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漢從來沒有做過大一統朝代的首都?

沙漏遺愛


武漢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在整個中華民族的大版圖上,它基本上位於比較靠中間的位置,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民族大版圖的心臟部位。同時,武漢的水陸交通極為發達。

(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景觀)

我們知道,古代王朝建都,有個重要的考慮,就是漕運要好要方便。因為京城裡生活的人口非常多,最重要的皇親國戚,都生活在京城裡。因此,京城必然要在交通發達的地方。

當年北宋建都的時候,趙匡胤提議把京城遷移到洛陽去。但是由於開封的交通條件更好,漕運能夠及時送到,因此,遷都的提議,最終沒有成功。

朱元璋建國後,也想把都城遷移到長安去,也是因為長安當時不但建築破舊,而且漕運不好,物資運輸無法及時保證,最終計劃也沒能實現。

還有隋朝的時候,隋文帝當年定都大興城(長安一代),後來隋煬帝把都城遷到洛陽,也是考慮漕運問題。唐朝的時候,重新把都城建在長安。但是,漕運問題卻一直制約著長安。以至於每次遇到災荒時期,長安的王公貴族們,會成群結隊遷移到洛陽找吃的。

由此可見,優越的交通條件,應該是武漢成為國都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是,武漢在歷史上卻從來沒有成為過大一統王朝的國都。這是怎麼回事呢?

(歷史悠久的楚文化)

武漢條件得天獨厚,但是沒有被歷史上的王朝選為國都,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文化背景。

武漢在歷史上屬於楚地。楚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但從來就不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從西周開始分封的時候,楚地就有點被作為中原國家的西周所歧視,在進行功臣分封的時候,也只是給楚地封了一個子爵。這成為楚國一直不高興的一個原因。以至於數百年來,楚國都試圖打到中原去,“問鼎中原”。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大一統國家只有兩個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一個是以西安、洛陽為代表的秦晉地,一個是以北京為中心的燕趙地。而北京能夠成為中心,也有兩個偶然,一是中國曾被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而北京曾是忽必烈的潛邸。後來忽必烈統一中國後,就把北京作為都城。二是北京又是燕王朱棣的潛邸。如果沒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這一點,明朝的中心,很可能一直就在南京,而不可能遷移到北京去。這兩個偶然,也讓北京取代了西安與洛陽,成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作為位於楚地的武漢,一直沒有這樣的政治機緣。甚至連楚地也沒有過這樣的政治機緣。唯一的一次,是項羽定都在彭城。但嚴格地說,項羽的西楚國,並不算一個大一統的朝代。

(繁榮的武漢三鎮)

其二,歷史發展。

武漢現在是一個非常繁榮發達的城市,擁有上千萬人口。武漢的歷史也很悠久,考古發現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但是,武漢在歷史沿革中,很少有成為一地一州首府所在地的時候。“武漢三鎮”這個詞,其實就表明了武漢這三個地方,歷史上的規模是不大的。真正繁榮發達起來,還是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實行藩王制度,把第六子朱楨分到武昌當楚王,那裡才作為地方上的一箇中心,經濟文化才發展起來。

這個歷史發展,也就決定著武漢在古代不會成為帝王們青睞的皇都選擇地。

(發達的水運)

其三,地理位置。

古代王朝選擇國都,除了考慮漕運外,最重要的,還是考慮地理位置。

古代國都的地理位置,首先必須是易守難攻的,這樣都城才不會被攻進來。要易守難攻,就必須被相對高一些的山川給拱衛起來。長安、洛陽、北京之所以長期被作為國都,就是周圍有這樣的山川拱衛。當年趙匡胤想從開封遷都洛陽,也是因為洛陽有那樣的山川拱衛。

可是,武漢周圍卻沒有這樣的拱衛,不但沒有,而且由於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敵人一馬平川,順水而下,很容易就打到武漢來。一旦打過來,武漢就將遭遇滅頂之災。所以,古代統治者,誰也不會做這樣的考慮。

除此外,古人選都城,還會考慮所謂的“龍脈”。按照風水學進行推斷,什麼“左青龍右白虎”之類。當然了,究竟什麼才叫“龍脈”?估計沒有幾個人懂得。但是肯定在歷史上,風水學家們,並不認為武漢有“龍脈”之相,因此,也就不會給統治者推薦這裡。自然,武漢也就沒有成為皇都的機會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有意思!

