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學七言絕句早不早?

尤大強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我的一些感受。

說實話,在我的孩子出生之前,關於該不該給他報培訓機構、該不該上私立幼兒園、該不該讓他看電視......等等,好多問題我都很糾結,既怕早早讓他學東西挫傷了他以後的學習興趣,又怕什麼都不讓他學會讓他輸在起跑線上,我並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出類拔萃,但我害怕孩子會因為自己比起同齡人的無知而自卑。

但是,孩子出生之後,我發現家長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因為很多東西都是水到渠成的。我家孩子一歲半才開始大量說話的,之前都是隻叫爸爸媽媽;在這之前,走在路上的時候,我用推車推著他,會邊走邊給他說“小豬吃的飽飽,閉上眼睛睡覺......”,會拿著圖畫書指著告訴他:蝴蝶,飛機......,會在他躺在床上的時候給他放三字經、早教故事......這些其實都是在幫他打發時間,因為孩子靜靜待在那裡的時候,他是渴望大人的關注與交流的,當別人的孩子早早都會說話的時候,我一點都不焦慮,因為我確定孩子的聽力正常,那麼什麼時候講話就是輸入的多少的作用力了。然後在孩子一歲六個月的時候,他突然就開始大量講話了,有一天,他把小豬吃的飽飽四句話直接就背出來了,當時我超級激動。

等到孩子馬上到學齡階段時,我變得非常焦躁。第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到底該上私立幼兒園還是公辦幼兒園。很多私立幼兒園在孩子上小班時就開始給孩子教寫字,寫拼音,寫名字,算數學題,我特別害怕這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但是,私立幼兒園班級規模小,學校活動更多,靈活性更大,這也是我很欣賞的地方。第二個問題就是該不該讓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始學美術、跆拳道等等這些課外培訓班。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四處打聽,後來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讓孩子上了私立幼兒園,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我發現我的很多焦慮都是多餘的。

上了幼兒園後,老師並沒有讓孩子寫字算題。小班時,主要是習慣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滲透了簡單的美術,主要是色彩方面的知識,我家孩子因此變得對美術很感興趣,提出想學畫畫,正好幼兒園有對接的培訓機構,我就帶孩子去試聽了,美術班的老師非常有經驗,對幼兒就是在玩中引導孩子自由使用色彩,再從點到線去學習,完全沒有直接一上手就讓孩子去臨摹,孩子對繪畫特別感興趣,進行相關課外培訓也就自然而然了。

等到上中班的時候,老師逐漸以各個節日為切入點向孩子介紹了一些古詩,其中也有七言絕句,孩子對古詩的意思似懂非懂,字也完全不認識,但背的特別流暢,孩子每次大聲張口背誦古詩的時候都會特別自豪、自信,我覺得挺好的。

所以,我覺得孩子中班學七言絕句並不早。孩子在2-6歲時,語言發展處於高峰期,記憶力也特別好,背東西幾乎不費什麼力氣,所以,我覺得完全可以讓孩子去以背誦為主,但不要去深度解析,或讓孩子去寫去認。孩子上中班時,手部肌肉還未發育完全,過早讓孩子寫字會損傷孩子手部肌肉的。深度解析更是超出他們的認知能力,會讓他們對古詩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

孩子所有的認知都必須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並選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逐步幫助他們理解相關知識。

我孩子在幼兒園小班時,老師為他們講蒙氏數學,裡面以有趣的遊戲來引導孩子認識圖形、1-5以內的數字等,一週一次蒙氏數學作業,回去孩子愛不釋手,很輕鬆便學會了小班孩子應學會的知識。所以,小孩的認知以遊戲形式為主,而古詩相對較為抽象,超出了孩子的理解範圍,所以背誦就可以;這個背誦也是不會白費的,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會有古詩的背誦任務,而現在的孩子上了小學起,作業多、任務重,現在在不損傷他們的興趣的情況下的背誦其實既可以強化他們的背誦能力,又為以後的背誦任務的完成打好基礎,還能增強他們的語感和語言節奏的培養,是很好的一件事。當然,我在上面已經說過,孩子的發展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天賦不同,能力也有高低,有的孩子天生的求知慾很強,對某一個領域也很有天賦,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要求寫字或家長講解古詩,那麼,可以藉助一些網絡資源或幼兒古詩講解方面的書幫助孩子更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古詩無論怎樣,一定要基於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學習節奏


Cindyoo


幼兒園中班學七言絕句早不早?

