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我還在工作,有朋友說退休了就該享受生活,您怎麼看?

水邊的蘆葦花


退休後好好享受生活

我們生長在現今社會,是一種幸福。只要你年輕時努力工作,按國家規定交滿15年社保。男人年滿60歲,女人年滿職工50歲,幹部55歲,就可以辦理退休,領一份養老金。儘管養老金每人不同,差距很大,可供養自己還是沒有問題。現在退休人員隊伍中,絕大部分在家休息,享受生活。只有極少部分人仍在繼續工作。至於退休後,是選擇在家休息,還是選擇繼續工作,這是個人的自由。在選擇繼續工作的人中間,又分為兩種人。一是有專業特長的,單位還繼續返聘他回去工作。他們也想發揮餘熱,繼續為國家做貢獻。二是家庭經濟比較困難,自己退休工資不高,想繼續工作再掙點錢,補貼家用。這兩種繼續工作的情況都無可非議。

國家把男女退休年齡,分別定在60歲至50歲,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對個人而言,退休是一個重大轉折。不少老人戲言“退休前靠工作掙錢,退休後靠吃飯掙錢"。靠吃飯掙錢,意思是說,老人只要活著能吃飯,養老金一分少不了。那退休後,是休息享受生活,還是選擇繼續工作。我認為:

1、工作賺錢是退休前的事。人生退休前正值青壯年,精力旺盛,身健體壯,不怕累,吃得苦,應該遵紀守法,努力拼搏,積極工作,靠自己的本事,多掙錢,為自己和家庭積累財富。

2、退休後應該好好休息,享受生活。人到60歲退休,還能活多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未知數。長命百歲是個願望。有幾人能活過百歲?好多人都過不了73歲,84歲兩個關。所以既然已經退休,應該想的開,放得下。趁年輕走得動,出去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好好吃飯養生,養好身體。身體好客觀上少找子女麻煩,減輕子女負擔。主觀上為自己活得健康、長壽。

對於退休的人來講,健康是第一位的,金錢是身外之物,好好享受生活,遠比掙錢重要。


藍藍的海連著天


我是草根老周,草根的草,樹根的根。不會冠冕堂皇,只會聊聊家常。關於退休後還在工作,有人勸說應該享受生活了,怎麼看這個事?我認為這沒有標準答案啊,因人而異吧?但是我覺得主要是看身體狀態和自己的興趣愛好決定。

我現在處於準退休狀態,內退三年多了,今年年底正式辦理退休手續。我來說說退休的感受供朋友們參考。如有不妥請留言討論。

這個年齡段退休的企業同志,大部分都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生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而勞動強度不低,體力勞動工作多,管理崗位工作少。算起來工齡有四十幾年,六十歲退休,確實算得上革命工作一輩子,養家餬口拖兒帶女不容易,該退下來好好歇歇了。

但是人的體質和精神狀態不一樣。有的老同志紅光滿面精神抖擻,再幹個五年八年工作也沒問題。還有的老同志年輕付出過多落下一身病症,真的不適宜工作了。國家規定六十歲退休就是為了讓老同志安享晚年的。在家陪陪老伴,養花釣魚遛狗也是理所應當。

對退休還在工作的老同志,不應該嘲諷挖苦,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





草根老週五世


我們村有一個小學老師,退休後一直沒有閒著,剛開始退休的那幾年,身子骨還行,家裡面有幾畝地,一直在種,而且幹勁非常大,和年輕的農民比試種植經濟作物,種出來的東西長勢非常好,賣的價格自然很好。同村子裡的人都看了感到吃驚,都感嘆退了休的人了,怎麼還這麼能幹。就有多嘴的人要說了,你知道個啥,他兒子雖然說在城裡工作,但最近幾年離婚了,那不得拼命再給兒子掙一個兒媳婦錢。

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們老兩口一直在地裡勞動著,我看也就是外面打工不需要他們這麼大歲數的人,要是早的話,估計老兩口都能出去打工了。

老兩口不僅地裡抓得緊,事事都搶在別人之前幹完,而且每個月都要把工資按時定期存好,那一部分錢是絕對不能亂花的,舉個例子,這個月的退休金是3500,自己手裡有450,那麼這種情況下寧可跑到其他人家借上50元,湊齊一個整數4000才能去存的。你說對生活如此精打細算的人能存不下錢嗎?

