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复工如何避免聚集性疫情风险?如何保障员工健康?


大规模复工会不会引发聚集性疫情风险?如何保证复工员工健康?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作出了回应。


大规模复工如何避免聚集性疫情风险?如何保障员工健康?


分区域、分行业、分项目复工复产


发布会上,国资委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夏庆丰表示,疫情防控目前仍处于吃劲的关键时期,企业复工复产也存在着压力和风险,但只要我们防范有力、措施得当、科学组织是可以有效避免聚集性疫情风险的目前,96家中央企业所属2万余户主要生产型子企业的开工率超过80%。

夏庆丰指出,下一步,将重点结合实际,分区域、分行业、分项目推进复工复产。

分区域推进,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除保障生活基本需求的相关企业,在疫情有效控制以后再稳妥组织复工复产。对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稳妥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对疫情较轻的其他地区,努力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分行业推进,对涉医涉药等疫情防控企业,组织全面复工复产,对煤电油运、通信、粮油等企业要做到基础保障不间断。

分项目推进,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加快解决项目面临的困难,确保及时开工建设。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指出,推动有序复工复产,是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这其中帮助农民工返岗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成立了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协调小组,与有关部门和各地密切配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


要对员工健康底数清、情况明


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表示,为保障大规模复工复产过程中广大劳动者的健康,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要严格做好返岗员工的健康管理和监测。企业要掌握员工流动和健康情况,对符合地方政府防控要求的员工,安排上岗。要安排专人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员工出现健康异常要及时如实向单位报告,企业发现员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第二,要加强工作场所的防控管理。要加强人员进出登记和流动管理。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做好洗手、喷淋设施的维护。做好公共区域和常接触物体表面的定时消毒。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员工在工区之间流动,严格控制集体活动、会议频次和规模,有条件的企业可错峰上下班。加强就餐管理,实施错峰就餐或回办公室、车间休息室用餐。

第三,加强员工个人防护。加强教育培训,让员工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勤洗手。倡导员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鼓励企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疏解员工的焦虑恐惧情绪。

第四,做好疫情应对与处置。企业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以及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防控责任人和措施,确保一旦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能够妥善应对和处置。要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员工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安排到该区域暂时隔离,并按照相关要求安排员工就近就医。出现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的时候,要尽快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或者采取封闭措施。

吴宗之强调,企业为了保障正常生产和员工健康,一定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员工要按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少聚集。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如何安排


发布会上,吴宗之表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要统筹安排好疫情防控工作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职业健康工作。要在了解和掌握员工健康状况、确保员工在无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活动。为减少人员聚集,可分批次安排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以及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或延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在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时,要采取进场人员登记、体温检测、个体防护和设备消毒等防控措施。

吴宗之介绍,为指导技术服务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对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在内的5类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技术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吴宗之还强调,技术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合理安排职业健康技术服务工作,确保疫情期间既做到职业健康又做好疫情防控。


返岗员工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返岗员工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李涛介绍说,工作场所存在粉尘和毒物的,既要考虑对新冠肺炎的防控,也要考虑对所接触危害因素的防控,还要注意口罩防护效率和密合度是不是符合要求。

在办公场所办公,一个人办公可以不戴口罩,但多人办公时建议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办公场所应该适当加大座位之间的距离。

要注意保持工作服、座椅套等织物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同时,建议加强手卫生措施。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能确定手是否清洁的时候避免用手接触口鼻和眼睛,要减少手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

要定期对工作台、操作按钮,对一些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对于多人操作的设备,要对接触部位比较多的表面或者配件进行消毒,如果工作作业允许佩戴手套可以佩戴手套作业。

李涛还建议说,要注意减少人群聚集,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通风条件比较差的场所,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企业有食堂的可以实施错峰就餐,或者打包到各自工位、休息室就餐,也可以提供盒饭,鼓励员工自带饭盒。就餐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交谈。

员工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要避免接触他人并佩戴口罩。要按照规定及时到指定医院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去医院的路上以及医院内,一定要全程佩戴防护口罩。

END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吴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