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導語


2020年怎麼了?!給我們中華兒女近五十年來,開了一個最惶恐的頭。新冠肺炎蔓延,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視線都聚焦在中國武漢。這一疫,全國停擺,千顆心停跳。其中的“痛”將永遠銘刻在我們歷史的鐵柱上!所以,必須看清局勢,在求變中發展才不至於在世事無常中淹沒。


縱觀近來的地球:

澳大利亞大火燃燒數月,百餘個物種瀕危,3.89億動物喪生

美國豬流感,2600萬人感染,近2.5萬人死亡,大量學校關門

25年來罕見的非洲蝗災,一天吃掉35000人的食物;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尼日利亞新病毒的出現,澳大利亞暴洪的二次衝擊等等,這些還在繼續……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美國豬流感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非洲蝗災


中國,絕非是唯一一個正在遭受災難的國家,我們應該開始警覺,提前應對。世道在變!面對如此多的變數,需要應對的災難,人也必須變!


那麼,鄉村休閒旅遊發展如何跟著變,才不被這太多的變數所淹沒?


經營內容方面


1、體驗內容要變


萌寵樂園的品種要變。過去一味的追求新、奇、異,園區裡面的珍稀小動物應有盡有,管理、消毒都不完善。經過這“一疫”,動物攜帶的病毒給人們心中形成的暗影都會避之不及,都會放下這一好奇心,畢竟,健康大於一切!

所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在這方面,儘量做到,配置一些安全的,品種不一定多的萌寵就夠了,要改變貪多求全的發展思路。贏利點多從融合科普,挖掘出更多的文創產品,從表面的博眼球深層次地豐富內涵,啟迪知識上做文章。不要擔心品種不夠豐富,把一個品種做到極致,比那些多品種,而管理不到位的更容易培養出品牌效應。一個小夥把單一的青魚乾為支柱產業的農園,賣出年破千萬元;同樣是另一個小青年,把單一的羊肚菌也種出了年破千萬元。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2、親子活動要變


這“一疫”, 讓全國工業停工待產,昔日奔流的臭水溝停止了湧動,汽車也成為了”留守兒童“,災難奪走了我們的生命,卻還給了人類的寧靜。在寧靜中,十幾億人都在反思,反思未來如何善待大自然!

所以,在認識動物,認識自然的課堂教學裡,加入這些內容在親子互動中,通過參與,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把拒絕捕殺野生動物和食吃野生動物的良好習慣根植於娃娃心裡,通過這“一疫”,將會是每個人都願意為之努力的事,是每個家庭樂意接受參與的休閒活動之一。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3、運動休閒要變


這“一疫”,親子游樂中,增加免疫力活動的趣味互動更能激發家長主動參與。針對冠狀病毒,目前還沒有解藥,治癒活下來的人,都是靠自身免疫力提升最終戰勝病毒而獲救。

所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將成為更多人長期的健康意識。農園中可以把古老的農耕活動,分年齡層次,創新設置出適應成人,孩子的課堂,比如,通過《歸田園居》這些田園方面的詩詞歌賦的場景,或是對答遊戲增強其娛樂性,從而在勞動中得到健體,學習知識,感受別樣的快樂。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4、安全保障要變

近來,世界的多災多難。人類已經看到了工業革命為人類帶來“日新月異”的生活的同時,昔日的天藍海淨,卻如昨日黃花般不斷凋零。地球發怒,不再是單純的預警,已經在告訴下一代人,要在一邊警醒中一邊學會自救防患。

近來,世界的多災多難。人類已經看到了工業革命為人類帶來“日新月異”的生活的同時,昔日的天藍海淨,卻如昨日黃花般不斷凋零。地球發怒,不再是單純的預警,已經在告訴下一代人,要在一邊警醒中一邊學會自救防患。

因此,我們需要把枯燥的知識,設計出易懂、情趣化、情景化融入在親子活動裡,比如地震知識、生化防患、雷電防患、火險、煤氣逃生等等,在親子教育中,在交流空間變化中,把疫情,把災難變成教材,完成一場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堅韌不拔,從容不迫的人生品質,家長都願意花這個錢參與演習。這是大疫過後發生變化的新商機,所以,農園都要考慮這些項目的配比。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5、科普教育要變


從農業生物科普入手,認識基本常識著眼,由淺入深的到現代科技的認知。這“一疫”,都是老驥伏櫪,拉響警鐘,平均年齡79歲的戰將領航白衣天使戰瘟神;

在世事無常面前,唯科技最實用,才華最耐老。

所以,農業生物,很多會把課堂搬到大自然,我們農園要騰好地方,迎接這一大發展空間;農業現代科普會增加更多的現場教學,已經有的硬件設施,一定要用好,做好適合各層次人員參與的會議,活動,教育。多投入專業人員的力量進行創新。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6、習俗文化要變

