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買新汽車,您買新能源的還是燃油車?

江軍精舍


以前買車,大多數人只會糾結於車的品牌,價格,配置高低,開起來是否省油,乘坐是否舒適,能否滿足自己的日常用車需求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出,現在買車又多了一個要糾結的方面,那就是該選擇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燃油車。這也是很多人買車前普遍會遇到的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那到底該如何選擇?



我覺得,買什麼樣的車,要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買車後的用車需求,買車預算有多少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考慮清楚後再出手,避免出現剛買完車就後悔的情況。

首先,買車前要想好,買車以後我主要的用車需求(或場景)是什麼。是近距離的城市上下班代步,還是要經常跑長途出差。這將直接決定,是選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燃油車。如果買車就是用於城市中上下班,距離不遠,交通又擁堵,走走停停,車根本就跑不起來,那麼新能源汽車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新能源汽車開起來車內比較安靜,動力響應快,用車成本低。堵車時,完全不用擔心汽車的排放,長時間怠速發動機積碳等這些問題。

如果經常跑長途出差,又無法保證沿途和出差城市,也有比較充足的充電設施,而新能源汽車會受制於續航和充電問題,為了避免自找麻煩,還是老實地買傳統燃油車,更為靠譜。要是你就是很想嘗試一下新能源汽車,油電混動車或許更適合你。


其次,買車預算和用車成本也將影響你的購車選擇。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不但沒有購置稅,還有一定的補貼,這點雖然很吸引人,但是不要忘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相對高一些,補貼完也比配置差不多的燃油車要貴。如果你預算真不多的話,與其為了補貼去買價格高配置一般的新能源,倒不如去買沒補貼,配置高一大截的傳統燃油車,更為務實一些。用車成本方面,新能源汽車用電比燃油車用油要省,但要綜合考慮你有沒有便利的充電條件,為了充電四處找充電樁的那種尷尬可不好受。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種新事物,難免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對此我認為,我們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發展的眼光,客觀理性的去看待新能源汽車,而不應該帶有任何偏見和個人的好惡觀念。否則,看待新能源汽車,容易以偏概全,只盯著它的缺點,對它的優點卻視而不見,從而也就不能作出更為客觀的評價與選擇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我的農村日常


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家人都有,相信還是比較有發言權。

因為家裡燃油車指標用完,父母外地戶口沒法搖號,所以他們買了一輛新能源車。這裡指的就是普通水平的新能源車(特斯拉除外)。

從經濟角度考量,新能源車的確是便宜。在充電樁充電,能比燃油車的價格便宜8、9成,如果接入家庭用電進行充電,還會更便宜,當然這要條件允許才行。

從對環境影響而言,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車,絕對是0排放,絕對綠色。

但從使用情況來看,還沒有那麼樂觀。

首先,因為是純電動車(也有可能是油電混合),所以和燃油車在動力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降速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車一下就慢了下來,再加速也沒有燃油車那麼快。

其次,如果需要在公共充電樁充電,還是存在充電樁佈局不充足的問題,而且有的城市有充電樁的停車場在充電時是需要收取停車費用的,也有的充電樁停車場經常被共享汽車佔用的情況。

最後,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在續航能力上還有待提升。通常所說的續航能力在實際中都達不到,尤其是到了冬天,耗電量很快,有的時候停一晚上,早上開動一下就一格電沒有了。每次充電至少要1個半小時,也比較費時間。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而言,普通的新能源車比較適合老年人或者用車需求沒有那麼大但空閒時間比較多的人士使用。


商業聊摘


根據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來看,如果我當前買車我會選擇購買燃油車。現階段買燃油車相對於買新能源車要省心一些。理由如下:

第一,同款車型,新能源汽車普遍價格會比燃油車貴,雖然,新能源汽車用電比燃油成本低,但是這貴出來的買車費用,你至少要開幾年燃油車了。如果從購車費用和能耗使用費來看,新能源車沒有優勢。


第二,現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是很成熟,車輛的質量不是很穩定,經常出點小毛病是很正常的事,你現在買了新能源車可能很多時間都會花在車輛維修上面了。

第三,現在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低,很多零部件供應少,這樣導致維修成本也比燃油車高。

第四,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短是嚴重製約其發展得一個因素,導致新能源汽車只能適合短途使用,如果想跑長途還是比較受限制。購買混動汽車除外。


