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行設立高級業務總監一職!向行長彙報 缺副行長的大行要來抄作業嗎?

宇宙行——中國工商銀行(下稱:工行)又現神仙級操作,於銀行業內首設高級業務總監一職!

對於設立新的職位,工行給出的理由是“為進一步充實該銀行經營管理力量,促進業務持續穩健發展。”而且高級業務總監的權力還不小,“參與高級管理人員工作分工,負責分管業務條線管理與決策,向行長負責並彙報工作。”

“行長要參”仔細研究了這一公告,發現隱藏的信息量還真有點大,高級業務總監將參與高管團隊的工作分工,還直接向行長彙報工作,一頓操作猛如虎,這意味著高級業務總監負責的工作實際上和副行長的工作相媲美啊!

但是工行這也是無奈之舉,不久前,在工行工作了35年的胡浩履新中投任監事長,該行目前僅剩廖林一位副行長,並剛從建設銀行平調過來,還不到半年。可以想見的是,工行設立高級業務總監一職也是“緩兵之計”,在新的副行長人選未確定之前,先聘任兩名高級業務總監,負責分管重要的業務條線,來緩解副行長緊缺的壓力。

兩名“工行老將”擔任高級業務總監

工行如今僅剩一位副行長,是目前最缺副行長的國有大行,離“一正五副“的標準配置相差甚遠,高管團隊的不充足確實對業務的穩健發展有所影響,於是該行宣佈設立高級業務總監這一職位。

2月18日晚間,工行發佈公告稱,為進一步充實該銀行經營管理力量,促進業務持續穩健發展,董事會決定在銀行高級管理人員中設立高級業務總監。高級業務總監參與高級管理人員工作分工,負責分管業務條線管理與決策,向行長負責並彙報工作。

當然,工行不僅設立新職位這麼簡單,還同時宣佈聘選了兩位“工行老將“來擔任高級總監這一職位,分別是機構金融業務部總經理熊燕和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宋建華,兩人均在工行任職30多年,都是”老工行人“。

據瞭解,新設的高級業務總監的分管業務也較此前有所擴大,比如,宋建華仍兼任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同時還將分管卡部。

公開資料顯示,熊燕出生於1964年8月,畢業於湖南大學,後獲復旦大學與香港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碩士(IMBA)學位為高級經濟師。她自1984年7月便加入了工行,至今已在工行任職了35年, 2004年11月起歷任內部審計局昆明分局副局長、雲南分行副行長、內部審計局直屬分局副局長,2010年8月任總行公司業務一部(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2016年9月任總行機構金融業務部總經理。

2018年,熊燕曾在中國金融家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商業銀行地方債業務探索》,她在文中指出,“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商業銀行作為地方債市場最大的投資者,一方面要立足於國家改革發展的大局,做防範金融風險政策的堅定執行者;另一方面更要抓住地方債新興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在獲得投資收益的同時,做轉型升級新時期銀政業務的實踐者。“

宇宙行设立高级业务总监一职!向行长汇报 缺副行长的大行要来抄作业吗?

宋建華出生於1965年10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後獲南京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同樣是高級經濟師。和熊燕相比,宋建華加入工行的時間稍晚一些,他於1987年9月進入工行,2006年8月任江蘇分行副行長。2016年9月,任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主要負責人,2017年7月任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

如今算來,宋建華已在工行工作了32年。多年紮根零售業務的他,對零售有著深刻理解——在他看來,零售“客戶是千家萬戶、產品是千頭萬緒、隊伍是千軍萬馬”,是一個靠機制運行的業務。

“零售的特點是‘客戶小、業務散、見效慢’,所以一定要能夠靜下心來兢兢業業、日積月累地去做;有時你也不知道結果怎麼就來了,但恰恰就是每天都要有一點點的進步與積累,才能期待收穫的到來。”

“一正一副”架構 副行長亟需補位

自2018年7月份以來,工行已有5位副行長相繼離職,僅2018年兩月之內就有三位副行長離任。

具體來看,2018年7月2日下午工行發佈公告稱,該行執行董事、副行長張紅力先生因家庭原因,於2018年7月2日向本行董事會提交辭呈,辭去本行副行長職務;同年9月5日晚間工行發佈公告,執行董事、副行長王敬東因工作變動,於2018年9月5日向銀行董事會提交辭呈,辭去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職務,僅一天之後,9月6日工行發佈公告,副行長李雲澤辭職。

