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葉龍,北京大學1983級物理系校友,UIOT超級智慧家創始人

葉龍具備豐富的創業經驗,他畢業後一直從事IT行業研發和管理工作,包括2001年負責BI系統,2007年負責智能稱重系統等。他曾任職的公司均是各自領域內的國內市場前三名:如曾任教育軟件第一名科利華公司開發部主管;曾任高速公司機電第一名交通部海偉公司副總經理;曾任智能交通第一名清華紫光捷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位,直到2011年開始正式創立UIOT超級智慧家。


夢想的起源:科技化的“未來屋”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葉龍的智能家居創業夢想來源於比爾蓋茨的豪宅, 1999年比爾蓋茨用科技建立了“未來屋”,這座用600萬美金打造的豪宅,展示了人類未來智能生活場景:室內的觸摸板能夠自動調節整個房間的光亮、背景音樂、室內溫度等,就連地板和車道的溫度也都是由自計算機自動控制,此外房屋內部的所有家電都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同時配備了先進的聲控及指紋技術,進門不用鑰匙,留言不用紙筆,牆上有耳,隨時待命。從見到“未來屋”出現之後,葉先生就想做改善人類生活環境的相關項目,但由於2000年左右的市場環境和技術尚未成熟,如一套住宅20萬元的成本,一套智能家居產品卻要30萬元的成本,因此葉龍校友決定等待合適的時機。


十年為一劍:順應市場發展的節奏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直到2009年開始,葉龍判斷國內智能行業即將開始進入發展階段,便開始籌備智能家居項目,2010年正式進入智能家居市場,2011年創立UIOT超級智慧家品牌。在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他也十分理智地判斷:由於智能家居的技術壁壘和市場發展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並已經做好了連虧十年的準備。在創業之初,葉龍校友就特別想做以技術競爭力為核心的產品,便選擇了壁壘很高的自主開發系統,UIOT超級智慧家整體產品線研發耗時五年。功夫不負有心人,正因為有了過硬的技術能力,目前在全屋無線智能家居領域UIOT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同時獲得了紅星美凱龍和保利的戰略投資。截止到2019年4月UIOT超級智慧家已經完成了7個億的銷售額,主要客戶集中在地產商和零售兩種主要市場。

未來的預測:智能家居的萬億級市場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根據葉龍分析目前智能家居市場預計有2000億,未來具有萬億級的潛力。今年UIOT超級智慧家的銷售額已經做到了7個億,明年計劃做20個億元,每年以3倍的速度增長,智能家居市場的爆發式發展得益於物聯網技術以及“智慧城市”的發展。雖然目前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裝修行業也在不斷下滑,但UIOT產品銷售量在呈上升趨勢,是因為UIOT的產品市場接受程度在不斷地擴大,加之UIOT與房地產和裝修產業TOP100的深度合作,充分賦能市場開拓。

創業的經驗:賽道的評估與選擇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智能家居的發展主要是靠技術的發展,現場的很多創業者諮詢關於自己企業的定位,特別關心科創板的機會。葉龍認為目前的科創板主要投資方向為大數據、雲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因此要選擇科創板這個賽道,建議大家要看自己的企業在細分行業是不是第一名?要充分評估自己企業的科技含量如何?以及確定科研費用投入情況如何等問題。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在當前這個階段,智能家居是可以實現任何設備都可以聯動的。也就是說,在物聯網的世界中,每一個口令都可以執行所有動作,UIOT超級智慧家可以把所有的家居都連接起來,當您把自己的家居設置為“春天”模式,就把家裡的聲光電系統全部統一起來。比如從門鎖控制開始,只要你一按門鎖,燈知道了你回來了、窗簾知道你回來了,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都知道你回來了,便啟動了春天的光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味道。


智能家居的盈利模式:複合式的盈利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葉龍認為智能家居是非常好的藍海市場,其盈利特點是:高客單,高毛利,高頻次,高粘性。比如首次的購買是靠服務套餐的形式進行盈利;其次就要面臨智能化的系統升級與擴容;再次靠維保盈利,至少要有10%維保費;接下來是整體大數據的應用。還有很多衍生的應用場景等,比如UIOT超級智慧家之前開發了一款智能床,但在最初用戶畫像方面不是十分的清晰,原以為老年市場是主力,但通過大數據的測試與分析才發現原來孕婦、孩子才是最主流使用者,因此與保利等TOP50 的地產商合作做了很多智能母嬰房,十分受市場歡迎。

「行業觀察」葉龍:智能家居行業前景與投融資機會

同時,葉龍也指出由於智能化家居以嵌入式開發為主,因此要從系統上解決技術難點,特別要把握消費電子兩個核心:一是性價比能不能領先,二是產品的科技含量是不是領先。要想做到利潤率的合理性,就要綜合分析營銷,先佔領市場,量產之後才算是步入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