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部分大學教授上課只是讀PPT而不感覺尷尬,他們心裡是對學生的失望還是對工作的懈怠?

姚振博


【研究員老黃】分析:在大學我也有這種經歷,並積極尋找到了答案。他們並不是對學生失望,也不是對工作懈怠,但為什麼上課的時候只是讀PPT,又沒有尷尬感呢呢?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一、先分析這部分教授為什麼不尷尬

高校教師職稱系列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在高校能評上教授,那他的學術和專業水準一定很牛,所以,很多教授也認為自己是很厲害的。

但是,學術和專業水平厲害,更多代表的是他們的科研能力很厲害,並不代表他們的教學水平也厲害。不過,儘管如此,因為他們厲害,所以他們並不會在唸ppt這個問題上覺得尷尬。

二、探討下這部分教授只念ppt上課的原因

1.有可能是這些教授自身所學的學科跟你所學的科目並不完全符合,換句話說,打了專業擦邊球。

為什麼會有這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曾針對某些教授上課只是念PPT這個問題,專門找過學院院長。答案竟然是因為我的專業很難招到老師,而這位念PPT的教授所學專業跟我的專業是相近的。

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吧,就是打專業擦邊球。有些專業難招到對口專業的老師,好不容易找到的教授,也只是專業相近而已。

想想,這種情況招到的教授,他們都不是特別懂你的專業,又怎麼可能教得很深入,他們不敢脫離PPT去教你們啊。所以,他們既不是對學生失望,也不是對工作懈怠。他們也很想把課上好,但因專業限制,某些知識領域可能需要深入講解,但剛好又不是他們自身專業的知識,沒辦法,就只能提前把你們的課程內容做到PPT上,上課照念就好,多保險。

2.他們把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放在科研項目上,而非教學方式上。

一個普通老師要評上教授,那得花多少時間去發表核心論文,做多少科研項目才能達到評定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因他們對科研項目時間投入過大,很可能就會影響他們的教學水平,這種現象在大學裡面並不少見。

有些教授聽起來頭銜很大,但是教學水平真的不咋樣,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科研,而沒有時間去鑽研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授熱衷項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實學校的工資並不是很高,但是他們能通過項目來掙錢。不僅如此,作為教授,要起“傳幫帶”的作用,很多時候學校也是需要他們牽頭去搞項目的。因為沒有時間去鑽研教學,這就造成部分教授教學水平較差,只會念PPT了。

3.跟部分教授的性格也有關係。

有些教授性格內向,但在科研上很有鑽研精神,天生就適合搞科研。他們一旦站講臺上課,就無所適從。畢竟,站講臺也是很挑戰人的演講能力,溝通能力。而對於不善於演講和溝通的教授來說,即使他們學術科研很厲害,他們也很難脫稿上好一堂課。或者說,他們能脫稿而出的術語太專業,你們聽不懂啊。他們不知道你們學的是多深多淺,為了讓你們聽得懂,那就按照教材給的PPT講唄。

三、給出建議。

1.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跟授課老師溝通。跟他說只是念PPT學生不愛聽,教學效果不好,提出希望改進教學方式的希望。

2.其次,如果不好意思直接跟授課老師反映,那麼,可以直接反映給學院的主管教學院長,希望教學院長可以跟這位老師溝通,改變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

3.如果也不好意思反映給教學院長,那麼,也可以反映給學校督導室督導。每個學院都配有教學督導,專門監督老師的上課情況,並且能實時反饋,效果極佳。

4.如果很不幸,以上方法都不奏效的話,我只好建議你,你只能靠自己自學,自己努力去搞懂這門課,跟哪個老師計較也不能跟自己的學業計較,你說對不?

結語:

問題中,部分教授上課只念PPT,可能每個教授都有他不同的原因。但不管是何原因,這種只念PPT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教學效果確實較差的。它會給很多對大學充滿憧憬的學生帶來失落感,甚至會討厭這門課,出現逃課現象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跟這位老師溝通,跟學院教學院長,教學督導反映,找出其中緣由並能改進教學方法,那就再好不過。如果不能,那一定要自行努力去學好這門課。

以上便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我是研究員老黃,專注教育領域,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