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為何還沒有研究出來,知道原因才理解背後的辛苦

新冠肺炎爆發也有一段時間了,不少人會問,為什麼疫苗還沒有研發出來。下面我們就先來聊聊疫苗研究的過程以及難度。

研發新疫苗,有幾大關鍵問題需要解決,這幾個重要環節:

①毒株篩選(不是隨便拿來個病毒就能做疫苗,得有穩定、抗原性好、生長能力強等優點,選擇合適的毒株然後增殖放大,建立種子庫);

②培養基質細胞選擇(不同的病毒感染不同細胞的能力不同,細胞除了能讓病毒增殖,更需要高效增殖,而且避免汙染或者變異等情況);

③製備工藝選擇(全病毒滅活、裂解、亞單位、類病毒顆粒等,以及是否加入抗生素、佐劑、穩定劑、防腐劑等,無論何種情況都各有優缺點,但前提都是要保障安全高效);

④動物模型選擇(簡言之,就是用人做試驗前要先做動物試驗,但不一定全用小白鼠,而是選擇能夠模擬人類感染的動物進行試驗,才能確定安全性和有效性);

⑤臨床試驗設計(涉及到前期的程序、劑量、各種工藝的檢驗、臨床終點設計、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評價方式,細化到抗體檢測方式等,以及後續的持久性、交叉保護、聯合免疫等)。

疫苗為何還沒有研究出來,知道原因才理解背後的辛苦

作為一種複雜的生物製品,疫苗在所有制藥工藝中是非常特殊的,無論是它的原理、它的生產、還是質量控制,因此,對於疫苗的生產工藝和質量要求會更加嚴格。

疫苗研發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種針對冠狀病毒的上市疫苗,既缺乏經驗,也缺乏疫苗的風險評估,因此新冠肺炎疫苗對科研人員是一個挑戰。同樣的,疫苗的生產過程複雜而漫長,從生產、包裝及運送至亟需人群要花36個月,而檢驗佔據總生產時間的70%。疫苗上市前的檢測過程複雜,需要多種實驗方法,用到數十種專業儀器。

此外,疫苗的生產也面臨著挑戰,由於全球疫苗生產商數量有限,當出現特定疫苗需求增加、全球公共衛生團體對新發致命性病毒研究需求增加等情況時,疫苗的生產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可能會導致疫苗的延遲放行,造成在亟需人群中的供應短缺。

所以,在疫苗沒有研發出來的時刻,聽從國家指揮,隔離依舊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充滿信心,相信科研人員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