老兩口退休後在老家一直種了七八年地,後來實在是種不動了,本來都還不想放棄種地,打算讓兒子有空的時候來幫忙,但一來兒子沒那麼多閒時間,二來兒子感覺也不太願意,所以就將地承包給了本家。

自此,老兩口就徹底進城生活了,告別了農村的日子。

你看人家的理財觀念和生活觀念,想存不下錢都難,這些年不僅幫著兒子結了婚買了房,甚至都買了第二套房,他們目前住的就是之前的那個老房子。

其實,有時候千萬不要小看那些拿著微薄退休工資退了休的人,他們對生活有著比別人更加深刻的認識,錢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講可能是他們最能說上三天三夜的事情了,所以,你看到好多退了休的人竟然還出去打工、當門衛保安很驚訝,其實對他們來講,生活不容易,能掙點是點,畢竟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那些說退了休該好好享受的可能還沒承擔過什麼責任或吃過什麼苦,憑自己的感覺就認為人生應該是一個不斷享受的過程,年輕的時候有父母,可以好好享受由父母帶來的快樂,等到成了年工作以後,就該覺得自己有工作有工資,正好享受生活,或許這期間也有很多艱辛不易,但享受生活的態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以至於期待著等到老了退休了好好享受,總之,他們的一生都是在追求享受這件事。至於說責任啊、擔當啊這些,他們要麼不在意,要麼就這那樣的人生不是自己需要的。

其實,世界上哪有什麼單純的享受,如果那樣做了,毫無疑問犯了一個享樂主義的錯誤,所有的享受都應該是一邊勞動一邊享受,由自己的奮鬥得來的享受才是最踏實的。

人這個動物,不可能做到只享受不勞動的,哪怕就是具備了這種條件也不行,畢竟我們見過的動物裡只有豬是那樣的,人還是非常害怕寂寞無聊的,如果沒有事可幹,不能再去創造價值,那簡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你看看那些退了休還非常長壽的人,人家把退休就不當做是享受,相反覺得自己又可以幹一件了不起的新鮮事了,就是這麼一個目標,一直支撐著他們,他們為此就會全力以赴的去做,直到達到實現這個目標,所以精神特別好,精神好了其他什麼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公圈


我覺得要看這個人是否會管理自已,如果不會,能有機會工作。那就讓他去工作,比如我家老公退休後每天睡到吃中午,燒飯,買菜都不會,中午起來吃我燒好的飯,沒事就坐在那裡看電視,喝茶。偶爾看他喜歡的書,反正我叫他做什麼他才做,他說也不是不想做,而是沒想到,比如晚上要睡覺先要把被子鋪一下,我不弄他不動,我一弄他馬上會說我來,就這麼個人,退休沒多少時間有機會讓他去工作,我尊重他,跟他談了,第一再去工作身體感到累嗎?第二壓力大嗎?他說不累,沒壓力。那就去上班吧。早九晚五,雙休日,我感到很好,他生活也有規律。


芹吖芹568


我已超退休年齡,但單位一直在用我,我身體倍棒,我堅持每天晨跑5公里或者走步7000米,曾參加四屆國際馬拉松,曾獲市竟走亞軍,從小喜歡田徑運動,所以我有個倍棒的身體,此刻還在帶新聞碩博士研究生,是碩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各地、港澳臺及國外都旅遊了,現在是發揮餘熱,此刻還在新冠肺炎疫情區參加抗疫戰工作呢,我認為這樣工作就是享受生活,每一天都生活的很滋潤,多幸福。


人定勝天4677


能幹還是幹著好,生活也有規律,比在家強多了。

你看日本老人,七十多歲了還工作,精氣神也特別好,會更有尊嚴。

我樓下清掃衛生的老太太,七十多歲了還在清掃,她中等個子,瘦瘦的,看上去身體很結實,非常的健康的樣子。

記得我上班時,去濟南皮件二廠提貨時,一個七十多歲的瘦老頭還在哪兒工作,那個認真勁就不用提了。

只要有班上,還是上著的好,儘量不要放棄,這是好事。


範本娜


你好,我是逆群羊,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退休了,閒在家裡生活沒有規律,還不如找點事做,我以前一個同事70多歲了,是重慶一家汽車配件廠的pmc,退休了,還到我們公司來上班,我們常常問他為什麼退休了,不休息還選擇上班,還要承受一點壓力,他說他一天在家裡,因為沒有別的愛好,生活過的特別沒趣,也不規律,兒子兒孫都有工作,老伴兒去參加一個公益組織,每天也是早出晚歸,他一個人閒在家裡,一天無所事事,只能發呆,還不如找點事做做,所以一直在我們公司裡面上班,他對工作勤勤懇懇,我們都很尊敬他!





