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和尊重——致殘食野生動物的那些人,別為嘴傷命

趙晏彪/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時至今日已確診病人7428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突發,使全中國人民心理上蒙上了一層陰影,疫情的傳播與爆發給全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僅斷送了一些人的性命,限制了人民的自由旅行、探親訪友的權力,更讓世界一些國家也無奈地捲入了這場“沒有銷煙的戰爭。”

多少人拼命於抗擊疫情的戰爭中,多少人在日夜奔馳武漢的中途中,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在醫院與死神對話中,多少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意外的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朋友……

珍愛和尊重——致殘食野生動物的那些人,別為嘴傷命

究其原因,其實首先是道德的淪喪,其二是無知亦無恥,其三,對大自然沒有敬畏之心,其四,不知道生命的寶貴,其五,數典忘祖,祖宗流傳下來的經驗之談不銘記,不傳承,誤自誤國。

在這次疫情中,日本國送給中國的援助物資,用了許多中國的唐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許多人讀了叫好,且不知,這是咱們老祖宗的東西!

清朝時有這樣的規矩,捕魚者的漁網不能夠眼兒太小,要讓小魚漏出去,不然就會絕種。我們現在海邊的一些漁民,他們網眼小的如針眼。同時,母獸在懷孕期間,獵人是不允許捕殺的。這些都是前人的經驗和做人的基本原則。

不忘初心,這就是初心呀。但是總有這樣一些人,不敬畏老祖宗留下來的幾千年的教誨,把聖賢的話當成耳旁風,為嘴傷命。

珍愛和尊重——致殘食野生動物的那些人,別為嘴傷命

前幾年有過這樣的一篇報道。

一位搞野外考察的博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向醫生說出了他的心裡話。他說,我知道自己活不了了,這是我咎由自取。因為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告誡我們了,什麼是我們人類可以吃的,什麼是我們人類不能夠吃的。但我就是出於獵奇,就是嘴饞,就是想出風頭,想吃盡天下的野味,還在網上炫耀。我吃孔雀肉,吃穿山甲,吃各種沒有見過的野味。現在想想,如果孔雀肉真的能夠吃而且好吃,為何我們的祖先從來不吃孔雀肉呢?人將死其言也善,我用我的生命勸大家,遵循老祖宗的教誨,他們吃啥我們吃啥,千萬不要吃那些不應該吃的動物,他們也是有生命的呀。但願我的悲劇別在發生。

這段話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2003年的非典,也沒有引起這些人的注意,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就是好吃者的作風。因為中國人好美食,好吃野味這是出了名的。想想2003年的非典與今天的疫情,其問題的根源是一樣的,都是出在那些尋找野味,尋找刺激,滿足嘴癮的這些人身上。進食野生動物可能使野生動物所攜帶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源在人類中間傳播。

珍愛和尊重——致殘食野生動物的那些人,別為嘴傷命

如今,疫情十萬火急。在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讀到拙作,並再次奉勸那些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生命的人們:覺醒吧!

你保護自然,自然會以溫柔的方式回敬你;你傷害自然,自然會以同樣的甚至更為極端的方式回報你;你熱愛動物,動物會以溫柔的動作回敬你;你殺害動物,動物會以同樣的甚至更為極端的方式回報你。

別以為一棵樹不是生命,別以為一隻小動物沒有靈性。

請珍愛大自然,尊重所有的生命,就是對大自然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