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 公元5世紀初至6世紀末,我國處在一個大分裂時期,史稱南北朝。公元581年,隋王楊堅奪取北周政權,當了皇帝,國號隋,肩負著統一中國的歷史使命。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 這時,只剩下南朝的最後一個割據勢力——陳朝。陳後主陳叔寶自恃有長江天險,高枕無憂,在國都建康(今南京)過著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3 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準備渡江南下,進攻陳國,以實現統一中國的使命。他任命賀若弼為渡江南征的指揮官。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4 賀若弼是一位很有政治眼光、深謀遠慮的將軍。早先,他曾用一批老戰馬換了陳國的許多船隻,並把這些船隻隱蔽起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5 當隋文帝楊堅命令南征的時候,賀若弼又向漁民們買了五六十隻破船,插上軍旗,在光天化日之下列陣於長江的支流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6 陳後主聽說隋軍要渡江南征,便責成水兵將領封鎖長江水域。陳國的戰船耀武揚威地在長江上穿梭巡邏。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7 陳國的水兵司令官和手下一班戰將,為了觀察隋朝的水軍實力,登上了指揮船的旗樓,他們舉目眺望,只見幾十只破船列陣於對岸。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8 水兵司令官禁不住哈哈大笑,輕蔑地說:“隋朝就憑這些玩藝兒與我訓練有素的水軍作戰?這簡直是用雞蛋碰石頭!”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9 與此同時,賀若弼又命令廬州一帶的江防守備部隊,每當換防的時候,必須在歷陽(今安徽和縣)集中,豎起許多戰旗,郊外佈滿篷帳……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0 陳國以為隋軍要發動進攻,連忙調兵遣將迎戰。一陣忙亂過後,陳軍才發覺隋軍在調防,並無進攻的動向。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1 這樣,折騰了好幾趟,陳國軍隊漸漸地習以為常了;又見隋軍經常沿江打獵,人喊馬嘶,於是,便掉以輕心,不加防備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2 陳後主聞報吳州(今揚州)一帶的隋軍水兵實力單薄,廬州(今安徽合肥)一帶的隋軍水兵又無意渡江作戰,就更加荒於酒色,每日裡都在後宮中游宴賦詩,不理朝政。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3 一天,陳後主即席賦了一首《玉樹後庭花》,雖然內容輕薄,但辭藻綺豔,他非常得意,當即命令宮廷樂師給譜上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4 曲子譜成以後,樂伎們男女唱和,舞伎們合著這哀豔婉轉的輕歌而曼舞。陳後主看得入了迷,不知有亡國之憂。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5 正當陳國朝廷上下一片歌舞昇平的當兒,隋軍將領賀若弼來了個偷樑換柱,把江防部隊換成了主攻部隊,而陳國守軍還以為這是吳州一帶的隋軍水兵也在換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6 接著,賀若弼又撒走了那公開停泊在江上的五六十隻破漁船,將原先隱蔽起來的戰船,列成戰陣,駛出江面。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7 賀若弼登上指揮船,命令將士們偃旗息鼓,不事聲張,輕舟飛渡長江天險;陳國水兵由於麻痺大意,根本沒有察覺。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8 當賀若弼率兵渡江上岸的時候,陳國水軍的將軍們還在觀看美女們的歌舞,遊樂飲宴。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9 等到隋軍渡江上岸的消息傳來,遊樂廳裡鬼哭狼嚎,亂成一片。將軍們來不及迎戰隋軍,便都倉皇逃命。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0 與此同時,賀若弼命令手下將領廬州總管韓擒虎,率領一支500人的部隊,於夜晚從橫汪(在今安徽和縣東南)偷渡,襲擊江南之採石。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1 駐防採石的陳國守軍,也和其他的陳國軍隊一樣大意,他們正在猜拳行令酗酒,至使韓擒虎率領的小部隊輕易地攻克了採石。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2 賀若弼乘勝揮師前進,一舉攻佔了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活捉了陳國的南徐州刺史黃恪,並俘獲陳軍6000餘人。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3 賀若弼發給6000多名俘虜兵糧食,全部遣返回家,並讓他們帶著隋朝的安民告示,沿途宣傳。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4 聽了被遣返人員的宣傳,陳國軍民都對隋朝產生了好感。從此,賀若弼率領的隋軍,在進軍途中,很受歡迎,所向披靡。