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歷屆中,廣東足球都有哪些國腳?

會飛的逍遙招財貓


橫濱水手

新賽季的前兩場比賽橫濱水手共打入5球,對手是神戶勝利船跟全北現代,尤其是上輪客場2比1力克全北現代,橫濱水手的凌厲攻勢完全掌控了比賽,稱得上完勝K聯賽的冠軍。橫濱水手在後防線上人員充足,本次對戰悉尼FC球隊都做出了調整。

悉尼FC

悉尼FC的大賽經驗也比橫濱水手更豐富,過去兩屆亞冠悉尼FC都是陪客,參加的12場比賽中,球隊只剩了1場比賽,戰勝的是水原三星。此次對戰橫濱水手悉尼FC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備戰這場比賽,對於作戰是非常有利的。


懶貓愛足球


廣東足球68年的足球底蘊,在各項賽事中獲得38座冠軍獎盃,是中國南派技術足球的代表,廣東培養和造就了很多優秀球員,在中國足球歷屆中,有容志行,葉細權,古廣明,陳熙榮,池明華,陳玉良,歐偉庭,吳方,黃軍偉,黃德保,李超波,吳育華,劉均洪,歐楚良,吳群立,王惠良,趙達裕等,他們技術超群,才華橫溢,是那個年代歷屆國家隊中的頂尖球員,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那個年代廣東的青訓工作做得好,古廣明,吳育華,王惠良都是廣東名宿葉細權在體校嚴格訓練培養出來的,古廣明,吳育華這兩個邊鋒速度快,帶球過人技術是一流,兩翼齊飛是廣東足球的特點,王惠良在中場調度,穿針引線,掌控攻防轉換的能力強,還有池明華的攔截,歐楚良的飛身撲救,給我們球迷帶來了快樂。

在看今朝,中國足球理念落後,國足沒有一點風格和特點,眨巴眼養瞎子,一代一如一代,球員們技術粗糙無進取心,足協急功近利,我們球迷很痛心,目前是三線潰敗,中國足協要反思,反思過後,要構建科學完善的青訓體系和足球發展正確理念,中國足球才有希望。


曙光179237098姚曙光


古廣明是廣東韶關人,出生於1959年,是中國足球的上賽季80年代的“第一右翼”,身高僅有1.68的古廣明雖然不高大,但腳下技術十分靈活,被球迷稱之為“泥鰍”。1985年的時候,古廣明被評為亞洲足球先生第二名,是當時中國球員在亞洲取得的最靠前的成績。

退役後的古廣明擔任過國家隊的助教,也做過俱樂部的經理,還擔任過他的足球學校的校長,為廣東的足球發展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

廣東足球獲得過兩屆全運會冠軍,三屆亞軍;在當年以廣東聯隊為班底由陳熙榮執教的國家隊橫掃東南亞球隊拿得亞洲盃正賽資格。

在1989年巴西俱樂部桑托斯隊來華訪問比賽,橫掃國內眾多省隊後來到廣東比賽,在比賽中由吳群立梅開二度被廣東隊2:1擊敗。

在中國足球甲級聯賽改製為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後,在市場經濟下的廣東足球可謂是一落千丈、風光不再。不僅缺少經濟實力雄厚的俱樂部,更缺乏出類拔萃的足球運動員。南派足球的隕落,讓中國足壇失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確實令人感慨和惋惜。至於廣州恆大足球的崛起,表面上是挽回了廣東足球的一點顏面,其實本質上還是有所區別。箇中道理,相信球迷都懂的!





公益足球聯盟李曉峰


廣東足球隊是南派足球代言人!出現過不少出類拔萃之輩,曾經入選過中國國家足球隊有不少人,個人認識的有,粱德成,張均浪,容志行,杜智仁,何佳,關志銳,陳熙榮,蔡錦標,古廣明,黃軍偉,吳育華,黃德保,王惠良,謝育新,區楚良,伍文兵,趙達裕,吳群立,楊寧,冼惠良,郭億軍,張小文,孔國賢,麥超,黃洪濤,彭偉國等人。還有不少名將入選過國家二隊,國奧隊,國青隊,國少隊。


範紹文武


70年代到80年代中國足球看廣東!

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足球看遼寧!

