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復位後,徐有貞和石亨、曹吉祥等人最終下場如何?

等風的旗9527


他們三個‘’南宮復辟‘’後功高而得寵。徐有貞讒殺于謙,王文,又與石享,曹吉祥爭權,結果被構陷罪名,貶為廣東參政,後又流徙雲南齒衛。石享敗後被放歸。明憲宗成化八年,徐有貞鬱鬱而終。

石享橫行朝中,擴充勢力,屢興大獄,建造豪府,蓄謀反叛。石享欲舉事,被家人告發,被捕下獄,死於獄中。太監曹吉祥與石享勾結,石享敗後,便也暗中準備造反。英宗得悉後,命人暗中監視。天順五年七月,英宗接到告發後,立即逮捕曹吉祥,將其處刑,史稱‘’曹石之變‘’。


商之火


你好,這裡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說起明英宗,那可是明朝傳奇一般的皇帝,從天子到俘虜又再到天子,幾經起伏。

公元1457年,明景泰八年,在位的皇帝朱祁鈺已經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帶領一千士兵偷襲紫禁城,打開朱祁鎮居住的南宮大門,朱祁鎮再等帝位,史稱“奪門之變”。

按明朝當時的實際情況,景泰帝朱祁鈺子嗣早逝,明宣宗子嗣唯一在世的只有已經做過一次皇帝的朱祁鎮,他是皇帝的唯一人選。因而這場所謂的

“奪門之變”實則是曹石等投機獲取自己的利益而已。

這幾人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逐一來說吧。

1、石亨

在助朱祁鎮重登大寶後,石亨開始以功多次干預朝政。

亨無日不進見,數預政事。所請或不從,艴然見於辭色。

剛開始朱祁鎮也不以為意,久而久之,朱祁鎮想起自己好歹一個皇帝,你石亨不過是個臣子,竟然敢幹預朝政,難道是要謀反,那還得了,皇帝位子剛坐穩可別又丟了。

朱祁鎮找來內閣大臣李賢商議,李賢很聰明,和皇帝說:“一切全憑聖裁”。

之後石亨沒有收斂,反而是頻繁的在沒有皇帝召見的情況下自行覲見,引起朱祁鎮的不滿,下詔:

非宣召毋得納總兵官。

而且石亨在建造自己府邸的時候有點明目張膽的囂張,建造的規格完全超過了王府,之後其侄子石彪的不法行徑暴露,甚至還搜查出蟒龍衣等違制物品。朝中大臣見機彈劾石亨的罪行,遂被罷官。

石亨被罷官,其他朝廷官員開始“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紛紛上疏石亨不可饒恕。

最後石亨被以謀叛罪下獄,之後死於獄中,子侄孫等皆處以極刑。

乃下亨詔獄,坐謀叛律斬,沒其家貲。逾月,亨瘐死,彪、後並伏誅。


2、曹吉祥

曹吉祥和石亨是一對死黨。石亨倒下後,曹吉祥開始擔心自己遭到同樣的打擊,開始在各官員之間走動,希望他們日後能夠幫自己多說幾句好話。曹吉祥有一個家族認領的子嗣叫曹欽。

有一天他問自己的死黨歷史上有沒有太監的兒子成為皇帝的,這死黨讀了些書,知道點歷史。

說:

君家魏武,其人也。

意思是歷史上的曹操也是宦官之後,之後成了皇帝。

曹欽聽後大喜,幻想成為第二個曹操。但很快囂張氣焰被英宗注意,派人監視他。曹欽決定孤注一擲,先下手為強,帶兵叛亂。曹欽與其父太監曹吉祥裡外接應,準備廢掉朱祁鎮,誰知走漏消息。朱祁鎮立即逮捕曹吉祥,關閉皇城大門。朝廷準備西征的隊伍,尚未出發,這時候見情況有變立即前來平亂,人少將寡的曹欽很快被逼的走投無路投井自殺,之後曹吉祥被施以凌遲之刑而死,比石亨慘。

