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開大學高山副教授呼籲停止抄襲其新冠病毒研究成果?

夏末川


如果是在平時,南開大學高山副教授與復旦大學教授張永振教授之間發生了論文成果的爭執問題,我們平民百姓也就是看看而已,但在此刻疫情緊迫的時刻,我真誠希望雙方能夠妥善處理好爭執,儘快消除不良影響。

作為外人,無法對彼此的行為作評判,但卻引發出了一個思考:為什麼會爭呢?這中間是什麼心理呢?

1、孩子小的時候,就喜歡爭來爭去。

我養有兩個小孩,小的總是喜歡與大哥爭東西,看著就頭疼。每次遇到孩子在爭的時候,總是告訴孩子不要爭了,相互要謙讓,大家一起分享不是更好嗎?

有一次分一個麵包,又是沒有完全平均地分給兩個小孩子,小的就又鬧騰起來了。看著孩子在那裡哭鬧,我就對孩子說:這次哥哥多分一些,下次就分你多一些,這樣不就可以了嗎?大人也不可能每次都分均勻,那彼此謙讓一點不是更好嗎?

孩子們聽完後,都點頭答應了,可是沒多久,又發生了分歧,彼此又爭起來了。

孩子為什麼會爭來爭去,細細思量,不就是孩子內心中有了不平衡,情緒動盪起來,無法控制。這個時候孩子是不顧道理的,他們只是被情緒左右的小孩,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情緒才是孩子們爭來爭去的關鍵。

2、成人似乎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來反觀我們成人,似乎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每當我正在安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面孩子彼此的爭吵,心裡就會有無名火冒出來,就不由自主地出去要平復孩子的爭執,要讓他們之間的矛盾在瞬息之間平息下來。

可是走出去後,看見了具體的情況,無名火更是控制不住,一堆情緒就冒出來了。此時此刻才發現我們與孩子原來是如此相似,同樣也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結束語

雖然沒有就問題作出正面的看法,只是舉了自己與孩子們相處的事例來說明我們在處理事務時受情緒所控因素居多。我們在發生爭執的時候,更多是受到自己的情緒控制,希望我的一些感悟能為兩位教授提供一些參考,能夠平心靜氣地處理好,更專心地做好科研,為我們人類謀求更多的福祉。


童教雷鳴


這次學術界在新冠病毒的表現中一地雞毛,十分不堪。

高山


首先是1月21日,南開大學的高山副教授指導的一名本科生在中文的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學》上發表了《武漢2019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學分析》。高山在網上做了好多宣傳,直接宣稱“南開大學本科生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先不說其他,就說這個標題,跟自媒體的標題黨有什麼區別?我們科研工作者的膚淺和浮誇已經到這個地步了。

這件事除了圈內人本來沒什麼人知道。但復旦大學的發難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復旦大學的張永振教授測出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本來正常是發完文章再分享數據,但張永振教授想著大家抗疫情,要儘快拿出數據供大家參考,於是在數據共享平臺上發佈了數據。


這位高山教授拿著這些數據,發表了有關新冠病毒基因的第一篇文章。張永振教授極為生氣,要求他們撤稿,並通知了南開校長。


高山教授不以為意,說這個數據是公開的,沒有違規。


這次,高山又跳出來,說他發現的基因突變是他的研究成果,其他人都是抄他的。

這個消息出來之後,高山的主頁被人群嘲。高山說,他做了大量的計算和模擬,這些數據用壞了的硬盤就放了一地。有人說,你用的究竟是多差的硬盤?這個年代誰還會用壞硬盤?


高山又說做了大量的計算和模擬。這句話真的很奇怪,高山教授以為大家都是外行,生物信息的計算和模擬並不是獨家擁有,大家都差不多,得出相同結果也非常正常,而且從新冠病毒基因拿出來到論文發表,沒有幾天時間,哪會有極為深刻的見解出來?