首都是一國中樞重地,自古以來都是天下政治的中心,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種地方的選址當然最為慎重。

首都位置在中國的歷史上幾度變遷,特別是大一統王朝的都城。

來看看武漢無法成為首都的原因。

  1. 遠離中原,或者說離北方有點兒距離,自古以來長江流域就不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區,特別是大一統王朝時代,至今依然,就不用說其他區域了,黃河中下游流域才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政治文化核心區,這一條不可辯駁,討論的太多了!
  2. 臨江之地,可以說緊鄰長江,地形又大多平緩,建城是好地方,建都的話就存在極大風險,古代對洪水的抵禦力不可控,雖然古代對城市建設有靠山面水的特殊愛好,但前提是有水但不是大水洪水。緊鄰長江的大城市地形必須要有山地做屏障才是最佳的,長江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中國古都中,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首要選擇就是地形的安全,其中開封就過於靠近黃河,以至於有層層開封城之稱。
  3. 四聚之地,交通過於通暢,天下平安之時是商貿重地,戰時……(主要是古代)
  4. 水澤之地,地處偏南,又熱又溼,古代可沒有空調……

波瀾碎風寒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歷經八十三個朝代,二百多個皇帝,建都無數,為什麼沒有在武漢建都,讓歷史告訴大家:

1927年4月16日,成立武漢市。隨後分分合合,至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武漢市的名稱至今保持不變。

原來,皇帝建都時,根本沒有武漢這個地名。到了1927年,皇帝早就被推翻了。很遺憾,武漢來遲了,落榜了。


王松林


這是很顯然的,不僅僅武漢沒有做過大一統朝代的首都,幾乎所有的南方城市都沒有做過,只有南京短暫地做過一段時間明朝首都,但很快就遷到北方了。


因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中國的政治重心,一直以來都是在北方,在黃河流域,而不是長江流域。經濟重心從北方南移,也是直到南宋才完成的。在這樣的政治經濟背景下,宋以前的大一統的朝代只能在北方定都。


宋以後的元明清,又有兩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就更是不可能在南方定都,只能選擇北方,這個北方比傳統黃河流域更北,到了北京,在中原漢族看來,那已經是邊疆了,但在塞外遊牧民族看來,這才是天下之中。“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驛之所,非燕不可。”(《元史木華黎傳》,木華黎之孫霸突魯對忽必烈所言),其間的明朝雖然一開始定都在南方的南京,但是朱元璋本人也不滿意,一直在找新都城,最後朱棣為國家安全考慮,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清軍入關以後,承襲前面兩代,也定都北京。在滿人的眼裡,萬一中原混不下去,他們還可以退回關外。民國時候肅親王善耆曾經寫過“幽燕非故國,長嘯返遼東”,反映的就是這種心態。可以說在中國漫長的歷史,北方一直是大一統王朝的定都之地。

(元大都,縱向來看,天下之中)


那麼作為南方的重要城市,為什麼武漢競爭不過南京呢?也競爭不過後來的杭州(南宋首都)。


這是因為一方面武漢地處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水患嚴重,這是不利於定都的。

(漢口是明朝中後期,由於漢水改道才形成的新鎮)


另一方面,武漢位於長江邊,而且離中原核心區也較近,受到北方的壓力比南京要大。這是孫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選擇南京,而不是武漢建都的原因,武漢可以作為長江中游的一道屏障,而不是作為都城承受北方的壓力。到了南宋時候,南京作為都城都靠不住了,因為金兵一直打到了長江建康城,南宋選擇了杭州,又增加了戰略縱深,而且多了一條大江即錢塘江的天險。



所以,武漢雖然是重要的城市,但是不適合定都,無論是大一統王朝,還是南方偏安王朝,都不適合以武漢為都。


再思樓紀


眾所周知,一個地方想要成為首都,人口和地理優勢都要佔,但是很遺憾,武漢這個地方一個也沒有佔到。

我們首先來說一下人口優勢:

武漢甚至說整個湖北地區,在歷史上人口都是十分稀少的,在兩千多年前,墨子就已經說過了:“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武漢一代歷史上一直是沼澤密佈,河網縱橫,生態環境是不錯,但唯獨缺少適宜農耕的大塊平整的土地。大家都知道,古時候人們都是農耕社會,所以一個地區如果沒有好的土地,那肯定是沒有人去種田的,所有人口自然就稀少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我的圖片,這是清朝時候人口分佈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口主要集中分佈在河北平原,和江南一帶,而武漢附近卻人煙稀少,甚至和尚未完全開發的嶺南差不多。如果我是皇帝,我肯定不會把首都建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這樣國家大部分的人口都在距離你千里以外的地方,如何能夠方便管理呢。

再一個我們來說一說地理優勢:

