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小區物業費高,物業、業主矛盾小,物業費低反倒物業與業主矛盾更尖銳一些?你怎麼看?

美侯王666


高額的物業費也是篩選業主的一個方法。好服務必然高收費。錢到位了物業管理必然還可以。掏了大價錢的人心裡也舒服。


流浪的心


我們小區1200戶,12年啦,換了三個物業,自治一年,物業費現在是7毛錢,新來的物業重新維修啦道路,路燈,綠化,更換了所有監控,原來的檔次低,晚上是一片漆黑,換成夜視功能的,並且幾乎全覆蓋,封閉了兩個大門,可以說是煥然一新吧,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屋頂漏水,窗戶漏水,單元門幾乎全部不好用,對講也是如此等等吧,這些維修費用極高,就要動用維修基金,但不涉及的業主就是不簽字,導致此項工作停滯不前,然後涉及到的業主就拒交物業費,還有一部分業主沒有任何理由也不交物業費,甚至從小區建成到現在有的業主一次物業費都沒交過,剛才一個業主把一箱蘋果放樓道里丟了,非說物業不負責任不會再交物業費,這樣下去,這個物業估計挺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撤,小區還會像原來那樣髒亂差,大家說是物業錯誤多還是業主素質差呢?


康平服務區


我買的新房開發商是綠城,物業也是綠城;我租的房子是個十來年的小區,綠城從別的開發商接手的,物業也是綠城。

我的新房物業費4.5一平,租的房子1.4貌似,但是租的小區業主群裡整天有人叫這裡服務不行那裡服務沒到位,很多業主不交物業費。

一個小區的正常運轉,物業費到位了,物業才有錢安排人力物力,本身小區十來年了,很多設施都陳舊了,早就該換了,可是物業費已經這麼低了,還是有人拿服務不到位為由拒絕繳費,物業怎麼辦?這年頭辦什麼事不需要錢?

我租的小區因為年份比較久了,以前價格幾千一平,當時買的應該也都是不太有錢的人,幾十萬一套,相對而言,素質也可能會低點,只會叫板別人哪裡哪裡有問題,不會換位思考下。有些人以為自己買了房,物業就是打工的,幹不好給我走人,還有臉跟我收錢,門兒都沒有。

一催物業費就各種問題來了,這個問題,那個問題,總之都是問題,你不處理好,別想讓我掏錢,不爽了我們換物業,把你趕走。殊不知,什麼物業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不靠譜的女青年


前年新房裝修,砂子,水泥,力工,砸牆,搬運,物業全壟斷,外面砸牆500.他們耍1000.這都認了,我買的油煙機,煤氣灶,組合櫃都不讓進,只有組裝完的櫃才讓進,我同保安炒了一架,物業經理帶著保安隊長開車從裡面出來還要打我,我們的物業費快3元錢每平,他們開車隨便出入,我們業主不行,有人告訴我,你給保安買兩盒煙就讓進了,我才不慣他毛病


手機用戶59151196672


那得跟居民收入掛鉤吧,賺不大點兒工資又要養孩又要交醫保又交養老,又要打物業費,就這買衣服實在沒穿的才買,孩子還拾搭別人剩下穿過的衣服,一個星期吃一次豬肉,以前我媽的房子沒有物業也不是統一商量換閥門,統一安門,關健是現在的人太肭喳


可比克





這確實是在物業服務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奇怪現象,通常在網上高喊著“取消物業”、“取消物業迴歸社區”、“物業是黑社會”、“小區不需要物業”等說法的人大多是居住在管理費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幾角錢的小區裡。而那些居住在管理費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兩至五元的小區裡的業主,通常很少在網上發言,他們默默的享受著優質物業帶來的安全和舒適的生活。

為什麼會出現物業管理費越高的小區業主和物業的矛盾越小,而物業管理費收得越低的小區業主和物業企業的矛盾更尖銳呢。我想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物業服務企業為業主提供服務是市場行為不是免費服務,必須遵守市場規律質價對等,收取多少物業管理費,就提供等值的物業服務。因此,物業服務企業為那些廉價物業管理費的小區提供的服務,當然不如高價物業管理費小區提供的服務優質。低價的物業管理費換取優質的物業管理服務,是普通業主的心態,這就是為什麼低價物業管理費的小區矛盾更加尖銳之一。

