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武漢“衝鋒陷陣”我在南京守護小家

你在武漢“衝鋒陷陣”我在南京守護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門前的疫情防控值班點,董傑(左)為居民測量體溫。

“老公,我報名了社區志願者,希望社區不要有人被感染,這樣你的同事就不會那麼辛苦。”這是江蘇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柯章敏醫生的妻子董傑的一篇日記。 今年32歲的柯章敏是南京市江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主治醫師,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柯章敏醫生隨醫療隊馳援武漢。“臘月二十九下午,他(柯章敏)突然給我發了一條微信:我後天要出發了,我要去湖北了。”妻子董傑說:“那一刻我的眼淚不爭氣地跑了出來,我想阻止他去,但那樣可能會一輩子自責,短暫的糾結後,我選擇義無反顧地支持他。” 抗擊疫情的日子裡,結婚三年多的夫妻倆一個在武漢“衝鋒陷陣”,一個在南京守護小家,兩人通過視頻、電話報平安之外,還將工作的情況以及對彼此的思念寫在了日記裡。 柯章敏醫生在日記裡寫道:“今天是江蘇醫療隊來武漢的第7天,發生了太多讓我感動的事情。從進入隔離病房的緊張,到現在從容應對隔離病房裡發生各種突發情況,能為武漢人民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也是追尋我當初學醫時的初心,當患者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由危轉安時,那種欣喜和成就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讀到丈夫的“戰地”日記,董傑從最初的擔心緊張,變得越來越有信心。作為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在照顧好家庭之餘,董傑都在小區忙碌。摸排人員情況、測量體溫、登記進出信息......董傑和同伴們一起努力守護自己和鄰里的小家。 “在我心裡,我老公是英雄,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英雄,等到春暖花開,他們一定會平安歸來。”董傑說。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董傑和女兒在家中跟丈夫柯章敏視頻通話。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女兒在與柯章敏視頻通話時親吻平板電腦裡的爸爸。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家中,董傑準備出門工作,女兒依依不捨。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門前的疫情防控值班點,董傑(左)核查居民的出入證件。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門前的疫情防控值班點,董傑核查居民的出入證件。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董傑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門前的疫情防控值班點值守。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董傑在小區樓道內給公共區域門把手消毒。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家中,董傑(右)和婆婆一起陪女兒玩耍。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董傑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家中展示自己的手機日記。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社區工作人員到柯章敏醫生家送蔬菜慰問。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家中,董傑(左)和婆婆在廚房準備午飯。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你在武汉“冲锋陷阵”我在南京守护小家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家中,董傑(後)和婆婆在廚房準備午飯。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