武漢地區處在古代中國地理中心位置,據說往任何一個省份去,中間都不會跨過兩個省(東北西北除外),這個地理位置,說的好聽點是九省通衢,說得不好聽點就是中國的墊腳石,四戰之地,跟波蘭地理處境差不多,一旦東西南北哪個方向發生戰亂首當其衝就是這。而東西南北哪個方向的人口都比武漢要多,我如果是皇帝,我睡覺都不安心。

我寧願定都在南京,只有一條長江,如果上游不打下來,是不可能攻破的。畢竟古時候冷武器為主。

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可以評論私信我,謝謝大家支持。





Hai子君


武漢位於長江中游,西連巴蜀,東接吳越,北至豫陝,南抵湘桂,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可以說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此外,武漢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附近多平原,有糧有米,是一塊不錯的風水寶地。雖然武漢條件那麼好,但歷史上卻沒有一個大統一王朝在武漢定都。定都武漢的只有像天完國、汪偽政權這樣的小政權,那麼為何古代沒有大一統王朝定都武漢呢?原因如下:

第一.武漢建城很晚,最早的城始建於西漢時期,當時就是個小縣,比附近的荊州、襄陽等大城差的很遠。東漢時期雖然在修建了夏口城,但只是一個軍事要塞,不是政治和經濟中心,直到元朝時期,武漢才成為省級治所,是湖廣行省的省治。不過當時的武漢條件並不突出,城市建設很一般,附近沼澤成片,到處是荒灘,是比較落後的。直到清朝時期,由於近代通商和修鐵路,以及張之洞修堤辦工廠武漢才崛起,不過此時南京和北京早已興起,經濟重心也早轉移到東南沿海,武漢也沒有希望當首都。北伐時期,武漢好容易當了一次臨時首都,但由於汪精衛叛變,寧漢合流後首都遷到了南京,武漢最接近首都的機會就這樣失之交臂。

第二.武漢地形平坦,雖然附近靠著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兩大糧倉,水路又非常便利,但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從安全角度來講,武漢比北京、南京、西安和杭州差遠了。武漢真正的戰略價值和地理優勢也是建國後才凸顯出來的。

第三.武漢地處長江中游,支流交匯,水流湍急,水患嚴重,而且三個城區不相連,古代的科技不發達沒法架跨江大橋,水路是主要的貿易通道和交通要道,防洪水平也不高,所以也不適合首都。


臥雪踏梅


武漢這個地方九省通衢,交通四通八達,易攻難守,四戰之地,不具備作為首都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安全問題。武漢東西守著中國主航道長江,南北守著京廣鐵路,正好處在中國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戰略要地,但卻易攻難守。順便說一下,北京為啥有八百年全國政權的建都史,北枕居庸,南接河冀,左環滄海,右擁太行,西北的山是天然屏障,東邊有渤海,但渤海是內海,又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拱衛,南邊一望無際大平原,戰略縱深足夠


達達說事兒


首都者天下之首也,國家之樞,是國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個城市要成為首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先看武漢天時。

黃河流域好像是天選之地,中華民族起源於此,北方在中國古代很長時間都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方很長時間都是南蠻之地,開發較晚,人煙稀少,遍地蠻荒,全面落後於北方。東晉時衣冠南渡,多選擇長江下流的江浙地帶,後來唐末和北宋末的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也是如此,從此長江下流逐漸成為中國最繁華髮達之地,而武漢所在的荊楚之地再一次失去登上舞臺中心的機會,做為荊楚大地中心的武漢自然會失去成為首都的機會。後面附上中國歷史上人口南遷圖。

再看武漢地利。

武漢所在的荊楚地區位於中國大陸中部,地形三面環山,向南敞開,長江由西往東橫穿而過,猶如一道天塹隔斷南北。這裡又與四方有便利的水陸交通,從江陵北上,可從襄陽經南陽至洛陽,又可由襄陽出武關經蘭田至長安(今西安),由江陵往南,經長沙逾五嶺可到達廣州,而長江水道是東西交通的大動脈。荊楚可以四達也意味著可以四至,所以是四戰之地。荊楚是整個南方的樞紐地帶,與巴蜀相連,則順江而下,江東岌岌可危;與江東相連,則據守三峽,足可困死巴蜀;又憑藉長江、漢水之險,堪與北方對峙。任何一個立足於南方的政權,如果不拿到荊楚,就不會任何前途。所以荊楚是爭戰之地,四戰之地,不能做為立國之本。三國時蜀以益州立國,而東吳以江東立國,荊州是三家交接地帶,爭戰之地。後來東晉以江東為本,荊楚為衛。

