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立功:用“硬核”行动讲述抗“疫”故事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刘中华)守一方净土,保一方平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沂水县市场监管局面对着全县116家农贸市场及农村大集、6102家超市及小商店、4663家餐饮单位、384家药店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党组书记、局长师立功深知肩上的责任之重,但战“疫”已经打响,唯有战之胜之,决不可退之。他第一时间组织全局509工作人员停止休假,全部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用“硬核”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闻令而动,迅速部署

“疫情防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我会亲自指挥、亲自督战、亲自参战!”这是师立功同志在疫情防控第一个会议上说的第一句话。

随后,沂水县市场监管局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师立功担任总指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组建7个工作专班,实行分线作战。确立了“保质量安全、保物资供应、保物价稳定,查违法案件、查投诉举报、查违规营业”的“三保三查”工作思路,并要求所有领导干部每天到包扶乡镇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随时能够掌握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创新机制,精准施策

“疫情防控决不能被动应对,必须主动应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这是师立功在一线督导时的讲话。

疫情发生后,师立功第一眼就锁定了群众日常消费最为密集,也是疫情防控最为重要的大中型超市,第一时间在城区11家大中型超市设立市场监督台和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考察识别干部工作体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全天候”驻场监督,对供不应求的生活必需品,及时协调农贸批发市场或上游供货渠道,第一时间补充货源,确保生活必需品等物资供应充足。

针对面广量大的餐饮单位,以及部分居民生活非必需的行业,师立功第一时间做出了一个暂停部分行业营业的重要决定,并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同时,抽调12支执法力量,对夜间开放的药店、果蔬店、超市等经营单位开展夜间突击检查,全面打击违规营业、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问题。

针对果蔬店、药店、涉农经营单位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师立功创造性推行了“无接触式”购物模式,所有经营单位统一在经营场所门口设置服务台、张贴购物提示,消费者在店外将需要购买的商品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商品通过服务台间接交付给消费者,支付方式全部采用移动支付,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渠道,降低了疫情扩散传播风险。

立足要害,狠抓落实

疫情发生后,师立功提前察觉到,在防疫物资和群众生活必需品行业,可能出现哄抬价格、囤货居奇等违法行为。因此,1月26日县市场监管局连续下发了《关于维护我县医疗卫生用品和药品价格稳定的提醒告诫书》、《关于餐饮经营单位防控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告》、《关于流通经营单位防控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告》等3张通告,并对全县药店、超市进行了排查,要求执法人员对涉嫌哄抬物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立案调查,依法从严处置。

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疫情网络舆情、投诉举报等现象,师立功当机立断,提前成立了专项督查组,抽调执法人员充实到城区4个监管所,开展网络舆情及投诉举报专项整治。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第一时间立案查处,目前已立案23起,移交公部门9起。

坚定信心,无所畏惧

“抗击疫情,我们必须冲锋在前,但我们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保护好自己,才能守住一方平安。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大家提供必要的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请大家放心!”这是师立功在全局疫情防控动员大会上说的一句话,正是这一句话坚定了所有执法人员的抗“疫”信心。

该局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确保每一名一线工作人员每天一个口罩,为所有加班工作人员提供方便面、咸菜、火腿肠等食物。

早晨6点到晚上10点,是师立功每天抗“疫”的固定时间;一日三餐大碗面,是师立功每天生活的固定饮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胜疫情终不还。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师立功用“硬核”行动讲述着抗“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