逆群羊VLOG


我感覺退休在家一定很無聊,因為現在有的孩子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家裡就沒有什麼事情,上班的時候麻都是很規律的。一但休息退休就沒有規律了,當你找到一份適合你的事,你每天都會有計劃的安排你的時間,感覺比上班時間過的還要快,我是深深體會到了。


韻佳


我認為,只要身體好,退休後還有工作可做,就應該工作。

在日本,退休後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病得不易在工作,基本都在繼續工作。他們對中國退休後就不再工作的現狀很不理解“怎麼中國人退休後就不再工作了?”

十年前去臺灣,遇到了78歲的老人在開旅遊大巴車,原以為是生活所迫。後來才知道,人家自己家有個很大的產業,5面前他把生意交給了兒子,他開旅遊大巴車跟賺錢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就是為了讓自己有事做。

我的一個美國朋友很富有,僅說他有莊園和一個很大的湖,就知道是個什麼樣的家庭了。可他七十多歲的父母自己在鎮子裡開了一個收入基本持平的小酒吧,而且每週必須到肯德基做一天的義工。

為什麼人家不差錢,退休後還不閒著,仍然在上班?

顯而易見,就是不想只做一個消費者,而要繼續體現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同時,在自己體現價值的過程中享受人生。

如此看來,你退休後還在工作,說明你也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的境界。

就“退休”這一概念而言,“退休”對公職人員來說,是人為的因素,是制度的規定,而不是人生工作的結束。

那些認為退休後就應該享受生活的人也可能有他們的道理:

比如身體不好的人,退休之後就是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比如那些幾十年在工作崗位上很難有機會休息的特殊崗位的國家工作人員,一旦從崗位上退下來,也應該放鬆一下;

再比如自己幾十年的努力,已經賺取足夠的財富,不工作,自己可以利用退休後的時間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也沒有必要去工作。

然而,有很多人,並不屬於上面的幾種情況。身體很好,經濟條件又不足以滿足享受生活的標準,本來可以在退休後在做點兒力所能及的工作,確不願意,也不去想再做一點工作,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因此,恭喜你,退休後還在工作。也但願你在退休後的工作中,更好地享受生活!


依然論職場


我們常見的退休生活有以下幾種:

一、勤勞型老人,退休了閒不住,工作是一種心理治療。

我相信很多老人退休後想要再工作,第一要素絕非是因為金錢。老人辛苦工作幾十年,身體上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狀態、對於工作場是熟悉的狀態。如果突然閒賦在家,當阿姨出去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忙活的不可開交,沒事還能逛逛街,晚上還能跳廣場舞時,一個人在家分外孤獨。所以很多老人平時沒啥毛病,一退休反而各種毛病就出來了。我父親就是屬於這種勤勞型,喜歡茫茫碌碌的感覺,有種成就感,這個時候工作反而成為了心理治療。

二、為了貼補孩子

一個新生兒的出生,能給一個家庭帶來無盡的歡樂喜悅,因為這是生命的延續,同時也會給新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據權威統計,一個新生兒一個月的花銷約在2000-3000元左右,在母親無法工作的情況下,對新生家庭是比不小的開銷,於是很多老人再有退休金的情況下再打一份工,貼補孩子。

三、全職保姆型

很多老人不僅僅是在金錢上幫助,更是在行動上不遺餘力。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燒刷洗弄,把媳婦和孩子伺候的好好的。我的舅舅、舅媽就是這個類型,再累,一看到小孩子就開心了。

四、享福型

如果是我,我還是希望父母退休了可以多享福,少操勞,想要工作可以,找一個輕鬆的不出力、不熬夜的工作,乾的快活就行。沒事了和別的老頭下下棋,唱唱歌,看看書,學點東西。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生活,都是屬於你的最好生活,千萬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只要你開心,無論怎麼樣作為子女都應該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