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一人,讓疫情“種子”清零——安慶“五個清倉見底”行動紀實

 

不漏一人,讓疫情“種子”清零——安慶“五個清倉見底”行動紀實


 疫情來臨,一時間風聲鶴唳。我市與湖北省相鄰,交界線長約201.3公里。從第一時間啟動防控工作到2月17日,全市累計摸排湖北返回人員55170人、佔安徽省總數的1/5左右。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市防控形勢複雜嚴峻,為更加紮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月9日,市委書記魏曉明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提出針對密切接觸者、發熱病人、居家隔離觀察者、外地三返人員和流動人口,開展“五個清倉見底”行動。

  截至2月18日,我市在這次行動中累計核酸檢測送檢4498人、已檢測3152人,檢測出無症狀陽性11人,其中2人轉確診。

  消除了疫情“種子”,探明瞭疫情的“底數”,讓全市防疫戰線幹群從捏著一把汗,到暫時舒了一口氣。

  “幸虧及時發現了這些‘種子’,不然疫情還在不知不覺中發展,那就太可怕了。”一名身處防控一線的專家說。

  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領導包保、單位分工、工作專班、跟蹤督查……2月9日起,為確保“五個清倉見底”順利進行,各方工作力量一起上陣,參與其中:市級層面成立專項工作組,每天晚上總結、調度、分析當日工作情況;市領導包保各區並負責到街道和鄉鎮;市直各單位按照既定分工包保到居委會並聯繫到住宅小區(村莊),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包保第一責任人;屬地政府組織黨員、網格員、警員、醫務人員、“兩代表一委員”、志願者等廣泛參與;市紀委監委聚焦清倉見底工作開展督查。

  全市安排人員上門到戶排查,發放溫馨提示、通告、個人防護須知,動員市民及時主動報告與患者的接觸史和有發熱等症狀情況;對市民公佈舉報電話,每條有效舉報信息獎勵500元;按照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要求逐戶排查,加強流動人員的登記管理;企業加強返工人員管理,並將分散在住宅小區(村莊)裡的人員納入社區篩查;開展首診負責,發熱門診及時報告需要集中醫學觀察者情況,所有藥店實名制購買治療發熱、咳嗽的藥品,一日一報;高質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針對確診和疑似患者,嚴格進行追根溯源和行蹤定位,對流調中發現的有患者交叉活動的場所採取果斷措施;同時對五類人員有序全面開展核酸檢測,儘快做到應採盡採。

  小單元作戰 大數據支撐

  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敲門行動”、健康登記APP助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笨”辦法、“苦”功夫和高科技手段一同上陣,疫情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盤棋、一張網的工作格局。

  我市城鎮社區以樓棟為基本單位,每30—50戶設立1名單元長;農村地區以自然村莊或村民組為基本單位,每10戶設立1名聯防長。單元長、聯防長實現城鄉全覆蓋。

  從2月10日起,迎江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在281個網格的基礎上細分樓棟單元,根據樓棟單元的數量設立了2775個單元長,築牢社區第一防線。

  “您家裡有從外地回來的親戚嗎?”“你們跟湖北來的人有接觸嗎?”在大觀區,連日來,社區幹部、志願者等組成的隊伍馬不停蹄地開展“敲門行動”,對五類人員進行全面篩查。這個區以街道(鄉鎮)為單位,以社區(村)為單元,以封閉管理的小區(村民組)為網格,一家一戶的敲門、一棟樓一棟樓的“清倉”、一個小區一個小區的“見底”。

  大數據也在這場“摸排戰”中嶄露頭角。全市通過開發健康登記App,對來(返)安慶的所有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掌握人員情況,第一時間推送到各縣(市)區,由所在社區開展上門核查。公安部門發揮技術優勢,全面摸排確診和疑似、核酸檢測為陽性人員的密切接觸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採取管控措施。市交警支隊從40多億條數據庫中,逐一篩查出了4000餘輛武漢籍車輛信息,並一一分析梳理出在安慶期間的32萬餘條的通行軌跡。

  在“五個清倉見底”工作中,我市抽調市縣兩級機關事業單位幹部9000多人,下沉基層社區(村)幫助開展工作。“我們社區有上萬人,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市直幹部的到來,補充了我們基層的防控力量。”迎江區南水回族社區黨委書記毛鈺宏說。

  這些來自市直各有關部門、單位的黨員、幹部,協助基層開展摸排、勸導、體溫測量、防控宣傳等具體防控工作,構築起一道群防群控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

  我市還抽調政法系統926名政法幹警下沉社區,同廣大基層社區幹部和志願者一起組建的526支巡邏隊,主動服務支持基層網格的社會面管控,切實做到“巡邏隊動起來、小喇叭響起來、警燈亮起來、消毒抓起來、監督嚴起來。”

  追根溯源 對症下藥

  2月10日,在全面排查的同時,核酸檢測的覆蓋範圍也在擴大,在市疾控原來的檢測能力基礎上新增6家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我市核酸檢測能力大幅提升。

  通過攻堅,我市檢測出無症狀陽性11人。

  “也就是說這11人當時沒有發熱、咳嗽等任何臨床症狀,但是核酸檢測呈陽性。”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賢惜說,“如果沒有開展‘清倉見底’工作,那麼核酸檢測陽性的無症狀患者就沒有辦法發現。”

  這11人迅速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其中2人隨後出現發熱等症狀,肺部也出現病變,先後轉為確診。”張賢惜介紹。

  市疾控中心對確診和疑似患者,嚴格進行追根溯源和行蹤定位。“我們對所有確診和疑似患者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其中大部分人兩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並結合臨床表現,經醫生決定來排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葉和義說。

  通過集中攻堅、全面排查,全市摸清了“五類人員”存量,做到了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為集中資源掌握變量、集中精力控制增量奠定了基礎。目前重點人員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基本做到存量清倉見底、增量動態清零。下一步,我市還將在“五個清倉見底”工作的基礎上,實行分類施策、“對症下藥”,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記者 徐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