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漂”老魏在城陽的24天

原創 高勇男 半島都市報城陽新聞 今天


魏家鋼,人稱“老魏”,今年46歲,遼寧人。

2月18日,是老魏在城陽墨水河畔的“房車”裡生活的第12天。所謂房車,是老魏自己的一輛麵包車,跟著老魏徵戰南北多年,已經很是破舊。

老魏文化程度不高,但有著一副好身板。這些年來,老魏開著他的這輛破車“流浪”於全國各大城市,幹著各種零工散活,賺著辛苦錢。這種生活讓他很踏實,也很享受,幹著活就把祖國的大好河山“遊覽”一遍,老魏覺得這樣的人生挺好的。

但是,老魏今年的征戰之旅,開局就很不順,稱得上是打工版“人在囧途”。

2月15日,一條微信消息刷爆城陽戰“疫”人的朋友圈——巡查中發現外來務工人員老魏,因受經濟所困已連續露宿街頭多日,急盼援助!伴隨著這條微信消息的傳播,越來越多人加入愛心救助行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老魏的故事。

1月28日,大年初四,老魏駕駛著他的那輛麵包車從遼寧老家來到了城陽。其實,春節一過老魏就離開了他遼寧黑山縣老家,一路向南,尋思著看哪裡能開工早,有活幹。結果,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的計劃落空了。老魏尋思著,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吧,不能總是在路上。三年前,老魏曾來過城陽,在城陽打工將近一年時間,參與過春陽路等道路工程的施工,這裡也有著一批他熟悉的工友。於是,老魏決定,不再折騰了,直接來城陽。

大年初四的傍晚,老魏到了城陽。下高速的時候老魏安全通過了防疫檢測,他也順利找到了個小旅館住了下來,每天40塊錢,一住就是10天。這期間,不斷有社區和相關防疫部門來到小旅館,檢測他的身體狀況,一切沒有問題。老魏跟他曾經的工友一個個聯繫,結果發現大家都沒回來,周邊的工地也都還沒開工,老魏有點發愁了。漸漸地,老魏出門時帶著的1000多塊錢所剩無幾,已無力再支付住宿費,吃飯也成了問題。

10天后一早,老魏退了房,想開車出去再碰碰運氣。行至春陽路墨水河畔時,車壞了。

“青漂”老魏在城陽的24天


墨水河畔,老魏住了十多天的麵包車,這也是他的“家”。

沒錢修車,找不到活幹,舉目無親,可以說是走投無路的老魏,無奈在河邊“安了家”。每日在河邊洗漱,每天僅靠幾包方便麵充飢,他也只能買的起這個了,還只能幹啃。晚上睡覺,儘管已經蓋上了他帶的所有衣服,冷風還是透過車窗縫隙吹進來,凍的他瑟瑟發抖。這樣的日子要捱到什麼時候,老魏自己也不知道。

2月15日,城陽大雪,老魏斷糧了。

這天,城陽駐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解海寧和同事們為了確保雪後道路暢通,對皂戶社區周邊道路進行著逐一排查。當行至春陽路時,發現了麵包車,和正在後排座位上眯著的老魏。敲開車窗,喚醒老魏,方才瞭解到他這些日子的遭遇。解海寧第一時間將情況反饋至城陽街道及相關部門,一場愛心救助,在風雪過後的城陽,就此拉開。

當天,城陽街道工作人員趙強會同解海寧和街道社會救助人員、醫務人員再次找到老魏,對其健康情況進行了再次檢測,並表達了愛心救助的意願。要強的老魏不想麻煩別人,婉言拒絕了幫助。沒辦法,大家只得先給老魏備齊了大量食物、用水和保暖衣物、口罩,並通過戰疫微信工作群和志願者服務群發出信息,講述了老魏的事情,號召大家協助救助。

消息一經發出,愛心如潮湧來。

在短短一天內,政府工作人員、社區熱心居民、愛心企業等眾多幫扶力量自發凝聚起來。“樸實的老魏,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幫”“得給老魏想一個能讓他接受的幫助方式”“來我這工作吧,我們可以提供崗位”……大家爭相出謀劃策,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解海寧更是在短時間內就收到來自身邊同事、志願者和愛心企業的捐款超過萬元。

但老魏說,他有手有腳身體好,能自己幹活賺錢,這錢不能要。解海寧只得將老魏的想法傳達給大家,並逐一退還了捐款。利群城陽購物廣場總經理姜全青也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街道,表達了願意提供工作崗位的想法,希望合力做到幫困又幫心,幫人又幫事。

在消息發出後的幾天內,不斷有愛心人士去墨水河邊找到老魏,捐款又捐物,也都被老魏婉言拒絕了。“街道和社區提供的生活用品已經夠了,我能幹活,我想幹活,感謝大家。”老魏反覆說著這些話。18日晚,趙強和同事帶著所有社會愛心人士的問候,再次找到了老魏,告訴他可以先搬到由皂戶社區提供的值班休息室裡去住,第二天去愛心企業城陽利群的貨運部門報到。

“青漂”老魏在城陽的24天


社區值班休息室,老魏的新住處,很暖和!沙發床上是他的鋪蓋卷。

19日,記者見到了老魏。“感謝利群和所有城陽的愛心人士,我現在的具體工作是蔬菜補貨卸貨,不累,我有的是力氣,只要不閒著就好,已經給大家添了太多麻煩了,非常不好意思。”老魏說,這麼多年在外打工,已經習慣了什麼事都是自己扛,沒想到在這樣一個他還是陌生的城市裡,能有這麼多人關心他,照顧他,他很感謝,總想著為大傢伙多做點什麼。

老魏還說,他是幸運的,心裡是溫暖的。

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刻,對於異鄉人的幫助和關懷,折射著一座城市的溫情與溫度。而所有這些普通人伸出的援手,傳遞出去也將不僅僅是一份善良與愛心,更是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