2.居住在高價物業管理費小區裡的業主普遍收入比住在低價物業管理費小區的業主要高許多。居住在高價物業管理費小區的業主雖然每個月支出的物業管理費是低價物業管理小區的10到20倍,但是這都是在他們經濟可以承擔的範圍內,他們願意花多一點錢,享受更好更優質的服務。低價物業管理費的小區,雖然每個月支出管理費非常少,但是相對於他們較低的收入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業主普遍低收入也是造成小區業主與物業矛盾尖銳的原因之一。

3.管理費較高的小區,居住的業主普遍為白領或工作收入較為穩定的階層,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及個人素質和修養普遍較高,對國家有關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較為熟悉。物業服務企業通常在這些小區裡不敢做出侵佔業主權利和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費較高的小區業主與物業的矛盾比較少的原因。

4.管理費較低的小區,居住的業主普遍為工薪階層。為了生活,他們必須每天努力的工作還要加班加點,每天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瑣碎的事情會引起個人的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將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物業管理人身上。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費是較低的小區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喜歡的關注、點贊、轉發,在我的個人主頁上能夠看到更多有關物業管理的文章。


w苦行僧


現在有這麼一些人,在小區裡發生任何一點事首先想到的是訛物業,明知小區是業主自己的小區,小區裡的所有設施都是業主的,物業是業主請來服務的,就如同家裡請來的保姆,物業費就是給保姆的工資,你在家裡給桌子碰了,首先想訛保姆,找現由賴人家保姆的工資,你說這樣的戶主還是人嗎?有時物業為了息事寧人,對個別的事情作出讓步,讓有些業主們誤認為物業是帶著一包錢來的,自己不交物業費還沒有找事的訛物業,大家用畢生的精力買了房,本想好好的享受一下新生活,就被這些無賴攪得一團糟,還滿嘴的維權意識,實際是在侵佔別的業主的利益,因為物業不會真的帶錢來,你的獲利就是別的業主的,所以,我認為但凡拖欠物業費的業主都是無恥小人,還是臉到處申張他們自私的正義,我最瞧不起這些人!


九智用戶164809192984


物業費成本包含以下內容:

1、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和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等;

2、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

3、物業管理區域清潔衛生費用;

4、物業管理區域綠化養護費用;

5、物業管理區域秩序維護費用;

6、辦公費用;

7、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

8、經業主同意的其它費用。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除了第一項,其他的成本差距不算多大。

但是第一項上面也是也最能體現出來物業精氣神的東東。

人工費用佔用整個物業成本至少要一半以上,物業費的增加一點,直接能體現人工素質的直接提升。

眾所周知,物業服務是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人工是最大的成本,也是服務的基礎。物業費的一點上漲,直接體現了服務人員素質更高,也就能與業主更和諧,體現了供需雙方更和諧穩定的局面。

而且說實話,物業費高的小區的業主的素質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是比較好一些的,對於物業服務的質量也是比較認可的,他們也沒時間在塊兒八毛的物業費上面牽扯太大的精力。

千人千面,物業服務不容易,業主也不容易,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和諧,也是這個社會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i熒光


說簡單點就是業主和物業各自層次的問題,歪鍋配翹鍋蓋,低端小區業主很多不把物業當服務提供者而是當下人,我現在住的小區就這樣,像我這種不廢話開年直接預交齊一年物管費的,物管收錢的千恩萬謝激動的眼淚花都出來了。

高檔小區則很少存在這問題。說難聽點買得起你還住不起麼?門口被貼任何欠費通知都覺得丟人吧


奈爾比威費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人家物業收費高,業主享受到的服務自然也高,服務質量也好,自然矛盾少。物業收費低,業主享受到的服務自然也低,服務質量也比較差,矛盾自然就多了。這好比咱們過年回家,有錢的,買個高鐵一等座,或者飛機頭等艙,空間大,享受好,乘務員服務周到。囊中羞澀的就買個綠皮車票,可能連座位都沒有,一大群人人擠在一塊,大包小包的擠在一起,跑起來慢吞吞,咣噹咣噹,列車長、服務員可能一天也就例行公事的來個幾趟,有事想找個人幫忙都不行,你心情當然要大受影響了。有點什麼不愉快的,矛盾就爆發了。而頭等艙、一等座,人家享受好,心情舒暢,當然不容易產生矛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