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田間地頭有許多半枝蓮,價格很高,農民為什麼不種植,反而種植糧食?

老農說鄉村


難道你就是傳說中偽三農?田間地頭,河坡水溝確實有許多半枝蓮,但你價格很高的結論走那出來的?


不要信口開河,撐死也就10來塊一公斤左右。半枝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入藥,清熱解毒 抗毒消炎 蛇蟲咬傷 治療肝炎 防癌抗癌,效果不錯。

聽說當年日本簽訂一批合同,當時我們這種了做多,後來都毀掉。其一個種植不難,本身就是野草,關鍵銷路在那?誰簽訂收購合同?價格咋保證?如果這些都沒著落,咋可能去種植。其二 糧食相對穩產 穩收,銷路絕對沒問題,價格浮動不大,賣不出去自己吃,養豬餵雞也能用。半枝蓮不具備,只能燒鍋做飯了。所以要體察民情,農民有合理想法做法,相對毋庸置疑!


131419鑫圭雜苑


問:農村田地間有不少價格高的半枝蓮,為啥農民不種植卻跑去種莊稼呢?

與農民不採集名貴的野生藥材而偏偏要種地是一個道理。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萬事萬物,在有需求人的手裡全是寶,但若沒需求,即便是黃金也可能只是一抔糞土。農村田地裡除了農作物,還有不少野菜和草藥等植物,這些植物裡或許有一種就是名貴的草藥或花草,農民只要認識並賣給需要的人,就能得到一筆不要本錢的收入。據說半枝蓮就是其中一種,既然如此,農民何不專門種半枝蓮來賣呢?刺楸認為該問題有誤導的嫌疑。



一、半枝蓮並不名貴,可替代性強

半枝蓮是唇形科黃芩屬的草本,從其分類為黃芩屬就猜到算是一種草藥,半枝蓮也確實如此,在古籍中也有記載。它生長在山地、林下,刺楸在田間地頭、房前屋後、路邊等地方也常看到。


在農村,農民偶爾有點傷風感冒之類的小病就喜歡去找草藥自用,常用的草藥都認識,而實際上有些草藥所起作用可用其他草藥來代替,只是由於不知曉罷了。像半枝蓮,雖是草藥,但就有一些草藥有類似的作用。

二、有些農民不認識半枝蓮

田地裡的野草千千萬,除了少數常割來餵豬喂牛的之外,多數不為普通農民認識,還有許多野草即便經常出現在農民面前,農民也對它們很熟悉,但也僅此而已,並不知曉其名,更不曉得其用途。



刺楸雖在農村生活,也見過半枝蓮,但之前一直沒聽過「半枝蓮」這個植物名稱,也問過村裡的老人,但認識並瞭解其作用的也就兩個常採藥的,之後刺楸也是從書上偶然識得。

半邊蓮做草藥用得少,且植株上有不少柔毛而使得農民不會割來餵豬,久而久之就成了「相見不相識」。


三、半枝蓮市場行情並好說

半枝蓮雖為草藥,但其市場行情並不明朗,好的時候幾元錢一斤,而不好的時候可能沒商販收購,種多了到時或許只有哭的份。

最好的例子就是刺楸提到過很多次的豔山姜(「砂仁」)蒴果,十幾年前生的都可賣十多塊錢一斤,而如今卻只能賣幾毛錢的價,難道是終端賣價低?其實不然,乾的豔山姜蒴果在超市賣百多元一斤。

因此,農民種草藥能不能掙錢有時其實與商販有關,很多時候錢都被商販賺走了,農民沒掙到錢,消費者也沒買到便宜的貨。

四、種植糧食有得吃

「家有餘糧,心中不慌」,種糧食再不掙錢,但起碼有糧食吃,而若都跑去種半枝蓮,在供大於求時,最後或許只能當柴燒。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民不種半枝蓮而種莊稼的分析,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半枝蓮這個植物在農村確實是非常常見的,在溝邊比較多。農民為什麼不願意種植半枝蓮,反而種糧食呢,我覺得有一下幾點原因。

1、半枝蓮是藥材,市場需求有限

半枝蓮是一味藥材,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通絡活血。在農村經常採來泡茶喝的,這一點和蒲公英的作用相同,都是為了清熱的。半枝蓮主要是作為藥材使用的,市場需求不是很大。如果有人大面積種植,其風險是非常大的。而種植糧食雖說價格比較低,但是最起碼價格穩定,不會出現大幅度降價的情況。

