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復工難?金華統籌“一盤棋”用上這些妙招

開欄的話:為完成“兩確保三爭取”的新目標,我省各地深化“三服務”,切實解決企業遇到的開工難、招工難、產業鏈聯動難、物資運輸難、醫護用品保障難、資金週轉難、保外貿訂單難等現實難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浙江新聞客戶端今起推出《深化“三服務” 著力破“七難”》專欄,報道各地好做法,敬請關注。

如何破解复工难?金华统筹“一盘棋”用上这些妙招

百萬外來務工者風險如何識別?用大數據。20多個主要勞務輸出縣如何高效接人?協作包乾。產業鏈原材料供應暫時中斷怎麼辦?平臺對接。

面對企業復工復產的種種難題,金華堅持全市“一盤棋”思維,統籌協調各縣(市、區)打通復工接人平臺、產業鏈對接復甦平臺,員工一起接、難題一起辦,抱團聚力解難題促復產。

19日,永康市人力社保局政策法規科科長鬍小奔又在為到貴州羅甸縣接人的事忙碌著。3天前,永康出資包車接回首批1000多名雲南鎮雄籍務工人員。“這回效率更高了!不只永康企業的員工,我們還要把在金華就業的所有羅甸籍員工都接回來。我們是代表全金華去接人的!”胡小奔說,他們已派出工作專班,不日羅甸籍員工就可回金。

金華民營經濟發達,用工需求大,全市約有外來務工人員100多萬,遍佈雲南、貴州、江西等多個省份。為穩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解決用工緊缺難題,金華通過大數據分析,摸清全市主要勞務來源地,篩查出雲南鎮雄等20個疫情低風險勞務輸出縣(市),繪製出金華復工接人地圖。

接人可按圖索驥,但如何高效地接人?金華又全市“一盤棋”統籌,要求下轄10個縣(市、區)分頭包乾20個勞務輸出縣(市),通力合作,用最少的資源、最快的速度,接回最多的人。

接人“一盤棋”,解決難題也是“抱團式”。當前,原材料供應不足、設備採購困難是企業復工復產的“攔路虎”。金華市深化“三服務”活動,建立“產業鏈復甦難題收集平臺”,發揮八婺產業鏈合力優勢,專門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對接服務。浦江浙江景程無紡布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手術衣、手術床單的企業,調整生產線後,在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原材料之餘,想生產口罩卻買不到口罩機。而東陽冀發集團有限公司有口罩機,卻苦於沒有口罩原材料遲遲未能復工。兩家的難題彙總到平臺,成功對接,金華又多了兩家口罩生產企業。

為更快了解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難題,金華還建立了機關幹部駐企服務員機制,對規上企業“一對一”派駐駐企服務員,對其他企業“一對多”開展服務,對小微企業提供組團式服務,確保實現駐企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已派出5200餘名駐企服務員,解決了7400個難題。

記者瞭解到,截至2月19日18時,金華累計復工規上企業3628家,規上企業復工率92.4%,目前規上企業在崗員工230531人,員工返崗率4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