子穿上幾天,第二種是“痘漿法”,在天花患者瘡口處用棉花蘸膿水等所謂“痘漿”塞入被接種者的鼻孔裡。當很可惜中國中醫並沒有在這條路上深入下去,而是沉浸在老祖宗的醫方中難以自拔。

痘衣法

從1723年開始,因為羅馬教廷與中國禮儀之爭的原因,康熙禁止國外傳教士進入中國,當然表面上只是禁止了傳教士,但其實很多科學知識在早期就是通過傳教士傳播的,因此中國缺少了一個重要的先進科學知識的來源,而國內長期推行的科舉制一塵不變,極大的影響了科學在國內的發展。

西方漢學家艾爾曼對明清時期中國的科學評價其實還是蠻高的,但主要停留在介紹西方數學和天文為主,一些自主的創新也停留在初級階段,也沒有一套體系的論證方法,艾爾曼認為這和科學在明清時期處在二流學科是由非常重大關係的,接受教育中不包含這些知識,僅僅在後期個人喜好而學習,當然即使在這樣的制度下,能湧現如王錫闡和梅文鼎以及李善嵐這樣的人才也難能可貴了,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沒有一個像牛頓這樣的人才綜合成體系,究其原因也許就是當時的制度不重視所造成的。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在1687年發表的,此時是清朝康熙二十六年。而在這的前一年由康熙帝親自領導的一件科學研究開始了。

康熙在1686年為了瞭解自己大清王朝的疆域有多遼闊,便下了一道聖旨命令負責繪製工作的官員開始對全國大江大河,名勝古蹟,各大地區都進行測量計算並繪成圖。在這次全國大範圍的繪製工作中,繪製組到了西藏測算珠峰的高度,到長城繪製長城所在的維度,又到廣西,雲南四川一代繪製大江大河的經緯度。

這項科學繪製工作持續了20年,繪製組通過經緯度的測算終於在圖紙上繪製出了清朝的版圖,這項繪圖技術可是領先當時的西歐國家的,處於世界領先行列。

康熙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帝王,他對於科學的態度可以說在清朝所有皇帝中是最重視的,在康熙剛登基不久便開始大力推行天文曆法的研究,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思想,請人教他西方數學、測量學、天文曆法、火炮製造等科技知識。所以康熙作為歷史著名的皇帝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羈de汪


我想先說文明,你看一下北緯30到45度之間,四大文明,四大古國,都在這個區間,它們幾乎孕育了整個世界的文明,當時沒有科學,只有神話和古代哲學,那也正是後來科學的啟蒙,屈原的天問也可以說是最初的科學啟蒙,後來出現的四大發明,都得益於我們古老的寶貴的文明,至於牛頓那個時代,華夏族人由於被滿清壓制,人們抑鬱於無法言說世事(清朝文字獄),所以那個時代,最發達的是小說和考據學,這兩樣東西是不違法的在當時,所以有了紅樓夢,有了金瓶梅,還有了繁多的古籍校注,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知足吧!



詩影社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之前,歐洲已經處於文藝復興時期,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都在這個時期,15世紀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動搖了已經統治歐洲1500的地心說,1610年開普勒在他老師弟谷觀測數據的基礎上通過計算得出地球繞日軌道是橢圓的,也就是開普勒第一定律,開普勒因此也被稱為天空立法者。但是地球繞日為什麼是橢圓卻沒人說得清楚。1684年牛頓好友哈雷和雷恩還有一個牛頓冤家胡克三人在一個小酒館喝酒,他們討論到了開普勒第一定律這個問題,胡克說他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但表示自己還不想發表,實際上胡克確實提出了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但沒有下文,因此雷恩就拿出自己一個月的工資40先令出來說,看誰先用數學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把這40先令獎給誰。哈雷很積極,當然不是看在40先令的錢份上。後來哈雷去找了牛頓,問牛頓有沒有解出這個問題,牛頓明確告訴哈雷自己已經算出來,但稿紙卻一時找不到了,不過牛頓表示可以從新再算一遍。沒過幾天哈雷就收到了牛頓寄過來的一封信,這封信一個九頁,可以說是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最貴的九頁紙,也是後來被稱為《運動論》的手稿,牛頓在信裡通過自己提出的微積分概念解決了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做橢圓運動的問題。哈雷拿到信後很是激動,他請牛頓將信件整理成冊出版,最後因為出版社沒錢還是哈雷出資幫牛頓把這本書出版的,這本書就是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書裡牛頓提出並詳細的介紹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反觀那個時候中國,剛好是明末清初,歷代各朝也都設有觀天象的機構,當這個機構是為皇權服務的,因為皇帝是天子,既然是天的兒子就要時刻關注上天的旨意,通過什麼瞭解上天的旨意,就是通過天象,所以中國古代有詳細的天文觀測資料,而且可以是說是世界上最詳細的,但沒人去發現其規律。

所以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剛好開放的學術環境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促成了這一發現的必然,如果沒有牛頓提出來還會有馬頓,貓頓發現的。


會心小農


哈哈,如此機械式比較,挺有趣兒。借問一下: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時候,牛頓在幹嗎?還有:張衡發明地動儀時,牛頓又有什麼見解?

還是看一下幾十年前由英國牛津大學李約瑟博士寫的《中國科學史》吧!以免進入枉自菲薄,數典忘視偏徑裡。


魯中居士


那時是明未清初吧,牛頓一六四三年出生,明朝亡於一六四四年,牛頓是清初年代的人!我們的頂級知能品德是順應自然規律,而西方人已開始尋找自然規律背後的成因!這是近現代五六百年,中國自然科學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的本質原因!但,物質法則是敗壞毀滅能量意志的產物,所以充其量不過強悍的破壞能力!核打擊能力總和毀滅地球都不太難,但卻不能合成一杯牛奶,低成本分離一滴水!如果人類能夠低成本分解水,能源會短缺嗎?所以器世界之法則是敗壞毀滅能量意志所成就,是私性物慾的異化!愛因斯坦理論引發了信息革命,才是正能量意志之造化!

因為信息網絡的極端發達,使假惡黑陰暗暴露於陽光下,失去了生存土壤。本世紀如量子力學大成,人類將徹底擺脫私性物慾之桎梏,享有永恆的和平並愛情親情友情!


陽光明正


古代中國是農耕經濟時代,物產豐富。不需要與自然博鬥,加之加交通工具的問題不能與世界先進文明接軌。


劉津源卍


牛頓力學有三大定律;

發表公元后十六世紀;

對應華夏清朝皇太極;

內外壓舊國最封建時。


李志勇LZY


中國在明朝,是,鄭和下西洋,大約相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