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言網語|向非法交易、濫食野生動物說“不”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慕振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監管的呼聲很高。人們在呼喚、在反思,應該向非法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說“不”。斬斷伸向野生動物的黑手,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需要每個人的行動。不少網友在本網留言板留言,講述了他們的感受和思考。

一場疫情讓我們懂得了亂捕濫食買賣野生動物的危害

網友“舞破中原”:一場疫情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珍貴,也讓我們懂得了亂捕濫食野生動物的危害。野生動物也是大自然的尊貴主人,是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不應該成為饕餮餐桌上的美食。

網友“老漁父123”:科學統計發現有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體內的病毒。這些病毒原本存在於自然界,寄宿在野生動物身體並不一定致病致死。但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者侵蝕野生動物棲息地,使得這些病毒與人類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從而釀成危及公共衛生安全的苦果。

網友“婺源瑞舒”: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中世紀歐洲爆發的黑死病,通過跳蚤和黑鼠傳人;20世紀初的西班牙大流感,可能來自於鳥類;2014年非洲爆發的埃博拉病毒,源自“叢林肉”買賣……如果說直立行走是人猿相揖別的標誌,那麼,不再濫食野生動物則應該是人類擁抱現代文明的標配!

網友“江湖小魚”:我國文化中有著保護野生動物的悠久傳統。《周禮》中就記載,專管禁獵政令的官職叫“跡人”。凡田獵者都必須聽從“跡人”的命令,禁止捕殺幼獸、摘取鳥卵及使用有毒的箭射殺禽獸等。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應該傳揚下去。

網友“東陽方裕健”:野生動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受自然條件和自然規律的制約。恩格斯早就提醒過:“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網友“人生如夢潘”:人把貂的皮毛穿在身上、把兇猛的獅子關進動物園、把穿山甲的肉端上餐桌……然而,人類也“收穫”了SARS、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也許動物們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告訴人類,我們不要再這樣互相傷害了。

網友“jielide”:“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再讀此詩,心中感慨萬千,眼前不禁浮現出隨海水起起伏伏的斷鰭鯨魚、眼中充滿憤恨和恐懼的無角犀牛、還有無數成為老饕口中“珍饈”的鱷魚、果子狸甚至蝙蝠。它們或許是剛跟媽媽學會捕獵的幼子,或許是等著歸巢哺育孩子的媽媽。它們盡心盡責地履行著大自然賦予的責任,理應享受同等的行動自由與主宰生命的權利,它們同人類一樣屬於生命這幅壯美畫卷中的色彩。

向非法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說“不”:人與野生動物是生命共同體

網友“東陽方胖胖”:吃“野味”往往吃的是噱頭,是一種“病態”的心理。身體病了需用藥,心裡病了則需用“典”!出臺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等相關法律正是疫情防控之需、萬民期盼之舉。以法律制度之嚴控帶動社會風尚之養成,讓“約定”變“俗成”!

網友“使命在肩”:一方面,要推動修改完善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相關立法,劃下法律的紅線,“縫住”吃“野味”的嘴巴。另一方面,要加強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破除“滋補治病”謠言、糾正“味道鮮美”觀點、匡正“身份象徵”觀念,推進社會文明進步。

網友“海曲陳常國”: 保護野生動物、禁止非法交易,要實行“買”“賣”兩頭抓、多方治。一方面,要嚴查“買頭”,即野生動物購買方。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罰沒,並給予警告訓誡,再次發現“頂格處罰”。另一方面,要嚴糾“賣頭”,即野生動物售賣方。通過執法檢查、群眾舉報等多種形式發現非法狩獵、非法交易行為,採取行政手段或刑事措施給予嚴厲打擊。同時,還要強化護林員隊伍建設,加強山場林地巡查防護,發現非法狩獵者及時進行制止或舉報。

網友“距離等於美麗”:紀檢監察機關要發揮“監督的再監督”作用,督促監管部門履行好監管職責,為保護野生動物、控制公共衛生風險提供紀律保障。

網友“微雨燕雙飛”:在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與野生動物是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畸形的征服慾望打破了自然的平衡,最終自食其果。作為普通人,我們要遵守法律、善待自然,共同抵制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濫食行為,這既是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守住人類自己的安全線。

網友“清風二三”:從今天起,向虛榮說“不”、向貪婪說“不”、向獵奇說“不”、向殘忍說“不”……天人本合一,傷物即傷己。把自然還給地球,把未來留給後代,生而為人,務請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