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張亞光:防止“炎症”在經濟領域繼續擴散,加快疏通農業和金融業毛細血管



張亞光,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經濟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傳統文化與經濟管理等。在China Economic Review、European Financial Review、China& World Economy、《北京大學學報》、《經濟學動態》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出版《中國民營企業啟示錄》、《千年金融史》、《美國商業簡史》等多部著(譯)作。擔任China Economic Review、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經濟科學》等期刊匿名審稿人。參與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等多項課題。兼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社會經濟史研究所秘書長、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秘書長等職。

   這次疫情延續至今,已經對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產生了全面影響。在全國疫情新增趨勢逐漸下降之時,“復工難”等經濟社會問題愈發顯現出來。連日來,國家多部委發佈消息宣佈對小微企業提供財政金融支持,實際上表明這場“戰爭”已經開闢了第二戰場,在繼續抗擊疫情的同時,必須及早行動防止“炎症”在經濟領域繼續擴大蔓延,否則會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要特別指出的是,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也是結構性的。疫情之下,各行業都困難,但如果不考慮結構性因素,撒胡椒麵式的救助舉措不僅無益於紓困,更會造成資源的無效浪費。綜合近期的調查信息,各界對經濟領域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這樣做當然是有道理的,就業、稅收包括對抗擊疫情的物資支持主要是來自企業。不過,在各級政府連續出臺補貼扶持政策的背景下,企業復工和經營的情況仍然不夠樂觀,這反映出經濟領域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個人認為,當下需要優先考慮農業和金融業的現實困難。前者事關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後者是助力經濟恢復的關鍵抓手。

   在大農業的範疇中,養殖業和種植業所受影響相當嚴重。從供給角度看,去年非洲豬瘟的影響尚未消退,疊加此次疫情之後,部分地區的養殖業遭受毀滅性打擊已是不爭的事實。養殖屠宰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疫情防控不允許大量工人聚集。北方地區受疫情影響看似較小,但就養殖戶而言,雞鴨屠宰場的工人大多數來自南方各省,不可能短期內返工,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眼下更為急迫的是,糧食播種春耕在即,許多農戶卻不敢外出,農資供應也阻斷不暢。俗語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如果春耕無法保障,糧食安全、農民收入、社會穩定都會因此受到衝擊。來自農業的工業原材料,來自農村的勞動力,也都會產生比較大的供給波動。疫情之下,優先保護農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從需求角度看,與農業關聯密切的餐飲業受疫情影響較大,減少了部分需求,但百姓的購買力仍然旺盛。目前最大的矛盾在於疫情防控導致了供需脫節:一方面是某些地方的蔬菜水果等商品還比較緊俏,另一方面不少省份的果蔬種植戶通過各種渠道發出求救信息,大批果菜滯銷面臨潰爛的困境。在家家閉戶不出,各地道路交通嚴防死守的現實環境下,無論是賣是捐,都不得其“路”,無法做得到“貨暢其流”。古語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疫情下經濟之“痛”,癥結在於“不通”。

   農業目前的窘迫局面,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交通運輸業“不通”的影響,還有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銀行信貸業資金的“不通”。每年春季是農業信貸業務的黃金時期,各地農商行系統以及相關金融信貸機構承擔著主要的服務功能。相較於各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以農業信貸業務為主的金融機構在資本規模、硬件設施等方面都相對落後。由於人才、硬件、業務性質等原因,在大型銀行紛紛加大升級線上服務系統力度的同時,農信系統金融機構主要還是以線下業務為主。這些特點決定了基層涉農金融信貸部門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擊要比其他金融機構更為劇烈。

   疫情發生以來,基層農信系統的投放額度顯著減少。受疫情影響,相當比例的客戶停產、減產,甚至倒閉,導致信貸需求的減少,暫緩或取消貸款申請。此外,傳統業務模式在疫情防控環境下暴露出了弊端。華北某地市農商行平日90%以上的業務量來自於櫃面經營,自今年2月1日(正月初八)至2月9日(正月十六),全市近百家櫃檯網點只開放了兩家正常營業,對業績的影響可想而知。伴隨投放額度下降而來的是違約風險的大幅度提高,部分客戶失去收入來源,無法復產,貸款利息無法正常繳納,貸款本金難以償還,導致貸款出現逾期、貸款級次下調。反過來又會影響金融機構資金投放。對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都帶來不利影響。