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5 後來,隋軍大舉向陳國京都建康進攻,隋將韓擒虎率部首先突破城防,從朱雀門入城。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6 進城後,韓擒虎領著輕騎兵,向陳後主的王宮飛速挺進,以免陳叔寶逃跑。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7 陳後主與張、孔兩貴妃,還在飲酒作樂,聽說隋軍進了城,三人才倉卒逃進後宮,戰戰兢兢地躲藏在景陽井內。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8 韓擒虎率部衝到宮門,一舉殲滅衛隊,佔領了陳國的王宮。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9 在宮內,隋軍抓住了幾全太監,經審問,太監招供陳後主藏在井內。韓擒虎按所指地方俘獲了陳後主及張、孔二妃。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30 隋軍滅亡了陳國,並將陳後主解送長安。後來陳叔寶在洛陽病死,被隋文帝追封為長城縣公。從此,長期分裂的中國,又統一了。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借題發揮,指著這個罵那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 元末,農民紅巾起義軍徐壽輝部的領兵元帥陳友諒懷有野心,於1360年殺了徐壽輝,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稱帝,國號漢。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 陳友諒派人密約佔據紹興一帶的張士誠,共同起兵進攻朱元璋佔據的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張士誠舉棋不定,未及答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3 陳友諒急於稱王稱霸,不待張士誠出兵,便從採石率水軍東進,一舉攻佔了朱元璋新構築的太平要塞,建康大為震驚。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4 朱元璋部將意見紛紜:有人主張獻城投降;有人主張退守鐘山;有人主張決一死戰。惟有軍師劉伯溫瞪著眼睛不說話。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5 朱元璋認為上述建議均不可取,便單獨和劉伯溫商議擊退敵軍的計策。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6 劉伯溫獻了一條指桑罵槐之計:對內,嚴懲畏敵如虎、動搖軍心之首惡,殺一儆百,以嚴明法紀,統一軍心;對外,集中全力擊敗陳友諒,敲山震虎,以懾服張土誠。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7 朱元章依計行事。一面採取果敢手段,約束全軍,使將土敬服;一面派胡大海帶一支部隊去攻打信州,牽制陳友諒後方,使其無法集中兵力於建康方向。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8 朱元章手下有個康茂才,駐守江東橋,由於他與陳友諒過去很有交情,朱元璋令他派人與陳友諒聯絡,詐降做內應,以引蛇出洞。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9 陳友諒接見了康茂才派來的人,看了詐降信,非常高興,答應按時進軍,到時以大喊三聲“老康”為聯絡暗號。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0 康茂才把送信人回報的情況報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十分高興,說:“陳友諒中計了!”接著,探子又來報告,陳友諒正調動兵馬,準備進攻。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1 朱元璋立即調兵遣將,推備迎戰陳友諒。水軍將領楊璟奉命率部駐守大勝港,嚴陣以待,以堵截陳友諒的水軍。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2 馮國勝、常遇春奉命率領精銳部隊3萬人,布成一個口袋陣,埋伏在石灰山側面,單等陳友諒軍鑽進口袋,以便圍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3 一切部署停當,朱元章統領主力大軍,集結在盧龍山。他與將士們約定舉旗為號:舉紅旗為進攻開始,舉黃旗則伏兵殺出。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4 到了約定的時間,陳友諒率領1000多艘戰船,浩浩蕩蕩順江而下宛如長龍鬧江,好不威風。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5 陳友諒的水軍進到大勝港,殺氣騰騰。朱元璋的水軍將領楊璟早有防備,立即指揮戰船迎戰陳友諒的水軍。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6 大勝港進出口十分狹窄,只能容納兩隻船並排出入,陳友諒雖然擁有1000多艘戰船,但卻施展不開,發揮不了優勢。朱元璋軍也無法衝出港口,展開大戰。雙方只好用弓箭對射。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7 陳友諒怕耽擱時間,貽誤戰機,立即舉旗為號,指揮戰船撤到江水茫茫的大江之上,然後乘風破浪地直衝江東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8 到了江東橋附近,為了與康茂才聯絡,陳友諒領著指揮船上的全體士兵,同聲高呼:“老康!"