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在疫情阻擊戰中,有一群特殊的“偵察兵”,他們在厚重的防輻射門內,默默充當著疫情診斷的“眼睛”,為臨床標記“路標”,他們就是影像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離不開在一線拼搏的醫護人員,更離不開這些幕後英雄們! 發熱門診、呼吸科、急診科是戰鬥的一線陣地,可是卻鮮有人知道,有這樣一群幕後英雄,在厚重的防輻射門之內,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為了做好抗疫一線醫生的“眼睛”,為他們提供準確的診斷、治療依據。

「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莒縣人民醫院影像科分沭東、古城、浮來三部分,檢查窗口多,工作量大,所有發熱病人都要做CT檢查,大部分疑似患者需要做兩次以上CT檢查,每一個同事都深知有被感染的風險。即使這樣,科室同事面對這次疫情,不管在臺前還是幕後,無懼無畏,不辭辛勞,默默奉獻。

影像技師奮勇爭先,主動申請到抗擊疫情最前沿

「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疫情之下,工作量劇增。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科室年輕同事,呂志國、穆星廷、盛浩宇……,雖然還是些“孩子”,但在疫情肆虐之時,他們最先想到的是衝到一線多做貢獻,他們不約而同,主動申請去武漢、去浮來院區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點,做自己專業的工作,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科室主任、護士長帶頭,高年資、低年資技師不甘落後,疫情面前“戰時用我,用我必勝”。

「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1月31日,科室臨時接到指揮部命令,有十幾例疑似患者需要去古城院區做CT高分辨率掃描。命令就是衝鋒號,影像科馬上調集人手,請領、佩戴專業防護,按照預案提前演練操作流程。主管護師郝鳳煉主動要求衝到最危險的崗位,她耐心、細緻、一絲不苟做好自我防護,接診患者、擺位、房間的終末消毒......因為環節多、病人多,每一步操作不能脫節,更不能節省,平常30分鐘能檢查完,這天晚上足足用了5個多小時,中間不能吃飯、喝水、沒法去洗手間......每次護士長想替換一下她,她總是輕描淡寫的說:“再堅持一會,我還行......”

等把所有病人檢查完,做完終末消毒,已是晚上11點多,郝鳳煉脫下密不透風的隔離服,裡面已滿是汗水…….

眾多幕後英雄,嚴把診斷、審核關

「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自疫情爆發以來,醫院影像科每日接待CT檢查患者日趨增多,為避免聚集篩查引發的交叉感染,儘量保證患者檢查完當場拿到CT診斷結果,面對成百上千張肺部CT影像,醫生們準確而快速地閱片、書寫報告,同時標記特殊病例,確保精準高效地為臨床提供高質量的影像信息。除了完成自己的診斷工作,醫生們馬不停蹄到臨床科室參與疑難病例會診,隨叫隨到。替、夜班同事為了最短時間為臨床科室提供可靠診斷意見,主動要求按急診報告書寫,限定30分鐘內必須做出診斷提供給臨床。

疑難病例及時會診,不管個人白天工作有多繁忙,只要臨床要求,會診要求,沒有休班和週末,隨叫隨到,有時因為病例影像表現不典型,群裡經常相互討論到深夜......

「戰“疫”英雄的故事」——他們是另一群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

這樣感人的事蹟,在影像科、在莒縣人民醫院司空見慣,每個人、每個崗位在這場“戰疫”面前都團結而協助、出色而勇敢,都為這場“戰疫”貢獻自己的應盡義務。也相信有這樣的團隊,莒縣一定能贏,中國一定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