   問題在於,資金支持的“不通”絕不僅僅影響到農業。金融作為服務業,自古以來就有為百業融通資金的功能。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幾乎所有經濟主體都和金融業發生關聯。事實上,目前資金需求呼聲最強的是來自於製造業和服務業領域的中小企業。儘管有關部門宣稱信貸資金充足,並推出了若干措施為困境中的中小企業“輸血”。然而,這個問題顯然是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堪稱“世紀難題”,自民國時期到改革開放以來都沒有系統的有效的解決方案。日常尚且如此,疫情影響之下融資困難只會加劇而不會緩解。

   在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央行和銀保監會的負責人強調要強化金融對疫情防控的支持,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指導原則是:信貸的量要增,價要減,結構要優化,提高效率、簡化流程,讓信貸資金能夠儘快獲得資金。銀行要靈活還款的安排,不能盲目抽貸、壓貸、斷貸。對面臨困難的小微企業,銀行和企業應合理協商還款和還本付息的方式,共渡難關。鼓勵倡導銀行踐行社會責任,適當減收一段時間的貸款利息。上述措施都很有針對性,直接回應了企業的呼聲。但是很顯然,指導原則不等於行政命令,行政命令不等於具體落實。在資金“通路”不暢的情況下,增量和減價都不容易實現。

   更何況,絕大多數金融機構是企業性質,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化主體。“踐行社會責任”值得鼓勵和倡導,卻不是銀行必須履行的義務。由於疫情而減免客戶的貸款和利息,實質還是“政府請客,銀行買單”。目前的情況是,各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給的確比較充足,然而在疫情影響下,資質好的承貸載體會大量減少,如果機構急於業務營銷擴張規模或者保持往年的業務水平,必然會導致客戶質量下降面臨損失風險;而控制風險減少放款量又會影響盈利水平。各級分支機構也面臨各種考核壓力,也可能會導致機構提高利率來增加盈利,又增加了客戶的負擔,最終形成惡性循環。農商行、城商行等小型金融機構,以前過度依賴線下團隊和風控,在壓力之下急於轉型必然會引發線上風控模型不成熟造成的隱形風險,由於疫情對行業影響的滯後性,這些風險會在半年到一年後爆發出來。

   從上述分析可見,這一輪“金融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壓力,主要落到了商業銀行身上,金融業其他部門參與程度不高。站在銀行的角度,即便要響應上級號召,靈活還款的安排,也面臨諸多現實挑戰。許多客戶被當地管制,出行受到限制,導致被逾期的風險。當這些客戶提出貸款展期或者延期還款的需求時,銀行必須考慮的是:第一,疫情多久能全面結束?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就無法給出具體的合理延期月數。第二,疫情結束之後,企業多久能恢復現金流能力,因為除了貸款利息,企業還有許多其他費用需要支付。假如企業無法支撐下去破產又該如何處置?政策制定者可能不會關心這些細節,但對於每一家銀行分支機構的負責人來說,這都是無法迴避的現實,也是他們的生計所在。

   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教訓和經驗。經濟有活力的關鍵在於各種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動,由市場配置資源。疫情之下的經濟危局源自“毛細血管”的堵塞,當兩大基本生產要素勞動力和資本都不能流動起來,經濟狀況不可能好轉。同時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金融是附著於實體經濟的,實體經濟不振,單純依靠金融輸血,短期或許可行,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疏通血管並不難,只要解除勞動力和資本流動的約束就可以。然而任何決策都需要考慮現實的約束條件,當下最考驗決策者智慧的地方在於,如何在激發經濟活力的同時不觸發疫情的二次擴散,畢竟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某種平衡,困難就一定能夠被克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