所以,在高山教授的帖子下面更多的人是讓他撤稿,道歉。

但是,關於這件事中的張永振教授是不是毫無瑕疵呢?好像也不能。因為張永振教授不單單是復旦的教授,還是中國疾控中心CDC的研究員。關於這件事又扯到最開始的各種猜測,就是在武漢肺炎的事件中,CDC的角色究竟是怎樣?究竟是隻想發論文,還是想著第一時間控制病毒的傳播?這件事官方沒有定論,我們也不好說什麼。


除了高山事件之外,這段時間,中國發了很多篇關於新冠病毒的論文,用井噴不為過。當然,一個新病毒出來,文章井噴也是可以的。但發論文和幹實際工作應該有個輕重緩急。

高福


為此,在1月30日,科技部發通知,要求各單位要把科研成果放在抗擊疫情裡,不要把精力放在發表論文上面。


關於科研論文的事情,我們國家從開始重視SCI論文走到今天,也許走到了另一極端。現在的學術界的各種晉升把論文數量和期刊等級作為一個主要評價指標,中國現在已經是數一數二的論文出產國,但真正有突破的,能對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有極大推動力的成果寥寥無幾。

袁隆平


這個問題也許是有關部門後續需要深思的問題,如何讓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


至於高山的這番論調,即便把這些功勞都歸結給他,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績,何況並不是,更是讓人對他的人品,乃至科學操守產生懷疑。


大家說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簡單捋一下事件的原委,按照時間順序,事情的進展情況大致如下:

1、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團隊公開自己團隊所研究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

2、南開大學高山副教授用張永振教授公開的數據搶先發表了論文。

3、張永振認為高山抄襲了他的研究成果,發郵件交涉,要求高山撤回論文。

4、高山認為數據既然已經公開就不算抄襲,自己發表的論文也是自己團隊辛苦研究的成果,拒絕撤回論文,並藉此高呼別人不要抄襲他的論文。

事就這麼個事。但是疫情當前,醫務人員在防疫一線不計報酬,不論生死日夜奮戰;鍾南山院士83歲高齡仍然第一時間奔赴疫區瞭解第一手情況,並做出準確判斷;李蘭娟院士也是74歲仍然奮戰在一線,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讓所有人對病毒有了正確認識,及時採取了隔離和防禦措施,才使疫情沒有進一步擴大,也才有了近期的拐點。

但是這時候為爭論文版權,在網上大打口水戰,只能說吃相難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本性暴露無遺。

不妨再來看看二人關於論文的交鋒。最初張永振要求高山撤稿,高山認為數據公開你就失去了版權,誰都可以用,何況你做研究用的都是國家的自然基金,這個數據更不可能就屬於你,所以我也不算侵權。而且認為張的舉報給他名譽帶來了損失,要求張趕道歉賠償損失,不然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之後高山針對國內外出現的相似論文發出高呼,這個成果是自己的團隊加班加點研究出來的,沒用一分錢經費,第一時間發表了研究成果,發表比任何人都早,你們抄襲我不會善罷甘休,並很詳細整理了相關名單動態。

孰是孰非相信大家看了高山發的回信和網上禁止抄襲的呼籲就可以有了判斷,如果真的要爭版權,不妨走法律程序。都是搞科研的人,最相信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在網上發聲帶節奏,不該是做科研人的做法。

論文抄襲,學術作弊自然是為人所不齒,但作為一個在家憋了很久的吃瓜群眾,更希望聽到你的研究成果能給疫情防控帶來什麼幫助,如果是能夠消滅病毒,不用網上呼籲,大家自然一呼百應,鼎力支持。但如果僅僅為了自己職級晉升,爭名奪利,即便沒有侵權,發再多的論文更為人所不齒。


象牙塔裡講故事


高山,南開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如下:生命科學—遺傳學與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學,生命科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 生命科學—微生物學—病毒學。



學術抄襲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非常常見,而且很多明星名人甚至教授都會進行學術抄襲。




這也是由來已久的問題,這是人品,道德,品性的問題。對於那些學術抄襲的人應該嚴厲處罰,讓他們知道道德敗壞,違反法律法規的危險。

我相信因為抗擊力年期間大大都在討論這個病毒到底是如何而來,卻不知道一些科學家學術家在研究討論怎麼去制止這些病毒發展,怎麼去制止這些病毒危害人間?相應的這些病毒研究行業的專家,或者專業人士,已經開始抄襲學術論文呢。




我們應該讓這些抄襲學術論文的人們成為眾矢之的。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憑自己的能力去研究學習這些專業知識。


說文寫作


看到這個題目,我在網上搜了搜,才知道高山何許人也!