古代建都之地講究表裡山河,四周有山川之固,內有江河之利,但武漢山雜而小,水多而密,山小不足以為屏,水密反而為網。武漢位於江漢平原中部,地形屬殘丘性衝擊平原 武漢地勢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呈Y字型將武漢一分為三,市區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漢城區南部分佈有近東西走向的條帶狀丘陵,四周分佈有比較密集的樹枝狀沖溝,境內大小近百個湖泊星羅棋佈,形成了水系發育、山水交融的複雜地形。最高點高程150米左右,最低陸地高程約18米。古代在武漢這樣地形複雜條塊分割的地方建都城實在是勉為其難,交通都是天大的麻煩。所以從地利上說武漢不是建都的理想地點。

最後說說武漢的人和。

首都為國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系全國之重,為舉國之樞,定都於哪裡既有歷史條件之因緣,也為時勢所決定。古之長安、洛陽,歷史所垂青,人心之所向。西漢以佔關中而定天下,長安既有秦之基,也為漢之始,漢初之中樞就在長安。而東漢以河北為基取中原以征伐天下,劉秀又幸得此地豪族相助而得天下,以洛陽為都是眾望所歸。唐同漢一樣,佔關中而天下,又得關隴大族支持,所以都古都長安理所當然。

南京歷史傳承深厚,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繁華富庶,士家大族簇擁之地,人氣之高為南方之冠,為六朝古都也就不足為奇了。

武漢在古代歷史上從不是人氣匯聚、天下垂青之地,離舞臺中心太遠。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吳黃武二年(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省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於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明末清初,漢口與北京、蘇州、佛山並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縱觀武漢歷史,直到東漢末年才有建城,唐時不過為州之治所,元代始為省治,明清時期才逐漸形成武漢三鎮,始成大城。在很長曆史時期武漢都是默默無聞的,怎麼可能得天下之眾望所歸而為首都。到了近代倒有在武漢建都的可能,終因各種原因而作罷,就人望來說武漢也比不過北京和南京。到今天武漢也只是區域性中心。






雁77


中國古代都城的選擇基本遵循四條原則一險、富、便、美。a.所謂"險”,主要是看

軍事條件,要求建都之地要佔據有利地形,努力做到固若金湯、易守難攻。 既便於制內,即鎮壓國境內的叛亂,又利於御外,即抗拒境外敵人的入侵。b.所謂“富”,是看其經濟條

件,要求都城附近是富饒之地,以保證都城的物質供應。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國,因此都城一般都選在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之地。 c.所謂“便”,是看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要求都城大致位於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區,或便於與各地聯繫的交通線上。 都城是消費城市,一般都要靠全國各地供應。 因此,定都往往選擇靠近

河川之地,交通便利,四通八達。d.所謂“美”,主要是看地形條件和人文環境,都城一方面要居高臨下,但要注意"“水用足”;一方面需要靠近河流,但又需防止水患。 同時應注意因勢乘便,可就其山勢水流修路建城,不必刻意改變其自然面貌。 還應注意選擇山川秀麗、人文薈萃之地。 總之,軍事上固若金湯,經濟上富甲天下,地形環境上山.川秀麗、人文薈萃之地。 總之,軍事上固若金湯,經濟上富甲天下,地形環境上山.川秀麗,交通上四通八達,這才是古代定都的最佳

原則。 當然,從歷史上看,各個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都城並不存在,各朝都城的選擇只能從實際出發,審時度勢,抓住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比較有利的地理位置。

從目前看武漢交通便利特別是水路,經濟發達,周圍環境也美麗。但是從過去來看,武漢這塊區域交通不便利,周圍耕地少,也無險可守,不適合定都。


NaX


武漢地理位置優越,九省通衢!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佈脫離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1926年,國民革命軍為消滅軍閥統一中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北伐軍勢如破竹攻佔武漢三鎮,國民政府也由廣州遷往漢口。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併,成為了如今的大武漢城。這時的武漢不但是中華民國政府所在,也是國民大革命的中心,在國內地位一時無與倫比!

大一統國家的關鍵矛盾,往往位於邊疆地帶,而任何政權的首都駐軍往往最大、其次則是重要的邊防駐軍,那麼如果能將這兩類合二為一,即可大大節省財政。

同時,如果將首都定於最接近邊疆的核心區,則可大大調整全國經濟平衡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通衢”都有個要命的麻煩——無險可守、後方不足,一個帶著防盜門的大倉庫,往往也是首都的重要選擇。

九省通衢”更準確的歷史定位,乃是“亂世諸侯手裡的肥肉、逐鹿的秀場”——安定四方者才可問鼎中原,問鼎中原者心已在四方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