欽投井死。遂殺鐸,盡屠其家。越三日,磔吉祥於市。

3、徐有貞

比起曹吉祥和石亨,徐有貞的結局好很多。

徐有貞原名徐珵,在“奪門之變”中迎立朱祁鎮,以功加封兵部尚書,進入內閣,參預機務,之後陷害於謙,令其被處死。

得志後的徐有貞和曹石二人不一樣,開始與二人意見不一致,甚至經常上疏兩人的罪行。因此而得罪曹石,經常在朱祁鎮面前誣陷徐有貞,先是貶為廣東參政,曹石覺得還不夠,生怕徐有貞日後報復,繼續進讒言於朱祁鎮。

徐有貞被下刑部大牢,刑部侍郎認為應當判棄市之刑,肯能使朱祁鎮念舊情,只是把徐有貞貶到金齒衛為民。

帝出以示法司,刑部侍郎劉廣衡等奏當棄市。詔徙金齒為民。

曹石二人之事敗後,徐有貞被釋放歸鄉。之後放浪上水之間,逍遙自在。

遂放浪山水間,十餘年乃卒。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明史》


南嶺說史


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後,在奪門之變中旳重要人物都得到了封賞和重用,徐有貞居功至偉,被封為武功伯,兼任兵部尚書。

石亨晉封為忠國公;曹吉祥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總督京師三大營。

不久後,三人之間爭權奪利而產生矛盾,先是石亨聯合曹吉祥誣陷徐有貞,徐被下放廣東做參政,還未到任,又遭貶遷被流放雲南戍邊,吃盡苦頭。但徐有貞因禍得福,在邊疆他躲過了接下來在北京發生的那幾場腥風血雨,幾年後被放歸蘇州老家,算懸撿了條老命。

石亨以勇武著稱,在‘土木堡之變’後的北京保衛戰中,率兵在城下與瓦刺軍殊死拚鬥,腿部多處受傷,卻力保城門不失,為大明贏得了守城的勝利。‘奪門之變’中石亨擁兵保護英宗復辟帝位有功被封為‘忠國公’,在這之後石亨因擁戴有功變得驕傲自大,更加專橫跋扈起來。為了自身的利益,濫用職權,任益提拔親信,充當朝廷要職,最後更是犯了朝廷忌諱,終於在天順四年,被錦衣衛下獄,活活打死在獄中。

曹吉祥因擁戴英宗復辟成功,被任命司禮監掌印太監,總督京師三大營。

明英宗上臺後,總覺的“奪門之變”相同與政變,開始否定、詆譭奪門之變,這讓因“奪門之變”受封高官,而碩果僅存的曹吉祥很是恐懼,如果否定了這個事,不但自己位子不穩,恐有生命之憂,後在門客們的鼓動下,一不做,二不休,準備弒君造反自已做皇帝,結果率兵攻打皇宮未遂,致使全家被族滅,自己也被殺死在亂軍之中。


文史君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這三人的發家史,“奪門之變”。奪門之變的經過就不必詳細敘說了,我想說的是奪門之變背後的事情。

公元1457年,景泰帝病重,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發動政變迎立英宗復位,隨後這三人受到英宗的重賞,徐有貞更是官拜首輔,位極人臣。英宗復位後不久景泰帝就死了。試想如果沒有奪門之變,在景泰帝駕崩後,在景泰帝沒有皇子,英宗生母錢太后又在世的情況下,英宗復位是十拿九穩的事,也就是說這些人是拿英宗的身家性命為自己某得了富貴。所以他們三人獲得富貴的基礎並不穩固,也為他們後續的倒臺埋下了伏筆。下面說說三人最後的下場:

三人最先倒臺的是徐有貞,徐有貞是有一些才華的,他與石亨這個粗人、曹吉祥這個太監為伍也是形勢所迫,在內心他並看不上這些人,所以奪門之變後他就主動與他們二人拉開距離,還讓言官彈劾二人。照理論智商說石亨、曹吉祥不是徐有貞的對手,可是他忘了曹吉祥是太監,皇帝身邊的人,正是這個關係,曹吉祥、石亨把徐有貞給放倒了,徐有貞被流放,最終抑鬱而死。

