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必考點(中學版七)

中學生德育

品德的心理結構

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

品德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兒童道德發展的兩個水平: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

兒童品德發展的四個階段:

自我中心階段(2-5歲)無律期;

權威階段(5-8歲)他律期;

可逆性階段(8-10歲)自律期--規則可以約定

公正階段(10-12歲)主持公正和平等

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懲罰服從取向階段;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後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階段;

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2020年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必考點(中學版七)


(二)品德發展

影響品德發展的培因素

外部條件:

家庭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良好品德的培養

有效地說服;樹立良好的榜樣;利用群體約定;價值辨析;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三)德育內容

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理想和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自覺自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科學世界觀與人生觀教育。

(四)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學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個因素構成。

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知、情、意、行,以知為開端、以行為終結

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

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必須依賴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

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鬥爭, 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 綜合過程。

青少年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鬥爭的過程。

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五)德育原則

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知行統一原則;

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發揮積極因素和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的原則。

(六)德育方法

說服教育法;榜樣法(榜樣示範法);鍛鍊法(指導實踐法);陶冶法;品德評價法。

(七)德育途徑

思政課與其他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課外和校外活動;團隊活動與集會活動;班主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