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考試考試高頻考點之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高頻考點,一般以客觀題考查,但在這兩年的考試中也會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故要求大家以全題型重點進行備考。理清核心概念,就能輕鬆應對各類題型。


教師職稱考試考試高頻考點之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養方式。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六種:

一、說服教育法

說服教育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加油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語言說服法是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向學生講述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方式;事實說服法是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各種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服學生,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形成正確的認識的方法。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說服教育法是一種通過說服改變學生認知的方法。

二、榜樣示範法

榜樣示範法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用來示範的榜樣主要有家長和教師、同學、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歷史偉人和文藝形象。榜樣示範法重在改變學生行為,使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識的模仿榜樣行為。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是體現了這一方法。

三、實際鍛鍊法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有常規訓練和實踐訓練。常規訓練是教師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經常性的行為練習,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常規訓練的內容和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學生守則訓練、課堂常規訓練、衛生常規訓練、禮貌常規訓練等。實踐鍛鍊是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形成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如植樹活動、學雷鋒活動等。

四、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薰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運用以境染情、以境觸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如:讓學校的每一面青碧都開口說話。

五、道德修養法(道德指導法、自我指導修養法)

道德修養法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如學生通過樹立理想、座右銘等方式進行自我教育。

六、品德評價法(獎懲法)

品德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其中懲罰的方法主要有三種:①否定;②批評;③處罰。與道德修養。

例題:走進校園,我們看到學生的藝術作品掛在走廊的牆壁上,製作的手工作品放置在展覽區,嘉獎優秀學生的信息張貼在顯眼的位置。主要體現了道德教育的( )。

A.環境陶冶法 B.獎懲結合法 C.實際鍛鍊法 D.品德評價法

答案:A。環境陶冶法主要通過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題中的做法正是通過營造美好環境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體現了環境陶冶法。

文章轉自:http://wuhu.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