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護補貼、減稅降費、穩崗補助、金融扶持……我市真金白銀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戰“疫”當前,糧草先行。疫情發生以來,我市財政部門迅速行動,出臺了一系列應急政策,全力做好經費保障,落實患者救治補助和醫護人員補助,實行疫情防控採購便利化措施等,有效確保了疫情防控各項資金需求。

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對此,市財政有哪些舉措?


【疫情防控】

給一線醫護人員發特護補貼

為基層工作人員買防疫保險


市財政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12時,全市已投入疫情防控資金(含中央、省、市、縣區)16425萬元,其中市本級投入7551萬元。

根據規定,我市對於確診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對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以及密接者的重要密切接觸者、湖北等重點疫區來株的集中隔離人員、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病人,檢測費用由財政全額承擔。

對一線醫護人員實行特護補貼。直接參與此次疫情現場流行病學處置、實驗室檢測、傳染病人轉運和救治、口岸檢疫等存在感染傳染病病原體風險的各類一線醫務人員,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補助;疫情防治的其他一線醫務人員,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補助。

對基層工作人員實行免費防疫保險。按照省財政廳的要求,我市對抗疫一線的村(居)兩委工作人員免費提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專屬保險。對確診人員給予保險慰問金5萬元/人,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身故人員給予身故保險金20萬/人,對因抗疫導致急性病身故或意外身故給予身故保險金10萬元/人。

此外,我市今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從每人每年69元提高到74元,人均增加5元,全部用於基層衛生機構疫情防控。


【減稅降費】

市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減免

購房契稅補助政策有望延長期限


為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我市減稅降費政策全面加碼,確保疫情防控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能享受更多優惠。

其中,對防疫人員的補助、獎金、獲取的防疫用品免徵個人所得稅,參與防疫的相關企業實行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公益捐贈實行稅收免除等,對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實行困難減免或延期繳稅。

去年年底,我市出臺購房優惠政策,對城區商品房及存量二手房交易,財政補助50%契稅,原計劃今年2月29日截止。據悉,該政策有望延長,延長期限將另行公佈。

降標或減免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疫情防控期間,省級以上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最低標準收取,市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減免;投資項目報批報建費用,可申請向後順延三個月繳納。

同時,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後有個緩衝期。


【穩崗就業】

符合相關標準的企業

給予最高20萬元一次性招工穩崗補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目前,市財政局已與市人社部門一道,出臺了多項穩崗就業優惠政策措施,對企業招工穩崗、吸納就業、就業創業服務、返鄉農民工創業等給予一次性補貼。

其中,對春節期間復工的,涉及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按企業規模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招工穩崗補助。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的,將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具體補貼標準在另行制定後,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企業復工相關人員病毒快檢也有補助。對企業復工人員、企事業單位參與防控一線人員、有檢測需求的社會公眾的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檢測費用,由市財政、縣區財政、企事業單位按照3:3:4比例分擔。


【金融扶持】

企業貸款可獲貼息支持

推行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模式


幫助企業申請中央財政貼息資金。中央財政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的基礎上,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貼息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際承受的貸款利率將降至1.6%以下。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支持,並取消反擔保要求。對符合市產業發展方向、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導致流動性資金困難的企業予以續保,融資擔保費率按1%收取。

創業擔保貸款優先支持疫情影響嚴重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感染新冠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1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支持。

推行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模式。通過政府採購合同融資服務平臺,參與政府採購活動並中標的中小微企業,無需財產抵押或第三方擔保,即可憑藉政府採購合同向平臺上線的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科學調度】

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財政資金儘快用到實處,才能產生最大效益。

自1月26日以來,市財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已連續20多天保持在崗,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協調相關部門開通資金支付綠色通道,及時足額支付預算安排的疫情防控資金。目前已追加安排1400萬元用於疫情防控。

向企業派駐疫情駐企聯絡員,給企業宣傳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的上級各項政策,提前啟動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評審和撥付工作,加快兌現年度惠企獎補政策,力爭今年上半年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出進度達到80%。

同時,加強庫款監測和科學調度,保障基層防控以及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三保”支出需要。

株洲晚報 記者 周蒿 通訊員 譚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