我感覺不早,一般上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大概是4歲多的小朋友了。

我家寶寶現在三歲多,從三歲的時候,我們便買了《唐詩三百首》。有時候晚上沒事的時候,我們便會給孩子讀讀書,學學詩句。

對於五言,孩子學得很快。對於七言,如果郎朗上口,她就喜歡讀與念。

對於孩子是否完全可以背下來,我沒有作為硬性要求。只要喜歡,讀一讀,念一念,對孩子沒有什麼壞處。如果孩子喜歡,那就更好。

不管是五言,還是七言,都是我國的精髓文化,是值得傳承的。寶寶學習這些郎朗上口的詩句,其語言學習能力也會在無形中得到增強的。此外,這可以培養孩子學習詩句學習國文奠定一些基礎,不管這與今後的發展是否相關。

學習語言,其實在嬰兒期的寶寶就會無意識地去學習,等孩子會說話了後,孩子逐漸有意識地去學習。早學習語言,沒有什麼不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老師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就讓孩子學習詩詞,孩子讀多了就會背,逐漸也會理解的。

以上對您問題的看法,喜歡就點個贊,關注@水凝聊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分享與前行!


水凝


直接說很早,看你報什麼態度了,是當她學知識了,還是僅僅為了說話了。我兒子現在大班,幼兒園每天都是教拼音,教數學,這不疫情期間,每天學的東西,我看著都多。尤其數學,加減法,大人看著可簡單,雖然他會做了,但是感覺孩子完全理解不了,上面沒事就去查“去小學化”教育,幼兒園就不讓帶課本,回頭還是佈置一些作業啊。上半年天天回家至少1個小時能寫完。我是想開了,不會就不會,實在理解不了,就算了。孩子大了就懂了。


永遠陪伴


很早之前我就不太贊成一部分幼兒園讓孩子死記硬背古詩詞,直到現在我仍然保留意見,從我的孩子來看,我並未察覺到她在學完古詩詞後,在感知上有任何進步,相反這樣反反覆覆地灌輸跟天書一樣的東西,讓她感覺到了厭倦,產生混亂,有時候她想背誦因為3歲左右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有探索和嘗試的慾望,同時她也在尋求幼兒園小朋友在一起朗誦時的那種存在感,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意味著她真的就喜歡。

