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緬甸那麼多翡翠礦石?

薈翠王朝


我是阿旺,我來回答。

為什麼緬甸那麼多翡翠?

翡翠成礦論有好幾種說法,但是根據硬玉礦物在全球的分佈情況,板塊構造的陸殼碰撞成礦理論,是行內比較認可的。

通常認為,因為緬甸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漂移碰撞就形成了持續性高壓條件,附加上緬甸礦的淺地表又滿足低溫條件,又有得天獨厚的礦物環境,才能產出大量質優的翡翠。

而且在緬甸國土內的板塊縫合線兩側的寶玉石資源,也不僅僅只有世界上最好最多的翡翠,世界上最好的紅寶石也產在緬甸。

在緬甸已經發現並且利用的珠寶,已經多達幾十個品種其中有:翡翠、紅寶石、藍寶石、尖晶石、海水珍珠、碧璽、海藍寶石、方柱石、月光石、橄欖石、石榴石、透輝石、硅線石、堇青石、祖母綠、拓帕石、紫水晶、無色水晶、鈉長石玉(俗稱“水沫子”)、硅質玉(俗稱“不倒翁”)、琥珀、硅化木(俗稱“樹化玉”)和蛇紋石玉等等。

看看下圖中的寶玉石,你能認識幾種?

緬甸雖為珠寶大國,卻依舊沒有擺脫貧窮的帽子,尤其在翡翠的開採的緬北山區,緬甸政府與民族武裝,時不時的產生摩擦。

緬甸翡翠在現代化的機械開採過程中,也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的破壞,水土流失,經常有新聞爆出,翡翠礦區的山體滑坡帶走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翡翠礦區的衛星圖)

翡翠雖然量大,但是高檔的翡翠其實佔比是非常少的,高端翡翠在收藏領域也是佼佼者。


(下圖為:在礦區撿翡翠的“也木西”群體)


阿旺讀石


緬甸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西北,國土輪廓呈帶尾巴的菱形狀,又被描述為“引吭高歌的孔雀”。東北毗鄰中國,東南臨老撾和泰國,南部和西南瀕臨安達曼海和孟加拉灣,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相接。國土面積近67.7萬平方公里,在東南亞11國中僅次於印尼。

緬甸成為珠寶玉石蘊藏大國,得益於地質時代亞歐與印度洋兩大板塊劇烈活動的結果。

藍、紅寶石之頂級皇家藍和鴿血紅產自“寶地”抹谷,玉石集中在克欽邦霧露河上游以及茂罕和南思崩等地,翡翠的年拍賣額從2006年3億歐元躍至2010年20億,2013年翡翠出口額約為1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出口總額的10%,其中90%輸往中國。21世紀頭10年裡,富裕北方鄰居難以遏制的需求使得翡翠價格飛漲百餘倍直逼鑽石,在少數人喜圓富豪夢的同時,其出產地依然貧窮落後。



ruixuezhaofeng


很高興讓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緬甸地處亞洲東南部的東南半島西北。國土輪廓,成帶尾巴的零形狀又被描述成為引吭高歌的孔雀。面積67.7萬平方公里與東南亞十一國僅次於印尼。

緬甸成為多不,珠寶玉石蘊藏大國得益於地質時代亞歐與印度洋兩大板塊劇烈活動的結果。

紅藍寶石之頂級皇家藍和鴿血紅產自寶地抹谷玉石集中在克欽邦霧露河上游。以及茂罕和南絲崩等地翡翠的年拍賣額從2006年3億歐元躍至2010年20億

2013年翡翠出口額約為1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出口總額的10%。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多多點贊,評論支持。








海風少女


因為這些寶石在地球形成過程中,像煤碳一樣,是有一個地質層的,而且很深,在五千米以下。在板塊邊緣,由於地殼的運動,邊緣隆起,寶石層破裂,從而形成瑪瑙等寶礦。


君子如玉風雨難摧


地質因素,目前只有緬甸產出寶石級翡翠,翡翠成礦因素複雜,世界範圍內產出翡翠礦的超不過十個國家,其它國家產出的翡翠質量和數量無法和緬甸相比。緬甸出產的寶石還有紅寶石、碧璽和琥珀,也都是高品質的,但上天給了最優質的寶石礦產,但也同時給了這片土地戰爭和貧瘠


林豔浠浠名品


首先,玉和翡翠是有區別的,玉的種類很多,翡翠只是玉的一種,屬於硬玉,而能達到翡翠級別的,只有緬甸才有,翡翠是經過上萬年的很多不確定因素而形成的,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由於翡翠大規模的開採,翡翠原石的出產量越來越低,黃金有價玉無價,翡翠價格上漲是必然的,緬甸雖然市出產翡翠的,但隨著時間推移,翡翠只會越來越少


CC呵南


首先翡翠礦石形成的必備因素有:1,地殼運動較強烈地帶,而緬甸恰恰就是;2,低溫高壓條件,緬甸具備;3,翡翠形成的基礎岩石必須是高鎂高鈣低鐵岩石,低鐵才能使得底不發灰,緬甸恰恰也具備了。這三點缺一不可,所以促成沿著緬甸霧路河一帶有那麼多的翡翠礦石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