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超过37.3℃ 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体温超过37.3℃ 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当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按照市疫情处置指挥部发布的《关于实行发热患者“双测温两报告”管理的通告》要求,居民必须每日两次(上午、下午)测量体温,超过 37.3℃的必须如实报告,所有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严禁瞒报、漏报、迟报。

体温超过37.3℃ 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济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组组长成昌慧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目前,济南已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复工复产后人员密集度增高,在每天测量体温中,居民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体温异常,往往会很紧张甚至会引发恐慌。那么,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体温超过37.3℃,应该怎么科学应对呢?下面,从以下2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体温超过37.3℃ 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一)为什么要加强对体温超过37.3℃居民的管理?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体温≥37.3℃或较基础体温上升超过1℃,则定义为发热。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四早”措施,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市指挥部做出每日“双测温两报告”的严格制度,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加强筛查管理,织密网底,既要对重点人群漏管风险重拳出击,又要把散在的、潜伏的、隐蔽的传染源找出来,最大程度的降低漏管风险,尽一切可能实现“四早”,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管控工作,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消除传播风险。

随着复工复产复学大潮的到来,疫情防控需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措施更实、落实更细。济南市卫生健康委适时将防控重点群体拓展至所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超过37.3℃)患者。

根据市指挥部印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患者隔离留观工作规范》,发热门诊发热患者隔离留观指征为:

1.有流行病学史且符合下列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

(1)不明原因发热≥37.3℃;

(2)有呼吸道症状;

(3)肺炎影像学特征。

2.无流行病学史,但胸部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二)发现自己或周围人体温超过37.3℃,如何科学处理?

在每天测量体温中,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先不要恐慌。按照市指挥部要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居民,根据以下3种情况,分别处理:

一是如果您有以下4种情况的任何一种,且体温不明原因超过37.3℃,必须第一时间报告。有单位的向单位报告,没有单位的向村居报告,由单位、村居负责登记并引导患者自驾或联系120 救护车到发热门诊就诊。

这4种情况分别是: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

二是如果您没有以上4种情况的流行病学史,体温超过37.3℃或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人员,可到居住地附近有发热门诊的医院或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就诊。由接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预检分诊,由医生作出诊断,给予相应处理。市卫生健康委同步推出“便民就医”组合拳,抽调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二级以上医院的170名经验丰富、业务熟悉专家,派驻到1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7家乡镇卫生院,带领基层医生做好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筛查诊疗和转诊工作。这一措施,既确保了普通发热市民的便捷就医,又堵住了重点人群的管理漏洞。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要严格规范预检分诊,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必须在隔离留观室做好患者信息登记核查并及时报告,同时联系社区或拨打120 救护车及时转诊到发热门诊就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必须暂停接诊发热患者,严禁销售发热、咳嗽类药物,对现存发热、咳嗽类药物实施封存管理。

目前,济南市卫健委已经公布了62家发热门诊名单,以及42家可以接诊孕产妇的发热门诊名单,患者可以及时就近选择就诊。

三是如果您没有以上4种情况的流行病学史,日常身体健康,体温不超过37.3℃,且没有气短、憋喘等呼吸道症状,建议可先居家观察。注意休息,多喝水,合理膳食。可通过“健康济南共建共享”微信公众号整合的20家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咨询,听取医生建议。

在这里,对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的人员,需要特别提示:

1.务必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

2.务必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3.务必持身份证或医保卡实名就医;

4.老年人、孕妇、肥胖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肾脏等基础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居民出现发热,必须到居住地附近设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济南发布

发布济南权威资讯

与您一起,见证济南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