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怎麼練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為什麼有時候打完拳,腰部和膝蓋反而會不舒服?

土豆喜歡吃葡萄


那是自己身體的原因,其中包括,年齡,體重,腰膝有無毛病,身體虛弱等情況。習練太極或其它鍛鍊方法,都會出現身體不適感,是正常的。等身體達到了健康的時候,就是修煉的結果。只有修復好身體,才能進入高層修煉。一般是七年的,十年的的期限。


泥水勞人1


這個問題要這樣看:

(1)若是初學者,出現這樣的狀況是正常的。因為剛接觸太極拳,而太極拳的動作中有大量的單腿支撐動作,加之支撐的時間又比一般運動長,所以,容易造成疲勞,疼或者不舒服,是自然。當腿部肌肉練出來,支撐力夠了,也就會逐漸減輕。當然,前提是練法是正確的。

(2)如果已經習練很久,膝蓋還是不舒服,那肯定是連錯了。太極拳如果練對了,膝蓋是不應該疼的。

~~~~~~~~~~~~~~~~~~

下面我說下練習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供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

首先,明白拳理,簡單來說,太極拳中要練出松,並不是像躺在沙發上那樣的松,練太極拳的松首要的是要撐。這裡包含對拉。上下,左右,四面都要撐。這樣一撐,關節之間是有拉開的感覺,這樣也就靈活。關節打開,那就不存在磨損,組織液就可以滲入關節,自然,也就不會膝蓋不舒服,反而會舒服。

其次,要注意大腿,小腿之間的角度。在弓步時,膝蓋不要過腳踝(很多書說的不要過腳尖,我不建議),小腿和大腿成鈍角。這樣,整個身體就會有腿上大筋的支撐,膝蓋處受力就小。

再次,膝蓋與腳尖,胯的方向問題。特別是膝蓋與腳尖,要儘量一致,膝蓋不能亂晃,這是固膝的問題。

還有就是在練拳過程中不要一味高架或一味低架,結合著來。

總之,太極拳不是簡單的肢體運動,看似簡單,實際上細節很多,變化也很多,更多又是如何用意的問題。意用錯了,差別也很大。所以,好好的研讀拳理拳論,看名家拳照視頻,是有幫助的。


自由搏擊王者教練


本人雖不是什麼太極大師,但卻是一位狂熱的太極習練者,雖然理論說不好,實際經驗應該還算有些。

本人認為,習練太極拳首先要了解太極拳的實質,即,什麼是太極拳?太極拳的特點是什麼?太極拳為什麼會有很好的健身效果,真諦在哪裡?等等。

以上問題,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畢竟太極拳是一門好深的哲學和拳種,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下面,就提問者的“習練太極拳腰部和膝蓋不舒服”的問題說幾句:

練習太極拳要注意和遵守的事項很多,其中一點便是“一動則全身動”。就是說,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要講究全身運動的協調性。左動而右不動,上動而下不動,等等都是不對的,都會造成身體的扭、別、擰等不舒服的現象發生。舉例說:右腳向右擺45度的同時,左腳一定要同時跟上,這樣身體的扭擺便是協調一致的,如果右腳擺過去了,左腳還在原地沒有同時跟上,這是左腳踝和膝蓋就會感到彆扭而不舒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傷害。

當然,練習太極拳時造成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但本人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只要肢體協調,一切都不是大毛病。


彩雲之巔7


答:太極拳對於強身健體確實有益,要想通過練太極拳達到健身的目地,前提是練習方法要正確才能有收效,如果練拳不得法,身形,內外,呼吸等不符合拳理拳法要求甚至違背拳理,蠻練,不按規矩練,不僅達不到健身的目地反而會傷害身體,簡單講錯練太極拳於身體健康不利,只有掌握正確的練拳方法,知道練養結合的道理,才能達到健身的目地。可以自查一下自己從練習太極拳以來身體受益情況:一是從開始接觸練習太極拳以來,自感身體越來越好,每天神清氣爽,兩眼有神,面部氣色紅潤,長練太極拳的人俗稱娃娃手,因氣血灌注四肢氣血充殷到六七十歲兩手及面部沒有老年斑,皮膚象年青人的手細嫩。二是身體健康長年不生病很少感冒吃藥看病,通過打太極拳拳,一些常見病逐漸好轉,身體強壯起來。三是身體不變形,行走如風,通過打太極拳兩膝關節等大小關節越練越靈活,步履矯健,腿腳不疼,睡覺好吃飯香,以上情況的出現說明通過習練太極拳起到了健身養生的目的。反之如果出現胸悶氣短,身體總覺疲憊,尤其是膝蓋疼痛,應立刻亭止打太極拳,恢復好再試著練,要是再練太極拳還是出現疼痛現象,說明你已不適合再練太極拳了,練傷了,只要膝關節疼痛,損傷後是不可逆轉的所以要亭止練太極,只要以練拳膝蓋就痛一定不要再練了否則遺害疼生。四是如何練習傳統太極拳,首先要練好五行步即大家所說的太極步,打好基礎練好腿上的動夫,再行練拳架,從樁功及單式練起然後練套路。特別一提的是傳統楊式中架太極拳108式,對你可能更適合,因傳統楊式中架太極拳108式,特點是用三七步盤練拳架,又分為前三七步和後三七步即前三七站立步為前腿為虛步承重身體的三分重量,後腿為實腿承重七分的重量,整套拳架中多以川字步或丁字步出現既靈活又能持久承載身體運動轉換時的量,當身體轉換改變運行方向時又以後腿為軸來轉動,這樣保證了腿部關節特別是膝蓋不受損傷。