高山,南開大學副教授。最近,也就是2020 年 1 月 21 日,他的團隊在中文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學》上發表了論文《關於武漢 2019 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一文。

而該片論文中用於分析的基因信息卻是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團隊的成果。張永振教授為了更好的抗擊疫情,以大局為重,將自己團隊搶先破解出來的信息在ncbi平臺上共享。然而高山副教授卻在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用這些信息進行了分析,並搶先發表了論文。

為此,張永振教授團隊非常憤怒,要求高山團隊撤稿,而高山團隊卻認為:信息是你們自己公開的,從法律層面來說,使用共享數據不算錯。為此,兩個團隊一度爭論不休。

現在,高山副教授再次站出來,稱國內外多位專家使用他的這個研究成果,呼籲停止對他的論文的抄襲。

姑且不對這件事情前後的關係做評述,也暫且不討論是否引用高山副教授的論文成果是否是學術上的不良行為,只說目前全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下,可不可以先把抗擊疫情放在最前面、最緊要的位置,其他先往後放一放呢?

這麼說不是提倡或鼓勵抄襲,只是在目前形勢下,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為其他學者提供一些基礎、思路、線索,進而能夠為疫情的控制做出一些貢獻,可不可以暫且先放下個人利益呢?就像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團隊的信息共享一樣!

學者的研究成果應該受到保護,這是毋庸置疑;學術界要杜絕抄襲和複製,這是不二法則。但是在特殊時期、在國家危難時刻,暫時性的讓步一點個人利益,我想這與學術公平和思想不矛盾吧!


師者馥仁心


看了網友們描述,理了一下來龍去脈

〇復旦張教授在美國公佈了他研究新冠病毒有關數據。

〇南開高副教授借用張教授的數據發表了有關“新冠病毒”的研究論文。

〇張教授認為高副教授抄襲了他的研究成果,要求撤回論文。

〇高副教授回應;說公佈的數據我當然能用,用了不犯法!

〇高副教授還以此就事論事,他呼籲同行們不要抄襲他的論文成果。

有兩個問題沒搞清楚?還真不好評論對錯。

1、在美國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數據,其他人是否可以引用?(我感覺是允許的,但必須標明出處)

2、是否有人抄襲了高副教授論文成果?他的呼籲有否必要?

但我可以單獨談談對高副教授的個人看法;

第一,強勢,毫不謙虛,毫無商量餘地。

難道不能與張教授理性溝通嗎?難道不能通過學術規範或法律手段甄別是非嗎?

第二,頭腦不清醒!在網上造勢,時機選擇非常錯誤。

數萬新冠肺炎患者和億萬國民,都在盼望你們這樣的專家教授敢快出科研成果治病救人,讓大家儘快恢復正常生活。可是,高副教授的確是在談新冠病毒研究,但不是在談他的研究如何治病救人,而是在爭論研究成果歸於誰?這讓老百姓聽了會寒心?難道高副教授是吃人血饅頭長大的嗎?

第三,在網上呼籲,動機不純。

是誰抄襲了你的研究成果,應通過合法途徑提醒他、批評他甚至起訴他予以糾正。

在網上大聲嚷嚷!無非是刷存在感,顯示自己非常了不起!或者是真抄襲了復旦張教授研究成果,有意將自己也打扮成被抄襲的受害者,天下烏鴉一般黑,以此混淆公眾視線,避免成為眾矢之的!


諶人


南開大學,自不必多說,985、211大學,雙一流大學中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那麼,高山何許人也?

說句實話,若不是題主提出這個問題來,老穆壓根就沒聽過這個人的名字。

高山,南開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如下:

生命科學——遺傳學與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學

生命科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

生命科學——微生物學——病毒學



新冠病毒,我們聽到這個名字就頭疼,就因為它,害得我們整天呆在家中,不敢出來……

對於“新冠病毒”的研究,各大院校也是快馬加鞭,抓緊研究。

然而,南開大學新冠病毒重要成果卻被他人抄襲了,故而高山發出了呼籲,請停止抄襲……

歌德曾言:“只有具備真才實學,既瞭解自己的力量又善於適當而謹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務中獲得成功。”

老穆要奉勸那些對“學術造假”還心存僥倖心理的人,趁早醒醒吧!否則,你將名譽掃地!

