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一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大概是自110年前的東北鼠疫以來,波及範圍最廣,社會影響力最大,造成的損失最嚴重的一次,2003年的非典恐怕得往後挪挪位置。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特效藥及疫苗問世之前,一個非常古老但是非常奏效的方法就是——隔離!

在這個大的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全國人民一起共度了一個史上最百無聊賴的春節。真應了魯迅的一句詩: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清閒雖好,經濟壓力卻扛不住了。不僅僅吃吃喝喝的短缺了,更有車貸房貸壓身,再不開工,就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但是,我們會發現,有一群人卻在這次疫情前相對滋潤,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那就是咱們農民朋友們。

於是很多網友發出感嘆:農村除了賺錢不多,真是哪都比城市好。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疫情防護到位

農村相對城市疫情更容易控制。村裡的人都相互認識、知根知底,每天啥事不幹坐村頭嘮嗑的老頭老太太,甚至你的親戚朋友幹啥,兒子女兒在哪裡工作都瞭解得一清二楚。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像城裡人,相互之間誰都不認識,社區無法做到有效識別,因此防控難度大。

另外,農村的人員密度要遠低於城市。你跟1000000人待一塊得病幾率大?還是跟1000人一起得病幾率大?顯然,待在農村裡比待在城市得病幾率要低的多。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就決定了在防控疫情上,農村有著天然的優勢。

經濟壓力小

在經濟收入上,農村普遍比不上城市,但是就經濟壓力來說,城市裡人的經濟顯然壓力大。為啥?

你住在城市裡什麼不花錢吧?車貸、房貸、物業費,就連你停個車還有車位費,說句不好聽的,城裡人一睜眼就是花銷。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農村呢?雖然收入不高,但是支出也少,吃喝很多時候自己家就能解決,也沒有什麼車貸房貸啥的,經濟壓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記。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吃喝不愁

應該說現在大部分地方吃喝都沒有太大難度,但是有些疫情嚴重的地方,有些物資還是相對短缺的。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相對來說,農村吃喝基本不會成為太大問題,為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很多人自己家裡就種著蔬菜、糧食。不用說扛半月二十天,就是抗半年可能都不成問題。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活動相對更自由,空間更大

這次疫情,可把人憋慘了,天天待在家裡簡直要無聊死了。你想想,待在那麼個密閉空間裡,小的幾十平,大的也就上百平,又不能跑,又不能跳,可不無聊死。因此抖音上各種花式曬無聊的,比如前兩天爆火的#沒事在家給大家表演個蛆爬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曬無聊的大部分是城裡人,農村人可不無聊。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該上山上山,該下地下地,再不濟在自己院子裡蹦一下、跳一下、折騰一下,誰也管不著!一點也不憋屈!

沒事在家編個筐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騎著牛出去撒個歡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比城裡人的焦頭爛額、手足無措、憂心忡忡、內外交困,此刻的農村人略顯處之泰然、不動聲色、從容自若、雲淡風輕,這一刻,鄉村的優越感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農村比你想象中更重要

眼下這一場浩劫,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城市的侷限,文明的脆弱。

並不是說只有新冠肺炎這樣極端的情況下,由於人口密度小病毒傳播不開、農村農產品生產功能得到放大等原因,農村才有意義。在小編看來,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農村,原本就有其無可替代的重大意義。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僅從鄉村的社會腹地價值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古老農業國度,鄉村提供了國家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的一種戰略縱深和巨大彈性,是國家的基石。

對於70、80後來說,鄉村是大多數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守得住鄉愁的精神寄託;對於90後、00後來說,鄉村是一種嚮往,“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的嚮往和遐想。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城裡的孩子們,一到鄉野就撒丫子跑,喜歡小雞小鴨,牛呀羊呀,喜歡在果樹上摘果實,喜歡在地裡挖紅薯,他們沒有鄉村情結,但對自然的熱愛,對鄉野的嚮往,是刻在我們每一個人DNA裡抹不去的印記。

被疫情關在屋子裡多日,我常想起那些在田地裡耕耘的農人,正是這些人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自己的工作,讓我們不再有無以果腹的煩憂,他們無需發聲,就能讓我們感受到質樸與安然,提醒著我們,關於這片土地上漫長而永恆的歲月。

朋友圈裡很多農人朋友都在支援疫情,為城市裡被隔離的居民提供物資保障,一人之力或許微弱,也無人去報道他們的事蹟,但這樣一個個微小的個體在活躍,給這個死氣沉沉的特殊時期,帶來了活力與希望。

無論怎樣的情境下,鄉村會是永遠的“穩定器”與“蓄水池”。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掃描或者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次疫情,農村人和城裡人的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