2、銷路問題

對於普通農民來說,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特別是一些藥材。是很難找到銷路的,除非和藥企進行合作。而普通農戶很少有這樣的資源,在沒有銷路的情況下,農民朋友不會輕易做出嘗試的,農民本身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也比較差。

3、技術問題

半枝蓮是在野外生長的,雖說其生長能力很強。但是一旦大面積種植就需要面臨許多的技術難題,比如病蟲害的防治,育苗播種技術,高產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由於信息流通的原因,農民朋友並沒有這些信息的渠道,即使有種的想法,也不知道怎麼種。

4、缺少<strong>資金

如果大面積種植半枝蓮,首先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資金的問題。土地的租金,種子的錢,化肥的錢,這些是必須的。最重要的一個投入就是人工的費用了,半枝蓮不像其它糧食作物一樣,由於種植面積大,有相關的機械化配套措施。種植半枝蓮包括收穫,只能靠人工,人工的費用投資太大,普通農戶是無力承擔的。

以上就是半枝蓮,農民不願意種植的原因。但是往往風險和機遇是並存的,如果你能夠解決銷路的問題,又有足夠的資金,同時掌握了成熟的種植技術,種植半枝蓮也是不錯的選擇。

種植半枝蓮你覺得可行嗎?


一柯花草


"有人說半枝蓮價格高於糧食價格,農村地頭到處是,農戶為何不種植?"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半枝蓮屬於藥材植物,市場上的售價大概7~11元/kg,這個價格比玉米0.8元/斤、水稻1.2元/斤的和小麥1.15元/斤的價格都要高出幾倍,確實比糧食價格高很多。按理來說,農戶種植半枝蓮應該更賺錢才是,為何沒有人種植呢?



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缺乏銷售渠道

半枝蓮價格是高過於糧食,但是沒有人專門來收購,種出來,產量高也是浪費。而糧食不一樣,種植出來,銷售不出去,還可以自己消化,對生活沒有影響。而如果種植半枝蓮取代糧食,到收穫季節,出現滯銷或者價格遇冷,導致虧本,這一家子的生活可就沒有著落了。所以,一般情況之下,農戶是不太願意冒這個風險,除非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或者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



技術要求較高

半枝蓮畢竟是藥材植物,在種植技術上要求相對於糧食來說要高很多。如果沒有技術指導,種植出來的半枝蓮不合格,藥材市場也不會收購,意味著幾年的付出都白費了,加上農戶自己對於半枝蓮的種植比較陌生。雖然山路里野生一大堆,但是要真正去種植,農戶也是一頭霧水。而玉米、水稻等糧食則不一樣,老祖宗已經種植幾百、幾千年了,在農村長大的人基本都會種植。所以,種植技術也是導致農戶不願意去種植半枝蓮的原因。



畝收益低,沒有積極性

半枝蓮一畝的產量在450~500kg之間,按照8元/kg價格計算,畝產值最高在4000元,除去成本,利潤也就1000元~1500元之間。種上10畝地,年利潤也不過15000元。這個收益水平,還不如外出務工。所以,激不起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農村田間地頭有許多半枝蓮,價格很高,農民為什麼不種植,反而種植糧食?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農村野地裡確實有不少的野菜和中草藥,但是大部分農戶當做雜草一樣處理它們,這是為何呢?這裡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

半枝蓮是什麼?

半枝蓮的名字非常好聽,半枝蓮屬於唇形科黃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經常能夠在農村的小溪邊、田埂上見到它們。每年春季的時候能夠見到半枝蓮開出淡紫色的花朵。半枝蓮屬於一味中草藥,藥用價值還是非常不錯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半枝蓮的市場價格如何?

目前市場的半枝蓮的價格並不是十分的高,頭茬的半枝蓮價格在6元左右每斤,二茬和三茬貨的價格要更加低一些,普遍在4到5元每斤。這樣的價位並不算是非常好,主要是因為目前半枝蓮的種植面積穩定,市場需求有限。

農民為什麼不種植,反而種植糧食?