太極王連福


根據我個練太極拳的經驗,如果你是剛學者應該正常,不知道你練的是什麼太極拳,是陳氏太極拳還是楊氏太極拳!如果陳氏太極拳,初練者是會感到身體關節的痠痛,畢竟以前沒練過,各關節肌肉不適應,就像好久沒體力勞動一樣!如果你已經練了好長的時間了,比如幾年了,那就要注意,是不是方法動作不對,因為動作不對,長期練讓某些關節肌肉群成負擔造成損傷,這就要找會的太極拳老師給你及時糾正!

怎麼練才能有效果!這個也很簡單按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斷的練,練幾天甚至幾個月一年都難得到明顯的練太拳的效果!如果你懂得太極拳原理方法,你每天不練拳架子,就是自己隨便動劃幾下,伸伸腿手也能達到練太極拳的效果!



99論天下事


這是個大概率問題,很多人都出現,為什麼呢?分析原因有三:

一、練的是太極操,自古內家功夫心口相傳,怎麼能有那麼多人會練?自楊澄甫推廣太極體操化始,其風氣之敗已始,乃至現代楊、陳相隨,名、利相間,而至風氣日壞。

二、既為體操,即不必認真,偏偏有人哄著老頭老太太去參加太極比賽,有比賽就有標準,這個外在可見的標準最為可怕,為什麼?因為比賽總得有點難度吧?沒難度怎麼分得個三六九等,偏這個外在難度不合拳理。而這些參加比賽的半路拳師又帶了一批又一批弟子,最是可悲。

三、真功夫,山東洪傳、混元、吳氏、武氏、孫氏等,傳人不多,相對低調,少了些商業味道,或者說商業建立在道德與傳承基礎上的。這批弟子也會有這個問題,但多是多年病根在拳中找到,多加註意自然就好了。當然也不乏有很多民間拳師也是真傳,這要辯別。

另外,走職業路線也可能會出現這些問題。不迷信,不圖利,不逐明,希望各位拳友為健康快快樂樂運動。


冰鑑舍人


提到太極拳感覺離自己的專業比較近了,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接觸太極拳,多了沒練,練過二十四式太極拳,我不是太極大家,但知道太極拳是練氣的,說白了就是氣功,可以叫做太極拳氣功。

要想通過練太極拳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首先要掌握練太極拳的要點,松靜自然、形松意充、外方內圓、神與形合、意動形動、形動氣動、內外貫穿。

問:為什麼有時侯打完拳後,腰部和膝蓋反而會不舒服?

答:那就是要領沒有掌握好!




滑民華


習練太極拳能強身健體是毋庸置疑的,持之以恆的練習必然能達到鍛鍊的目的。如果不是以要求達到某種高度的技擊能力為目的,而是以強身健體為目的來練習太極拳,以我個人的體會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不必強求模仿別人的動作,特別是腳尖方向的調整,如果不能按自身的條件來靈活調整會使膝蓋受傷;第二,不能為了式子好看而每次練拳都低馬步,低馬步久而久之會損傷膝蓋;第三,熱身時壓腿的強度不易太大,壓腿要循序漸進,強度過大會傷腰。以上僅僅是我個人作為一個太極拳愛好者的一點習練體會,可能和專業從事太極拳研究和教學的老師們的觀點不同,我的體驗不一定正確,望請行家師傅們批評指正![祈禱]


太極之境由心生


首先咱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練太極拳的,比如雙膝疼痛的朋友,太極拳本身確實是一項國家體育局例入的一項運動,可對於膝關節不好的朋友來說是不薦議去做這項運動的,因為太極拳的整個套路打完基本上都是弓腰曲膝去完成了,所以身體的重身就壓在雙膝的位置,通常情況下人在蹲著的時候膝蓋是站直時候膝蓋受力的3倍,加之打太極拳的過程中還得腰部受力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度,所以練完一場後很多朋友會膝痛,腰痛也就這個道理了,建議腰椎間盤突出的和膝蓋疼痛的朋友們儘量選擇別的項目鍛鍊身體,比如腰椎不好的朋友可以去做單槓雙槓練習,膝蓋不好的朋友可以去游泳慢走練習,總之要選對適合自已的鍛鍊方式才能強身健體了!祝朋友們個個生龍活虎!萬事如意!



音響姐姐


練太極拳首先每天堅持壓腿,做些蹲起動作活動四肢後在開始打拳。

初學太極拳者都得過腿疼關。太極拳講究虛實,逢轉畢合,實腿轉整個身體都壓在實腿上,大腿痛哪是正常,如果膝蓋疼哪就是練的方法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