我看到很多家長也在給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教授古詩詞,可能認為孩子懂點這東西是炫耀的資本,可能是平衡父母自己心態,也可能是為了上小學打好基礎,讓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始終覺得這個古詩詞在這個年齡段學習,對孩子是種感覺上的破壞,這個感覺特別重要,孩子沒有感覺的時候,你把概念輸送給他,他未必記得牢固,甚至在多次灌輸後,他會產生逆反心理,相反,孩子對事物有感覺的時候,你再給他輸送概念,他不但可以記得牢固,還可以自己把概念引申到更加廣闊的話題,這就產生了想象力,有了想象力自然就會產生創造力,創造力一旦產生,孩子長大了就容易找到了自我價值,拿我自己的孩子舉例子,她有段時間對蓋樓房的塔吊特別感興趣,經常在我們家的樓房上看遠方的塔吊(我們家住小區的頂樓)或者我開車經過那裡的時候,讓我停車,她在那裡駐足觀看,每次看得都好認真,眼睛一動不動得看著,趁著她有這個感覺,我第一時間把這個東西的名字告訴她:“這是塔吊,蓋房子用的” 她聽後,興奮地重複著我說的詞,後來一些列問題接踵而至:“爸爸,塔吊上的叔叔是怎麼上去的啊”“塔吊怎麼來回轉,是不是在搬東西呢?”“塔吊是不是跟梯子一樣,能爬上去啊” 她這些問題都是通過我及時把概念輸送給她後,她立馬想到的,而且孩子還能和“搬東西”“像梯子一樣”等等這樣的詞語對接的上,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鏈接很好的刺激了她的思維能力,這就說明她有了想象力,這一切都是我先察覺到她的感覺後,再給她輸入概念,她才會有的這種能力。那再看下孩子在沒有感覺的時候,我們再給他輸送概念,孩子是什麼樣的狀態,在我的孩子剛滿2歲左右的時候,我在周邊一個縣城考察過一家幼兒園,當時那個教室裡正在上古詩詞的課程,老師在大聲朗誦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孩子們也在下面沉悶地跟讀著,每個孩子都規規矩矩地把手放在桌子上,但是眼神卻漂浮不定,心不在焉的樣子,老師看到我進屋了,要回頭跟我打招呼,這個時候,瞬間很多孩子們像洩氣的氣球一樣,沒有了剛才的規矩,有的趴在了桌子上,有的趕緊拿起旁邊的小玩具,利用這短短的個人時間把玩一番,跟剛才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你說孩子們在這樣一個被動狀態下,聽著他們認為跟天書一樣東西,怎麼會產生我說的那種想象力呢?還有就是在這種人為束縛的環境中,讓孩子強制性在課桌上聽著完全不懂的東西,孩子必然專注不起來,他們嘴裡雖然大聲朗誦著詩詞,腦袋裡卻不斷地被周圍事物分散著注意力,總結起來就是朗誦詩詞破壞著對周圍事物的感覺,周圍事物又破壞著對朗誦詩詞的理解,這種雙重破壞,會讓孩子產生混亂,經常在這樣的環境中,會阻礙著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就像我們成人來到一個迷宮,你打開燈就容易找到出口,關上燈就很難找到出口了,因為黑暗和迷宮對感覺的雙重破壞,影響了你的判斷。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我所認為的孩子在有感覺和沒有感覺的狀態下,給他們輸送概念後的區別。

也有很多人講練習朗誦古詩詞以及古文,可以把控其韻律感,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覺得這個還是得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因為你不理解,是無法獲取其表達技巧的,還有什麼年齡段該學這個東西,父母也得有所認識,我覺得真正系統地去學,最好還是要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他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後,才能領略到古文之美(當然還要看父母和老師怎麼去引導),再有,怎麼去學也得講究方法,幼兒園階段可以捎帶著讀一讀即可,不應該強調死記硬背,因為6歲之前的孩子主要就是靠著各種感覺去感知周圍環境的,你讓他去死記硬背就壓榨了他感知世界的時間和精力。我去過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他們老師理念挺好,比如分孩子吃水果時,老師會隨口而出:“融四歲,能讓梨” 再比如孩子早上上學的時候遇到老師,要跟老師問好,老師看到小朋友會提醒他們“親師友,習禮儀” 等等,我覺得這種傳授古文的方式挺好,如果老師再聲情並茂一些,再配上古文那種特有的韻律感,那就更好了,孩子不但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了古詩詞的意思,而且還掌握了其表達技巧。

總的來說我覺得幼兒園階段還是以培養孩子生活自立,感知周圍環境,從遊戲中簡單獲取認知為主,我們要把這種古詩文教育當做孩子另外一種感覺世界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好比炒一盤菜,我們少加一點味精並加到恰到好處,是可以給炒菜增味提鮮的,但是如果多加了或者這種味精本身就有問題,那就影響了身體健康,追悔莫及了。


鵝毛大雪2020


孩子的語言發育敏感期在4歲以前,在幼兒園學習七言絕句,其實是培養孩子們對母語韻律的感覺,他們並不一定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文字的含義,也學不會寫字,但文字的發音與韻律,字與字結合在一起的起承轉合,會深深的刻進孩子的潛意識。