再就是石亨,這個人典型的就是小人得志,從奪門之變後,仗著皇上的寵信大肆吹噓自己,大興土木,還到處安插自己的親信,培植黨羽,最終被英宗所厭惡,死在了詔獄。

看到自己的小夥伴,一個個的被貶被關,曹吉祥深感不安,最後選擇了主動出擊,企圖發動政變,自立為帝,事敗被殺。

如果單憑這三人發動奪門之變迎立英宗還罪不至死,可是他們慫恿英宗殺死名族英雄于謙就引起了公憤了,再加上他們不懂收斂,也就落得了身敗名裂的下場。


滄海一粟7528


大家好,我是小趣,一個專注歷史領域三十年的男人。前段時間熱播的歷史劇《大明風華》在講述到朱祁鎮的“

奪門之變”後戛然而止,人們由此對幫助英宗復位大功臣石亨徐有貞曹吉祥三位的的下場十分好奇。

經過這一場變亂,朝中反對英宗的人都被徐有貞,石亨等人剷除,由此英宗的地位也得到了穩固,石亨封公,徐有貞擔任首輔,曹吉祥也成了宮中一把手。但是這些人本身就是靠陰謀發家,一心只想自身利益,又怎會滿足現狀。

於是,這三人內部的矛盾開始顯現出來,先是曹吉祥與石亨互相在英宗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徐有貞與石亨和曹吉祥之間也是水火不容,徐有貞想要擠走二人,沒想到被曹,石二人的親信得知,於是先下手為強,誣告徐有貞,將他貶為廣東右參政。

曹、石二人便更加肆意妄為,他們到處公開納賄,隨意安插自己的親信,這一切都被英宗看在眼裡。難道你以為英宗還是那個優柔寡斷,胡作非為的孩子嗎?於是英宗找來大學士李賢談話,讓他說對奪門之變的看法,李賢說道:“

稱之為迎駕可以,為什麼要說是奪門呢?本身就是屬於皇上的皇位,曹石等人只是藉機上位罷了”。

英宗隨即下旨,要取消奪門的功勞,從今以後不準再提。石亨一聽自然不願意了,便心生反意,沒想到被自己的家人告發,最終以圖謀不軌的罪名,下獄而死;曹吉祥看到了石亨的下場,心裡也開始打起了算盤,打算和自己的侄子曹欽率領五百死士和自己的禁軍裡應外合,奪取皇位。自然最終的結果也是寡不敵眾,最終曹吉祥被處以磔刑。

此次叛亂被稱為“曹石之亂”,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上位,自然不能對自己的主子忠心耿耿,最後落得一個的下場也是他們咎由自取。


趣論史冊


明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時期,明代大將石亨、兵部尚書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於景泰八年(1457年)擁戴被朱祁鈺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發動政變。史稱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 。政變成功後,因一系列的變故 ,參與政變的主要三人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的下場都比較悲慘,或者是歷史就是用血所寫的吧。具體如下。

首先是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徐有貞。因

他讒殺于謙、王文,又與石亨、曹吉祥爭權,結果被構陷罪名“圖擅威權,排斥隕舊”,貶為廣東參政,去的路上明英宗覺得還不解氣,再發嚴旨把他流徙放去了雲南,受了很多年罪後石亨敗亡放歸。

7

其次 忠國公石亨仗著英宗對其的寵愛擅權行事 , 朝堂眾臣紛紛彈劾石亨的種種罪行,石亨因此被罷官。第二年錦衣衛官吏告石亨心懷不滿,和他兄弟、孫子石後等人造謠生事,蓄養無賴,圖謀不軌。於是,石亨以謀反罪下獄,經過一系列嚴刑拷打什麼也沒有招認,結果被活活打死在獄中。

司禮兼掌印太監曹吉祥見石亨死不免兔死狐悲無奈之下率自己的親兵造反,明英宗派懷寧候孫鏜率領的西征軍一夜殺盡其反兵。 明廷下令,族滅曹家及其姻家,盡屠參與政變的黨羽, 三天後,曹吉祥亦被凌遲酷刑處死。