除張紅力因家庭原因辭職之外,另外兩位均被提拔重用。2018年9月,王敬東被任命為農行監事長;李雲澤赴四川省任該省副省長。

2019年9月16日,工行另一位副行長譚炯向該行董事會提交辭呈,不久便履新貴州省副省長,於是,工行的高級管理層結構就成了“一正一副”結構,行長谷澍和唯一一位副行長鬍浩,之後隨著廖林的到來,這一局面得到緩解。

2019年11月22日下午,建行發佈公告稱,因工作調動,廖林已辭去建行副行長的職務。緊隨其後,工行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廖林先生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的議案》。

但是沒有多久,2020年2月,在工行任職36年的副行長鬍浩辭職,出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監事長,工行再次陷入只有一位副行長的尷尬境況。

“說起來,很慚愧啊,雖然貴為宇宙第一大行,但工行的高管團隊卻是最缺的,近年來在與地方政府、央企打交道的過程中,對方常常都會抱怨我們不重視跟他們的合作,連主管行長都缺席活動。”工行一位中層在接受“行長要參”採訪笑言,他們不知道工行的難處啊,很多時候在外該行部門老總都當副行長用,董事會秘書官學清一人就分管10多個部門,該行高管任務繁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截至目前,工行領導班子為:董事長陳四清、行長谷澍、監事長楊國中,副行長廖林,首席風險官王百榮,董事會秘書官學清。其中,廖林出任工行副行長尚不滿半年,其此前為建設銀行副行長。與其他大行高管層相比,工行的高管人員最為不足。

首家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的銀行

去年工行公佈的2019年三季報之後,銀行業誕生了又一項新記錄:工行成為首家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的銀行。

據工行公佈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到報告期內,工行資產總額達30.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84%。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46.84億元,同比增長8.30%;淨利潤2517.12億元,同比增長5.04%。利息淨收入4531.46億元,同比增長6.97%。非利息收入1315.38億元,同比增長13.15%,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246.35億元,同比增長9.58%。

從資產質量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工行不良貸款餘額2397.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7.01億元,不良貸款率1.44%。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來,在政策的助推下,大、中、小各類銀行都相繼把普惠金融業務作為發展重心,工行近年來也在不斷髮力普惠金融業務,去年發佈了“萬家小微成長計劃”,同時全面升級了普惠金融服務2.0。2019年 12 月 17 日,工行董事長陳四清在該行的“小微客戶節”會議上透露,“截至 11 月末,工商銀行普惠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 48%,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幅近 39 個百分點,小微貸款平均利率 4.52%。”

同時,工行在科技方面也積極佈局。2019年11 月 8 日,工行發佈了業界矚目的智慧銀行生態系統 ECOS,引起了國內銀行業的廣泛關注。活動當天,谷澍化身“谷布斯”,有條不紊地介紹了ECOS 取得的“六大標誌性成果”,其中包括三大業務成果和三大技術成果。

除了智慧銀行生態系統 ECOS 之外,去年 5 月 8 日,工行全資子公司——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正式開業,成為銀行業首家在雄安新區設立的科技公司,也讓工行成為第七家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商業銀行。

2019年11月 4 日,工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在當前經營轉型發展提出新要求和金融科技變化頻繁的背景下,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不乏是增強其金融科技在業界影響力的一項重要舉措。據瞭解,金融科技研究院還下轄涵蓋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分佈式、5G、物聯網、信息安全等技術領域的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在進博會期間,工行還與人民銀行聯合主辦了金融科技論壇,匯聚前沿科技力量,積極展示該行服務於國際貿易合作的新技術和新應用。

數字化轉型日益成為銀行業的共識和戰略抉擇,正如工行董事長陳四清所說,“工行將在這一新起點上,深入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傾力打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工行’,用科技改變金融,讓金融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 END —

本文源自行長要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