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陳巖:"黑科技"助力肺炎防控片"刷屏"

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雖然數以萬計的企業陷入困境,但他們同樣也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馳援武漢,溫暖華夏大地。

作為覆蓋全國110多個城市、手握70萬塊電梯屏幕的梯媒大佬——分眾傳媒,自1月23日起,拿出所有屏幕資源播放疫情防控宣傳公益廣告,同時聯合微醫互聯網總醫院上線"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在全國電梯智能屏上滾動播放。

這無疑在疫情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方面給民眾提供了很多便利,也給予大家更貼心的關懷。

但是,在傳統社區廣告場景下,大部分提供廣告露出的載體都是以靜態海報來展示,不能及時更新,而且更換起來還費時費力。

尤其是在疫情當前,全國大部分社區都已經實行封閉式管理,這就更大地制約了社區廣告媒介在及時準確傳播疫情信息上應該發揮的作用。

那麼,分眾傳媒是如何快速響應,在全國110多個城市播放防疫公益宣傳片的呢?

我們瞭解到,分眾傳媒於2019 年底上線了基於物聯網的雲端KUMA新一代智能廣告平臺,該平臺可在線進行廣告排播和素材管理,進行實時動態化庫存及訂單管理,實現智能化廣告排片及設備管理。

同時,KUMA系統還可以自動遠程上刊推送,完成"選點-排期-排播-售賣-素材-排片-上刊"一站式系統化操作。

這就極大的解決了傳統社區廣告媒介需要派人進社區頻繁更換的痛點。雲計算、IoT等新技術的加持,使分眾70萬塊分散在全國各城市的廣告設備形成了一張支持實時信息傳輸、數據迴流、設備監控的智能廣告運營物聯網,將數字化的線下媒體打造成物聯網流量平臺。

從客戶需求出發,KUMA系統通過算法優化,既可以滿足大品牌客戶的投放需求,也可以對接一些DSP平臺進行互聯網廣告模式的自動投放,為客戶日益增長的精準化、多樣化投放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對客戶而言,打廣告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更高效的ROI。

所以,在效果監測方面,分眾傳媒基於自主研發的"銀河系統-大數據廣告策劃平臺",同步構建了第三方廣告實時監測體系和戶外電視收視率系統,保障廣告投放標準化、效果可量化評估。

而且,阿里巴巴作為分眾傳媒的股東之一,雙方已經建立跨平臺合作機制,完善線下媒體營銷效果的全鏈路歸因分析。

在分眾傳媒專業合夥人、首席戰略官兼首席信息官陳巖看來,萬物互聯時代,共建生態將會是整個廣告行業的大趨勢。數字化、流量化的全新形態,將使線下媒體投放更精準透明,效果轉化全鏈路分析更完整。

因此,基於這套強大的KUMA系統,分眾傳媒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各城市不同社區推送專屬的疫情信息,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守護社區公共安全,讓數字化線下媒體也顯現溫暖人心的生命力。

也許這就是"科技以人為本"的奧義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