至此,“奪門之變”三大“功臣”,一貶二死。


劉文廣


明英宗朱祁鎮復位之後,明英宗認為是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有擁立之功,封徐有貞兵部尚書,入內閣;石亨,由侯爵進為公爵,封忠國公;曹吉祥,任司禮太監,掌東廠。

其實,徐有貞和石,曹三人只是鑽了明英宗的空子而已,朱祁鈺沒有子嗣,朱祁鈺死後的皇位就兩個選擇:一是朱祁鈺的哥哥朱祁鎮,二是朱祁鈺的哥哥朱祁鎮的兒子。所以,明英宗的復位不需要擁立,何來擁立之功。可見,此三人乃投機取巧之輩,狼狽為奸之徒。

並且,被世代傳誦的于謙就是被這三個宵小之輩設計害死的,皇帝敢騙,忠臣敢害,你們三個的下場能好嗎?

首先倒黴的是徐有貞,他是敗於窩裡鬥,石曹二人也算做了一件好事,為了讓這位仁兄少禍害人,朱祁鎮只讓這位仁兄當了四個月的首輔大臣,被髮配雲南充軍,四年後被遣送回蘇州老家,鬱鬱而終。

第二個倒黴的是石亨,這位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掌權之後就更專橫跋扈了,還多次表現出對朱祁鎮的傲慢無禮,在朱祁鎮明白了他們的投機行為之後,他毫不猶豫的把石亨關進了大獄,出於對壞人的特殊照顧,一個月後就悽慘的死了。

最後一個該輪到曹大總管了,有一部電影《新龍門客棧》,裡面的東廠廠公據說就是以曹總管為原型。曹太監也不傻,眼看三個同黨死了倆了,為了自保,竟然想來個高難度的大動作:造反。為此還特意找來個偽大師問問,自古太監有當皇帝的嗎?自不量力到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在平叛的時候,曹太監一家被殺的一乾二淨,曹總管判處凌遲處死,壞事做盡的曹吉祥是三人中死的最慘的一個。


胡家小胡


徐有貞充軍,石亨貪汙被殺,曹吉祥反叛被殺。

他們三個人只能說是惡有惡報死有餘辜。同時,我也認為他們三人的死,除了他們自己三個人在奪門之變成功後的膨脹外,也有英宗的帝王心術在裡面,都知道,徐有貞以或許有的一個反叛的罪名以及為奪門正名殺了于謙。這也是他知道英宗心理芥蒂所在,于謙雖然有功,但是在北京保衛戰中不管英宗死活,擁立朱祁鈺登基,這原則上沒錯,但是輪到皇帝自己身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也為自己奪門後登基立威,也求明正言殺掉擁立景泰帝的大臣。在登基後,由於擁立奪門的三人極速膨脹,英宗順勢消滅徐有貞和石亨,達到當時朝廷的各方勢利的平衡。曹吉祥真的就是自己水平不夠,自我認識不足,純粹就找死了。


很棒的小彬彬


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三人發動奪門之變成功,擁立明英宗朱祁鎮復位。

之後,三人論功行賞,除了曹吉祥是公公(後封其侄子為侯),其他二人都被封爵。

徐有貞為首輔,石亨掌兵權,後來徐有貞發現石、曹二人,為一己之私,禍亂天下。

徐開始想法剷除二人,後被石、曹二人發覺,徐被髮配。後石亨不法之事,被爆出,與其侄子石彪下獄,後死於獄中。

曹吉祥見石亨倒臺,怕受牽連,決定謀反。曹起事當夜,被大將孫鏜和首輔貞所剿滅!誅九族!







晶晶樂道道歷史


朱祁鎮復位後,給這幾個復位啟事的革命戰友分封了高官厚祿,奈何啊,這幾個戰友太不爭氣了,先是鬥別人,最後自己鬥,最後都被鬥趴下了,只能說這哥幾個水平太次了,哥幾個最高學歷小學畢業,甚至大部分還是文盲。並且每個人都是心裡極度自私的人。你說,他們要能好了,才出了鬼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