連呼三聲,卻無人答應。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9 陳友諒知道上當受騙了,立即同他的弟弟陳友仁商議了一下,便率領戰船掉過頭來,向龍灣方向進發。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0 船到龍灣,陳友諒命令士卒舍舟登岸,冒著酷暑,構築陣地。士卒們見主將親臨前線,鬥志十分旺盛。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1 朱元璋在山頭上,身披紫色軟甲,隨從為他打著大涼傘遮蔭,讓他舒服一些,好集中精神指揮作戰。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2 朱元璋見將士們頭頂盛夏的驕陽,汗流浹背地堅守陣地,準備迎戰陳友諒軍,為了表示與將士們共甘苦,便命令去掉涼傘。將士們十分感動,鬥志倍增。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3 夏天的氣候多變,先前還是烈日當空,突然烏雲翻滾,一陣狂風吹來,哪潑大雨下個不停。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4 朱元璋在高處看得清楚,由於天下大雨,陳友諒軍的陣勢出現了混亂,於是,便舉起紅旗,發起進攻。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5 陳友諒見朱元璋軍冒雨衝殺過來,立即下令穩住陣腳,指揮部隊迎戰;風聲、雨聲、人聲、馬聲交織成一片,好一場短兵相接!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6 雙方正打得難分難解,忽然雨過天晴,朱元璋又命令高舉黃旗,幾萬伏兵四下裡搖旗吶喊,向陳友諒軍衝殺而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7 陳友諒軍四面受敵,頓時慌了手腳,部隊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招架不住朱元璋軍的奮勇衝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8 潰敗的陳友諒軍湧向河邊,準備登船逃命,誰知遇上江水退潮,船擱淺,逃不了,被朱元璋軍殺死不少,其餘全部被俘。一批陳軍將領也投降了朱無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9 陳友諒倉卒登上一葉輕舟,乘亂逃亡,當他脫離險境,回首見自已的戰船全被朱元璋繳獲時,禁不住傷感地仰天長嘆一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30果如劉伯溫估計,張士誠正在出兵北上,配合陳友諒進攻建康。忽然傳來陳友諒損兵折將、大敗而逃的消息,張士誠登時聞風喪膽,立即命令部隊就地駐防,不敢再繼續北上。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假裝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圖。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 公元239年初,魏明帝曹睿病重,這年他雖然才36歲,但自知活不久了,便召侍中劉放、孫資到病榻前議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 按照封建家天下的慣例,曹睿一死,應由他的長子曹芳繼承皇位,可曹芳還是個八歲的娃娃,劉放孫資便向曹睿推薦皇族曹爽輔佐曹芳攝政。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3 曹睿封曹爽為大將軍,總攝朝政。臨終前,曹睿召太子和大臣們至御榻前交代後事。曹睿有氣無力地握著司馬懿和曹爽的手,囑咐道:“你們兩位要同心同德,竭力輔佐幼主掌理國家……”話沒說完就一命歸天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4 辦完魏明帝曹睿的葬禮,曹爽和司馬懿便在皇宮舉行盛大的典禮,按照曹睿的臨終囑託,共同扶太子曹芳登基當皇帝。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5 娃娃皇帝曹芳不懂事,一切軍政大小事務,都由曹爽和司馬懿商量決定。起初,兩人處事謹慎,互相尊重,彼此有商有量。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6 曹爽因是皇族,養有幾百門客,其中何宴、鄧颺、李勝、丁謐、畢軌等人最得曹爽的信任,他們成了曹爽的“智囊團”。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7 一天,曹爽和這幾個智囊人物議事,他們認為司馬懿戰功大,多謀善變,應趁早除掉他的兵權,免生後患。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8 曹爽和司馬懿都是把兵權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曹爽策劃好以後,採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名義上升遷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卻奪了他的兵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9 接著,曹爽又委任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別擔任中領軍、武衛將軍散騎常侍等軍中要職,從此,兵權盡落在曹爽的手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0 那幾個智囊人物因策劃奪權有功,曹爽又都提升他們當了大官,掌握著朝政,這樣,魏國的軍政大權就落到了曹爽一人手上,簡直就成了事實上的皇帝。