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社區書記 平日裡攢下的“情分”開始奏效

“就憑社區的22位工作人員,要為7443戶居民紮起一道安全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對我們平時工作的一場檢驗。”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萬盛社區的葛旭書記而言,更像是一次工作“大考”。排摸統計、給隔離戶送餐……社區裡的事情事無鉅細,統統都要靠這位70後書記來統一調度,此時此刻她平日裡攢下的“情分”便開始奏效。

居民“情分”開始奏效

“疫情防控工作必須做到一個居民都不能少,對暫時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就竭盡所能讓他們理解和配合,這樣才能守住社區的防線。”葛書記說,這場戰役沒有捷徑可走,更沒有所謂的簡便方法,靠的就是那張反覆勸導的“婆婆嘴”,和咱們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葛書記忙忙碌碌的身影溫暖每一位居民的心,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小區裡到處都是她的“小情報員”,誰家從外地回來了,誰家有租戶,她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全面最準確的信息。

工作人員“情分”開始奏效

萬盛社區內有兩個路口排班站崗,嚴格把手關卡,葛書記在百忙之中仍然不忘記“戰友情”,每天親臨現場,給大家送棉大衣,帶上暖水瓶和一次性水杯,給寒風中站崗的工作人員遞上溫暖的熱水,沒有領導的架子,把同事當家人對待,作同事的貼心人。

親人“情分”開始奏效

“70后”社区书记 平日里攒下的“情分”开始奏效

在生活中不僅要照顧居民這個“大家”,還要照顧親人這個“小家”。她有一個貼心的“小鬧鈴”,每天四點半左右都會響起,那是她兒子每天在盼著她回家,每當這時,她總會強忍著思念,微笑著說:“我兒子這個假期回來懂事不少,知道我在咱們社區忙,每天就自己在家學著做飯,每天我回到家裡,都能吃上熱乎飯。”

“70后”社区书记 平日里攒下的“情分”开始奏效

葛旭書記在崗十幾年,愛崗十幾年,她是居民的知心人,她是同事的大姐姐,她拿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態度,誓要打贏這場防疫戰!

萬盛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