過年回家,是這次疫情擴散的助推劑。千里把家還的中國人,把病毒帶到了中國的每個角落。

因此,為延長遊客在園區逗留的時間增加其消費,我們在各種節慶活動設置中,可以通過熱鬧場面,進行情景設計,反轉到突發災難事件的親子游戲,對傳統人情世故學會思考,學會在大事大非中取捨。這不僅僅是一場自保的遊戲,更是培養孩子的原則性,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三產服務餐飲方面


7、鄉村美食要變


原來以野味佳餚作為金字招牌的農園趕快調整菜譜吧!經此“一疫”,賣不動也就罷了,除了全人類的討伐聲,還有專政機構的鐵拷等著您!

因此,作為農園的菜譜要變,多在“功能菜餚”上下功夫,“綠色菜餚”讓我們吃得放心;“功能菜餚”讓我們吃得健康,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以對抗病毒瘟疫。經此“一疫”,人們為了自身的免疫力,這樣的“功能菜餚”必受歡迎。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一產種植、養殖方面


8、種植要變


國家大力提倡積極發展優異特色產業:果菜茶、食用菌、雜糧雜豆,蠶桑,中花材等,這些都包括在前面提到的“功能菜餚”裡面,需要我們的種植基地作保障。一些有藥用,有保健價值的食用花,食用菜多花些心思開發出菜餚,包括一些強體的藥膳都要大力挖掘。經歷了這“一疫”,人們更加著眼於關注健康的食品,優選食材,從田間地頭到餐桌都應有“功能菜餚”佔據的一席位置。

因此,種植上,多考慮附加值高,保健功效高的品種栽種,條件允許的農園,保健藥用食材也可以考慮適當的栽種,這些都會讓客人感到,這是一個有健康意識,值得信賴的莊主。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9、養殖要變


緊跟國家政策,園區有後山前嶺的完全可以響應國家號召,發展水產、畜牧。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重磅發佈:《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文中指出:在目前的形勢下,豬瘟陰影還沒有散去,禽流感又鬧起來了,吃野味吃出了肺炎疫情,實際上外部的環境對水產養殖板塊是有利的,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機會……多吃養殖的水產品對老百姓的好處……養出綠色的水產品,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只有消費者持續不斷地消費,養殖才有繼續下去的可能,畜禽都多多少少出現了問題,讓水產品的發展迎來很好的發展機遇,抓住了的才是“機遇”,你沒抓住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因此,沒有水汙染的,食用安全的工業規模化養殖就可以借鑑發展。以餐飲為主題的農園,可以試用,讓遊客看得到的安全是最好的賣點。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二產加工方面


10、農產品加工儲備要變


農產品加工儲備要變。這一場瘟疫”,農產品加工的短板凸顯出來,既方便又營養的加工食品在這場疫情中最奇缺,戰鬥在前線的逆行者們最需要的就是二產加工的後勤保障。目前,無論是菜餚,水果類加工食品的水平都跟不上來,但這未必不是件好事!未來,給了我們二產加工發展的巨大空間。


二產加工可以學習日本,他們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前面提到的“功能食品”,我們有的農業老闆,思路已經走在了國內的前沿,相信他定會成功。


這些老闆提出的果漿加工方面,是值得深挖的。其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花青素,鈣,黃體素,氨基酸,天然肌醇有著“第三代黃金水果”的美譽,被譽為“替代之王”,“水果皇后”兼具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等抗癌的功能食品,被聯合國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這些具有超高的營養保健價值,獨特的口感風味和優良的加工性能,備受世界各地消費者的青睞,已經成為全球市場和全球健康產業的熱門開發產品。在國外處於龐大需求量的同時,而國內市才剛剛起步,因此,市場發展空間大巨大。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昔人已逝,唯有哀嘆,可這路還在,這生活也得繼續,疫情緩解,農園還得開門求發展。


我相信,經歷了這次大“瘟疫”,國家會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對各農園的硬性要求和人們的需求都要求我們必須變,全民都會自覺地參與,從娃娃抓起;


家長也會剔出一些虛榮,財產的開支會傾斜孩子德智體美兼修的日常活動。


這場瘟疫後,鄉村休閒旅遊要在10個變革中求生存


從生死線上搶回來的一批人,更能靜下心來認真審視人生的意義——懂得感恩,並付諸行動,從提高教育,衛生,科研方面的培養。大眾對健康意識,養生保健意識將進一步加強。


災難還沒有過去,這是生死存亡的時刻,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希望全世界的人類能夠攜手共渡難關。疫情過後,時刻準備著打一個翻身戰,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農人朋友,你在準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