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1 曹爽當權後,便大興土木,建造亭臺樓閣,又挑選能歌善舞的年輕女子幾十人,每日在聲色娛樂中與智囊們商議國家大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2 司馬懿因一時大意,被奪了兵權。他暗下決心,要把失去了的權力再奪回來,可表面上卻裝病在家閒著,不問國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3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深知父親人閒心不閒,用的是假痴不的辦法,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父子們經常在夜深人靜時密謀策劃。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4 時間一晃已過了10年,曹爽不知司馬懿稱病的虛實,總覺得有些不放心,趁著智囊人物李勝被委任為荊州刺史的機會,便派他以辭行為名,前往司馬懿家中探聽虛實。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5 司馬懿聽門吏報告李勝來訪,立即除掉烏紗帽,披頭散髮地裝起病來,又令兩個婢女扶著,半躺半坐在床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6 李勝來到床前,假裝出必恭必敬的樣子,向司馬懿請安問好,然後說:“今皇上命某為荊州刺史,特來向太傅辭行。”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7 司馬懿以假對假,裝作耳聾聽不清,故意問非所答地答道:“你到幷州去,那裡近北方,要打仗的,你要好好戒備!”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8 李勝一再糾正司馬懿的錯話,折騰了半天,司馬懿總是回答得牛頭不對馬嘴;李勝只好用紙筆寫明,呈送給司馬懿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19 同馬懿看了看字條,說了聲“保重”就用手指指嘴巴,侍婢便捧來湯藥,司馬懿歪頭過去就著喝,故意讓藥湯流滿衣襟,接著,便倒在床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0 李勝辭別司馬懿,回見曹爽,把所見所聞詳詳細細、繪聲繪色地說了一遍。曹爽大喜,說:“這個老東西要死了,我不用擔心啦!”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1 司馬懿見李勝走了,從床上一躍而起,對兩個兒子說:“李勝肯定向曹爽報告消息,曹爽這小子不會懷疑我了,你們快秘密聯絡舊部,伺機動手!”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2 不幾天,清明節到了,曹爽請魏主曹芳去祭祀先朝皇帝,大小官僚都隨駕出城,曹爽帶領御林軍護駕。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3 曹爽的一個心腹攔住馬頭,諫阻道:“大家都出城了,發生政變怎麼辦?”曹爽揮舞馬鞭,說:“司馬懿病成那個樣兒,還有誰搞政變!”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4 待曹爽等一班人馬出城遠去,司馬懿和兩個兒子、幾十名家將,立即率領當年和孔明作過戰的老部隊,迅速佔領了兵營和武器庫。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5 在控制了京城局面以後,司馬懿領著一班舊官闖進後宮,向太后啟奏,歷數大將軍曹爽奸邪誤國的罪行,應撤職查辦,皇太后被嚇得只好准奏。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6 接著,司馬懿父子一面引大軍出城,屯紮在洛河沿岸,以重兵把守浮橋;一面讓人帶上奏表,到郊外去向皇帝曹芳申奏。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7 曹爽在祭完先帝后,正在飛鷹走犬地打獵,忽報城內發生政變,太傅司馬懿有奏表送來,登時嚇得他幾乎掉下馬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8 聽說司馬懿只要求曹爽兄弟交出兵權,別無他意,有人主張照辦,而幾個心腹則勸曹爽挾持天子到許昌去,然後調兵討伐司馬懿。但曹爽卻輕信司馬懿別無他意,要交出兵權,隨從的官員見狀大都散逃了。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29 曹爽帶著幾個兄弟及心腹回城。到了浮橋邊,司馬懿命令曹爽兄弟回家住著,等侯處置,而把其餘的心腹都抓起來,送進大牢坐班房。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30 司馬懿審訊曹爽手下官員,掌握了曹爽的罪行以後,便將曹爽全家及他的心腹官僚統統殺頭示眾。從此,司馬懿掌握了軍政大權,威風大大超過當年的曹爽。

連環畫《三十六計》連環畫之9|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


瀚大黎眾相關連環畫欣賞:

抗日傳奇故事連環畫《黑芍藥傳奇》

連環畫《雞毛信》劉繼卣繪畫(上集)

連環畫《雞毛信》劉繼卣繪畫(中集)

連環畫《雞毛信》劉繼卣繪畫(下集)

顧炳鑫經典彩繪年畫連環畫《洪湖赤衛隊》

紅色革命連環畫《洪湖赤衛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