做為中國足壇的傳統強隊,廣東湧現出太多的足球國家隊球員。

憑記憶就能說出許多廣東入選過國家隊的運動員。首先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容志行,蔡錦標等,他們參加了1976年的亞洲盃。再往後的古廣明,趙達裕,謝育新,彭偉國,吳群力,麥超,區楚良,吳坪風等等的許多中國男足國家隊的常客。在80年代整個廣東隊幾乎都是國腳,記不得是哪一年了。中國男足分紅藍兩隊,紅隊就是以廣東男足為主,藍隊以遼寧隊為主。那時候可以說是遼寧和廣東一南一北撐起了中國足球的整片天!在那一年廣東足球隊代表中國足球參加了亞洲盃預選賽並小組第一齣線!

這些球員因為年齡的關係,彭偉國兄弟,謝育新,區楚良最讓我記憶猶新。1996年的亞洲盃對陣沙特中國隊連進兩球就是彭偉國最高光的表現。那時的沙特男足在亞洲水平了得,彭偉國一粒進球,一個助攻讓人看的熱血沸騰。雖然最後3-4告負沙特,但那時的國足還是讓人有所期待。

隨著這一批球員的老去,曾經中國足壇的傳奇廣東和遼寧日漸沒落。廣東足球隊曾一度消失在中國足球頂級聯賽。近幾年隨著廣州恆大橫空出世,金元鋪路。雖然也算是廣東足球的榮光,但和巔峰時期廣東男足不能同日而語。那時廣東的強大是源於本土球員的水平突出,現在的廣東足球就是各地優秀球員的集大成者。是靠優秀外援打天下!

真的好懷念曾經的遼粵足球爭霸,那時的遼粵爭霸增強了中國足球的實力,也是中國足球最高光的時代。


黑土愛體育


以前是北遼南粵,分別代表南北兩個流派。遼足拿過亞俱杯冠軍,是亞俱杯的常客。而粵穗聯軍曾經代表國家隊參加過第十屆亞洲盃,取得第三名。1988年卡塔爾亞洲盃,廣東籍球員有多達7人入選,分別是:吳群立、麥超、孔國賢、張小文、郭億軍、謝育新、伍文兵。從1976年到1996年的20年間,廣東足球人才輩出,先後共有20名國腳入選過國足參加的6屆亞洲盃決賽圈的名單,而且大部分都能佔據主力地位。而在這6屆亞洲盃上,國足的成績也從未跌出前8。


靜夜思160519196


廣東歷來是中國足球隊的輸送大戶,從八十年代開始有容志行,蔡錦標,古廣明,吳育華,趙達裕,郭億軍,池明華,歐楚良,彭偉國,胡志軍,謝育新等著名球員是響噹噹的廣東國腳,但不知怎麼近十年來廣東沒出過一個象樣的國腳,所謂的廣洲恆大國腳都是全國各地許老闆買來打職業聯賽的,這種現象值得廣東有關人士深思!


龍調1


從前:容志行、蔡錦標、楊寧、陳熙榮、古廣明、趙達裕、吳育華、池明華、謝育新、冼惠良、伍文兵、彭偉國、吳群力、麥超、胡志軍、區楚良……

現在: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許家印…………


只是只是路過


自我從1980年開始喜愛看足球,當時廣東省的足球在全國足壇是一個強省。隨著中國足球的職業化推進,廣東省足球沒能與時俱進,本土土生土長的職業球員反而越來越少,甚至淪為絕跡於國家隊………令廣大廣東球迷甚為傷感………回憶過去,廣東足球在教練和每個位置的球員都為國家隊輸送了人才。

教練:蘇永舜,曾雪麟,陳熙榮,區楚良

球員以在國家隊主力為標準

守門員:楊寧,孔國賢,區楚良,楊智

後衛:蔡錦標,池明華,張小文,郭億軍,麥超

中場:容志行,陳熙榮,王惠良,謝育新,伍文兵,彭偉國

前鋒:古廣明,趙達裕,吳育華,吳群立,胡志軍

以上的名字,於資深廣東球迷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名字………反觀現在在廣東恆大足球隊的主力名單裡,要找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球員都沒有,這個問題確實令球迷唏噓………這是值得廣東足球界和中國足球界深思………


廣東厚積薄發


大家好,我是小cc說育兒故事。入選過國家隊的粵籍球員有:

蔡錦標、陳熙榮、杜智仁、關至銳、何佳、容志行、古廣明、楊寧、池明華、吳育華、趙達裕、 李勇、彭偉國、區楚良、吳群立、謝育新、區楚良 、 楊智 。

其中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粵籍球員遼籍球員為國家貢獻大部分人才。

進入21世紀後,廣東幫似乎越來越失勢。2002年僅有區楚良一人入選,2008年和2010年則是楊智孤軍奮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