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餘額“快速減肥”:六個時間點觀股市見底風向標

2010年實施融資融券以來,這一加槓桿的方式成為不少投資者承擔更多風險、博取更大利潤的方式。由於開通融資融券功能需要賬戶市值在50萬以上,因此絕大部分散戶被排除在外。既然選擇加槓桿,又存在資金門檻的要求,融資融券的總額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活躍的個人大戶、中戶的動向之一。由於做空券源的不足,融券餘額長期以來只有融資餘額的零頭,因此融資餘額和“兩融”餘額十分接近,其變化趨勢也和大盤存在密切的互動。

融資餘額“快速減肥”:六個時間點觀股市見底風向標

2010年到2014年上半年,“兩融”功能剛起步融資餘額的變動和股指漲跌關係不大。期間股指上下震盪,上證指數一度從3000點下探至1849點,卻無礙兩市融資餘額穩步增長,從無到有增長到4000億左右;到了2014年下半年進入牛市,融資餘額更出現跨越式增長,2014年12月突破1萬億大關,2015年5月突破2萬億大關,當年6月18日突破2.26萬億,和股指見頂的時間僅差三個交易日。

此後,隨著股指見頂回落,融資餘額也快速縮水,2015年9月2日跌破1萬億。當年四季度一度迴光返照增長到1.2萬億上方,但在2016年初再度快速減少,最低逼近8000億大關。此後一年多,融資餘額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9000億至1萬億成為核心波動的區間。

融資餘額“快速減肥”:六個時間點觀股市見底風向標

最近兩年融資餘額相對穩定,反映出A股“去槓桿”的成果。而目前沉澱下來的這部分融資,則具有較強的波段操作意味

因此,融資餘額在2015年以後,便呈現出和大盤基本同步的正相關波動趨勢,大盤跌則融資餘額同步減少,大盤漲則融資餘額同步增加,融資餘額儼然成為大盤的同步指標。

但如果僅僅是同步指標的話,融資餘額對大盤的前瞻性便不會太強。不過,仔細觀察融資餘額最近兩年的變動情況,可以發現其變化趨勢具有兩項較強的指導意義。首先是“絕對數值判底部”,在最近兩年中,融資餘額減少到9000億下方特別是8500億附近時,基本對應上證指數的波段底部;其次是“底背離見底部”,雖然一般情況下股指和融資餘額同向波動參考意義不大,但一旦出現股指走穩不跌,融資餘額繼續快速減少的情況,二者形成背離預示著底部已經在構築中,一旦融資餘額止跌回升,股指的右側交易機會就此來臨。根據筆者的統計,2015年下半年以來,上證指數和融資餘額的背離出現過6次,每次基本都對應著波段機會(見附圖):

融資餘額“快速減肥”:六個時間點觀股市見底風向標

一、2015年8月26日至9月30日。

上證指數先在8月26日見底2850.71點,當天融資餘額為11078億元。此後股指呈現橫向震盪,融資餘額繼續減少,直到9月30日減少到9041億元,次日起股指和融資餘額同步回升,從3100點附近上升至3600點;

二、2016年1月27日至3月16日。

上證指數先在1月27日探底2638.30點,當天融資餘額為9297億元。此後滬指緩慢回升200點,但融資餘額直到3月16日才結束連續下滑的態勢,當時對應的金額為8268億元。次日起股指和融資餘額同步回升,從2870點附近上升至接近3100點;

三、2016年5月26日至5月30日。

上證指數在5月26日探底2780.76點,當天融資餘額為8233億元,此後滬指維持橫盤整理,直到5月30日融資餘額下降到8186億元。次日,滬指和融資餘額同步上升,從2800點一線上漲到3140點附近;

四、2016年9月27日至9月30日。

上證指數在9月27日探底2969.13點,當天融資餘額為8865億元,三個交易日之後融資餘額在8687億元見底,“十一”長假之後股指和兩融餘額同步增長,從3000點附近上升至3301點;

五、2017年1月16日至1月26日。

上證指數在1月16日探底3044.29點,當天融資餘額為8989億元。此後股指探底回升,而融資餘額直到1月26日才見底8650億元。之後股指和融資餘額同步增長,從3140點上漲到3300點附近;

六、2017年5月11日至6月6日。

上證指數在5月11日探底3016.53點,當天融資餘額為8827億元。此後股指企穩回升,而融資餘額直至6月6日才見底8581億元。次日股指和融資餘額同步增長,從3100點上漲到3450點附近。

融資餘額“快速減肥”:六個時間點觀股市見底風向標

從當前市場表現和融資餘額的情況來看,目前有出現第七次“底背離”的跡象。從絕對數值來看,上週五(7月6日)融資餘額再度跌破9000億元,來到8988億元;而在本週一(7月9日)大盤強力反彈的同時,融資餘額不增反減,剩下8970億元,週二和週三也持續減少;在週一和週二反彈過程中,兩市成交金額不增反減,也符合以往股指和融資餘額“底背離”之後縮量反彈的特徵。到了本週四(7月12日)中陽上攻的時候,不僅兩市成交有所放大,融資餘額也結束減少出現增加。結合近期外資機構、國內保險公司等持續加大買入力度,上市公司及大股東增持、回購的動作不斷,長線資金接手槓桿資金撤離之後的資金缺口十分明顯。如果未來出現成交金額和融資餘額同步增加,“底背離”將有望確立大盤波段行情的右側買點,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