不得不說,學術造假是非常可恥的行為,是“小偷行為”,嚴重危害被抄襲者的合法權益……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深入瞭解之後,感覺到南開大學高山副教授沒有必要在網上這樣大聲呼籲。

這樣不但沒有多大意義,反而將自己推列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前不久,高山副教授在《生物信息學》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武漢 2019 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學分析》的論文。文章發表不久後,便引來一片非議。原來高山副教授這篇論文之中所引用的研究成果是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團隊的成果。

張永振教授之所以會對外公開自己團隊所研究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其主要原因還是從抗疫出發,從大局出發,為國家乃至世界進一步瞭解該病毒,控制該病毒,提供參考信息。

其實,說到底也是根據抗疫的需要,也是為抗疫服務。

然而,高山副教授卻坐享其成,直接將張永振教授在網上公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並搶先發表了論文。

為此,張永振教授非常憤怒,併發信函指責高山副教授。但高山副教授並不認為自己這樣做是侵權行為。

假如高山副教授認為自己用了張永振教授的研究成果不算是侵權。那麼為什麼要在網上大呼小叫的說別人抄襲他的研究成果是侵權?

再者說了,這個研究成果到底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是借用了張永振教授研究成果而形成的成果?

他都認為自己用別人的研究成果不算是侵權,那為什麼就認為別人抄襲自己的文章中的一些信息就是侵權?

國難當頭,有人忙著救災,有人忙著掙錢,有人忙著圖利,有人忙著圖名。復旦大學的張永振教授帶著自己的團隊忙著研究新冠病毒,為抗疫提供信息依據和科學支撐。而南開大學的高山副教授,則忙著用張永振教授公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發表論文。完了之後,還在網上呼籲不讓別人去抄襲他的文章。

感覺到高教授這樣做真的非常沒有必要,也感覺列多多少少有一些滑稽和搞笑。如果認為別人侵權了,那就直接舉報投訴走法律程序好了,幹嘛要在網上大呼小叫,這樣能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教育探微


現在科學界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積極科技攻關,抗擊疫情。

然而網絡上還是有很多事情,給大家梳理一下:

1. 來自南開大學的高山副教授,利用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公佈在在美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的數據,發表了一篇文章,隨後收到了張永振教授給高山發的指責信。


2. 高山副教授隨後在網上公佈了自己的反擊信,認為復旦大學公開數據,他就有理由使用數據發表文章,認為復旦大學張教授的來信給他名譽帶來損失。


3. 高山副教授也到處積極宣傳自己的文章,“南開大學本科生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不過貌似被系統判定為“可能存在標題誇大。”



4. 高山副教授

出來發言:請停止抄襲南開大學新冠病毒的重要成果。



其實,對於這些論文產生的爭議,科技部早有指示精神。科技部要求科研人員發揮科學家精神,樹立大局觀念,發揮集中力量攻關團結協作的優良傳統,要加強實驗數據,統計數據的成果開放和共享,共同做好防控NCP的應對工作。

目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感染的疫情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科研人員一定要把研究精力投入到各項攻關任務下,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1線,把研究成果用到戰勝疫情中。


量子實驗室


玩科學網的人應該對高山這個人比較熟悉,比如他很高調的支持韓春雨,再比如他支持備受爭議的“馬家軍”。這次新冠肺炎病毒研究一事,我認為他還是沿襲了他以往的作風。

我專門去知網查了他和他的團隊在1月21日發表在生物信息學上的這篇名為《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的生物信息學分析》,當然,我並不是醫學專業出身,但憑著我多年閱讀文獻的經驗(咱也是中科院博士一個,文獻還是看了幾籮筐的),高山做的是這個病毒基因組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也就是說,只是這個病毒基因組若干特性中的信息學特性分析,當然,可能在這個信息學特性分析上,他和他的團隊(看作者排序,總感覺是團隊帶著他,而不是他帶著團隊)在某種意義上取得了研究進度上的領先。

是否構成抄襲,其實有很簡單的標準,即論著的權威性和時間上的優先性。事實上,作為學術剽竊行為,有專門的學術委員會負責審核,高山完全沒有必要在網上發表此類意見,將自己的論文和他認為有疑問的論文交由專業的學術委員會審理,結果自然會一目瞭然。我認為,高山採取網上伸冤的方式,又是他既往行為的一次延伸,他想借著網絡輿論的力量為自己造勢,在目前抗擊疫情的大環境下,為自己營造一種學術專家的形勢。

不過,我倒是奉勸高山副教授,有這個功夫去折騰論文,還不如踏踏實實做做實驗,開展一些科學探索,也許會在發現新冠肺炎病理,或者研製治療藥物方面,發揮一點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