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衛健委主任王亞玲:治癒率45.52% 床位充足

(河南經濟報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李翔)2月19日下午,信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信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場專題新聞發佈會舉行。在此次新聞發佈會上,記者採訪了信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成員、信陽市衛健委主任王亞玲。從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信陽市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相關情況。

信阳市卫健委主任王亚玲:治愈率45.52% 床位充足

王亞玲說:“信陽市衛健委的主要思路是緊緊圍繞“兩提兩降”的核心目標(努力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嚴格落實“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工作要求,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王亞玲介紹,信陽市衛健委紮實做好關口前移,對發熱門診接診的所有發熱患者,逐一登記造冊,分類管理,對具有新冠肺炎跡象的患者立即留院觀察;對其他不需要在院留觀的發熱患者,醫院在接診當天通報其所在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由轄區基層組織安排其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14天,並執行好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技術規範。隔離期間出現異常情況的,及時向衛健部門報告,到指定醫療機構診治。現在是從留觀病人開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留觀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各縣區成立了以常委領導為組長的流調工作領導小組,流調人員由衛健、公安、轄區政府相關人員組成。使流調工作力量更強,工作更明,更早對相關密接者進行管控,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對所有留觀人員做一次CT檢查,檢查結果作為新冠肺炎診斷治療的依據(不作為確診上報的依據)。只要CT檢查發現有新冠肺炎相關的症狀,即可按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相關要求實施治療。確保早發現、早治療,切實提升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信陽市衛健委全力做好檢測收治等工作。一是應檢盡檢。在前期已對疑似患者應檢盡檢基礎上,對所有留觀人員做到應檢盡檢,同時進一步提高檢測效率,做到從採樣到訂正48小時內完成。已累計完成檢測1225人。二是應收盡收。對發熱病人和確診、疑似、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要做到“應收盡收”“應管儘管”。發熱病人,除需要在醫院留觀的之外,其他都要進行為期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離觀察;對確診、疑似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防止集聚性感染事件的發生。同時為了避免出院病人二次感染,對治癒出院的病人進行居家隔離觀察14天。三是應治盡治。對留觀、疑似和確診的病例,堅持“三個原則”(屬地收治原則、“四個集中”原則、中西醫並治原則),做到應治盡治。縣區以治療輕症患者為主(其中,溮河區、平橋區的輕症患者主要是在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症患者以後都轉到市中心醫院,目前在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昨天已經向市中心醫院進行了分流。已累計治癒122例,治癒率45.52%。四是應出盡出。經過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具備出院條件的,及時組織出院。對有併發症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經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的,及時轉到相應的功能科室對症治療。至今已累計出院86人。

信阳市卫健委主任王亚玲:治愈率45.52% 床位充足

進一步強化保障。信陽現有收治床位1673張,正在改建416張,全市可用床位將達到2089張,床位比較充足。堅持“三個一批”原則(投入救治一批、規範培訓一批、預備待崗一批),抽調呼吸、重症、院感、心內科等專業醫護人員1900名,分批有序投入救治工作,鄭大一附院有16名醫護人員在我市開展救治,救治隊伍專業結構合理。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成立中醫預防救治技術指導組,發佈中醫預防建議指導,派駐中醫師進入臨床一線,做到及早介入,全程參與,全市確診患者中醫藥參與治療人數為261人,參與率97.4%;中藥湯劑服用258人,服用率達96.2%,位居全省前列。同時,在財政全力保障、社會大力支援下,物資緊缺形勢較前期有很大改善,比如負壓車達到9輛(但N95醫用防護口罩、連體防護服等物資還是比較緊缺)。我們還積極配合市紀委監委,加強督導監察,推進防控、救治工作有序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