第五,現在新能源汽車主要有純電動汽車、混動汽車等,如果購買純電動汽車,即使你就是上下班使用,那麼充電又是一個大問題,充電樁沒有加油站那麼普遍。即使商家同意在你購買純電動汽車後會免費給你安裝充電樁,但是你還得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車位,如果有些居住小區車位緊張,你根本上沒有地方安裝充電樁的,到時候充電問題會讓你頭痛。另外,充電時間長又是一個問題,你加油可能十幾分鍾就加滿了,現在的純電動汽車使用快充也要1個小時左右,前提是你必須要到專門的充電站才有快充設備,家用充電樁一般是沒有快充的。


所以,現階段買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可能會成為你的一個負擔。如果不考慮車價和使用成本,可以考慮買一輛混動汽車過渡。


車迷小唐


如果你10年後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買新能源車吧,但是現在我會說,果斷選擇燃油車,畢竟車價低,整車質量穩定!汽車市場發展到現在,‘’燃油車是大家的,新能源車是限牌限行城市的‘’,這句話我們必須要承認!


現在政策,資金集體向新能源傾斜,大傢伙必須還要承認,但新能源車還沒成熟呢,電池技術,電控技術,充電機設置,充電時間,後期維修保養政策,現在都還沒有達到普及新能源車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盲目購買新能源車,那小白鼠當定了,畢竟一個汽車技術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慢慢改進不斷進步,而新能源車發展了不到10年!


相比於燃油車,已經發展了上百年不止,技術是經歷時間驗證的,多少前輩已經替我們試過了,燃油車無論是乘坐感,駕駛性,耐久性,都經過多方面考慮,動力匹配技術也很優秀!現在的市場還是燃油車的市場,新能源車也就佔據5%甚至更少!對於燃油車禁售,政策不明朗,這樣做只會自毀長城!

所以,現在買車我們要選擇的還是燃油車,燃油車水平技術穩定,後期保養費用便宜!新能源車較貴,後期由於電池問題,二手車市場降價會很快,保值率低!


汽車概況


作為一名新能源汽車的從業者,我還是推薦使用新能源汽車。為什麼要選擇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有偏見,偏見的引起還是因為在新能源汽車16年到18年初期階段,對於一些負面報道太多太廣,例如說新能源汽車的自燃或者是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差等等能源汽車的一些方方面面的負面報道,造成了消費者消費群體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缺點和劣勢誇大化的一些感覺,實際上這些問題在燃油車出現的幾率更高,各種問題,各種毛病啊,或者是各種缺陷,只是大家選擇了忽視,認為燃油車成熟,而認為新能源車不成熟。但你真的開過新能源汽車,就會感覺他的經濟性真是非常好的。現在就是因為有補貼的存在,造成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高於燃油車,雖然說很多人關心擔心的就是電池將來。需要維修,更換的時候超過了車身價或者是價格很高,造成了這種望而生畏的感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2019年各種措施和各種標準執行以後,一般主機廠家都會把新能源汽車質保八年以上,運營車輛都會質保五年以上,分別是12萬公里,15萬和20萬公里在這期間發生任何質量問題廠家都應該是免費更換的,那麼試問一下,您八年後還在開他嗎?你八年不換新車嘛,所以說這個問題大家不要過於擔心。


瑪達電動


看了很多評論,對電動車吐槽的重點就是三條:一是續航,二是充電不方便,三是不環保,當然,還有不保值這些。談談我的看法吧。

一,關於續航。燃油車續航500-700(高速的話更多),電動車續航300-400,燃油車優勢明顯。但是再明顯也是建立在全國10萬座加油站的後勤保障之上的,離開保障談續航都是耍流氓,我認為這是保障問題,不是續航問題。

二,充電便利性。這個問題跟第一個有點類似,問題出在能充電的地方太少,如果沒有私家車位確實不方便。

三,不環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電力來源。這個其實跟電動車沒關係,這是發電端的問題,如果沒有電動車,難道火電就環保了?這個不能甩鍋給電動車,這是國家能源政策決定的。二是電池處理的汙染問題。感覺大家都受了含汞電池的影響,認為只要是電池肯定有汙染,並且汙染嚴重,但是,動力電池根本就是統一回收處理的,大家能舉例說明動力電池嚴重汙染環境的嗎?

至於保值,這個確實是燃油車的優勢,因為電動車不被大家接受。

還有換電池貴的問題,其實這根本就不瞭解動力電池的運行。按鋰電池最低充電1200次完全充放電計算,一次300公里,那麼就要跑36萬公里,我們打折按25萬公里計算,其他的不說,私家車8年(按廠家質保期計算)能跑怎麼多?