這其實很好理解,中草藥雖然收益要比種植糧食更高一些,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句話: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所以種植中草藥雖然收益可能會比種植糧食的高,但是農戶要承擔的風險也會更大。畢竟中草藥的市場不想糧食市場穩定,價格浮動要更加大。

其次種植技術,種植中草藥對種植技術方面的要求要更加的嚴格,不像種植糧食對農業技術方面的要求相對簡單。如果在種植技術方面不過關的話,非常容易在種植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並且目前農村的很多農戶在農閒的季節大多都會外出打工,但是種植中草藥就需要有人長期的照看,這就限制農戶們的外出務工,從這方面來說很多農戶不會選擇種植中草藥。

第三銷路問題,種植中草藥最關鍵的就是能夠將草藥賣出去,如果草藥賣不出去就意味著賠錢,並且草藥這種必須要及時的賣出,因為農戶一般沒有很好的儲存設施,容易造成草藥變質。但是對於沒有種植過草藥的朋友,幾乎都沒有什麼草藥的銷售門路,再加上種植沒有形成規模化的話,就幾乎上不會有收購商專門會上門收購。所以銷路問題應該是影響農戶種植的一大因素。

最後還有,農村的野草很多,草藥也很多,並不是所有的農戶都能夠搞清楚哪個是雜草,哪個是草藥的。所以很少會有農戶種植這種草藥。並且上面也提到了半枝蓮目前的市場行情並不是很好,這也就意味著市場上的半枝蓮目前供應是充足的,這樣的話就不會有相關的人員去專門的推廣種植半枝蓮,自然農戶也很好會去主動的瞭解和種植半枝蓮了。(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半枝蓮屬於中藥材,全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效。種植中藥材,不僅利國利民,還可以增收。但是農民卻不願種植,依本人拙見,有如下原因:

一:種植中藥材,缺乏種植管理經驗。而對於廣大的農民而言,只有從事傳統農業的經驗和技能。

二:在進行市場推廣時,存在短板。由於交通,信息及運用互聯網技術等方面的原因,辛辛苦苦種植的支枝蓮,可能會出現深在閨中無人識的窘況。

三:中藥材種植雖然有前景,但是市場行情不穩定,價格波動大。廣大農民抗風險的能力不足,不敢冒險而為之。

四:農民的思想發展意識薄弱。在接受新知識,新技能方面,思想固化,意識落後。固守一畝三分地,不圖發展,只圖溫飽。

以上是本人列舉的幾個原因,請各位留言交流。謝謝!


天眼人家


農村田間地頭的花花草草,在您的慧眼之下全是寶,您所說的半枝蓮可是一味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藥材,但由於農村人在信息上不對等情況下,農村人對生長在水田邊,溼潤草地上的半枝蓮就一直不受當地農村人重視,知道半枝蓮行情的人只知道天天採收回家,悶聲發財。所以才會出現農民不種植半枝蓮,反而種植糧食的現象。

另外,半枝蓮不難種植與對生長環境沒有什麼要求的情況下,若大面積種植半枝蓮的時候,藥材市場就是那麼大容量,就很容易出現保和狀態,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會造成先種者得錢,跟風者不賺錢甚至虧本。所以,知道行情的人在野生半枝蓮貨源充足的情況下,也不會去種植半枝蓮。懂藥材的人都不種植這種藥材,那麼不怎麼了解市場的人更不會去主動種植田頭地尾的野草了。

總之,農村人對信息不瞭解就會失去很多賺錢的機會,要解決這種現象不但需要農村人自己去尋找相關信息,而且也需要相關人士及時把相關信息廣泛宣傳才行。


荔浦青山


半枝蓮收購價格確定比糧食高很多,大批量種植護理成本高而且比較輕稱,畝產量跟水稻,小麥不成正比。畝產量拿兩三千塊錢投資來賺一兩千,農民可不幹。

我村裡前年就有一個租十五畝地來草藥,光人工就虧了,還沒算土地租金。就算是自己的土地也得虧,還不如種水稻,小麥,至少不會虧,最多持平。

還有銷售也是問題,沒有收購商來收。農民更願意種水稻,小麥,只要曬乾了放倉庫裡收購商都不用你幫忙就拉走。食品是緊銷品,而藥品不同,所以農民不種是重要原因。


容縣九哥


很多,中草藥,有價格無市場,小時我天天在田間採半枝蓮,因為那是父親生病了需要,採也沒有大批量的,一天最多才幾斤。


風的家園


糧食是消費品,草藥是應急品,你會不會把草藥當飯吃?如果全國人民都去種藥,誰來消耗?一窩蜂的去種,價格就會低,糧價低都可解決溫飽,藥價跟糧價同價,你就要買糧,藥換糧,你這一年白乾了[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