這種教育的過程,對孩子是有好處的,這是文字素養的開發,是美學的範疇。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瞭解語言對孩子的正面作用,可以去看兩本書《父母的語言》和《朗讀手冊》。這兩本書詳細說明了語言,以及文章朗讀對孩子終身的正面影響。


伏久飛高


你好,我是逸雲,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說到小孩子的教育問題,我覺得小孩子能夠早點接觸是最好的,幼兒園中班孩子還是比較小的。其實呢,學七言絕句只是提升孩子的對詩詞歌賦的一個初步的接觸和了解,更深層次的意境和理解小孩是達不到的。但是在這個時期就開始接觸,會讓孩子知道有這麼一類的詩詞,開始朗誦和背誦,為以後提供一個初步的接觸。

現在有很多的國學班,孔子學堂,都是在寶貝在入園前學習,作為和幼兒園的一個銜接。一般會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會讓孩子們學習毛筆字,會讓孩子們接觸古箏等古典樂器,學習一些中國基礎傳統經典文化。這些學習將來會對這些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會有一部分孩子因此而喜歡上國學經典,拓展孩子的學習領域和認知領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be000048365e2bc712\

秋風後的雨


這首先要取決於孩子的語言發育情況,有的孩子發育早,兩三歲就可以很流利地說成句的話,但有些孩子發育較晚,吐字不清晰,到了四五歲說成句的話還是磕磕巴巴的。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均等,決定了孩子能否成功地學習某種課程。

但其實,幼兒園安排學習古詩就是帶著孩子讀一讀、背一背,不會給孩子講解含義,更不會強制要求孩子學到什麼程度。古代的孩子在兩三歲就開始背《三字經》《弟子規》,這是一種啟蒙教育,找語感,品韻律,打基礎。

有些家長會錯誤的認為這是超出孩子承受能力的超前學習,我相信專業的幼兒園老師肯定會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會因材施教的。我反而要提醒一些家長,不要虛榮心作祟,看到別人家孩子背得朗朗上口,就一定要求自己孩子怎麼樣,這才是最要不得的。最後不是課程惹的禍,完全是自己的虛榮心害了自己的孩子啊!


大多123456


大家好,我覺得非逼著中班的小朋友學7言絕句是不好的,中班的小朋友還是培養興趣,可以給小朋友聽,不要強加於學會,中班的幼兒園老師也不會強加於小朋友學習7言絕句的,如果是家長就給小朋友聽就好了,中班的小朋友也不要要求寫字拿筆,拿筆畫畫培養興趣愛好就好了,我大女兒今天5歲大班,學習1-10的數字學寫簡單的筆畫她自己的名字,疫情放假在家我都教她古詩,大女兒在旁邊學習,小女兒今年2歲,在旁邊也學會跟著念。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4d8ba951ba9460a8283318eea0d5eab\

光頭小飛哥


我認為不早,實際上一歲半左右就可以適當給小朋友聽古詩,教他背古詩,記住是適當,不要硬逼或者長時間做這件事。一般在這個年齡段也不會抗拒,重要的是培養他的語感。

試想一下,一個新生兒出生後,什麼也不懂,他是怎麼學習語言的,就是從周圍環境中感知,聽父母說話學會的,一開始可能他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他會模仿,慢慢的結合情景就會領悟其中的意思,這就跟幼兒學英語要多聽磨耳朵是一個道理。所以早聽早學能更好的培養小朋友的語感和韻律,你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解釋這首詩的內容,這樣便於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題外話,如果別的小朋友都會,你家小朋友不會,你說他會不會心理上會有些自卑呢?


好一個ABCd


四五歲的孩子對語言非常敏感,引導學習學詩句沒有問題,但需要注意:

1. 不要強迫孩子死記硬背,可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引導他理解。

例如“山光忽西落”,就可以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引導孩子觀察,這就是山光忽西落呀。

2. 選擇朗朗上口的經典名篇,從易到難。

3. 結合孩子的興趣找一些相關的詩句。

4. 和孩子一起學習和背誦,也是很好的親子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