電動車的優勢完全沒人提,一是安靜,這個不多說。二是響應迅速,燃油車因為有機械部件,響應比電動車差太多(燃油車200毫秒以上,電動車20左右)。三是提速快,這個說的多,就不提了。

最後談談個人感受:用了電動車(唐DM)以後,再也不會考慮燃油車了!


麻辣流星


該如何選擇,應該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總不能說大貨車買個純電力的來拉貨吧!

純電力汽車

電動毛驢就是我們最好的參照標準。充一次電,大概電費3—4塊錢左右。上下班跑一個星期基本沒問題。一個月25元電費足夠。

電動汽車,普遍用於大城市的上班族。或是短途距離使用。續航能力主要是靠電力來維持。如果附近沒有電樁的話,你的車分分鐘癱瘓。

安全性實在不敢恭維。電動汽車很多材料都是塑料的做,包括引擎蓋。其他用塑料做的部件的你慢慢想象。

優點:經濟環保。好的純電力汽車。20元就可以跑180公里。

缺點:動力不足,適合大小城市的平坦水泥路、安全係數低、車的材料大多都是用塑料做的,一旦發生意外後果很難想象。所以保險一定要買。我不是打廣告,這是為你的人身安全考慮。

混合動力汽車

說白了還是跟電動汽車差不多。就是多按了一個發動機。一蓄電池為提供電力,還有安裝柴油機(汽油機)是通過發電機產生電力提供。常見還是公交車。

能源方面:改造的發電機,可以使用壓縮天然氣。丙烷和乙醇等環保能源。

其他方面就不太清楚

總結:當然燃油發動機可能大家比較熟悉,不多介紹。如果你長期短途行駛且行駛道路平坦,建議買純電力或混合式動力的汽車。比較經濟實惠也,省去搖號的煩惱。

拉貨或者是長途駕駛。還是燃油發動機汽車。

也比較實用,應對各方面的能力也比較強。


選車之鑑


汽車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購買汽車也成為了一種常態化。對於現代人來說,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愛車無疑是一件極其美妙的事兒,那麼,當前在購買汽車時,新能源與燃油車之間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小編認為,短期內燃油車仍然是主流趨勢,即購買意向更加傾向於燃油車較為理性。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技術成熟度

燃油車經過上百年的不斷髮展和技術改進,其核心技術已然非常成熟,這一點是電動車無法比擬的;反觀新能源車,雖然出現的時間比燃油車還要早,但中間階段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到近些年受到國家的大力提倡才漸漸發現起來。然而,即便這些年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勢頭十分迅猛,也還遠遠達不到成熟的地步,其核心部件動力電池技術更是如此,因此,新能源車在核心技術層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二、配套設施

相比於燃油車,新能源車的續航能力是一大難題,這主要是由兩方面造成的。

一是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本身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仍有上升空間,這一點剛剛在上一條已經有所表述。

二則體現在配套設施上。燃油車不管到了哪裡,沒油了可以隨隨便便找個加油站加油,續航問題永遠不用考慮;但電動車就不一樣了,全國範圍內大批量安裝充電樁的地方基本沒有,一旦我們開的車在路上沒電了,將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兒,這也造成了電動車的地域限制。即使找到了充電樁,使用快充都基本需要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實在不是心急的人選擇。

三、安全性

電動車上有大量的電氣連接,尤其是動力電池系統,動輒幾百伏的電壓,危險性要大於傳統燃油車。而且目前的電池技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成熟,所以只能說電動車的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提升空間。

四、保值率

保值率這一點相對於上面三條其實並不是很重要,不過也是一個購車需要考量的因素,畢竟汽車是消耗品。相對而言,燃油車的保值率要高於新能源車,畢竟前者的市場保有量巨大,且機械性能穩定,而後者的主要價值在於動力電池,一旦電池容量衰減嚴重,將極大的影響新能源車的價格,從而保值率降低。

綜合來看,短期內能燃油車仍是最佳的選擇,而新能源車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也必將展現其獨有的魅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見解,至於二者之間究竟該如何選擇,還要視個人的喜好以及實際情況而定。


鍾奕凡


我個人買的話首先會選擇燃油車,其次會選擇混合動力車型,實在不行,才會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純電動車型,在短時間內我個人是不會考慮。因為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和,充電問題,是目前來說無法逾越的鴻溝。

對於純電動車型來說,日常在市裡代步還好,如果想去一個稍微遠點的地方,那麼就要提前規劃好行駛距離和行駛里程,還要看看這一路上有幾個充電站。如果選擇去自駕遊,或者長途出行,距離比較長,恰巧路程中間的充電站又沒有那麼多,那就尷尬了。如果真的沒有電了,那就只能叫拖車了。



第二就是充電問題,如果這輛純電動車型續航里程比較短,在市裡通勤的距離又比較長,那麼至少1-2天就充一次電。目前家裡的地下車庫是可以安裝充電樁,但是這又牽扯到一個利用率和轉化率的問題。我所在的小區,購買一個固定停車位需要30萬元,這個價格比一般的純電動車都要貴。那麼我就要考慮,為了一輛純電動車,是否需要花這麼高的價格,再買一個停車位!

很多朋友說,特斯拉的續航里程比較長,那我們可以粗算一下。一輛特斯拉的價格就要在70萬以上,如果我再為這輛車單獨買個車位,又需要多花出30萬元。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我需要花出將近100萬元的成本,我又將得到什麼呢?環保?加速感受?還是使用便利性?這些,真值得去花費這麼大財力嗎?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巖哥的觀點:所以如果買新能源車的話,我也會首先考慮混合動力車型。雖然在購車成本上付出的要比普通人更多一些,但是後期成本相對來說比純電動車型更少一些。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您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喲。


巖哥侃車


題主貼了一張本田雅閣的圖出來,本田雅閣是有混動版本的,油箱60L一箱油的極限續航能開出2000公里左右,而且本田雅閣混動版本的價格低配版本的也就在20萬剛出頭。

正常情況下,官方宣稱的一箱油大概能跑1400公里,所以就衝著這份節油性很多人都會對這種混合動力驅動的新能源車抱有很大興趣。實際上一直以來影響大家做決斷是新能源車型的穩定性或保值等問題,但關於這一點其實是沒必要過於糾結的。

我們只需要算一下出行成本是不是更划算就行了,既然題主問了,20萬,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你會選誰?如果這個價格稍微寬容一些的話,那麼我選新能源車,我會選雅閣混動。因為這是目前最好的混動中級車。或許會有人問新能源種類這麼多,為什麼不選其他車型呢?純電動的或是其他比如比亞迪秦、榮威e550這種混動車,兩個原因,一是純電動除了特斯拉之外,目前二十萬能賣的到的都是類似老人代步車的類型,這個價位能選的車系完全不具備吸引力。二是,既然能選最好混動車雅閣混動的話,那麼其他混動車自然不用考慮。

這麼籠統的說,題主可能不明白,索性直接說雅閣混動的先進性都體現在哪吧?

首先當然是本田雅閣的那套混動系統,本田i-MMD混動系統由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兩臺高功率電機、以及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組成。實際上,本田新雅閣 銳·混動的i-MMD混動系統是連對手豐田也曾大方稱讚過的。眾所周知,豐田的THS-II混動系統通過一組行星齒輪結構,時刻調整各個動力源的混合比例來達成最佳動力輸出。

而相對的,本田的i-MMD混動系統則通過切換動力來源進行動力輸出的,可以是電動機提供驅動,也可以是發動機直接提供驅動,直接繞過了豐田的那套複雜的行星齒輪組,結構要比豐田的THS-II混動系統更簡單一些。

且系統中各個部件之間採用固定的齒比連接,又由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沒有傳統複雜的變速機構,發動機可以直接參與驅動車輛前進,減少傳動部件的能量損失,燃油效率就會更高,所以也就更省油。

本田新雅閣 銳·混動的i-MMD混動系統又分三種模式:發動機直驅模式、混動模式、EV模式。

本田新雅閣 銳·混動這套i-MMD系統本身是一個電機驅動為主,發動機驅動為輔的,所以在上坡路段、起步階段等情況下,調到EV模式就可以避免汽油機在這類工況下的大量消耗燃油的劣勢。發動機直驅模式一般是在高速巡航是才會開啟,這個時候動力的來源也就全部來自發動機,大部分的路況用的最多還是混動模式,EV模式下電量耗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上混動模式了。

不過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這個混動模式還有個亮點,它不像一般混動那樣發動機和電機都參與驅動,它仍是以電機驅動為主,發動機此時扮演的是給發電機充電的角色,而這樣的話電機驅動的優勢就會被進一步放大,所以說本田新雅閣 銳·混動能做到如此省油,依賴的就是這套i-MMD混動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